简评:从字幕组到明星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译制片?

笔者最近在写一些关于配音演员和译制片方面的文章,评论里大部分人在回忆过往的电影以及精彩的台词和桥段。不过也有人在吐槽,一方面说现在的译制片没法看,另一方面也有极端者表示看外国电影就要看原音。

基于这些吐槽和现在国内各种译制片现状,笔者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简评:从字幕组到明星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译制片?

1、 我们是否还需要配音演员?

其实不光是译制片,绝大多数国产电影电视剧都是后期配音完成的,只是有些演员由自己配音观众听不出来,而有些演员则由专业配音演员配音,比如《甄嬛传》里的甄嬛,她的配音是季冠霖完成的,包括《芈月传》也是。配音演员在后期处理声音时可塑性更强,也方便多次重录,因此比同期录音应用更多。同期录音目前还只是小众范围。

简评:从字幕组到明星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译制片?

2、 我们是否还需要译制片?

类似问题在一些平台上早就争论很久了,支持者认为译制片受众更广,孩子、老人、文化程度低的人必须需要译制片。而反对者认为译制片影响了原音的表达和魅力。

笔者当然是支持译制片的,除了上面关于受众的理由外,还有两点,第一个就是文化交流和文化堤坝的问题。在当今世界上除了英语系国家外,像法国德国这样有自己国家独立语言的都坚持译制片的制作。将其他国家语言译制成本国语言,一方面让电影更加通俗易懂便于交流。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文化堤坝,防止外来文化对本国文化的侵袭。

第二个则是电影导演们的看法,很多导演都表示过不愿意自己的电影被打上字幕。电影导演、摄像等人辛辛苦苦构筑的画面、光影有很长一条要被字幕挡住,摄像大哥一定很伤心。另外,观众过于关注字幕很多时候忽略了电影中的一些细节。比如演员的表情变化还包括一些导演特意添加的一些隐晦的或者致敬性质的小背景。

不论是宏观的国家文化层面,还是电影主创的表达,还是人群受众的普及,译制片绝对应该占据外国电影的主流,而不是减少甚至取消。

简评:从字幕组到明星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译制片?

3、 一个很大的误区

网上似乎存在一个莫名其妙的观点,有些人总是沾沾自喜的表达自己看外国电影从来都是看原音。对于这样的观众来说,如果你是坚持无字幕听原音的话,不论你是外语水平高还是因为想锻炼听力,笔者都表示支持。

不过,这中间恐怕大部分人都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他们把看字幕听原音理解了成了“看原音”。准确来说,看着字幕听原音根本不能算作看原音电影,更多的只是证明第一你盗版电影看多了看成习惯了,第二你习惯于电影看一遍就完的快餐节奏了。

有些人讨厌译制片的原因可能还有来自于一些垃圾配音组和野生配音,尤其是上个世纪末盗版光盘和盗版资源到处都是的时代,野生的配音污染了很多人的耳朵,造成了一些人对于译制片的误解。现在这种情况基本很少见了。

简评:从字幕组到明星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译制片?

4、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译制片?

笔者举三个例子吧,第一个《功夫熊猫1》,这部动画电影的国语配音是上海译制片厂新一代配音演员刘风、王肖兵,狄菲菲等人完成的,这些人的声音在当时并不像他们的前辈一样让大家熟知。但这部动画电影的国语配音非常棒,笔者看了两遍国语,在网上对着字幕看了几遍原音。可以说,这些国语配音在对于人物性格和语气语调等方面的把握绝对不亚于原音,他们的水平也不亚于他们的前辈,整部国语版也丝毫不会让人出戏。

反之《功夫熊猫3》,为了迎合大陆市场,美方特意把人物的口型都重新制作成汉语口型,并找来了大批当红的影视明星来配音。可惜,事与愿违。有了这么好的条件,连口型都不用对,但是配音的结果只能用惨烈来形容。

简评:从字幕组到明星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译制片?

除了王志文和张国立的配音比较出彩以外,其他明星的配音可以用灾难来形容。比如成龙大哥,要知道成龙当年自己的那些片子国语都不自己配的。比如黄磊,如果刘风的阿宝可以用逗比来形容,黄磊配的阿宝只能叫油滑,完全配成了两个人物。反正笔者看这部电影时整场的感觉都是黄磊、成龙、张国立拿着稿子站在前面了,情节真的忘了很多。

简评:从字幕组到明星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译制片?

笔者坚持认为,不论是真人电影还是动画电影,该交给专业团队的还得交给专业的人来,明星虽然声音辨识度高,但实在是隔行如隔山。

简评:从字幕组到明星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译制片?

当然也不绝对,比如《超人总动员》里的姜文、徐帆和陈佩斯。他们三个人声音辨识度也很高,但笔者看了很多遍极少出戏(除了姜文那句“开门儿切”),你明知道人物背后的配音是谁,但就是很难出戏的原因是演技。姜文、徐帆和陈佩斯尤其是陈佩斯他们都是演技派的,演技不光体现在形体上,声音上同样。这也是为什么王志文在《功夫熊猫3》里的配音风评不错的重要原因。

制片方真要想找明星配音,建议还是找有演技的明星吧。

简评:从字幕组到明星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译制片?

5、 关于译制片腔

多说几句很多吐槽的译制片腔,比如“见鬼去吧!”“哦,上帝啊,你为什么让我遇到这个蠢货。”等等吧,就是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的语句和表达句式一般都可以叫做译制片腔。

这个笔者的理解是,当年上海译制片厂创造的这些语句还是有特定语言背景的,比如“见鬼去吧”,它对应的外语台词可能是一句粗口,我们当然不能按照国骂去翻译,而且每个国家的粗口还不一样,我们也没法挨个换词,所以统一一个用词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比如“哦,我的上帝啊。”对应的也可能真的是MY,GOD!但也有可能是一句类似卧草之类的粗口,所以统一变成这样的感叹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简评:从字幕组到明星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译制片?

译制片腔代表的是一个时代,如今我们在上海译制片厂新一代演员配音的很多作品中早就听不到类似的腔调了,语言环境在变化,新鲜的名词越来越多,所以现在的译制片也越来越口语化。

当然,现在还有一些野生配音组在学习这种译制片腔,那就只能各花入个眼了。

哦,看在上帝的份儿上,打了这么多字,你难道不想点个赞再走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