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李宗盛,愛過方知林憶蓮

有句話叫,年少不懂李宗盛,愛過方知林憶蓮。

李宗盛把愛情寫得太刻骨,林憶蓮把女人唱得太透徹。這兩人太神似,好比站在頂峰的針尖麥芒,分開也許就是宿命!

林憶蓮,一個能把女人味唱進歌曲,把情感灌入歌詞的歌者。

她的故事,帶著獨特的憂傷,不需濃烈的吶喊,不用撕心裂肺的痛楚。午夜時分,燃一支菸,一杯酒,聽你輕描淡寫的訴說就足矣。

有人說他們合作期間,林憶蓮的作品是最好的,無法超越的。

但最終,你是我的絕口不提,我成了你的無法忘記。

大家敬往事一杯酒,再苦也不回頭。

年少不懂李宗盛,愛過方知林憶蓮

但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年屆知天命的林憶蓮比年輕時候更好看了。

端莊大方,時而不動聲色,時而有少女的跳脫,春風旖旎般的微笑,夏至未至般的洋溢。

你會慢慢喜歡上這樣的人,人到中年卻充滿少年感和少女心,沒有那種隨波逐流和暗淡無光,眼神裡透著好奇和清澈。

歲月對一個人最大的禮物就是未被風霜改變,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當年一個年輕人,第一次約喜歡的女孩出去,回學校的路上,出租車上放的是林憶蓮的《至少還有你》,她玩累靠在他的肩膀上睡著了,就那五分鐘,男孩感覺擁有了全世界。

我們愛過的人,都會在我們身上留下痕跡。所以無論今天你走到哪裡,當你再次聽到這首歌時,你想起的都是人名而不是歌名。

“也許全世界我都可以忘記,只是不願意失去你的消息,你掌心的痣,我還記得在哪裡”

聽著這個旋律,你多希望那個人不是你的初戀,而是你最後的歸宿。

一直想找一首歌代表不忘初心四個字,發現歌曲只能是《至少還有你》,歌手只能是林憶蓮。

這世上真話本就不多,一個姑娘的臉紅勝過一大段對白。

人這輩子就怕突然把某一首歌聽懂了,就像《至少還有你》,《詞不達意》,《紙飛機》,《當愛已成往事》,《為你我受冷風吹》。

林憶蓮大概是我唯一不會猶豫就買票去聽演唱會的歌手了。

用作品說話要比用故事說話誠實得多。

林憶蓮演唱會開得不多,但每場質量都屬上乘,現場聽來和在錄音棚錄製幾乎一樣高水準,零走音,零忘詞,真情實感撥動心絃,絕無遺憾。

我相信很多女人和她們一樣,把看林憶蓮演唱會寫進了自己的願望清單。畢竟和過去再見,和明天說你好都需要儀式感。

有人說, 聽懂李宗盛是件很殘酷的事情。這大概意味著我已經度過了小半生。

愛情坎坷過,事業失意過,生活跌蕩過, 再也不是當年““欲買桂花同載酒”的少年遊,也沒有了“滿樓紅袖招”的意氣風發,你知道了“愛有多銷魂,就知道有多傷人”;你“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

聽李宗盛的歌,只能說明一件事——你老了。

年少不懂李宗盛,愛過方知林憶蓮

年少不懂李宗盛,愛過方知林憶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