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的窗口,看到自己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读书笔记

从他的窗口,看到自己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读书笔记

从他的窗口,看到自己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读书笔记

昨天读书会的书目,是欧文亚隆的《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结束时,领读老师请大家用一个词形容感受,我说,我脑子里的词很肉麻,但是我还是要把它说出来:爱和真诚。

触动我的是第六小章,《共情:从病人的视角看世界》,里面讲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女儿的故事:

她从青春期开始,就一直和爱批判一切的父亲进行斗争,同时她又渴望和父亲和解,有更亲密的关系。所以她一直期待着父亲开车送她上大学的那一天,没想到,这次盼望已久的单独相处的旅程,成了一场灾难。一路上父亲一直在抱怨路边肮脏、满是垃圾的小河,而女儿看到的却是一条清澈、充满原野风情的小溪,她对于父亲的抱怨无言以对,只能沉默,整个旅程他们都各自看着自己的车外,互不理睬。

后来,她独自一人重游故地,非常惊讶的发现原来路两边各有一条河,“这一次我自己成了司机,而从驾驶员的位置看出去的那条河,正如父亲描述的那样,肮脏而满是污染”,她很伤感,她终于从父亲的窗口看世界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她的父亲早已去世。

这是一个伤感的故事,更是一个随处可见的、缺乏共情的故事,我们年纪越长,越会发现:

真正了解另一个人的感受是极端困难的一件事,太多时候,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投射在了对方身上,并没有真正感受到对方此时此刻的情绪和思想。

从他的窗口,看到自己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读书笔记

举个求生欲问题为例。当女孩儿说:“我不舒服,晚上不想出门。”直男回答:“好吧,多休息多喝热水。” 零分,剧终。怎样才算是男朋友的回答呢?正解是“我想你,我就来。” 直男投射了自己理性思考的逻辑:生病就要休息。男朋友则能共情体察:女孩儿需要陪伴和情感慰藉。

这虽然是段子,心理治疗过程情同此理,共情能力是治疗师的专业素质,治疗师对病人的情绪起伏应该了如指掌,但是事实证明,即使是对于非常有经验的治疗师,也会一次次惊讶的发现,对于同一次治疗,病人眼中的治疗和治疗师眼中的是多么的不同。

对此,欧文亚隆举了一个他从业中的真实案例:金妮是一个在团体治疗中,很少暴露自己内心的病人,使得欧文和她之间在团体治疗中很难有真诚的沟通。在她因为经济原因要结束治疗时,欧文提出提供免费的个体治疗,附带条件是在每次治疗结束,双方都要写一份随性的、没有任何拘束的小结。

从他的窗口,看到自己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读书笔记

在之后的治疗和治疗小结里,欧文发现,两个人回忆和记录的着重点完全不同,难以相信是两个人共同经历的同一个小时。我文雅、超凡的解释,她根本没有听到,她所看重的是一些细节:我对她衣着、外貌和写作的赞扬,我因为迟到做出的笨拙道歉,我对她的讽刺忍俊不禁,当我们角色扮演时我对她的揶揄……”

两个人非正式的治疗小结,记录了很多真实感受的瞬间,无心之举,最终集结成册,出版成书,书名是《日益亲近》(Every Day Get a little closer)。

在正式的治疗时间里未能完全达成的治愈,在非正式的、无拘无束的互动中,治疗师和病人的关系日益亲近,成为治疗的愈合剂,我想关键词在于:随性和无拘无束——真实的面对自己,敞开内心真实的感受。当教学生共情时,弗洛姆经常会引用泰伦斯两千年前说过的一句话:’我是一个人,不要让任何人性的东西与我疏离。’他会督促我们对自己敞开自己身上那部分对应于病人所提到的事件或者幻想,不管这部分可能是多么可耻、狂暴、贪婪、自虐或虐人。如果我们做不到,弗洛姆建议我们探究为什么我们选择关闭自己身上的那一部分。”

如果,前面故事里提到的女儿,在她和父亲的那次旅程中,能有那么一瞬,想去探究对方到底在描述什么,哪怕仅仅因为好奇,多看一眼,顺着对方的视线,从窗口望出去,父女间的故事,可能就会重写,成见代替真诚,蒙住了他们的眼睛。这个伤感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

从他的窗口,看到自己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读书笔记

老爸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半,我原本以为时间过去,伤口自然会慢慢愈合,但是每每碰触,才发觉伤痛已深深侵入骨髓,就像打开一个开关,悲伤倾泻而出。这个碰触,可能是听到一首歌,看到一条新闻,养一盆花,路过他去的一处风景,吃他爱吃的一样东西,我好像无时无刻不在重复着他的所愿所想,所爱所恨。

我后来下决心,要梳理这些情绪,要把他写出来,写他的经历、抱负、未竟的心愿。写的过程中,我才发现很多记忆模糊了,并不确定他内心的想法,我就去翻他刚刚退休时写的回忆录,不多,装订后不过是薄薄的一本小册子。老爸当时很郑重的送了我一本,其中一些文章,不仅是个人经历,还有对历史人物的论述评价,我大大表扬了他,鼓励他多写一点。很遗憾,他并没能坚持下去。

重新看这本小册子,翻到最后一页我才发现,他曾经在上面题了后记:气虚耳目聋,疾患不知疼。日月索无味,欢愉在梦中。标题:老了。我看完满眼泪水,这本册子我翻看过,表扬过,珍藏过,唯一就是没做到一字不漏的读完过,如今看到这首短短二十个字的小诗,才发觉自己没有真真正正体察过一个老人的心。

从他的窗口,看到自己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读书笔记

他正值壮年的时候,是我们姐妹英明神武的全能老爸,我们仰视他;他暮年的时候,我们正值壮年,他重病住院、暴躁不安乱发脾气时,我们隐瞒过他病情,给他讲过很多道理,竭尽全力寻医问药,哄孩子一样照顾他,内心满是怜悯的俯视,唯一没有和他站在一处,面对衰老和人生不可避免的终点。我们觉得已经拼尽全力,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唯一没有问过他一句:爸,你害怕吗?

因为我们自己也害怕,害怕生离死别,更害怕谈论,逃避这个现实和话题,也错过了真正体察安抚他内心的最后机会,老爸最后走的很平静,但是没有留下一句话。

现在,因为思念足够强大,促使我放下焦虑、害怕和杂乱的情绪,去重新看他写的回忆录,一字不落,反反复复,在字里行间体察他的志趣、爱恨、观点、遗憾,丝丝缕缕,纤毫毕现,原来他已经清楚的表达过自己,只是我们没有细致入微的感受过。后来我陆续写了十来篇关于老爸的回忆文,姐姐看了以后说,原来我们不够了解他、也不够了解自己。

我们常常说要共情,人人都知道,但是大多做不到,可能有时是因为不够爱,有时是因为不够真诚,不能面对双方真实的关系,不能直面自己的内心,尤其当它怯懦消极甚至暗黑的时候。爱他,从心里感受彼此的关系,从他的窗口,看到他的世界,也会看到他世界里的自己。

从他的窗口,看到自己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读书笔记

读书会带领者薛海棠老师寄语:

贾炜说当她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时,她脑子里的词很肉麻,但她还是决定说出来,那就是“爱和真诚”。这让我很受感触,“爱”是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渴望爱与被爱,“爱”是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养分,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真诚”则为爱和人际交流提供了有效的沟通渠道,有了“爱和真诚”我们才能更好的共情到对方的感受,才能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从而使关系流动起来,形成一个良性的沟通循环。

当人们无法很好的共情对方的时候,就如贾炜说的,可能不够爱,不够真诚,无法面对双方真实的关系,无法直面自己的内心,我在想为什么有些人做不到这些,是她的潜意识里这些情感的存储不够,还是本来有存储却被一些意外事件所隔离,我想这是我们要去内省和探索的。

读书会带领者康丽霞老师寄语:

文章中的第一个故事,一个女儿的故事,让我想到自己高中时的一次乘车经历。当时坐在小轿车里,左边车窗外面是艳阳高照,右边车窗外却是细雨蒙蒙,太阳雨。我好诧异天气在一辆汽车的左右竟也有这般迥异。那时年少不懂心理学为何物,更没听说过共情。现在读着这个故事一下让我更深切体会到做到真正的有效共情是多么的不容易,需要我们以爱和真诚为基础,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接纳,尤其是那些突破我们固有思维的新奇事物,倘若如此,包容与感同身受便会悠然而生—— 这便是共情吧。

我的父亲离开多年了,每每想到他我总是不敢细想和他相处的过往岁月,怕控制不住的伤感和怀念。唯有我亲自为他做的相册让我可以快乐的去回忆,每张照片下面都贴着我精心书写的对父亲表情、姿态的描述和感受的字条,现在想来也许这也是一种共情—— 这是爱和真诚的表达,认同和接纳每张照片中呈现的父亲。

读书会带领者王京梅老师寄语:

爱,好比那电波从这一头射向了那一头,中间要穿越那若有若无的、什么也看不出来的时空,有时候,也不知道中间撞到了什么,明明直线就可到达的轨迹,偷偷地拐了个弯,有时候轨迹没有变,却被那一头的好像硬硬的东西挡了回来,爱就是那样不停的撞来撞去,有时候冒出了绚丽的火花,有时候什么也没有,我们就生活在这看不见的电光火石的时空里,唯有那颗真诚的心,能细细的品味着那爱的电波,爱他/她,就用心去感受他/她。

从他的窗口,看到自己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读书笔记
从他的窗口,看到自己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读书笔记

骨灰级白领,心理学菜鸟;

心内文青环游世界,身在牵绊只恨流年。

学心理学的初心:怀敬畏之心,探求内心深处的生命力。

从他的窗口,看到自己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读书笔记
从他的窗口,看到自己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读书笔记从他的窗口,看到自己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读书笔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