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拾遺】專欄:花溪隨筆

【溪山拾遗】专栏:花溪随笔

丁酉年夏,餘再返花溪,於孔學堂駐園研修。十里河灘,處處山嵐靜秀,溪河碧清,日日宛如畫中游矣。稼軒語云:“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如何不負青山,亦不負我心,研讀典籍之暇,遊心嵐翠之餘,唯以隨筆文字,聊記種種如次。

【溪山拾遗】专栏:花溪随笔
【溪山拾遗】专栏:花溪随笔

餘晨起練太極,靜思默想之間,於草葉樹葉,偶有會心。細看周遭種種未名草木,其葉形,或圓或長,或纖或扁,有妍有醜,形狀萬千,然皆向上、向外,向陽、向天,無一或異。可悟大千世界,種種存在,各美其美,盡態極妍,然皆向外求發展、求資源、求陽光與空氣,更求表達、顯能、揚己,故爭取資源,表現自我,無疑為生命之第一本能。然大自然之中,亦似有一無形之手,將萬千形態之草木,各各安排,或低或高,或單或蔟,旁見斜曳,妥貼停當,無亂象、敗象、爭鬥相,或圓或纖,或妍或醜,皆能從容而自得,以遂其生機,古人所云“萬象森然,衝漠無朕”,朱子所謂“物物各具此理,物物各異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細思此事,終不可解也。

孔學堂位於十里河灘之中部,南北兩翼,青山如螺、綠樹如鬢、溪河如帶,無數漫灘、沼澤、水田、花圃與溼地,如美人春衫舒展之長袖。餘不可一日不見青山、亦不可一日不見此灘。常於昏旦之間,流連盤桓,於河灘看清波迴旋,白鳥翩飛;聽深柳鶯啼,荷塘蛙語;河中沙洲、小島、跌水、浮橋、不繫之舟、親水之亭,亦一一如數家珍矣。然此一大溼地,並非如是如是、自然原生之景觀,而乃人力返自然之傑作也。由此乃悟:老子之道法自然,非原始之自然,而實為以人類之自我懺悔、自我反省、自我醒覺,重經人類之力,而歸返之“自然”耳。已與原生、野蠻之自然,非同一自然矣。人類由傲慢而謙卑、罪過而自新,即所謂“道法”,即現代性返本更化之路也。

上午與諸生講“淪肌浹髓”。現代人之語文教育,與現代人之閱讀,零碎而淺表,如寫字於磁磚,畫符於沙灘,雨過如洗,潮去無痕,全無受用。古典中國之閱讀傳統,講求內在化,體用而引歸身受,如朱子所謂“且將此一段反覆思量、渙然氷釋、怡然理順、使自會淪肌浹髓。”因而今日欲求讀書生活之真諦,“淪肌浹髓”似不可不講。要義有三。一曰超感官。二曰超邏輯。三曰尚氣。直湊單微,打開活路,文學之人物、情思、意象,矯健、俊逸、清新,以生命之風姿,人格之光彩,覿體相見,莫逆於心。如古人所云“淪肌浹髓,而能養民於和,固亦有不春而溫,不寒而慄者。”

然而,過於主觀,則不免走火入魔,故有“偶開天眼”的閱讀法以救之。

館舍窗前,有巨幅青山,濃翠如染,日日相對,令人百看不厭。滔滔孟夏,草木蒙籠其上,隨風搖漾如醉;白雲蹀躞山頭,盡日蒼狗幻化。時有白鷺翩飛,蜻蜓戲葉,鳥躍林間,蟬唱幽處。宋人羅大經氏所謂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餘亦不知斯世何世也。

半山有草軒,一翼如畫。南北接一山間小徑,以竹為欄,忽隱忽顯。當其顯時,輕柔為體,蜿蜒如帶;當其沒時,綠蔭叢簇,神秘存焉。小徑似有無窮意思、無端召喚,引餘常臨窗坐對,寂然無思,而身心兩忘,神氣獨行矣。

徑與山,豈非亦隱喻天與人乎?餘亦因此而悟:當其顯也,輕著人力,順承自然,當其隱也,混同物我,歸於寂漠。老子所謂虛靜柔弱者,神明之府也。現代人之不見天地之美與神明之容,唯甚與泰爾。

胡曉明,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終身教授、江南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主任、圖書館館長、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會長。

熱文推薦

國寶“馬踏飛燕”為何從不拍正面照?這個答案讓人笑瘋了!

古人留下的6副後悔藥

15種開在春天的花,15種春天裡的詩意

原來你是這樣的白居易!唐朝詩人怪癖大揭秘

有一種詩詞,讀一遍,就淚流滿面

撒嬌嘟嘴賣萌喝酒 你們都玩不過李清照

60句激發孩子上進心的古詩文:孩子,古人勸你好好讀書!

“道可道,非常道”——此文告訴你什麼是“道”!

王陽明:別想太多,很多事情,做了才能有結果12個月12首詩詞,12首歌12種極致之美!

老祖宗留下的10句話,說盡人生百態

古人的客套話這麼詩意,現代人都丟了《清明上河圖》裡竟然有這麼多“植入廣告”

姓、名、氏,這裡頭的說法你明白嗎?

有意思!50個成語,50個歷史名人。“溪山拾遺”徵稿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