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經常假裝合群,被炒後只剩變蠢和變差

-1-

小美最近剛從公司裸辭出來,成為無業遊民。

本來大家都勸她留下來,至少不要裸辭,但是她的一句話,讓在座的同事都感到訝異:我不想再這樣假裝跟你們合得來,最後在這荒廢時間,迷失自己。

原來的小美,剛剛畢業出來,整個人都很有幹勁,上司安排的任務都及時完成,還會嚴格管理自己的身材,不吃零食不喝奶茶。

有一天她在休息室聽到坐她對面的同事在吐槽她:“她真的很不合群耶,大家都是慢節奏的,就她一個人往前沖沖衝,搞得我們都好像沒工作那樣。還不吃零食,以為自己瘦就真的很美。”

聽完之後她感覺很迷茫,為了不讓同事討厭自己,於是工作散漫起來,天天在辦公室派零食給大家吃。

不到兩個月,自己變胖了,還經常長痘痘,後來有一天因為工作完成不及時被領導罵,她才醒悟過來:我這兩個月到底都做了什麼!

於是終於下定決心離職。

在公司經常假裝合群,被炒後只剩變蠢和變差

-2-

人們常說,中國人是絕對的群居動物,離群獨居的都是不受待見的,不合群就等同於不好相處,等同於異類。於是,多少中國年輕人,陷入了一種叫作“假裝很合群”的症狀裡。

明明想複習,舍友都在打遊戲,不打還說我裝,為了迎合他們,只好陪著一起打通宵;

明明很希望早點結婚生小孩,但身邊的姐妹都排斥婚姻,討厭小孩,所以男朋友第一次求婚時只能別過頭說不;

明明不喜歡吃零食,但是同事派過來不吃就很不給面子,所以越吃越上癮。

心理學上有種現象,叫“羊群效應”。

你以為你在合群,其實只是在被平庸同化。

有人說:在一個糟糕的環境裡,合群有一個同義詞——浪費時間。你將時間花在“合群、為別人而活”上,就註定花在“自我提升”上的時間就少了。當你合群時,你是真的喜歡,還是在偽裝?逼著自己合群,不辛苦嗎?

在公司經常假裝合群,被炒後只剩變蠢和變差

-3-

老王的大學室友是一個這樣的人:

當時宿舍四個人,我在創業,兩個同學正在各種面試找工作,只有他一個準備考研,在大家每天都討論工作相關的事情時,他堅持早上6:00起床,去圖書館學習,晚上回到宿舍就聽課練口語,直到考上研究生大學畢業前都還在繼續。

畢業後,大家各奔前程,每次聚會,只有合群的本科生,他不出現時,大家都調侃他能考上研究生全靠孤僻。沒想到他後來讀完研究生去考了當飛機師,超乎大家的想象:跟他性格好像完全不一樣啊。

原來他很喜歡自己一個人出去旅遊,沒有人牽制著,自己幾點睡醒去玩也好,去哪逛也好,不用合群的日子特別的自在。有一次在街上碰面,他說起:當年我也有想過去創業,如果真是這樣,可能就失去了所謂的“自由”。

我不合群,可以為自己爭取到真正的自由。那些真正優秀的人,往往更有逆流而上的勇氣

在公司經常假裝合群,被炒後只剩變蠢和變差

-4-

比起偽合群,那些不太合群的人,有時候反而顯得更可愛。

就像梁朝偉,不喜歡交際應酬,總是和外界保持著一定的疏離感。劇組拍完戲,大家一起出去喝酒唱歌,梁朝偉卻幾乎不參加:“你們玩,我回家。”張國榮、王菲等一幫朋友在他家打牌,大家玩得不亦樂乎,而梁朝偉卻一個人躲在旁邊喝茶。

內向又不愛交際的他,在自己的世界裡活得有聲有色,比任何人都享受孤獨。

在公司經常假裝合群,被炒後只剩變蠢和變差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對於別人而言毫無意義。”

著名社會學家勒龐曾在《烏合之眾》中寫下這樣一段話:“個人一旦融入群體,他的個性便會被湮沒,群體的行為也會表現出排斥異議、極端化、情緒化及低智商化等特點。”

職場中也有那麼些人,為了合群,很多時候就會被群體的無意識牽引著,從而放棄思考,為了迎合群體做了很多本不願意做的事情。

合群還是獨立?說到底,這只是一種選擇。沒有所謂的對錯,關鍵是聽從你內心的想法。如果你為了不顯得格格不入,而逼迫自己去迎合別人,不敢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這才是問題。

在公司經常假裝合群,被炒後只剩變蠢和變差

關注我的個人頭條號,更多幹貨與你分享,我是王銳旭,一個專注研究互聯網招聘和社會問題思考的青年企業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