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路在何方?

有人在時代洪流裡策馬揚鞭,有人卻在時代洪流裡自我瓦解。時光洪流過後,能讓我們驕傲的,從來不是那些夢一般的昔日榮耀,而是當下的崢嶸圖景。在18年的各項經濟數據公佈後,天水的各項數據並不樂觀,經濟總量與排名第二的慶陽的差距進一步拉大,人均GDP 更是排名倒數,與省會蘭州和河西各市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同時,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天水的拼勁弱化了,總喜歡跟過去比,不敢跟其它城市比,隔壁的寶雞和銀川紛紛跨越式發展,但是天水好像沒有趕超和競爭的精神,唯一能比的也許就是天水的房價了。

天水,路在何方?


提起天水,只要知曉這座城市的人,無不為這座城市厚重的歷史所折服。中華文明歷史8000年看天水、5000年看河南、3000年看陝西、1000年看北京。同時天水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地處秦嶺西段、渭水中游,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

著名記者範長江在《中國的西北角》一書中寫到:“甘肅人說到天水,就象江浙人說到蘇杭一樣自豪,這是一個風景優美、物產富饒、人物秀麗的地方”。甘肅人也說:金張掖,銀武威,金銀不換是天水。天水之秀美, 就在於她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氣候環境,具體可以概括為“六個不”的特點。不東不西,天水位於東經104度到106度之間;不南不北,天水位於北緯34度到35度之間,恰好位於祖國陸地版圖的幾何中心;不大不小,天水總面積1.43萬平方公里,人口382萬,轄兩區五縣及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不高不低,天水大部分地方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間,市區平均海拔1100米;不幹不溼,天水氣候溼潤,森林覆蓋率達36.45%,年降水量在450毫米到600毫米之間;不冷不熱,天水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0℃左右,是一個非常適合休閒、旅遊、居住、養生的好地方。

天水,路在何方?


正是這樣優越的自然條件孕育了天水輝煌的文明。天水歷史文化悠久,擁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史、2700多年的建城史,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媧和軒轅黃帝的誕生地,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秦早期文化、三國文化、石窟文化共同構成了天水五大特色文化。

其實,天水也不是沒有發展機遇。歷史的隧道中蝸行摸索的天水,迎面遇上《關中-天水城市群發展規劃》這樣的國家級戰略,這個戰略機遇,可以說直接影響未來幾十年天水的前途,這是平地一聲春雷。對於一心要向東融入西安的天水來說,這無疑是平地一聲春雷動,響在天水各位主政者的心中,也響在了天水老百姓的心中,不少蝸居蟄伏天水數十載的天水人,本來也心如止水,也不由虎軀為之一振!心下念道:如此大好機會,天水千萬不要再錯過了!


天水,路在何方?



天水錯失過一波機遇期,想當年西部大開發和東部產業大轉移,幾萬億的發展勢能向中西部傾瀉,與陝西咫尺之遙的天水得到了什麼?又得到了多少?不過是一地雞毛!眼看他人起高樓、宴賓客,我輩徒增一聲嘆息罷了!套用熱播電影流浪地球的一句話:道路千萬條,引資第一條。招商不努力,親人兩行淚。這其實就是近些年天水的縮影。

天水,像是一個歷史上的失蹤者。千百年既往,如白駒過隙。想我天水古郡,也曾沐秦漢雄風,開秦文化先河,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的發祥地。天水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享有“羲皇故里”的殊榮,天水還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長安的第一歷史重鎮。境內文化古蹟甚多,現有國家和省、市級重點保護文物169處,其中大地灣遺址保存有大量新石器時代早期及仰韶文化珍品,國內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廟,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號稱“東方雕塑館”的麥積山石窟。但是,經歷早期絲綢之路的阜盛後,如今只留下一個個石窟,沉寂不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盛唐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在《出塞》一詩中龍城飛將指的是天水漢代名將李廣。而從盛唐以後,天水,作為一個失蹤者,在歷史的巨大宴席中其實已缺席千年。天水是哪裡的?天水是哪個省的?這些最初級的地理之問,是許多天水人經歷的社交之痛,恰是天水缺失存在感的註腳。


天水,路在何方?


縱然歷史如雲煙,我也能感悟到,天水在近代歷史的關鍵節點上,不曾缺席。改革開放後,我們天水的發展卻嚴重的落後了。落後不要緊,重要的是天水找準自己的位置。雖然不是天水人,我也曾經在渭河邊上苦苦思索,天水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你是一座英雄之城!不必羞澀,也無意冒犯,既然你是秦文化的最早發祥地之一,既然號稱是東方的塑像館,憑什麼不可以大聲的告訴世界。再者,請去民間調查調查,大家對於秦文化發源於天水的認同,到底深還是不深?

天水的發展戰略是: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加快發展、全力東融;也就是融入關中——天水城市群。大家都說東融是第一關鍵詞,而要融入到東邊的關中區域,最高的境界莫過於把自己定位為東邊的一部分。就好像當年改革開放伊始,港澳同胞到大陸投資,這是同宗同源!臺灣同胞到大陸投資,這是落葉歸根!海外僑胞到大陸投資,這是血脈相連!而當下關中區域向天水提供發展動能,這好比是兄弟互助!同一個關中,同一個復興夢想,不正是好一幅喜氣洋洋、其樂融融的發展圖景嗎?

如今,在歷史的隧道中蝸行摸索的天水,迎面遇上《關中-天水城市群發展規劃》這樣的國家級戰略,這個戰略機遇,直接影響未來幾十年天水的前途,百年大計,謀定而後動,我們需要靜一靜,想一想!我們來盤一盤天水的家底。

風調雨順,海晏河清,這是天水!

土地肥沃,物產富饒,這是天水!


天水是我國北方最佳的水果蔬菜生產基地之一,是亞洲最大的元帥系蘋果——花牛蘋果的故鄉,也是全國首批10個循環農業示範市之一。2017年全市果品面積達到350萬畝、產量302萬噸、產值達103億元,蔬菜種植面積133.3萬畝、產量373.8萬噸、產值達80億元,畜禽飼養總量2597.6萬頭只、產值達77.4億元,中藥材種植面積35.2萬畝、產量9.6萬噸、產值達19.4億元,馬鈴薯種植面積105.4萬畝。

天水是西北咽喉要道和甘肅省的東大門,位於西安、蘭州兩個省會城市的中間,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市區東、西、南出口實現高速公路貫通;寶蘭客專建成通車,乘高鐵至蘭州或西安均在1個半小時左右,每天有80多列高鐵停靠天水,天水已步入“高鐵時代”;高鐵通了,關中-天水2小時經濟圈、旅遊圈形成了,同時天水機場開通西安、重慶、杭州、南京、天津5條直達航線,並可通過西安和重慶兩地快速中轉全國,“三位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不斷完善。我們參看《關中-天水城市群發展規劃》,更多的基礎設施,更多的城際鐵路要新建,所以啊,天水要抓緊建設自己的基礎設施了。

天水,理所當然是一座希望城市,如果你認為她是一座新興的隴原花園城市,這種親和感與陌生感混合交織的情懷,也是一種稀缺資源啊。在未來,最珍貴的是水和空氣,這些正是天水的優勢!

因此,目前的甘肅東部發展需要天水這個樞紐承擔更多的責任。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天水建設大城市,既要有天水之名,更要有天水之魂,進一步擦亮擔當的本色,凝萬眾之智,聚八方之力,用心血和汗水澆注出大城市的恢宏氣象、繁花似錦,為周邊的小弟們做好表率。


天水,路在何方?


在新一輪的城市競爭中,天水要以大境界涵養大擔當,始終以大局為重、事業為重、人民為重,在堅守初心、無私奉獻中大膽負責、大力擔當。同時天水的各級領導幹部要以大攻堅詮釋大擔當,敢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練就一副敢擔當的“寬肩膀”、一身能成事的“真功夫”,真正擔當起屬於這座城市的雄心和壯志。

古人說:“事者,生於慮,成於務,失於傲。”偉大成就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幹出來的。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希望天水的官員能甩開膀子,在高質量發展中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為天水城市建設激發生生不息、源源不斷的活力。

一直對天水這座城市有好感,希望有朝一日能:東風浩蕩,古郡回春。我寫了這麼多,都是拙見。天水的發展靠大家,每一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相信這片土地所深藏的巨大力量,並已經看到了這片土地所呈現出的勃勃生機。新時代的天水,在新的機遇到來的時候,我相信不管前路如何坎坷,未來定會有光明的前途。此刻,希望每個人能多為這座城市努努力,攜起手來,一起開創天水光明的未來。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天水,你該回來了,從硬件到軟件、從意識到行為、從官方到民間,需要一場真正的變革……天水,若是種對了樹,時間就能說明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