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亿的室内地图市场仍是蓝海?

2000亿的室内地图市场仍是蓝海?

未来的某一天,当你去医院就诊的时候,不需要到处询问,轻点手机就可以看到下一步该去哪儿,做什么,怎么走;当你在超市里茫然无措,求助无人的时候,一键呼叫,最近的导购员就会来到你的身边,带你找到正确的货架;而当你在静谧无人的度假区享受独处的时光,你也可以一键点餐、一键呼叫、一键导航到想去的地方。

在不远的未来,我们能看到“滴滴打车”被应用到任何一个服务领域,变成一键呼“人”、一键呼叫服务,或者一键智能导航。而这些情景的一一实现,我们享受的服务升级,都源于一个不为人知的细分领域的崛起——GIS室内地图业务。

作为国内最大的室内地图数据提供商及室内位置服务提供商,上海图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在四年的时间里,他们创建并维护了国内最大的室内地图数据库,其中包含超过20,000个建筑物,覆盖全国350多座城市,涵盖超过79种场所类型的地图数据,产品占据国内市场80%以上市场份额。他们也即将登陆新三板,成为室内地图领域的新三板“第一股”。

近日,人民网上海频道记者采访了上海图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张杨先生。这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专业的理科生身材清瘦、文质彬彬,一丝不苟的着装和细边框眼镜,完全符合人们心目中学霸的形象。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这位跨界的高材生用一个个案例,向记者描绘了这一细分行业对于未来生活的改变,以及对于科技创业的深刻思考。

打通室外到室内的“最后一公里”

说起地图,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室外地图。室外地图以肉眼可见的大型建筑和道路为主,典型的使用场景是导航和搜索。而对于室内地图,它既可以是连接室外的最后一公里,也可以是新场景催生出的应用领域。在从底层技术到上层应用,室内地图都表现出了其不同于室外地图的特殊性。

“室内地图的联通关系非常复杂,电梯有上下行,每个点有不同的路径,比室外要复杂得多。而且室内人的兴趣点也远远多于室外。在室内,你甚至可能会关注哪里有吸烟室、母婴室、充电插头这样的细节。”特殊的需求也将地图的准确性推到了新的层次。在张杨看来,“室外地图是为车服务的,而室内地图更多的是为人服务的。”

相比室外地图,室内地图的POI(“Point of Interest”,翻译成“信息点”,每个POI包含名称、类别、经度纬度、附近的酒店饭店商铺等四方面信息,是整个导航产业的基石)有效性要高得多。由图聚开发的室内位置服务平台,涵盖了中国最大的室内地图数据库、最先进的地图渲染引擎,以及高精度WiFi和蓝牙定位技术、位置数据分析技术等,可以进行多维度的用户画像。

“地图是互联网行业的‘水电煤’,是所有上层应用的基础,因为技术门槛高,很容易形成寡头。国内最大的只有两家,高德和四维图新;美国也只有两家,诺基亚和TOM&TOM。”张杨表示。

室内地图的发展正在延续室外地图一、两家独大的局面。目前图聚的合作对象包括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华为、思科等硬件提供厂商,以及移动、联通等运营商。未来,张杨有信心占据40%-50%的市场份额,拥有完全的行业主导权。

从0到1 数据覆盖与集成

地理信息行业被认为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下一个爆发点。以GPS定位技术和Google Maps室外地图应用为典型代表的室外地图系统已经迅速发展,并且形成了数百亿美元的市场。

而在室内地图方面,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国内超大型建筑物在10万幢以上,每幢收取的平台服务费为10-50万元,目标市场规模预计在100-500亿人民币;大型建筑物在100万幢以上,每幢可收取5-10万元的应用服务费,目标市场规模在500-1000亿元。偌大的市场将起未起,仍然处于一片蓝海之中。

作为国内室内地图的“半壁江山”,张杨对于图聚的第一步设想,是成为“基础设施的建设者”,通过平台化服务构建起室内地图生态圈。而更大的目标,则是做中国室内位置服务生态系统的标准制定者。

在基于地图数据之上的应用领域,室内地图比室外地图多得多。“室外地图一般只满足两种需求,导航和搜索。但室内地图的应用包括客流分析、人员监控、行动轨迹监测等各个方面。很多人认为我们是地理行当,但其实这些上层应用都不是地理概念。线下的商铺就像是线上的网页,浏览器通过抓取个人的上网Cookie,了解这个人是谁、浏览了什么网页、停留了多久,同样的我们也把这些技术路径应用到定位数据上。”张杨表示。

室内地图的数据接入,也为传统线下零售商场提供了得以与电商相抗衡的利器。“传统的商业地产依靠地价升值,这种做法必然不可持续,未来他们必将通过更精细化的运营,获得转型。电商的核心是数据,而数据的关键是地图。”张杨表示。

作为线下向线上迁移的第一步,商场对于室内地图装置的热情可见一斑。无限的可能性,都蕴含在大数据分析中,这其中包括而不限于对每一块广告牌的精准定价,对于消费者行走路径的合理布局,以及对于产品摆放的评估和研究。

让创业更“科技”

张杨也在思考,为图聚选择一到两个重点应用领域,进行上层开发。“我们现在比较看好的两个方向是会展和医疗。医疗领域包括监护、导诊、资产管理和监控、住院病人监控等;会展则包括了导航、导引、精准营销及客流分析。”

甚至在军用领域,地图技术也有着非比寻常的战略作用。“包括大的商场、机场、会展中心在内的许多公共建筑的室内地图,其实都涉及到国家安全。”这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保护数据安全,确保数据的正确使用,是让他极为谨慎的事情。

“在很多科幻片里大楼着火之后,消防部门先调出三维模拟的消防图纸进行部署,这在国外已经可以实现了。但是在国内,很多大楼做完消防验收之后,图纸就放在档案馆,20分钟出警不可能去档案馆调资料,更何况里面都是工程图纸,消防员也看不懂。”这个未来图景的描绘,立刻把我们拉到了对于未来的美好幻想之中,话题自然而然转到了国内科技创业与国外的对比上。

张杨坦言,就整个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而言,国外起步早、研发投入多,国内外差距大,“GIS行业技术门槛很高,涉及到图形、测量、卫星定位等混合交叉技术,这些在中国的环境下很难做成。”对于知识产权和原创技术保护的不足,使得国内基础性的研发乏人问津,最终表现为创业企业的科技含量不足。

“国家就像个大VC,对于涉及国家战略的基础性研究,还是国家在起主导作用。”他表示。

在公司的业务预测里,2017年将是一个重要节点,公司在合同额、数据库地图总理、平台接入应用数量等方面都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虽然外界揣测纷纷,但是作为新大陆的第一批“探索者”,图聚智能科技立志成为中国最好的室内位置云服务公司。(周茹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