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億的室內地圖市場仍是藍海?

2000億的室內地圖市場仍是藍海?

未來的某一天,當你去醫院就診的時候,不需要到處詢問,輕點手機就可以看到下一步該去哪兒,做什麼,怎麼走;當你在超市裡茫然無措,求助無人的時候,一鍵呼叫,最近的導購員就會來到你的身邊,帶你找到正確的貨架;而當你在靜謐無人的度假區享受獨處的時光,你也可以一鍵點餐、一鍵呼叫、一鍵導航到想去的地方。

在不遠的未來,我們能看到“滴滴打車”被應用到任何一個服務領域,變成一鍵呼“人”、一鍵呼叫服務,或者一鍵智能導航。而這些情景的一一實現,我們享受的服務升級,都源於一個不為人知的細分領域的崛起——GIS室內地圖業務。

作為國內最大的室內地圖數據提供商及室內位置服務提供商,上海圖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在四年的時間裡,他們創建並維護了國內最大的室內地圖數據庫,其中包含超過20,000個建築物,覆蓋全國350多座城市,涵蓋超過79種場所類型的地圖數據,產品佔據國內市場80%以上市場份額。他們也即將登陸新三板,成為室內地圖領域的新三板“第一股”。

近日,人民網上海頻道記者採訪了上海圖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張楊先生。這位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專業的理科生身材清瘦、文質彬彬,一絲不苟的著裝和細邊框眼鏡,完全符合人們心目中學霸的形象。在整個採訪過程中,這位跨界的高材生用一個個案例,向記者描繪了這一細分行業對於未來生活的改變,以及對於科技創業的深刻思考。

打通室外到室內的“最後一公里”

說起地圖,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室外地圖。室外地圖以肉眼可見的大型建築和道路為主,典型的使用場景是導航和搜索。而對於室內地圖,它既可以是連接室外的最後一公里,也可以是新場景催生出的應用領域。在從底層技術到上層應用,室內地圖都表現出了其不同於室外地圖的特殊性。

“室內地圖的聯通關係非常複雜,電梯有上下行,每個點有不同的路徑,比室外要複雜得多。而且室內人的興趣點也遠遠多於室外。在室內,你甚至可能會關注哪裡有吸菸室、母嬰室、充電插頭這樣的細節。”特殊的需求也將地圖的準確性推到了新的層次。在張楊看來,“室外地圖是為車服務的,而室內地圖更多的是為人服務的。”

相比室外地圖,室內地圖的POI(“Point of Interest”,翻譯成“信息點”,每個POI包含名稱、類別、經度緯度、附近的酒店飯店商鋪等四方面信息,是整個導航產業的基石)有效性要高得多。由圖聚開發的室內位置服務平臺,涵蓋了中國最大的室內地圖數據庫、最先進的地圖渲染引擎,以及高精度WiFi和藍牙定位技術、位置數據分析技術等,可以進行多維度的用戶畫像。

“地圖是互聯網行業的‘水電煤’,是所有上層應用的基礎,因為技術門檻高,很容易形成寡頭。國內最大的只有兩家,高德和四維圖新;美國也只有兩家,諾基亞和TOM&TOM。”張楊表示。

室內地圖的發展正在延續室外地圖一、兩家獨大的局面。目前圖聚的合作對象包括百度、阿里等互聯網巨頭,華為、思科等硬件提供廠商,以及移動、聯通等運營商。未來,張楊有信心佔據40%-50%的市場份額,擁有完全的行業主導權。

從0到1 數據覆蓋與集成

地理信息行業被認為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行業的下一個爆發點。以GPS定位技術和Google Maps室外地圖應用為典型代表的室外地圖系統已經迅速發展,並且形成了數百億美元的市場。

而在室內地圖方面,根據市場調研數據顯示,國內超大型建築物在10萬幢以上,每幢收取的平臺服務費為10-50萬元,目標市場規模預計在100-500億人民幣;大型建築物在100萬幢以上,每幢可收取5-10萬元的應用服務費,目標市場規模在500-1000億元。偌大的市場將起未起,仍然處於一片藍海之中。

作為國內室內地圖的“半壁江山”,張楊對於圖聚的第一步設想,是成為“基礎設施的建設者”,通過平臺化服務構建起室內地圖生態圈。而更大的目標,則是做中國室內位置服務生態系統的標準制定者。

在基於地圖數據之上的應用領域,室內地圖比室外地圖多得多。“室外地圖一般只滿足兩種需求,導航和搜索。但室內地圖的應用包括客流分析、人員監控、行動軌跡監測等各個方面。很多人認為我們是地理行當,但其實這些上層應用都不是地理概念。線下的商鋪就像是線上的網頁,瀏覽器通過抓取個人的上網Cookie,瞭解這個人是誰、瀏覽了什麼網頁、停留了多久,同樣的我們也把這些技術路徑應用到定位數據上。”張楊表示。

室內地圖的數據接入,也為傳統線下零售商場提供了得以與電商相抗衡的利器。“傳統的商業地產依靠地價升值,這種做法必然不可持續,未來他們必將通過更精細化的運營,獲得轉型。電商的核心是數據,而數據的關鍵是地圖。”張楊表示。

作為線下向線上遷移的第一步,商場對於室內地圖裝置的熱情可見一斑。無限的可能性,都蘊含在大數據分析中,這其中包括而不限於對每一塊廣告牌的精準定價,對於消費者行走路徑的合理佈局,以及對於產品擺放的評估和研究。

讓創業更“科技”

張楊也在思考,為圖聚選擇一到兩個重點應用領域,進行上層開發。“我們現在比較看好的兩個方向是會展和醫療。醫療領域包括監護、導診、資產管理和監控、住院病人監控等;會展則包括了導航、導引、精準營銷及客流分析。”

甚至在軍用領域,地圖技術也有著非比尋常的戰略作用。“包括大的商場、機場、會展中心在內的許多公共建築的室內地圖,其實都涉及到國家安全。”這是一把雙刃劍,如何保護數據安全,確保數據的正確使用,是讓他極為謹慎的事情。

“在很多科幻片裡大樓著火之後,消防部門先調出三維模擬的消防圖紙進行部署,這在國外已經可以實現了。但是在國內,很多大樓做完消防驗收之後,圖紙就放在檔案館,20分鐘出警不可能去檔案館調資料,更何況裡面都是工程圖紙,消防員也看不懂。”這個未來圖景的描繪,立刻把我們拉到了對於未來的美好幻想之中,話題自然而然轉到了國內科技創業與國外的對比上。

張楊坦言,就整個地理信息系統GIS行業而言,國外起步早、研發投入多,國內外差距大,“GIS行業技術門檻很高,涉及到圖形、測量、衛星定位等混合交叉技術,這些在中國的環境下很難做成。”對於知識產權和原創技術保護的不足,使得國內基礎性的研發乏人問津,最終表現為創業企業的科技含量不足。

“國家就像個大VC,對於涉及國家戰略的基礎性研究,還是國家在起主導作用。”他表示。

在公司的業務預測裡,2017年將是一個重要節點,公司在合同額、數據庫地圖總理、平臺接入應用數量等方面都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雖然外界揣測紛紛,但是作為新大陸的第一批“探索者”,圖聚智能科技立志成為中國最好的室內位置雲服務公司。(周茹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