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最著名的機槍都有哪些?它們是如何排名的?

獨行者老黃


德國

1.MG34通用機槍

MG34是納粹德國在1934年起採用的彈鏈供彈式機槍、在1935年開始裝備部隊,MG34的口徑為7.92x57毫米。由於一戰後的德國受到凡爾賽條約所限制而不能製造重型武器,德國取巧研製了MG34。MG34是世界上第一種通用機槍。

2.MG42通用機槍

MG42機槍被稱為“希特勒的電鋸”。二戰中,MG42是盟軍老兵們最不願聽到的聲音,這是一種惡魔機槍射擊聲,也有人形容為撕開亞麻布的聲音,聽到這種聲音,就意味著死神快來了,而發出這種聲音的,就是納粹德國MG-42通用機槍,最高射速可達1700發,連發時,人耳已經無法分辨,只能聽見電鋸一樣的“滋滋滋”聲。<strong>

<strong>

3.MG08重機槍

MG08機槍,是由海勒姆·馬克沁1884年開發的馬克沁機槍發展而來。是德軍在一戰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重機槍。德國性能更好的MG34、MG42通用機槍迅速裝備黨衛軍和國防軍一線部隊,二戰德國二線部隊直到1945年德國投降時,仍然有大量MG08重機槍服役。

美國

1.勃朗寧M1919機槍

勃朗寧M1919機槍,是美國勃朗寧公司生產製造的機槍。是二戰期間美國陸軍最主要的連級機槍。直至大戰結束後許多國家的軍隊還繼續裝備了一段時間。主要特點,槍管外部有一散熱筒,筒上有散熱孔,散熱筒前旋合助退器。口徑7.62mm,彈頭之初速為792~823m/s,由250發彈帶供彈,理論射速為450~600發/分鐘。

2.勃朗寧M2機槍

M2機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口徑機槍之一,發射12.7×99毫米大口徑彈藥,常見用於步兵架設的火力陣地及軍用車輛如坦克、裝甲運兵車等。主要用途是攻擊輕裝甲目標,集結有生目標和低空防空。從1921年就開始使用服役至到21世紀。至今依舊是美軍的制式武器裝備。

3.M1917A1式重機槍

勃朗寧M1917A1式7.62mm機槍是一種老的水冷式重機槍,設計者是著名的美利堅合眾國槍械師J.M.勃朗寧。於1917年投入生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商向軍方提供了近5.4萬挺M1917A1式機槍。M1917式機槍比較笨重,機動性、勤務性差,難以與德軍的MG34與MG42通用機槍抗衡。

4.勃朗寧BAR1918自動步槍

勃朗寧BAR1918自動步槍,也可以稱為勃朗寧輕機槍。是一代槍械大師勃朗寧於1917年設計的一款輕機槍。槍的口徑為7.62mm,自動方式為導氣式,射擊方式為半自動和全自動,慢速方式300—450發/分;快速方式500—650發/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的步兵班需要班組支援武器於是作為班用自動步槍,使得步兵班的火力大為提高。抗戰爆發後,國民黨政府又訂購了8000挺,至1939年5月,通過滇湎公路一共運往內地7412挺。

5.劉易斯機槍

“劉易斯”式輕機槍最初由塞繆爾·麥肯林設計,後來由美國陸軍上校I. N.劉易斯完成研發工作,曾經廣泛裝備英聯邦國家。劉易斯機槍有兩個特徵,一個是採用粗大的散熱筒包著槍管,作用是當開火時令空氣被吸入筒中成為風把槍管吹凍,但後來證實此筒對冷卻槍管效果有限但卻白白增加槍重,另一個是在槍身上方的彈鼓,劉易斯機槍原本採用47發彈鼓,彈鼓採用中心固定式,開火時彈鼓軸承轉動把子彈推入槍內。中國軍隊在抗日戰爭中有使用。


英國

1.布倫式輕機槍

布倫式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聯邦國家軍隊的支柱, 口徑7.7毫米。1935年英國正式將該槍列裝為制式裝備,並從捷克斯洛伐克購買了該槍的生產權,由恩菲爾德兵工廠製造,布倫式輕機槍良好的適應能力使得它的使用範圍十分廣泛,在進攻和防禦中都被使用,被戰爭證明的最好的輕機槍之一。

2.維克斯機槍

維克斯機槍的前身是1882年面世的馬克沁機槍,經過略為改動後在英國克雷福德的一家兵工廠進行生產,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軍隊所使用的重機槍。戰後直到1968年,英軍才正式宣佈維克斯機槍退出現役。1972年的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軍隊還在使用該槍。

蘇聯

1.DP輕機槍

DP輕機槍是前蘇聯捷格加廖夫主持設計的,1926年設計定型,1928年裝備蘇軍,使用前蘇聯1908年式7.62mm有底緣槍彈。因供彈具為一個大圓盤狀的彈盤,所以國人又叫它“轉盤機槍”。此類機槍共生產有70多萬挺,也曾被廣泛用在衛國戰爭中。1937年8月,中蘇正式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後,蘇聯開始向中國提供經濟貸款和軍事援助,中國遂得到了該槍。

2.SG43“郭留諾夫”重機槍

SG43式重機槍是由蘇聯的槍械發明家郭留諾夫設計的,1943年被蘇聯紅軍採用為制式武器,口徑7.62mm。該槍的自動方式為導氣式原理,採用空氣冷卻槍管,它構造簡單、輕便,配有輪式槍架,它主要用於消滅1000m以內暴露、隱蔽目標,適合寒冷地區作戰,連續發射500發子彈不用更換槍管。

3.M1910式重機槍

M1910式重機槍是由海勒姆·馬克沁1884年開發的馬克沁機槍發展而來。口徑為7.62毫米,發射7.62×54毫米M1908 R帶底緣槍彈,初速為860米每秒,表尺射程為2200米,由250發彈帶供彈,理論射速為500至600發/分鐘,槍全重為45.2公斤。

4.DShK1938重機槍

DShK1938重機槍是蘇聯在1938年二戰時期裝備的重型防空機槍。發射12.7 x 108毫米大口徑彈藥,彈鏈供彈。二戰時除可作防空機槍外,亦被裝在輪式射架上用作支援步兵的用途,此射架更加上裝甲防護版。

意大利

1.佈雷達30型輕機槍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意大利佈雷達公司承擔了機槍的研製任務。1924年研製成功,定名為佈雷達1924式機槍,口徑為6.5mm。以後經過改進,製造出1930式,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意大利步兵的制式武器,曾在北非的沙漠戰役中使用過。

2.佈雷達M37型重機槍

M37重機槍,這種重機槍採用了德國技術製造,所以性能還是挺不錯的,可以當做高射機槍使用,它的一個特點就是,雖然是機槍,但是卻只有20發子彈,大家都知道機槍的射速非常快,20發子彈根本不需要半分鐘就打完了,累死機槍兵的節奏。

日本

1.大正十一式輕機槍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廣泛使用的一種6.5毫米口徑輕機槍,因於1922年(即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定型成為制式裝備而得名。其槍托為了便於貼腮瞄準而向右彎曲,所以在中國俗稱“歪把子”機槍。

2.九六式輕機槍

九六式輕機槍,是日本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輕機槍,口徑6.5毫米。該槍實際上是“歪把子”和捷克ZB-26式輕機槍結合產生的“混血兒”。

3.九九式輕機槍

九九式輕機槍,結構基本上與九六式輕機槍相同,不過口徑改為了7.7毫米。

4.九二式重機槍

九二式重機槍是日本軍隊在二戰中最有名的重機槍,以哈奇開斯機槍為藍圖,推出了此槍,該槍身和槍管佈滿散熱片,使用精度更高的7.7mm槍彈,射速每分鐘500發,戰場上威力極大。九二式重機槍最大的特點就是重量重,攻擊63 公斤。因射擊時會發出“噠噠噠”的類似雞叫的聲音,所以被稱為“雞脖子”。

捷克

1.ZB26式輕機槍

ZB26式輕機槍,是捷克研製並生產的一款輕機槍。口徑7.92mm,最大理論射速為500發/分,子彈初速為830米/秒,有效射程800米。射擊精度極高,一些熟練的射手可以用其擊中幾百米開外電線杆上的水壺。進攻時,機槍可以伴隨步兵迅速前進,機槍手可以端著機槍一邊衝鋒一邊以重大殺傷,可謂攻防兼備。英國仿製者稱為布倫輕機槍,而後納粹德國合併捷克後改稱之為MG26 (t)輕機槍(t是捷克的意義)

2.ZB37式重機槍

ZB37為一種氣冷式重機槍。與ZB26式輕機槍是同門兄弟,都是捷克布魯諾兵工廠的傑作。國民政府在抗戰開始前的1937年,從捷克進口了1000挺左右,主要裝備各地的中央軍精銳部隊。ZB-37型重機槍火力猛,火力密度高,比同時期中央軍裝備的馬克沁重機槍和日軍裝備的九二式和三年式重機槍在性能方面要佔較大優勢,深受國軍官兵的喜愛。捷克斯洛伐克就被德國佔領後,德國軍隊也有裝備。

丹麥

1.麥德森輕機槍

丹麥生產的麥德森機槍是世界上第一種大規模生產的實用的輕機槍,從1905年至1950年間,麥德森機槍大量生產裝備本國及出口,有不少於36個國家裝備過麥德森機槍,並在世界各地的武裝衝突中被廣泛使用。

法國

1.沙捷里拉輕機槍

沙捷里拉輕機槍,口徑7.5mm。該槍採用導氣式工作原理。該槍有兩個扳機:扣動前面的扳機是單發發射,扣動後面的則是連發發射;該槍還採用了槍機運動減速機構,能夠將理論射速降低到450發/分。

2.哈奇開斯M1922輕機槍

哈奇開斯M1922輕機槍是哈奇開斯槍族成員之一。全長1150mm,重8.5公斤,發射法國7.5×54mm萊伯爾步槍子彈,由15、24、30發彈板或是20發彈匣供彈。中國自1931年起開始採購哈奇開斯M1922輕機槍,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時已買了2,620 挺。

3.哈奇開斯M1914重機槍

哈奇開斯M1914重機槍,口徑8毫米,全槍長1440毫米,全槍質量49千克,初速804米/秒,彈版供彈,表尺射程2000米。M1914哈奇開斯重機槍採用導氣式工作原理,氣冷式,只能進行連發發射。供彈具為24發或30發剛性彈板。M1914哈奇開斯重機槍優點在於結構簡單,零部件數量少,在各種惡劣環境下的射擊可靠性好,威力大。但該槍質量超過49kg,機動性差。

排名

我個人認為排名是這樣的:

第一名.ZB26式輕機槍:用途廣,攻守兼備

第二名.MG42通用機槍:希特勒的電鋸,戰場收割機

第三名.勃朗寧BAR1918自動步槍:美國軍用輕武器很少有像勃朗寧自動步槍那樣贏得較好的信譽

第四名.馬克沁機槍:老兵不死,足跡遍佈歐亞大陸

第五名.MG34通用機槍:通用機槍開山之作

第六名.DP輕機槍:紅色記憶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非常歡迎大家來吐槽!!!


東斯坦因


第一名,號稱"希特勒的電鋸"的MG-42通用機槍,射速極快,德國於1942年研發並且就役。




第二名,捷克ZB-26輕機槍,大量在我國服役。

第三名,素有"轉盤機槍"稱呼的DP輕機槍,即捷格加廖夫輕機槍,蘇軍大量裝備,也曾在中國人民志願軍中大量裝備,經典的就是轉盤彈匣。


第四名,布倫式輕機槍,也稱布朗式輕機槍,曾在英聯邦國家軍隊的中大量裝備,別忘了,那時的英國及其屬地還是相當大的,所以該機槍良好的適應能力使得它裝備範圍十分廣泛。彈匣在上哦,瞄準有一定技術含量。

第五名,歪把子,大中國區大家耳熟能詳,日軍主力裝備之一,我軍繳獲使用量不小。

第六名,美國勃朗寧M1918A2輕機槍,美軍裝備的主要輕機槍之一,伴隨美軍名揚四海。

第七名,馬克沁重機槍,啥也別說了,人肉收割機。

第八名,美國M1919重機槍,遇上他它,很難正面抬起頭來。

第九名,郭留諾夫SG43重機槍,小推車殺手,是不是電影中很好看見?!


下雨啦16


如果說一戰是機槍、鐵絲網與步兵之間的對話,那麼,二戰就是飛機、坦克、艦艇之間的撞擊。此時的機槍,雖已退居二線,不再成為戰場的焦點,但其根本屬性並沒有變,依然是扼守陣地的得力干將。從莫斯科到斯大林格勒,從西西里到諾曼底,從長沙、常德、衡陽到瓜島、硫磺島、沖繩島,哪裡有陣地戰,哪裡就一定有機槍!

盤點二戰時期最著名的機槍,不外乎以下7種,其中,活躍在歐洲戰場上的主要有MG34、MG42和“大盤雞”;活躍在亞洲戰場上的主要有馬克沁、九二式、捷克式和“歪把子”。

從武器性能排名上看,第一名毫無異議當屬MG42,因為“希特勒電鋸”的綽號絕非浪得虛名,每分鐘高達1200~1500發的射速,即使現代機槍也望塵莫及。號稱“奧馬哈海灘之獸”的德軍士兵塞弗羅,就是憑著一挺MG42在9小時之內射殺了大約3000名美軍。

第二名當屬被俗稱為“大盤雞”的蘇制捷格加廖夫式輕機槍。該槍結構簡單、性能穩定,表尺射程1500米,容彈量47發,伴隨步兵戰鬥的能力及火力持續能力都很強,在蘇德戰爭及後來的朝鮮戰爭中均有上佳表現。

至於第三名至第七名的排序,應依次為:捷克式、MG34、馬克沁、九二式、“歪把子”。首先,捷克ZB-26式輕機槍是二戰時期使用範圍最廣的一種機槍,有中國、英國、埃及、土耳其等十多個國家都在使用,戰場保有量超過20萬挺。該槍之所以廣受歡迎,一是重量輕,9.6公斤的槍重非常適合行進間射擊;二是威力大,7.92毫米的子彈即使飛行到500米距離上,仍可擊穿部分日軍坦克。

其次,MG34是MG42的初始型號,也是一款性能優異的通用機槍,既可以搭配兩腳架供步兵使用,也可以安裝三腳架充當重機槍,射速可達900發/分鐘,重量卻僅有12公斤,而且該槍還可以安裝到摩托車、裝甲車、坦克等機動武器平臺上,充當移動火力點。

再次,馬克沁雖說是一款“老槍”,經過大幅度的製造工藝革新和改良,到二戰時期,“老槍”的技術更加成熟,性能更加穩定,終於在戰場上再次煥發青春,成為亞洲戰場上中國軍隊抗擊日軍進攻的最後一道火力屏障。

第四,日軍九二式與馬克沁一樣,也是一款重機槍,所不同的是,九二式放棄了笨重的水冷套筒,採用氣冷式散熱,大大提高了機動性。該槍使用精度更高的7.7毫米子彈,射速500發/分鐘,戰場上威力極大。

最後,“歪把子”指的就是日軍大正十一式輕機槍,由於該槍瞄準基線位於槍身右側,為了便於射手抵肩瞄準,該槍的槍托被設計成向右彎曲的形狀,故此得名。該槍的供彈過程極其複雜,採用5發子彈的彈夾配合30發子彈的彈鬥使用,戰鬥中必須由一名副射手隨時完成續彈動作,因此其實際射速只能達到每分鐘120發。儘管“歪把子”的構造不夠科學,性能也很一般,但在武器普遍落後的中國軍隊面前,仍然是一款威脅極大的防守利器。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關注慕什塔戈,領略軍事百科!


慕什塔戈


機槍也是要分輕機槍和重機槍的。一般來說,二戰最多的還是輕機槍,也就是通用機槍。

第一名當屬德國MG42

最大的特點就是射速極快,遠遠勝過其他各國機槍,1200發/分鐘,,如果持續不斷掃射5秒鐘就可以把125發子彈打光~完全可以形成強大的火力壓制,同時操作方便簡單,只需一人就能操作射擊(一般還會有一個輔助射手負責供彈),攜行方便、機動靈活,射程遠殺傷力大,還能兼顧低空防禦的機槍。可用彈鏈式和75發彈股供彈。

不過呢,優點也是缺點,由於射速極快,彈藥消耗也極大,遠遠大於別的機槍,無論MG42機槍採用75發彈鼓或者250發彈鏈,只有持續射擊很快就會玩光,給後勤補給有很大的要求。因而很多步槍兵往往也協助搬運彈藥。對步兵班彈藥攜行來說負擔太大。步兵班帶一個那麼重、彈藥消耗那麼快的東西對班組戰術是有負面影響的,所以一般MG42都是齊射和點射不斷切換保持彈藥供給同時火力持續性。。

第二名,DP機槍,捷格佳廖夫輕機槍,中國叫轉盤機槍。

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優秀的輕機槍,零部件少,這也符合蘇聯武器特點,操作簡單方便,彈夾47發彈,比很多機槍彈夾子彈多,火力持續性強。是二戰中結構幾乎最簡潔的機槍。零件數量簡化到了極限,完全分解只有60多個零件,而且形狀也不復雜,幾乎比同時代所有的機槍結構都簡單,在機加工的機槍裡也最好生產。但DP機槍只能用手動裝填,壓彈很麻煩,二戰後基本就被淘汰了~

3、布輪式機槍。中國版叫勃然機槍。

圖為加拿大版布輪,即勃然機槍,為抗戰時根據中國需求,英國委託加拿大英格力斯公司在布倫機槍基礎上專門為中國生產的一款機槍,並沿用了ZB26捷克式的20發直彈匣。

再看英國布倫機槍,根據捷克式輕機槍改進而來,不僅具備了捷克式機槍的優點,更是增加為30發彈夾,槍管口裝有喇叭狀消焰器。該槍縮短了槍管與導氣管,取消了槍管散熱片,這是與ZB26輕機槍明顯的區別。

4、ZB26捷克式機槍

在中國最出名的一款機槍,現在任何歷史題材戰爭戲,都離不開他了~捷克式已經成為中國革命的標配!此槍採用20發彈夾供彈,主要特點就是穩定性強,操作方便簡單,但也有缺點,就是火力持續不夠,由於只有20發彈夾,很容易就會“一掃而光”。

5、美國勃朗寧BAR1918輕機槍

這槍與捷克式有類似的特點,操作方便簡單,但只有20發容量的彈匣,所以火力持續性能較低。這槍設計圖紙還被賣給了比利時,生產出比利時版的M1930機槍,在抗戰前後,中國先後進口了近2萬挺。

6、另外還大正十一年式機槍,中國俗稱歪把子。

歪把子源自於法國哈奇開斯機槍,對環境很敏感,嚴寒和高溫高溼可靠性很差,必須隨時為機件槍彈塗油,故障率高威力小且火力持續性低每連續五發射擊停頓一次,因此後來日本又開發出96式、99式機槍。

二者外觀差別不大,很像布倫機槍。但99/96式機槍內部結構和大正十一式歪把子機槍基本相同,這兩款外觀很像,但口徑不同,九六式採用6.8MM彈藥,九九式採用7.7MM彈藥,最奇葩的是居然在這兩款機槍上上了刺刀。。。

7、最後說說抗戰前後中國主要的機槍

A\\丹麥麥德森機槍。

此槍在北洋時期就進入中國,據稱最早進入中國是在1908年。射擊精度高、可靠性強,雖德國的MG34被視為世界上第一種真正的通用機槍,但輕重兩用機槍的概念始於麥德森機槍。

B\\ 法國哈奇開斯M1922式機槍

這槍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彈板供彈的方式,能在日軍的九二重機槍上找到同類。。這槍在中國從1931年到抗戰初,共從法國購買了4000餘挺,不過還是延續了法國武器的風格,操作麻煩,實用性差。。

C、瑞士啟拉利機槍

上圖為十九路軍在一二八淞滬抗戰時使用啟拉利機槍。此槍最早在瑞士並不被瑞士看好,但在中國很被看重,中國先後購買來了3千多挺,四川湘還仿製了一批,大約6千挺左右。

D\\法國紹沙輕機槍

中國曾少量購買了此機槍,還一度在金陵兵工廠仿製了百挺,但秉承法國武器特點,穩定性差,故障率奇高,3髮卡一彈,很快就沒有再更多的購買生產。。

最後剩下重機槍,就不說了,日本的九二式、美國的勃朗寧M1917式重機槍、中國造馬克沁重機槍、蘇聯的馬克沁M1910式重機槍。。。


斯圖卡98


重機槍:德國:MG34和MG42機槍,後者既可以當輕機槍使用,又可以加裝三腳架當重機槍使用,射速比較高,被稱為“希特勒電鋸”。

英國:維克斯機槍,該機槍是馬克沁機槍的改進型,又被稱為維克斯—馬克沁機槍,英軍一直使用到1968年。

美國:勃朗寧M1917式重機槍,中國在1921年仿製了該機槍,命名為“卅節式重機槍”。

在勃朗寧M1917式重機槍的基礎上去掉槍管上外罩的水筒,將水冷式改為氣冷式,重量大幅度減輕,推出了M1919系列機槍。

勃朗寧M2重機槍,該機槍目前還在美軍中服役。

日本:三年式重機槍和九二式重機槍

蘇聯:馬克沁M1910式重機槍、SG43郭留諾夫重機槍、SGM重機槍。

中國:民二四重機槍、卅節式重機槍。

輕機槍:

英國:布倫式輕機槍,該機槍從捷克斯洛伐克那裡購買的生產權,根據捷克斯洛伐克生產商布爾諾公司(Brno)和英國生產商恩菲爾德兵工廠(Enfield)的前兩個字母組成,取名“BREN”,翻譯為布倫,口徑為7.7毫米。

法國:哈奇開斯M1922式輕機槍

美國:勃朗寧BAR1918輕機槍

日本: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歪把子”機槍,該機槍採取漏斗式的供彈方式,不如中國軍隊裝備的捷克式輕機槍。日本對捷克式輕機槍進行了借鑑,研製出了7.7毫米的96式和99式輕機槍,這兩種機槍沒有用於中國戰場,而是在太平洋戰場使用。

蘇聯:DP1928機槍,即捷格加廖夫輕機槍,抗戰時期援助國中國,抗美援朝時志願軍也使用過該機槍,中國人將其稱為“轉盤槍”。

捷克:ZB—26機槍,該機槍在中國廣泛使用,也是現在的影視劇中最喜歡穿越的一把輕機槍,不管是晚清(《槍炮侯》)還是北洋政府時期,都出現了捷克式輕機槍的身影。


歷史軍魂


在二戰時期,出現了很多的機槍,但是最好用的最著名的有3把。

第一名德國MG42通用機槍

在二戰時期,德國的絕大部分武器可以說都是精品,但是這些武器在實戰中卻都沒有比得上MG42的,這把槍在很多惡劣的環境下都是德軍的絕對火力支柱,也是很多盟軍士兵的噩夢,這把槍發射7.92 x 57 毫米毛瑟步槍彈,它採用短管退式自動方式和滾柱閉鎖機構。槍長1225毫米,帶兩腳架時槍重11公斤,帶三腳架時槍重19.2 公斤,射速在1100到1300發/分。因為他的高射速所以如果在戰場上有一個士兵不幸被它射擊中,就會在一瞬間中彈多發,活命幾率很低。

第二名馬克沁重機槍

這把槍在亮劍中有提到過,也在很多國內戰爭電影中有提到過,所以在中國戰場上,解放軍戰士當時以繳獲這件裝備為榮或者是一件喜事。只因為它在戰場上的殺傷力太驚人了,據說曾經有一次戰役十幾個人靠著幾挺馬克沁面對幾千人的進攻也硬是擊退了敵軍,造成敵方一千多人傷亡,在當時德軍裝備了馬克沁後在索姆河戰鬥

中,一會功夫打死60000名英軍,這也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從此馬克沁成為了各國軍事裝備採購的

重點裝備。

第三名M1919重機槍

1919年島今天都是許多國家當作主力武器的代表,火力很樂觀,具體數據百度找到了一點僅供參考:槍身長:968毫米槍管長:607毫米槍身重:15千克槍架重:30.5千克彈藥:0.30英寸M1式重尖彈和M2式尖彈供彈具:250發彈帶初速:854米/秒最大射程:3154米/5029米理論射速:450~600發/分有效射程:1000米以上。

這是我覺得排名前三的機槍武器如果有更好的武器歡迎留言分享討論哦!


黑鷹電影


第一名德國馬克沁重機槍。之所以把馬克沁機槍列為第一名,因為該槍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機槍。

第二名德國MG42機槍。該槍最低射速1200發/min發,最高1500發/min,射手每次扣動一下扳機的短點射,就可以射出12到15發子彈。

第三名MG34機槍。1934年設計定型,由著名的毛瑟兵工廠生產,採用和毛瑟步槍相同的彈藥(7.92×57毫米子彈)。既可彈鏈供彈,又可換裝75彈鼓供彈,主要零部件都很容易裝卸,操作簡單,可迅速轉移陣地。該槍理論射速為 800-900發/分,最快時可達1500發/分,達到了單管機槍的巔峰。有兩根備份槍管,一旦槍管過熱可迅速更換。

第四名捷克ZB—26輕機槍。1926年定型,戰鬥全重105Kg。特點是槍管過熱可快速更換,其槍管上的提把不單方便更換槍管同時也方便持槍。

第五名蘇聯捷格加廖夫輕機槍。1927年12月裝配蘇軍部隊,該槍結構簡單,全槍只有65個零件,製造工藝要求不高,適合大量生產,而且槍的機構動作可靠。戰鬥會重12Kg,戰鬥射速80~90發/min。

第六名美國M60通用機槍。高的命中度且射程較遠(最遠有1.9英里)、強大的火力(速率:1200發/分鐘)、動作可靠等。








老兵故事裡的事


德國的mg34 mg42,美國的勃朗寧1919A4 勃朗寧M2 捷克的zb26 zb37,剩餘的各國包括我中國仿製的馬克沁


阿甭


這個問題去問張將軍,即刻回答。且如數家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