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钟4次让座:为什么优秀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近日,浙江宁波慈溪的一位四年级小学生瞬间成了“网红”。他在慈溪293路公交车上,短短12分钟连续四次让座,他的暖心行动在朋友圈刷屏了。

12分钟4次让座:为什么优秀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相信有孩子的家长看到这则新闻,大部分人会给孩子说这样一句话“你看这位小学生多么优秀,懂得给老人让座,你(长大了)一定也要像他一样....”看似充满积极向上意义的一句话,其实是家长没有真正的运用正确的表达方式来引导孩子去成长学习。

12分钟4次让座:为什么优秀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我们大部分家长总是喜欢拿那些客观的事例来跟孩子做比较,然后突出另一方的优点,来教育孩子应该向之学习,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是在家长中,在学校里老师也有类似的言语,比如“你们看某某学习怎么怎么努力,他这次就考了全班第一,你再看看你们,不觉得应该向他学习吗”等,这种相比较的教育方式还有很多。

对家长而言,这就造成了优秀的孩子永远都是别人,尽管你的内心承认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最优秀的那个,但不可否认你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认为了自己其实是家长眼中不完美、有一大堆缺点的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缺乏了基本的自我认可,甚至会失去自信心,这对健康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12分钟4次让座:为什么优秀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这就说明家长懂得如何跟孩子正确沟通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问,例如有的家长看到上面的新闻则会用另一番口吻说“给老人让座是我们国家传统的美德,这位小学生做的是十分正确的,我相信我的孩子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也会跟他一样优秀”,同样是教育孩子,你是选择第一种方式还是第二种,正确地培养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需要家长用大智慧来引导的,如果家长不去学习、不去认知,何谈教育好孩子呢?

12分钟4次让座:为什么优秀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有时候,孩子的教育,到底拼的还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思想境界的提升必定是你通过知识的熏陶、人生阅历的积累才逐渐达到的,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不要忘记勤奋好学,努力地自我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