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家工業戰略2030》的啟示(下)

《德國工業4.0實施建議》好像一本教科書,德國拿這本教科書給全球上課。《戰略》卻是似曾相識,讓人想起《中國製造2025》。

賈新光汽車評論 | 德國《國家工業戰略2030》的啟示(下)

《中國製造2025》明確了十大重點發展領域,1.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2.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3.航空航天裝備;4.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5.先進軌道交通裝備;6.節能與新能源汽車;7.電力裝備;8.農機裝備;9.新材料;10.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

《德國工業4.0實施建議》主要講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物流、數據安全。而《戰略》將冶金工業(鋼鐵、銅、鋁)、化工、機械設備、汽車、光學、醫療器械、環保技術、國防、航空航天和3D打印等十個工業領域列為“關鍵工業部門”。感覺上這個單子比較陳舊。

《戰略》分析認為:

美國在人工智能、數字化、自主駕駛和生物技術方面的研發總共投入了數千億美元的資金。奧巴馬政府為這種發展提供了廣泛的支持。而特朗普政府正努力通過“美國優先”政策振興和保護鋼鐵、鋁、汽車工業和農業等傳統工業部門,試圖將此前丟失的份額重新轉回美國。

日本經濟的優勢尤其包括人工智能、聯網機器和機器人技術以及汽車工業。

中國通過積極的工業政策來加強十個關鍵技術領域,中國宣佈尋求在2030年之前,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世界領先者。招商局決定設立100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新時代科技基金”,通過“一帶一路”,中國正試圖確保銷售市場和物流的安全。這一戰略將市場經濟原則與積極主動的國家政策結合起來,到目前為止已證明是最成功的。

《戰略》認為:工業政策在世界許多國家中興起。幾乎沒有一個成功的國家完全依賴市場力量來管理當前事務。

《戰略》認為“一個過程的經濟意義越大,國家積極主動參與其中的行動空間就越大。如果出現對經濟具有現存重要性的挑戰,國家的干預可以延伸至限時接管股份以及給予企業補貼。”“就電池生產這一對附加值極其重要的問題而言,國家可以組建財團提供援助,這種形式的援助是有用且充分的。”“在平臺經濟、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等極為重要的問題上,國家可以直接參與(如當年空客的建立)以實現這一目標”

《戰略》其實就是德國最新的產業政策。

賈新光汽車評論 | 德國《國家工業戰略2030》的啟示(下)

關鍵:突破性創新

《戰略》指出:所謂“突破性創新”,就是對經濟的重要領域甚至是所有領域及其增值鏈都會產生根本性的影響。通常這些創新是“顛覆性的”,從根本上打破了以前的流程或技術,並用新的技術取而代之。對於任何一個高度發達的工業大國來說,這些突破性創新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時,這些創新對於以往的市場領導者及其地理位置也具有顛覆性,並且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造成巨大的扭曲。只有擁有並掌握新技術的國家才能始終在競爭中保持有利地位。

《戰略》列舉顛覆性創新的典型例子,包括蒸汽機、鐵路、電力開發、內燃機和汽車、飛機、無線電和電視、計算機和互聯網的發明。

《戰略》認為,當今最重要的突破性創新就是數字化,尤其是人工智能應用的快速傳播、大型互聯網平臺、人工智能、物聯網、納米技術和生物技術、新材料和輕量級建築技術以及量子計算的發展。

另外一個重要問題是提高創新的速度。“在過去的15年裡,創新的速度已經大大加快,尤其是在數字和未來的相關領域。這意味著可能與這些快速的發展掉隊。面臨這一風險的公司和經濟體將會從規則制定者轉變為規則遵守者,為國家及時採取行動提供平臺。”

賈新光汽車評論 | 德國《國家工業戰略2030》的啟示(下)

媒體分析,與法國等國有經濟比重較大的歐洲鄰國不同,德國經濟的主幹幾十年來一直是私營的中小企業。德國的主流輿論也長期反對政策過多幹預市場,“產業政策”一詞往往帶有貶義色彩。這次的《戰略》尚未正式出爐,便已經受到了社會各界質疑,在討論當中會爭論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