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前的一個技術,讓現在的人刷手機上癮了

十三年前的一個技術,讓現在的人刷手機上癮了

自從twitter第一個將信息流產品化, Facebook第一個將它商業化之後。這種新的模式,迅速在全球發揚光大。在國內,毫不誇張的說,信息流已經佔據了用戶主要的注意力,改變了整個信息傳播模式。但是在當下,進入下半場的的信息流整個行業正在發生變化。

一、 信息流的現狀

在中國互聯網領域,存在一個“鐵三角原則”,任何一個行業,不管是硬件產品,還是軟件行業,都是由三個主要的角色組成的:行業或互聯網巨頭、創業公司、雜牌或山寨軍團。基本模式是:巨頭開啟底層技術研發和打樣,創業項目在技術上和產品上進行創新,山寨公司照搬做批量複製。包括硬件的手機、智能音箱、軟件的信息流和短視頻App等等,各個行業行業均是如此。它們反映的是一個互聯網行業迭代升級發展的完整過程。


十三年前的一個技術,讓現在的人刷手機上癮了


以信息流App為例,在國內,將信息流這種模式發揚光大的是今日頭條,目前已經成為700多億美金的巨頭,隨後騰訊、百度等多家巨頭跟進,在2017年的新年演講中,百度CEO李彥宏強調:信息流是百度未來的增長點。“我們現在非常重視的feed流產品,過去傳統的搜索是人在找信息,現在要逐漸演進到信息找人。”

而在此基礎上,一批新興的創業公司,又將這個模式將創新升級。趣頭條整體用戶下沉,主攻三四線城市及農村用戶的開拓。以激勵模式為主的社交裂變,搭建起了一套完整的社區傳播系統,相關報告顯示,半數趣頭條用戶通過親友在社交平臺推薦瞭解趣頭條,親友線下推薦也是重要原因,佔比達37.2%。從而開闢出一套特有的用戶增長策略,成立兩年多就成功登陸了納斯達克。信息流資訊模式火了之後,有大量的小公司或者山寨軍團跟進,最典型的就是區塊鏈和數字貨幣資訊領域。2017年,大量的區塊鏈資訊公司,以轉發或拉新模式獲得數字貨幣來獲得新用戶,隨著行業變化,整體效果不佳,大部分已經倒閉。

而從覆蓋的用戶的群體來看,巨頭們主攻一二線城市用戶,騰訊新聞天天快報等均是如此。獨立創業項目覆蓋海外和一二線的差異性需求,趣頭條的覆蓋“五環外的用戶”。而山寨軍團就是撿漏,關注細分或者小眾人群。這三種模式,通過自己獨有的商業模式,建立了自己的優勢。他們的組合,構成了中國互聯網消費和用戶的全部。

二、未來產品矩陣是競爭壁壘

信息流的產品和競爭發展到今天。格局和競爭形態逐漸明晰,但還是沒有定型。信息的戰爭離結束還尚早。如果說以前今日頭條、天天快報、趣頭條等屬於資訊的單兵種作戰,現在已經進入了集群戰。未來產品矩陣化的能力是信息流行業的競爭壁壘。

在信息流領域,技術和算法是基礎,屬於帶兵打仗的糧草。而產品組合屬於行軍佈陣。資訊是先鋒、閱讀是側翼、短視頻是主力,從而形成了形成信息流的矩陣。打造信息矩陣和快速複製產品的能力成了核心競爭力。不管是今日頭條還是趣頭條,均可以檢驗這個規則。

資訊、短視頻、小說等一個系列的打法,都在用戶閱讀這條核心軸線上。信息流資訊屬於輕量級的零碎型的閱讀,它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檢驗算法相關技術,試水廣告流等商業模式。而短視頻屬於更輕量級的閱讀,使用成本更低,它進一步滲透用戶時間。而小說閱讀屬於長時間的持續沉浸式閱讀,單個用戶粘性和時長更高,商業價值也更高。

今日頭條在算法引擎的基礎上,首先推文字資訊版,逐漸演化成包括各種視頻、直播、圖片等各種信息的綜合性資訊客戶端,根據艾瑞報告,頭條在信息流推薦類客戶端月活躍用戶已經超過1.2億。當算法檢驗成熟之後,應進化成了一個智能化的信息平臺。而抖音的出現,基本是導致了全面短視頻的普及,2018年月活已經超過5億。接著,番茄小說上線。一個資訊、短視頻、長閱讀等組合式的矩陣已經形成。

而趣頭條走出了一條異曲同工的矩陣化路線。趣頭條先是通過社交裂變的玩法,將資訊App下沉到三四線城市和相關用戶群,搶佔空白市場,奠定基礎。根據2019年極光大數據提供的趣頭條研究報告。2018年,趣頭條app滲透率自3.1%迅速增長至7.8%。2018年12月,趣頭條App月均DAU達到2831萬,約為1月月均DAU的3倍。在資訊客戶端站穩腳之後,趣頭條佈局延伸到了免費的小說閱讀。

十三年前的一個技術,讓現在的人刷手機上癮了

根據其Q4財報披露的信息,首次提到了去年5月上線的網絡文學產品米讀:米讀小說以“免費閱讀+廣告”快速攻城略地的方式,迅速在以收費為主的小說閱讀撕開了口子。截至2018年12月末,米讀小說平均日活突破500萬,排名網文閱讀行業第三,日人均使用時長150分鐘。據業內人士透露,趣頭條有打算佈局獨立的短視頻項目,但目前整個項目處於推進階段,沒有太多詳細信息介紹。趣頭條的矩陣化已經有了雛形。

即使是巨頭也無法規避這個趨勢,騰訊一直在拓展包括資訊信息類的騰訊新聞,並不順利的天天快報、數據靚麗的QQ看點、不慍不火的微視(包括被裁撤的Yoo視頻)、異軍突起的微信讀書等等。即使在短視頻領域拓展上並不順利,但騰訊也一直在積極地矩陣化。

三、時間是全面競爭的關鍵

不管是巨頭還是新型創業公司,不管是資訊、短視頻還是小說長閱讀,包括廣告,其實最後拼的還是時間。產品生命週期的時間、獲取用戶的時間,用戶留存的時間,商業變現的時間,新產品研發和發展開拓的時間,團隊成長的時間,誰贏得時間,誰才能贏得未來。包括產品矩陣,包括營銷、技術、團隊等都是關鍵元素,未來的競爭是一個系統全面的競爭。

競爭時間窗口在變。Facebook作為信息流的領軍者,作為過去十年間最成功的賭注,它改變了新聞分發模式,也改變了用戶的在線新聞消費習慣,開創了全新盈利的模式。但在國內,競爭之激烈,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語。抖音上線不到3年,成為全球第一。趣頭條上線兩年多,登陸納斯達克。米讀不到1年,成為小說閱讀前三。時間的窗口越來越短。文娛巨頭騰訊,因為在信息流和短視頻領域錯誤決策,導致了在頭騰競爭中,被寄予重望的天天快報目前已經被戰略性拋棄,團隊合併,而微視這個短視頻產品也遠遠落後於抖音。

用戶的時間在改變。信息流的推薦算法和模式也在不斷進化,從初期較簡單的算法,到現在需要考慮環境和現實中數百種潛在元素,從而最後推薦更加個性化,更符合用戶口味的內容推薦。用戶原來的尋找和篩選信息的時間被極大壓縮。“從人找信息,變成了信息找人”。

廣告主的時間也在變。2006年,Facebook上最早出現了信息流廣告,現在廣告行業,每花出去的5元廣告預算,就有1元錢貢獻給了信息流廣告。作為各大資訊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流的任何變化都會影響用戶使用習慣和廣告主的廣告投放方式。之前傳統的廣告公司和廣告中介的模式,基本上已經是明日黃花。從廣告的投放、效果評估、轉化等。維度從單一的線性時間,變成了多維度的多線性時間。整個週期被大大壓縮。廣告的形式,也從原來的硬廣變得逐漸內容化。

不管是今日頭條,還是趣頭條,還是騰訊、百度,時間成為了競爭的關鍵。

“技術人員歸納總結了生命體和機器之間的邏輯規律,並一一應用於建造極度複雜的系統;他們正在如魔法師一般召喚出製造物和生命體並存的新奇裝置。”就像KK的這句話一樣,信息流下半場剛剛開始,技術和行業的分化,未來還存在著更多可能。

南七道:創界網創始人,我們是關注創業與投資的新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