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桂林:漓江最后一公里美景!

走读桂林:漓江最后一公里美景!

走读桂林:漓江最后一公里美景!

提起漓江最后一公里,每个人心里都有去探究的冲动,那漓江的最后一公里,究竟是个什么样?

平乐古称昭州,在古昭州城西北部3.5公里的黄牛头村,正好处于漓江那最后一公里的腹部。

走读桂林:漓江最后一公里美景!

黄牛头村坐落于漓江下游之最后一公里,依山伴水,两岸竹子成林,犹如李白描写的:"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景色再生。

走读桂林:漓江最后一公里美景!

其实,在一千多年前,晚唐诗人李商隐被贬古昭州,在黄牛头还有一段与竹林有关的故事:当时被贬到古昭州的李商隐,为排解心中的苦闷,而寄情于山水之中。一日与朋友乘舟来到黄牛头村,因黄牛头村也是一个渡口,两岸风光旖旎而岸边似乎缺少点什么?古代文人墨客大都推崇"梅兰松竹"四君子,当时黄牛头村漓江两岸尚无竹子,于是,李商隐便在黄牛头渡口江边种下了第一片凤尾竹,还写下了一首凤尾竹的诗: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扇裁月魂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斑鸠只系杨柳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走读桂林:漓江最后一公里美景!

漓水悠悠,光阴轮回,每到季节,这片竹林便是"无数春笋满林生"。笋生成竹,竹又生笋,笋笋竹竹,生生不息。村民感念竹林开枝散叶之厚德,也念李商隐功德,于是称这片竹林为"漓江竹祖",我们现在看到漓江两岸的的竹林,基本上是这种竹林,深得"漓江竹祖"的滋润。

走读桂林:漓江最后一公里美景!

笔者在清明期间来到了黄牛头村探访,亦想看看漓江最后一公里的神秘面纱。

看与品,意境不同,感受也就不一样……

6日下午,来到黄牛头客栈住下,等着我的第二天的体验。

走读桂林:漓江最后一公里美景!

早上的迷雾晨韵,才是我心中的大戏。迷一样的漓江我能看透她吗?

第二天6点起来,一下楼,几只黄鹂就在竹林里唧唧喳喳的鸣翠柳,还真有李白写的《独坐敬亭山》的那一种景致: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而我却是:相互看不见,只有声来辩!我沿着漓江边的古道行走,云雾就一直在缠绕着我,一时是一团团的,先是迎面扑来,又而席地翻滚,像我们看到冰天雪地里的雪球,一圈一圈的。滚着滚着,满世界都是白茫茫一片了。我仿佛也变成了真人,在云雾中时隐时现,蓬莱仙境也不过如此。

走读桂林:漓江最后一公里美景!

沿着古道拾级而上,在朦胧中看见了黄牛头村重建的"玉皇庙",其实"玉皇庙"就是"玉皇观",村民对我说,全名叫作"玉黄圣帝观",原观建于宋朝末年,距今有近八百多年的历史,是宋代以来信道之人清心修道的场所。平时,每年的正月初九,各地的信道之人都到玉皇观朝拜玉皇大帝,并缅怀葛洪道人。

走读桂林:漓江最后一公里美景!

时间来到了7点多,我又来到了黄牛头渡口,此时,淡蓝的云雾从江面上缓缓上升,雾气里弥漫着浓郁醉人的玉兰花香。渡船的汽笛声已经拉响,朦胧的江面上多了时隐时现的渡船和人流的和气声,江面也闹腾了起来……

走读桂林:漓江最后一公里美景!

八点多,来到了二婶豆腐花店吃豆腐花和艾叶粑,二婶的豆腐花两块钱一碗,糖水好甜好香,有桂花糖的味道。一下把我的食欲吊了起来,我一口气吃了几碗,直呼过瘾,我又吃到了儿时的味道。

走读桂林:漓江最后一公里美景!

随着时间的过去,到了早上9点多一点,渐渐的浓雾有点像漂移的意思,云雾也开始变淡了。千万缕柔和的阳光透过沙巾折射在大地上,好像把纱巾慢慢撩开,太阳露出了红彤彤羞涩的脸蛋,有点不好意思似的。花草树木都带着露珠儿,在阳光的照耀下,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而显得多姿多彩和生机盎然。

走读桂林:漓江最后一公里美景!

我所看到的黄牛头村的晨雾就像乳白色的薄沙,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挥不去,扯不开,折不断,理还乱。使人有种飘飘然乘云欲归的感觉,这就是最后一公里的梦幻漓江。

走读桂林:漓江最后一公里美景!

诗云:

此地疑是小蓬莱,

竹林倒影在深宫。

邀得八仙来相聚,

腾云驾雾显神通。

2019年4月9日于艾墨轩

走读桂林:漓江最后一公里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