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中建人工魚巢 助魚媽媽“育嬰”

“為魚媽媽打造了一個安全舒適的‘育嬰室’,幫助它們繁衍生息。”4月11日,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欄目對我市湘江增殖放流工作進行報道。

“在南洲鎮湘江泗州站河段,一個由漂浮桶、竹竿搭建而成的人工魚巢覆蓋在靠江的水域,魚巢總長80米、寬5米,竹竿底下,交錯懸吊著由2萬片棕毛做成的軟介質和2萬塊由磚塊、卵石袋等做成的硬介質,乍看上去就像一座‘迷宮’。”央視以新聞特寫的方式,展示我市湘江二級航道二期工程所建的人工魚巢項目。

報道稱,湘江航電樞紐二期航道建成後,水位上漲,導致原先魚類產卵所需的水草和卵石大大減少,影響了湘江魚類增殖。為此,株洲市有關部門通過建設人工魚巢,模擬水草、河床等自然環境,為鯉魚、草魚和鯽魚等魚類提供一個產卵場所,供產下的魚卵附著其上,提高成活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