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考古發掘之六

墓葬發掘(上)

墓葬發掘方面,除遺址發掘中所涉墓葬外,較重要的還有:1970—1972年,市文物部門對邯鄲市南郊張莊橋兩座大型多室磚墓的發掘,出土大量玉衣片和帶銘銅器,推測為東漢末趙王的陵墓;1975年發掘的車騎關漢墓,為石砌拱券結構,內設“黃腸題湊”槨室,殘存陶器上並有“御酒一石”等朱書題記,推測亦屬漢代趙王之墓;1974—1979年,磁縣文化館對東魏茹茹公主閭氏、堯趙氏胡仁、北齊文昭王高潤、趙州刺史堯峻、元良墓的清理,證明傳稱的“曹操七十二疑冢”實為東魏、北齊王陵及貴族墓區;

邯鄲考古發掘之六

七十二疑冢 實為北朝墓群

邯鄲考古發掘之六

魏茹茹公主墓內壁畫中的侍衛

1978年,省、地文物部門對趙王陵三號陵1號陪葬墓的發掘,證明傳稱“趙王陵”確屬戰國時期趙國的王陵區;1980年,市文物部門於邯鄲市郊清理了明刑部尚書張國彥墓,墓室由白灰砂漿澆鑄而成,且出有珍貴的墓誌資料;1982年,地區文物部門對涉縣北關戰國大型木槨墓的發掘,發現“積石積炭”設施,並出土成套青銅禮樂器、車馬器等100餘件;

1985年發掘的磁縣孟莊北齊元始宗墓,出土陶俑及陶瓷器140餘件;1987年,鄴城考古隊發掘了磁縣灣漳北朝大墓,地面有石刻人像,墓室及壁畫宏偉壯觀,殘存隨葬品達2000餘件,推測應屬北朝帝王陵墓。此外,80年代以來,省、地、縣文物部門還先後對涉縣寨上東周墓、北關及索堡漢墓、東達宋墓、永年婁山晉墓及臨洺關北東街宋金墓、雞澤北關及尹村唐墓、邱縣郭莊及陳村唐墓、霍莊宋墓、邯鄲縣北張莊金墓、峰峰礦區農電局金代崔仙奴墓、磁縣城南元墓及觀臺北宋漏澤園等50餘座墓葬進行了清理,市文物部門則對邯鄲縣南呂固唐墓和邯鄲市第一醫院、中心醫院、博物館、電業局、鐵路醫院等數十座戰國、唐、宋墓以及市郊百家村、齊村、彭家寨、酒務樓、邯鋼廠區等20餘處近千座戰漢至明清墓進行了發掘,為各時期葬制的研究積累了大量有價值的資料。

2000年,對邯鄲西環路沿線的下莊、酒務樓、齊村及市區紡織水廠住宅樓、四季青小區、勞動路、市博物館等地清理戰國及明清墓葬70餘座、車馬坑3座,並於齊村發掘後崗一期文化遺址500平方米。

2001年,對邯鄲城區及周圍15處基建工地內探明的地下遺存進行發掘,其中包括醫專綜合樓“大北城”東牆;2001年10月,市文研所為配合叢臺區建設春場農貿市場工程,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揭露面積100平方米,建築基槽總面積1710平方米,深4米。在地表下6米的文化層出土了大量的建築構件,發現了漢代長10餘米、寬3米,由河卵石及方石鋪砌的雙層路面,漢代上下兩層陶製排水管道及兩條排水溝槽,漢代大量磚、瓦、生活器皿殘片及少量錢幣。發現如此多的文物及古蹟,屬半個世紀來邯鄲城市考古的一項重大成就。為研究趙邯鄲故城的建築佈局、城市演變、城建規劃及趙文化研究提供重要實物資料。為做好有效保護和利用,市文研所所長、研究館員喬登雲及薛玉川、喬文昌等考古人員連續奮戰半個多月,在地表下6米深的發掘工地,將卵石路面和排水管道逐個編號裝入84個大木箱,從6米深處運到地面保護起來。漢代遺蹟的揭取,為復原保護打下了基礎,為展示漢代趙故城古趙文化、弘揚漢代歷史創造了條件。為保護、開發和利用提供了範例。又對浴新街變電站戰漢遺址及王朗公寓、通達集裝箱轉運中心、嶺南路汙水管道、百花小區等工地的戰漢以來古墓近百座進行了發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