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外都是实体店干倒电商,而中国电商干掉实体店呢?

三日姜糖


我身边有很多做电商的朋友,我们之前聊过这个问题,有一些思考,跟大家交流下。


1. 成本问题。最明显的就是房租了,在国内的大型商场开店的话,每年的店铺房租就是不小的数字,而做电商的话最大的房租开支应该就是仓库了,所以房租节省下来很多。于是,商家可以将商品的价格降下来,以此吸引顾客。同样的商品,但是价格相对便宜,肯定选价格低的,长此以往,用户的消费习惯和心理被电商占领,去线下实体店消费的人越来越少。

2. 国情不同带来的消费习惯差异。举了简单的例子,在我们中国加班是非常严重的,而这一现象西方国家几乎是不存在的,我听我国外的朋友说,在美国,在欧洲,五点下班的话,五点十分公司就没人了。下班后外国人可以去超市买东西做饭,而我们下班了就发现超市、商店都关门了,所以选择网购食品、商品是非常不错的解决办法。

3. 物流系统给电商插上了翅膀。由于我们中国的公路和铁路系统的发达,货物和商品的中转和运输会很迅速,很多商品装上车都是连夜运输配速,消费者从下单商品到拿到商品的时间间隔很短,这让用户的体验更好,所以他们爱上了网购。在家等待而无需跑带外面去购买,何乐而不为?

4. 假货问题。现在大家都很清楚,在网上买到假货根本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很多人根本就是懒得维权了。


而在美国,如果买到了假货,对于商家的惩罚是非常大的,而美国人民也会拿起法律地武器,玩命保护自己,所以外国的假货会少很多。国外的大型卖场管控比较严格,但是他们的流程化做的很好,工作效率也高,所以单品的价格不高,用户更愿意去卖场。


其实两个国家的文化、消费习惯、行业情况差别都挺大的,导致这一情况的因素又很多,所以咱们还是要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


我叫盐汽水


说起实体店,我前几天去人名广场会朋友,没有拿包,朋友买东西不好拿我帮她拿个购物袋,没牌子的。在来福士上面,朋友看见卡西欧,说我买的就是卡西欧,他们有红色手表,你要不要看看,我一看是一个很小的柜台,而且我不准备买卡西欧,但是我想买红色的,于是就停下脚步让店员拿红色给我看看,结构她根本爱搭不理,本来可以不试,我心情不好,硬让她拿出来我试试。这就是部分实体店的服务态度,在上海既然我到奢饰品区逛了,别管我穿什么,拿什么,有没有化很夸张的妆,遇到喜欢的几千块的东西购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很多营业员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做服务,我也是佩服的。

其他的实体店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在除了衣服,和化妆品我基本上网上买,方便,省心。


阿萍说养生


淘宝很多年了,我一快50的老男人,从不喜欢逛街,前年开始慢慢转实体店了。因为女儿长大了常和同学逛街买东西回来告诉我,让我去品牌有打折区打折期看看。从头幻脚去优衣库和迪卡农,一干元可以买一堆回来。关系是质量好,不会有假的,尺寸可以试正确,不用寄来寄去。每次去还真能发现真有好东西。其他东西也可以在网上看好价格,去实物试,对方报价高,你不能说网上的买多少,会让店主反感,真接报网上的实价,店主都懂,基本都能成交,上个月买一个永恒摩托车头盔开价680,我说200吧我带着,店主也成交了。网上旗舰店268。



骑士202036500


主要是价格吧!去实体店看看,哪个件衣服鞋子不是要干掉半个月生活费的?中国人整体收入水平偏低,大部分实际上还处于温饱上面一点点而已,买这么贵的产品怎么可能下得去手。以前没得选的时候咬咬牙以后也就认了,有了电商之后,多了一条选择渠道,肯定是选价格低的去买!

我记得我上大学那个时候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600块钱,扣除吃饭300块,每个月也就剩个200多。然后班里再组织个活动啥的也没剩多少钱了,买衣服都是买那种淘宝15块一件的T恤或者19块一条的裤子,鞋子也是买几十块的那种,全身上下不过百。去实体店行么?我们当时的同学们去实体店都是只看不买的,过过眼瘾。

工作之后,第一份工作是2000块每月,但是工作之后各种花销更多了,房租水电费还有时不时来的同学结婚(毕业那会特别多)。反正手里经常是没钱的,月初还能吃点好的,月末经常得吃泡面。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拼夕夕会火,有句话说得好,明知那是假的,但是我也就有能买假货的钱。所以,收入才是大问题!在温饱边沿,花前月下是奢侈的。谁要有个千儿八百万,也可以买两辆宝马,开一辆砸一辆。


优己


个人认为还是中国的市场规范性的问题,无论价格和品质,都一塌糊涂。我看很多朋友提到说房租干倒了实体,我不认同,因为实体虽然承担着房租等经营成本,但店面也具备着电商所不具备的很多优势,比如说服装,为什么实体店变成试衣间,试好了本应直接购买,为什么又要转向电商?这才是值得剖析的。

通过我的一点经历和感受,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几年前去日本旅行,日本就可以算一个实体明显强于电商的国家。通过我的观察,以及跟导游一段时间的交流,我觉得有这个几个关键点。

一,品质。在日本理论上是没有假货的,在正常的市场上能卖到的一定是真品,原因很简单,如果被查实有不轨的经营行为,惩罚力度是相当惊人的,所以敢于以身试法者会少很多。我曾见过像真维斯佐丹奴一样方式卖货阿迪耐克的店,在国内标价不菲而且一定要端正摆在华丽货架上的运动鞋,在这里是一堆堆的,好像国内的地摊货一样。但是,不用怀疑,都是正品,但是价格比国内低不止几个级别。当然,导游告诉我日本市场并非没有我们所谓的假货或者仿品,但是一般是在相对集中的低端市场,而且,人家也会很明确的不拿这些当正品去卖,仅仅是顾及那些这个层面的消费者。

二,价格。我在日本期间有个不经意的发现,相同的商品,无论在大到商场还是小到街边店,价格几乎没有差别,或者说标价几乎完全一致,差别仅仅在不同商家有没有优惠活动或者折扣。这点我咨询过导游,答案是品牌商家对自己的商品都是有指导定价的,而且执行很严格,所以无论何处,标价是一样的,差别仅仅是不同商家从自身经营出发给出的让利空间不同。

三,体验。去过好几个大型百货,没办法,跟团游,购物用会是旅行行程中的重要项目。日本百货店给我的感觉跟在国内是有巨大差异的。品质和价格前面说过了,也就不再赘言。印象是在丰田汽车体验中心旁的大型百货,一进去,发现很多日本消费者进门是拎着旅行箱的,然后我就请导游解惑。导游说,去商场购物,是日本人生活中最喜欢的消遣当时之一,购物本身仅仅是进入百货后的行为之一,除了能享受到购物过程中极致的服务外,有免费儿童游乐区,有免费按摩,购物积分可以换取丰盛餐食和娱乐,跟在国内商场给的那些所谓优惠总觉得像是在欺骗消费者的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在日本,真真感受到顾客是上帝。

综上三点,大致能够理解日本电商干不过实体的原因。品质,整个市场不允许假货,电商也就没有了投机取巧的机会;价格,统一执行定价,电商没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而且网购还要花费不菲的快递和物流费用,并不划算;体验,不光是电商看得见摸不着的劣势,网购整过过程完全没有购物的氛围,更谈不上休闲和消遣,所以体验也很差。花着同样的钱,买着同样的商品,但是一不能试,二得不到任何的优惠,三获取不到任何购物满足感,最后还要承担着高昂的物流费用,那网购岂不是很愚蠢?因此,在日本,电商确实干不过实体,电商仅仅是在一些细微处,比如说需要购买一些市面上不常见不好找的货品,日本人才不得不求助于电商。


王鹏SPS


简单的说,这个问题应该是问,为什么中国的实体店生意越来越难做了。那么,为什么实体店越来越难做呢?关键还是在于成本太高。在我们的家乡,2010年刚刚开设万达广场的时候,配套的金街银街生意很火爆,每天都是人山人海,吃一个饭都要排队半个小时。可是现在呢?生意至少下跌一大半。再进入万达广场内部,原本还有一个万达百货,由于百货业集体萧条,这个项目已经在四年前中止了。这些商铺的价格都很贵,主要体现在租金上。比如,超市入口一个卖零食的铺子,也就是七八个平方米,一个月租金要5000+。但是他们的生意并不是很好。现在网络发达,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在网上购物。所以,这些商铺老板的生存压力都很大。如果租金继续上涨,他们也就只能关门打烊了。

这个就是我们的零售业的现状,供大于求,租金虚高,客户分流,说“冬天来了”也不为过。其实,外国迟早也会这样,网店迟早要挤垮绝大多数的实体店。不过,由于国外的物流业还不发达,所以被延缓了。


怀疑探索者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另外一个就是外国,对吧?外国究竟是指的哪个国家呢?世界那么大,每个国家的情况都千差万别,很难一概而论。不过我猜题主的潜意识里,这个外国其实是已经有所指的,美帝对吧?那就拿美帝来说吧,也就它能跟中国的情况大概对等起来了。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可能很多,但以我的观点,主要的原因有三个:一个是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二是人力成本的不同,三是市场容量的不同。

第一,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造成中美两国在电商起步阶段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是完全不一样的,像亚马逊一出道,面前站着的就是沃尔玛这样的巨人,量级完全不一样,而且人家在美帝市场都存在多少年了,周树人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沃尔玛与美帝人民的关系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原本只是买东西和卖东西的关系,处着处着就处出感情了,处成了一种文化,一个传统,俨然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清晨,爹地戴着副太阳眼镜,踢着人字拖,在后面慢悠悠走着,在一旁妈咪拖着一个刚学会走路不久的小女孩,一头长长金发的小男孩推着一辆购物车冲在最前面......据说有一个调查发现,美帝人民很享受这样的购物过程,显然,这种购物体验是电商购物暂时无法提供的。行为学上不是有一个说法吗?一旦人的消费习惯养成,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改变的。反观中国,电商刚起步那会就没这种问题,大家的消费观念就是一张白纸,任你写上什么东西。所以,当淘宝将当初唯一有点威胁的亚马逊KO了之后,基本就是“为所欲为”了。因为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给了中国电商弯道超车的机会。

第二,人力成本的不同,我觉得是决定电商能在中国突飞猛进,生根发芽的核心原因。电商是很依赖快递的行业,如果没有那些不分白天黑夜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中国电商的发展就不可能能这么快。这两年,阿里从马总到他们的公关软文,无一例外都在强调他们“阿里云”的牛X,意思无非是想跟外界说,“看,咱们阿里可是一家高科技公司。”我也不否认阿里在IT技术方面的牛X,但是,“快递小哥”同样功不可没。道理很简单,“高科技”亚马逊没有吗?他没有的是“快递小哥”,他们有的是“快递大爷”,他们送快递的员工可做不到中国“快递小哥”那样不分白天黑夜的穿梭,他们要的是工资不菲,休假福利要到位,我保证亚马逊发梦都羡慕他的对手阿里有这样一帮人在帮他打天下。如果以美帝快递大爷的标准来运作,我同样敢保证,现在中国快递体系的中流砥柱:那些安插在城中村不起眼角落里的小站点们,会倒闭一大片,中国快递体系分分钟陷入瘫痪状态。到了那个时候,你“阿里云”再牛X,都于事无补。问题讲到这,我们也可以顺便问自己一个问题,像中国快递的这种便捷性和低价还能维持多久?睡着的人总会有醒来的一天。

第三,市场容量确实也是不一样,中国电商今天如此发达的情况下,但你看社区连锁小商店,什么全家,美宜佳,小7,等等,越开越多,因为消费群足够庞大,一些人喜欢在网上超市买零食,有的人就是喜欢逛这种小店的生活感,每种分流都足以撑起一个行业,这大概也是美帝区区中国五分之一人口所无法办到的。


陆以外


这是两个概念。别人支持实体店扶持实体店是因为别人政策是以人为本。提高就业率,尽量让每个人工作,体现价值。别和我扯什么淘汰不淘汰的。我们国家15-6亿人口。个个都虚拟经济了,个个都电商了,那不会这些的人注定饿死?那我们现在的政策为什么要扶贫呢?扶贫是指什么?是有关权力部门对现在的社会进行平衡。如果继续发展虚拟经济搞电商搞云什么商务,你真能指望低保能养活人?贫富差距只能越来越大,社会矛盾只能越来越多,财富集中在了少部分人手中。这样的社会难道就是真正的安定吗?所以目前就美国和日本而言,为什么不大力发展电商推广电商,而是要注重以人为本的实体经济,是别人没那个技术吗?当然不是,而是让老百姓有工作的幸福感。呵呵😄瞎说一通,只是发表下个人建议

别用科技使人淘汰更新社会。谁家没几个穷亲戚。真的是他们不思进取吗?呵呵


三千烦恼世界


好久没答题了,答一个吧。

作为一个从中国电商早期就在这个行业都该退休了的老兵,答答这个题还是可以的。

首先需要说的是:国外也并不都是实体店干倒电商,而中国电商目前也没有完全干掉实体店


(8848网站的实在是没大图,或者说有,忘了存在哪个硬盘里了)

从电商先驱——王峻涛的8848(是电商网站不是手机嘿嘿)开始,中国就开启了电商之路,在这之后,阿里巴巴、当当网、卓越网、实华开、E国网、e龙网、易趣网……一大批电商网站在1999年到2000年成立。可以说,中国电商的起步比美国晚,但是没有晚太多。(国外的就聊美国吧,其他国家的电商就不用说了吧)



跨越式发展的零售形态

虽然在B2C电商中,卓越网也一度用书友会(精品俱乐部)的形式和当时进入中国的贝塔斯曼书友会抗衡,(当然也有以后以邮购为主的麦考林进入)。不过,正如2002年、2003年,陈年在采访中常说的一样,卓越网做精品俱乐部,主要目的是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大学生中学生用户,希望这些用户未来会通过对品牌的认可,进而成为电商的用户。而不是把线下的书友会作为主营业务之一。

(我这里居然还有这个图……其实是想放《雷军改错》的杂志封面,没找到放在那里了)

在欧美国家,邮购的方式历史很长,但是在中国,由于经济高速发展,邮购的方式也就有个十来年吧,就没了……彻底的被电商淘汰了。

可能很多90后或者00后的朋友不了解,2002年前后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宿舍都有网络,更不要提全国特别是3线及以下城市的中学和中学生家庭了。邮购的方式是在那样环境下必然存在的事物。

有必要说一下数据,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02年》记载,截止至2003年1月,中国上网用户仅有5910万人,位列世界第二(当时全球上网人数为6.55亿),但是这仅占全国人口的4.6%。不过与1997年第一次调查时相比较,上网人数是最初人数的95.3倍。

在这样的情况下,跨越式的发展肯定会促进零售形态的迅速发展。

当然了,在雷军和董明珠赌约之前,更为知名的是马云和王健林的赌约。虽然现在狭义上的电商并没有占据整个零售业的半壁江山。但电商对传统零售的颠覆性改变是任何人都看的到的。


支付方式几乎一步到位

虽然在线支付不是中国发明的,但是现在支付宝、微信支付独步全球确是有目共睹的。

欧美国家多年以来一直习惯于信用卡支付的方式。对于中国电商用户的我们来说,当面刷卡就意味着货到付款,这肯定会增加购物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前电商尤其是B2C电商总是需要在媒体上说,如果不放心支付的安全性和商品的质量,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并可以无理由拒收货物,是可以保证网购的安全的等等的说法。

(当年出个互联网发展报告还是很隆重的事儿呢,除了有大厚本的实体报告,还要在酒店开发布会呢)

并且当时我们最初由银行推进网上支付的时候其实是很麻烦的,复杂程度比汇款强点儿有限吧。这种情况下,网购是不便利的,和实体店没啥区别,实体店还落个看的见摸的到。这种情况,欧美人民更习惯去实体店购物也是正常的。

中国电商也是淘宝做出支付宝后,出现的巨大变化。解决了支付的安全性问题,才能让用户方便且放心的网上购物。在智能手机、移动网络快速普及后,在线支付更加方便,使中国还没走完信用卡支付这个环节,就一下子从现金时代迈入了在线支付的时代。这也使得中国电商的优势更加明显。


网购信用体系和快递

字写的不少了,这个话题要说也能说好多呢。所以,信用体系和快递就一块儿简单说吧。

近几年的315也好,平时的舆论也好,都会说到网购陷阱的问题,其实平心而论,实体零售的坑更多、水更深吧。网购平台对商家还有个信用评级,对商品能随时发表评论,只要是正规平台,出了事儿还能找到还能赔付。但是实体店就相对不太靠谱了,东西真假不说。以前有一次一个朋友在海龙商厦买相机被坑了,我陪朋友去海龙找说法,先去商厦管理部门,人家直接就明确告诉你不管,你自己去找商家协商去。商家也就是不退不换,顶多再送点其他配件。

(为了均衡一下图片的位置,这个上网计算机数的图放在这里吧)

为啥说是快递不说物流呢?因为物流的话,确实很多欧美国家走在咱们前边或者说和我们同一水平线。但是,网购配送最后还是靠快递这个环节完成的。在这里不得不说另一个电商先驱——E国,没有它的牺牲,就没有今天我们引以为傲的快速配送。2000年,E国在北京提出了超越时代的“E国一小时”,承诺在北京市区配送范围内,无论在E国上购买什么产品,都承诺一小时内送达,这可是比现在的闪送还要快的。还记得2000年那个幸福的夏天,一边看着北京大小媒体上E国铺天盖地的广告和软文,一边在E国上下单买一罐可乐尝试一下网络购物、验证一下是不是真的一小时能到。当然了,毫无意外的E国就这么挂了,最后变成了实体小超市。但是那也吊起了最初的电商用户的胃口,也逼迫电商网站的快递配送不断地优化提速。所以在快递配送速度上,国外是跟咱们没法比的。等好几天才到货,外国人有这功夫还不如直接去实体店买呢。但是咱们因为快递配送快,就更容易在线下单了。就好比我在北京已经两年多没在饭馆里买酒了,都是点餐的时候顺便在***卖酒平台上下单,基本上40分钟就把冰镇啤酒给我送来了。这样的话,卖酒的小卖店生意肯定是受影响啊。

更何况,中国还有那么多5-7线城市和偏远的地区,当地的实体店无法提供丰富的性价比高的商品,但互联网和在线支付以及快递配送已经普及到了这些地区。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商比实体店优势明显的多。

(放个卓越网某库房盘库的老图吧)


所以如果用一句话来简单地说,就是中国这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太迅速了,以至于我们跳过了很多欧美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商业形态与消费者习惯。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商和实体店的力量对比与国外不同也是很正常的了。


恬然一心


国人还处在拣便宜和虚荣的价段,无百年品牌意识,所以假货遍地,又以电商为重,服装食品这些破烂不说,就电器类大件冰箱电视来讲网上买便宜但实体店都无此型号,质量上就差很多,但也是厂家来按装服务,这是厂家迎合国人心态,服装的质量是看的见摸的养的但穿百元和几十元的人不在乎。 奢侈品就是例子,一个包几万元,质量必须保证 ,厂家利润沒经销环节大,而且有稳定的客户,全世界都喜欢,国外或我国一线城市房租是惊人的,受电商或房租影响吗?绝对不会!这叫良性循环,中国人无百年意识,不在研发和质量上下功夫。你今天造个几百元的衣服,它明天仿造个几十元的在网上卖,你几十元的衣服能租个实体店,前面讲了人家卖一个包房租有了,在着优不库实体店为何遍布中国,都是这个理。还有外国实体店好多中国人在抢购哩。在讲个简单的,是个人就敢开饭馆,,你有食欲吗?一条街几十家饭馆只有几家发大财了,其余赔钱的脑恨的讲房租太高了,那你们知道房价吗?你们知道银行最低的房贷利息吗?一间一百平米的商铺,按2万元一平米就是2百万,那银行贷款利息就是每月2万3左右了。这是大约按最便宜的商用房价,最低的利息5,2来计算的(住房利息是4,5上下)。中国人急功近利,房地产来钱快,,,都去做房地产反之漫骂。你不能把百业其中一业搞好吗?搞成百年品牌吗?我对一家小房地产讲过看你土头土脑忙好象挣了多少钱,你连一个好点的美容院都不如,不要说大都市,就一贫穷的小县城最大的美容院每年随便挣上千万不止,而且比你光鲜不求人。美容院用的如同国外奢侈品的理念(厂家几百元的它卖几千上万元),以及是把钱给医院还是保健,最后你能否看懂看造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