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纠正数学学习的坏习惯?有哪些建议?

陌小亮


数学学习是需要有一套自己的方法的,方法正确并且养成习惯,数学学起来就轻松自如,否则就是费尽力气也收效甚微。我认为首先要一下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同学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一,不预习直接听课。预习要进行独立的阅读和思考,能够很好地培养自学能力。古人云“温故而知新”,预习时可以先复习上一节的知识,然后再学习新知识,这样有利于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预习时要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圈起来,然后上课时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上课效率。而对于自己预习时已经明白的地方,上课时不能满不在乎而不去听,相反更应该去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理解是否吻合,还有什么是自己没有想到的等。数学预习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希望同学们能重视起来。

第二,做题浅尝辄止。数学学习离不开做题,做题就是要对所学知识与方法进行综合与灵活运用。有的学生习惯做简单题,而对于不能马上有想法的题往往很排斥,不愿意去思考。老师一问怎么没做呢,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不会做”。我一般会反问学生“是真的不会做吗”,你认真思考了吗?这时学生会去继续想。我提醒学生,想的过程你可以边画边想,边写边想,或许思路就出来了。学生按我的要求做没过几分钟高兴的对我说“这道题我会做了”。我对学生说以后遇到题能轻而易举说不会吗,学生羞愧的低下了头。数学就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很多题目不可能立马做出,需要耐心去思考,这也正是学数学的乐趣所在。试想如果都是容易题,学起来还有意思吗?

第三,不善于总结提升。经常会发现有的同学题做的也不少,但一考试就又不会了,成绩难以有很大的提高。这是什么原因呢?归根结底在于平时盲目做题却从不总结,导致不会的依然不会,做错的依然又错。学会是做题的目的,如果做了半天还不会,那做题有什么用呢?同学们在做完一定题目之后要学着对题目进行归纳和总结。哪些是我完全掌握了的,那么可以少做或不做了;哪些题我不太懂,我做的时候有难度,那我就要重视起来,多做做,多练练。不断总结解题思路,比如如何分析题目,快速筛选有效信息;如何确定题目类型,能判断出有几种考法;如何找突破口;如何根据已知条件进行知识联想等;如何从一道题中学到有价值的,对以后做题有借鉴意义的方法等等。

总之,数学学习要不断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要坚持养成习惯,那么学好数学就是水到渠成了。

我是思博数学,欢迎你的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思博数学


各科学习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关于数学习惯的养成,结合我平时教学中的做法,谈谈我的看法吧。

不管是学习什么,都需要做到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巩固这一点。今天主要探究做数学题的方法。

做题过程中认真审题,分析题目,做完之后也要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我班上的孩子我都会让他们准备好三本,习题本、竖式本和错题本。习题本是平时做自主练习和一些练习题时用的,竖式本是专门用来列竖式用的,一本分四栏,只要做题,竖式本必须摆出来用。因为刚去乡镇的时候发现很多同学在书上,桌子上乱写竖式,这都不利于他们养成严谨认真干净的习惯。错题本就不用说了。

再有就是书写,也许我们潜意识中都感觉数学对于书写规范的要求不如语文,其实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管是数字还是文字,都要干净整洁,解决问题和画图题这类对于规范要求更高。

孩子的习惯养成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监督指导。


莞尔手工坊


在学习中,拥有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我们的学习效率提高很多,同样,很多学生也因为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理想。那么在数学的学习中有哪些习惯是急需改正的呢?又该如何来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呢?


1.一定要摒弃似懂非懂、模棱两可的学习态度,必须要注意细节,将知识点理解透彻。

很多同学在学习中,老师刚对一个知识点展开讲述和剖析,学生就感觉自己弄明白了,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题,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的。数学学习中,知识点相对比较少,但每个知识点都非常重要,必须要理解透彻,弄懂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注意知识细节,否则在自己独立完成作业时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2.重视计算,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能力

计算非常重要,不管是在小学、初中还是在高中,但是计算往往会被很多同学所忽视,认为很很简单,没必要花太多的精力在运算上,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观点。数学的学习离不开运算,运算的速度和准确率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数学成绩,计算重要,看似简单,但又比较容易出错,特别是在一些综合运算中,步骤较多,在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会导致错误,如果在平时不足够重视,多加练习,熟练度不够,在考试时肯定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3.重视基础,建立知识体系和框架

数学看似很难,但所有的难题的解答都是建立在基础知识点和方法之上,所以打好基础是第一步。数学的知识点虽然比较少,但比较散,如果没有系统去学习和掌握,在解题中有一些细节知识点和方法很容易被遗忘。诸多知识点都存在在联系,很多综合性的题目的解答需要运用到多个知识点。如果能在平时建立知识知识体系,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方便我们从整体上巩固和掌握知识点,在做题时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


4.重视书写、解题步骤和思路

作为理科,数学没有语文那样对书写有很高的要求,但书写工整、保持整洁是很重要的。在运算中,很多同学没有必要的步骤导致被扣分,或者因为数学不规范、不准确导致之后的结果错误,计算中的很多错误都是因为数学不规范导致的,书写规范也可以帮助我们检查。相比较计算题,几何题对书写的要求更高,过程体现着思路,每一步都必须要有理有据,很多同学在几何题中常会因为规程不规范被扣分。在考试中,很多同学在解答题中基本不错,反而在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在解答题不注意过程,书写比较混乱,过程不够完整,思维不够缜密导致错误,所以在数学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书写,不光在试卷上,在平时的练习上,草稿上同样也需要注意书写。


5.注意总结和反思,做好积累

数学的学习需要做练习,通过练习可以加深我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当然了,数学的学习不能仅仅靠刷题,很多成绩中等的学生在学习上很勤奋,做了很多的题,可就是成绩不理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低效率刷题所致。在数学的学习中在低头做题的同时不要忘记抬头思考,总结和思考比做题本身更重要。在每次考试后一定要认真分析和总结试卷,特别是试卷中出现的错题,一定要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在每次的做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让我们不断提升。错题学习法是很多学霸比较推崇的学习方法,错题体现的就是知识漏洞、薄弱环节和思维误区,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同样的问题还会在下次出现,所以一定要重视错题积累,并且经常去翻阅。


希望这些分享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胡老师数学教育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哪些习惯是坏习惯,然后再给出具体纠正建议。

学习数学的坏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背公式。数学公式是数学知识的精华所在,在做数学题目时,我们需要运用数学公式对题目进行解析并最终得出正确的结果,不过一些同学盲目的去背公式,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结果就是遇到题目说起来什么都懂,公式一组一组的来试,但一直摸不到门道,无法正确解题。

第二、抄笔记。笔记是课堂内容的提炼,是复习阶段的利器,不过,一些学生沉溺于上课抄笔记,全然不顾老师的教学进度,一直埋头狂写一通,结果就是课堂的内容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和消化吸收,复习的时候再看笔记一脸茫然。

第三、狂刷题。学习数学不做数学题是不可能的,一个不做或者说不做一定量数学习题的学生,是无法考出自己心仪的分数的。但是一些学生盲目的相信题海战术的威力,觉得我只要做了足够多的题,看了足够多种类的类型题后,考试对我来说就不成问题了,殊不知数学就是以变化为特征的学科,世间题目千万万,何时做完才为休啊!

纠正这些错误的数学学习习惯,我建议同学们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明白数学学习的本质是理解。以上所有错误的学习习惯都是由于没有充分理解数学学习的本质是什么而造成的,由于没有把理解摆在最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盲目背公式,埋头抄笔记,一心狂刷题,这些都是典型的忽视理解作用的表现。因此,我们要让同学们知道,数学学习的本质是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融汇贯通,举一反三,只有在具有扎实基本功的情况下,才可以挑战难题,获得高分。

第二、要用正确的习惯代替错误的习惯。上述提到的错误习惯,我分别用记公式,写笔记,做错题对应地进行纠正。同学们需要记住,不要盲目的背公式,并不是不去用公式,而是要将被动的背变成主动的记,而这个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公式进行熟练运用。不去抄笔记并不是说不去用笔记,而是在上课的时候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老师授课环节,简单写下主要内容后,回家整理笔记,重新写笔记。不要狂刷题而是建立错题本,将易错的,难以理解的题目整理在一个本子上,并时看时新,考前再结合笔记一同复习一遍,有利于梳理自己的知识点和思维方式,进而提高考试成绩。


优博数学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坏习惯,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大体说来,既有老师方面的原因,更有从小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当然,也有学生自己的原因。

学生在学习数学上表现出的坏习惯,主要是计算错误,看题不仔细,没有真正理解题意就胡乱地做题。很多人都把这些问题看成是“粗心大意”,“不仔细”。其实不然。

如果孩子小的时候,电视看得过多,手机玩得过多,就会缺乏基本的思维习惯。因为电视,手机游戏的信息是流动的,而且,流动的速度比较快,不可能停留在孩子的大脑里,他根本来不及去思考,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只看不思考的习惯。

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听,听讲像看电视,没有自己的思维,也不注意去理解。看到题目,不注重理解题目究竟说的什么意思,看题目如同在“认字”。老师讲的,他听了,题目他也看了,但他并没有明白老师到底讲的什么,也不知道题目到底说的什么。

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里说的“听觉智力障碍”和“视觉智力障碍”。据研究,大约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存在一个问题,孩子越小,这个比例越高。这即是我们常说的“心不在焉”。在这种状态下,一系列的问题就产生了!与其说是“坏习惯”,还不如说是“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在家里写作业时,家长比较急躁,不断地催促他,那么,这个问题便逐渐“固定”,一个错误,总说总错,家长便会责备,甚至训斥他,“说了一百遍了,怎么还错?”

学生的学习,听课是重要的,主要的环节,所以,听课是核心,完成作业是基础,孩子大了,读到五六年级以上,就还有一句,作业后的反思时关键,一共三句话。

听讲要用“心”,不仅仅是耳朵。要跟着老师思考,不能像看电视。读题要慢慢读,读清楚,慢慢理解题意。如果孩子是小学一二年级,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读题,读慢一些,一道题读两遍,让他慢慢理解题意,这事不能急!也急不来。

此外,加强课外阅读,小美文,科学知识,安全教育,历史地理,凡是适合孩子读的书都可以。这些书,有的可以看,必须大声朗读,大声朗读的文章,一篇读两遍,第一遍获得粗略的印象,第二遍有一点理解。如果孩子作业不多,有时间,孩子心情好,可以让他读书看书,不必每天读,一周大概两三次即可。孩子读完后,家长不要为了检测效果对孩子提问,否则,会课外阅读成为孩子的心理负担,精神负担,他就会“假”读书,这一点很重要!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慢慢养成思考的习惯,提高他的思维水平。

孩子大了,作业写完了后,就要反思,难题,复杂的题,好题,都要反思,理清思路。不会做的题,第二天问老师的或成绩好的同学,听明白后,不能觉得万事大吉,还要抽时间再做一遍,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要弄一个专门的错题本。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很多坏习惯慢慢就会得到纠正。

希望能对您和您的孩子有些许帮助!


云鹤凌空


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我深有体会。

升入初中,随着知识的增多,学生的思维方式应由模仿型向逻辑型转变,而一些数学学习意识差的学生短时间难以适应初中的学习,依然保留着机械模仿式的数学学习习惯,比如,老师讲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不出新的问题,如果你问学生为什么这样而不是那样做,学生无从回答,这就是不善于思考的坏习惯。

再举个例子,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用铅笔书写的坏习惯。一旦错了,就会用橡皮擦,看起来卷面整洁干净,实际上,这样长期下去,反而助长了不思考盲目做答的不良习惯。

还有一些投机取巧的坏习惯。比如,一看题不会也不深入思考,就放弃了,或看看別人的,或查查手机等,这浪费了自己独立思考提升的机会,是一种懒惰的坏习惯。

还有些学生唯快做题的坏习惯。这些学生做题很快,但错的多,因为很多重要环节因快而遗漏。

唯有在学习中不断的与自己的这些不良习惯做斗争,数学成绩才有大的进步。



闲话人生数学


对不起!恕我无法回答!因为我听说过学习中的坏习惯,没听过数学学习的坏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