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糾正數學學習的壞習慣?有哪些建議?

陌小亮


數學學習是需要有一套自己的方法的,方法正確並且養成習慣,數學學起來就輕鬆自如,否則就是費盡力氣也收效甚微。我認為首先要一下改掉一些不好的習慣,同學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第一,不預習直接聽課。預習要進行獨立的閱讀和思考,能夠很好地培養自學能力。古人云“溫故而知新”,預習時可以先複習上一節的知識,然後再學習新知識,這樣有利於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以及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預習時要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圈起來,然後上課時帶著問題去聽課,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上課效率。而對於自己預習時已經明白的地方,上課時不能滿不在乎而不去聽,相反更應該去認真聽老師的講解和自己的理解是否吻合,還有什麼是自己沒有想到的等。數學預習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希望同學們能重視起來。

第二,做題淺嘗輒止。數學學習離不開做題,做題就是要對所學知識與方法進行綜合與靈活運用。有的學生習慣做簡單題,而對於不能馬上有想法的題往往很排斥,不願意去思考。老師一問怎麼沒做呢,學生不假思索的回答“不會做”。我一般會反問學生“是真的不會做嗎”,你認真思考了嗎?這時學生會去繼續想。我提醒學生,想的過程你可以邊畫邊想,邊寫邊想,或許思路就出來了。學生按我的要求做沒過幾分鐘高興的對我說“這道題我會做了”。我對學生說以後遇到題能輕而易舉說不會嗎,學生羞愧的低下了頭。數學就是一門思維性很強的學科,很多題目不可能立馬做出,需要耐心去思考,這也正是學數學的樂趣所在。試想如果都是容易題,學起來還有意思嗎?

第三,不善於總結提升。經常會發現有的同學題做的也不少,但一考試就又不會了,成績難以有很大的提高。這是什麼原因呢?歸根結底在於平時盲目做題卻從不總結,導致不會的依然不會,做錯的依然又錯。學會是做題的目的,如果做了半天還不會,那做題有什麼用呢?同學們在做完一定題目之後要學著對題目進行歸納和總結。哪些是我完全掌握了的,那麼可以少做或不做了;哪些題我不太懂,我做的時候有難度,那我就要重視起來,多做做,多練練。不斷總結解題思路,比如如何分析題目,快速篩選有效信息;如何確定題目類型,能判斷出有幾種考法;如何找突破口;如何根據已知條件進行知識聯想等;如何從一道題中學到有價值的,對以後做題有借鑑意義的方法等等。

總之,數學學習要不斷摸索,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只要堅持養成習慣,那麼學好數學就是水到渠成了。

我是思博數學,歡迎你的關注,點贊,評論,轉發!





思博數學


各科學習中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關於數學習慣的養成,結合我平時教學中的做法,談談我的看法吧。

不管是學習什麼,都需要做到課上認真聽講,課下鞏固這一點。今天主要探究做數學題的方法。

做題過程中認真審題,分析題目,做完之後也要養成檢查的好習慣。

我班上的孩子我都會讓他們準備好三本,習題本、豎式本和錯題本。習題本是平時做自主練習和一些練習題時用的,豎式本是專門用來列豎式用的,一本分四欄,只要做題,豎式本必須擺出來用。因為剛去鄉鎮的時候發現很多同學在書上,桌子上亂寫豎式,這都不利於他們養成嚴謹認真乾淨的習慣。錯題本就不用說了。

再有就是書寫,也許我們潛意識中都感覺數學對於書寫規範的要求不如語文,其實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管是數字還是文字,都要乾淨整潔,解決問題和畫圖題這類對於規範要求更高。

孩子的習慣養成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監督指導。


莞爾手工坊


在學習中,擁有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我們的學習效率提高很多,同樣,很多學生也因為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導致學習效率低下,成績不理想。那麼在數學的學習中有哪些習慣是急需改正的呢?又該如何來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呢?


1.一定要摒棄似懂非懂、模稜兩可的學習態度,必須要注意細節,將知識點理解透徹。

很多同學在學習中,老師剛對一個知識點展開講述和剖析,學生就感覺自己弄明白了,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題,肯定會遇到很多的問題的。數學學習中,知識點相對比較少,但每個知識點都非常重要,必須要理解透徹,弄懂每個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注意知識細節,否則在自己獨立完成作業時肯定會遇到很多的問題。


2.重視計算,計算能力是數學學習的基礎能力

計算非常重要,不管是在小學、初中還是在高中,但是計算往往會被很多同學所忽視,認為很很簡單,沒必要花太多的精力在運算上,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觀點。數學的學習離不開運算,運算的速度和準確率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數學成績,計算重要,看似簡單,但又比較容易出錯,特別是在一些綜合運算中,步驟較多,在任何一個細微的環節出現問題都將會導致錯誤,如果在平時不足夠重視,多加練習,熟練度不夠,在考試時肯定會出現很多的問題。


3.重視基礎,建立知識體系和框架

數學看似很難,但所有的難題的解答都是建立在基礎知識點和方法之上,所以打好基礎是第一步。數學的知識點雖然比較少,但比較散,如果沒有系統去學習和掌握,在解題中有一些細節知識點和方法很容易被遺忘。諸多知識點都存在在聯繫,很多綜合性的題目的解答需要運用到多個知識點。如果能在平時建立知識知識體系,找到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可以方便我們從整體上鞏固和掌握知識點,在做題時可以幫助我們更快找到解題思路和方法。


4.重視書寫、解題步驟和思路

作為理科,數學沒有語文那樣對書寫有很高的要求,但書寫工整、保持整潔是很重要的。在運算中,很多同學沒有必要的步驟導致被扣分,或者因為數學不規範、不準確導致之後的結果錯誤,計算中的很多錯誤都是因為數學不規範導致的,書寫規範也可以幫助我們檢查。相比較計算題,幾何題對書寫的要求更高,過程體現著思路,每一步都必須要有理有據,很多同學在幾何題中常會因為規程不規範被扣分。在考試中,很多同學在解答題中基本不錯,反而在一些選擇題和填空題中出現問題,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在解答題不注意過程,書寫比較混亂,過程不夠完整,思維不夠縝密導致錯誤,所以在數學的學習中一定要注意書寫,不光在試卷上,在平時的練習上,草稿上同樣也需要注意書寫。


5.注意總結和反思,做好積累

數學的學習需要做練習,通過練習可以加深我們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的能力,當然了,數學的學習不能僅僅靠刷題,很多成績中等的學生在學習上很勤奮,做了很多的題,可就是成績不理想,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低效率刷題所致。在數學的學習中在低頭做題的同時不要忘記抬頭思考,總結和思考比做題本身更重要。在每次考試後一定要認真分析和總結試卷,特別是試卷中出現的錯題,一定要認真分析錯誤原因,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在每次的做題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讓我們不斷提升。錯題學習法是很多學霸比較推崇的學習方法,錯題體現的就是知識漏洞、薄弱環節和思維誤區,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同樣的問題還會在下次出現,所以一定要重視錯題積累,並且經常去翻閱。


希望這些分享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胡老師數學教育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哪些習慣是壞習慣,然後再給出具體糾正建議。

學習數學的壞習慣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背公式。數學公式是數學知識的精華所在,在做數學題目時,我們需要運用數學公式對題目進行解析並最終得出正確的結果,不過一些同學盲目的去背公式,生搬硬套,死記硬背,結果就是遇到題目說起來什麼都懂,公式一組一組的來試,但一直摸不到門道,無法正確解題。

第二、抄筆記。筆記是課堂內容的提煉,是複習階段的利器,不過,一些學生沉溺於上課抄筆記,全然不顧老師的教學進度,一直埋頭狂寫一通,結果就是課堂的內容沒有得到很好的理解和消化吸收,複習的時候再看筆記一臉茫然。

第三、狂刷題。學習數學不做數學題是不可能的,一個不做或者說不做一定量數學習題的學生,是無法考出自己心儀的分數的。但是一些學生盲目的相信題海戰術的威力,覺得我只要做了足夠多的題,看了足夠多種類的類型題後,考試對我來說就不成問題了,殊不知數學就是以變化為特徵的學科,世間題目千萬萬,何時做完才為休啊!

糾正這些錯誤的數學學習習慣,我建議同學們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要明白數學學習的本質是理解。以上所有錯誤的學習習慣都是由於沒有充分理解數學學習的本質是什麼而造成的,由於沒有把理解擺在最重要的地位,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盲目背公式,埋頭抄筆記,一心狂刷題,這些都是典型的忽視理解作用的表現。因此,我們要讓同學們知道,數學學習的本質是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融匯貫通,舉一反三,只有在具有紮實基本功的情況下,才可以挑戰難題,獲得高分。

第二、要用正確的習慣代替錯誤的習慣。上述提到的錯誤習慣,我分別用記公式,寫筆記,做錯題對應地進行糾正。同學們需要記住,不要盲目的背公式,並不是不去用公式,而是要將被動的背變成主動的記,而這個記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對公式進行熟練運用。不去抄筆記並不是說不去用筆記,而是在上課的時候將主要注意力集中在老師授課環節,簡單寫下主要內容後,回家整理筆記,重新寫筆記。不要狂刷題而是建立錯題本,將易錯的,難以理解的題目整理在一個本子上,並時看時新,考前再結合筆記一同複習一遍,有利於梳理自己的知識點和思維方式,進而提高考試成績。


優博數學


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壞習慣,形成的原因比較複雜,大體說來,既有老師方面的原因,更有從小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當然,也有學生自己的原因。

學生在學習數學上表現出的壞習慣,主要是計算錯誤,看題不仔細,沒有真正理解題意就胡亂地做題。很多人都把這些問題看成是“粗心大意”,“不仔細”。其實不然。

如果孩子小的時候,電視看得過多,手機玩得過多,就會缺乏基本的思維習慣。因為電視,手機遊戲的信息是流動的,而且,流動的速度比較快,不可能停留在孩子的大腦裡,他根本來不及去思考,久而久之,就會養成只看不思考的習慣。

表現在學習過程中,只是聽,聽講像看電視,沒有自己的思維,也不注意去理解。看到題目,不注重理解題目究竟說的什麼意思,看題目如同在“認字”。老師講的,他聽了,題目他也看了,但他並沒有明白老師到底講的什麼,也不知道題目到底說的什麼。

這種現象,就是心理學裡說的“聽覺智力障礙”和“視覺智力障礙”。據研究,大約有百分之三十的學生存在一個問題,孩子越小,這個比例越高。這即是我們常說的“心不在焉”。在這種狀態下,一系列的問題就產生了!與其說是“壞習慣”,還不如說是“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在家裡寫作業時,家長比較急躁,不斷地催促他,那麼,這個問題便逐漸“固定”,一個錯誤,總說總錯,家長便會責備,甚至訓斥他,“說了一百遍了,怎麼還錯?”

學生的學習,聽課是重要的,主要的環節,所以,聽課是核心,完成作業是基礎,孩子大了,讀到五六年級以上,就還有一句,作業後的反思時關鍵,一共三句話。

聽講要用“心”,不僅僅是耳朵。要跟著老師思考,不能像看電視。讀題要慢慢讀,讀清楚,慢慢理解題意。如果孩子是小學一二年級,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讀題,讀慢一些,一道題讀兩遍,讓他慢慢理解題意,這事不能急!也急不來。

此外,加強課外閱讀,小美文,科學知識,安全教育,歷史地理,凡是適合孩子讀的書都可以。這些書,有的可以看,必須大聲朗讀,大聲朗讀的文章,一篇讀兩遍,第一遍獲得粗略的印象,第二遍有一點理解。如果孩子作業不多,有時間,孩子心情好,可以讓他讀書看書,不必每天讀,一週大概兩三次即可。孩子讀完後,家長不要為了檢測效果對孩子提問,否則,會課外閱讀成為孩子的心理負擔,精神負擔,他就會“假”讀書,這一點很重要!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會慢慢養成思考的習慣,提高他的思維水平。

孩子大了,作業寫完了後,就要反思,難題,複雜的題,好題,都要反思,理清思路。不會做的題,第二天問老師的或成績好的同學,聽明白後,不能覺得萬事大吉,還要抽時間再做一遍,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要弄一個專門的錯題本。

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很多壞習慣慢慢就會得到糾正。

希望能對您和您的孩子有些許幫助!


雲鶴凌空


作為一名一線的初中數學教師,對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養成的一些不良習慣,我深有體會。

升入初中,隨著知識的增多,學生的思維方式應由模仿型向邏輯型轉變,而一些數學學習意識差的學生短時間難以適應初中的學習,依然保留著機械模仿式的數學學習習慣,比如,老師講一個數學問題,學生提不出新的問題,如果你問學生為什麼這樣而不是那樣做,學生無從回答,這就是不善於思考的壞習慣。

再舉個例子,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用鉛筆書寫的壞習慣。一旦錯了,就會用橡皮擦,看起來卷面整潔乾淨,實際上,這樣長期下去,反而助長了不思考盲目做答的不良習慣。

還有一些投機取巧的壞習慣。比如,一看題不會也不深入思考,就放棄了,或看看別人的,或查查手機等,這浪費了自己獨立思考提升的機會,是一種懶惰的壞習慣。

還有些學生唯快做題的壞習慣。這些學生做題很快,但錯的多,因為很多重要環節因快而遺漏。

唯有在學習中不斷的與自己的這些不良習慣做鬥爭,數學成績才有大的進步。



閒話人生數學


對不起!恕我無法回答!因為我聽說過學習中的壞習慣,沒聽過數學學習的壞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