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盡弓藏,開國皇帝殺功臣是不是坐穩江山的必經之路?

我就是游龍吟


鳥弓藏,兔死烹,開國功臣被殺看上去好像是歷史事實,但仔細分析卻經不起推敲。我們從各朝代去分析對比,真正的開國功臣被殺的只有明朝,朱元璋為了給太子朱標以後執政掃清障礙,通過胡惟庸案誅殺了大批開國功臣,後面通過各種事件把劉伯溫和徐達弄死了。朱元璋這個行為估計就是後世拿來佐證開國功臣被殺的例子!

1.我們從秦朝開始說,當年幫秦始皇打天下的王翦,章邯,蒙恬,王賁等,都得到秦始皇重用,秦始皇曆史上留名是殘暴弒殺,但對這些功臣卻都比較好。

2.漢朝,劉邦當年稱帝建漢,下面也是有大批功臣。文有蕭何張良曹參武有韓信柳亞夫樊噲,他們沒有一人是在劉邦在位時被殺的,歷史爭議最大的韓信也是被呂后一步步逼得最後被殺,這也是反面印證開國功臣沒有被大規模被殺。

3.隋朝較短,像開國功臣高穎,楊素,邱瑞等都沒被殺,但後面被瓦崗寨折騰不輕!

4.唐朝的開國功臣不僅沒被殺還被李世民做了24幅畫掛在凌煙閣。表彰各位開國功臣。唐朝開國功臣大家都耳熟能詳,如秦瓊,程咬金,尉遲敬德,侯君集,李靖等,除了侯君集與廢太子李承乾勾結造反被殺,其他都好好的。

5.北宋趙匡胤對待開國功臣大家都比較熟悉,還成為歷史典故-杯酒釋兵權。都是平平安安拿著高工資退休了。南宋就更沒啥了,本身就風雨飄搖,趙構除了弄死岳飛,其他擁護他即位的都挺好的。

6.元朝就更不用說了,都是從蒙古部落打出來的,沒有像漢人這樣位高權重的牛人,都是本部落的將領,所以都不會被殺。

7.明朝上面說過了。

8.清朝的開國功臣也都好好善終。多爾袞英年早逝,漢人三大王只有吳三桂是造反自己病死的,其他都善終。

結合所有朝代的情況分析,只有明朝例外,所以開國功臣大部分被殺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即刻觀察


開國皇帝殺功臣,為了就是集中和強化皇權,將可能對皇權存在威脅的任何勢力都一一清除。

誠如明末官員何喬遠在《名山藏》中,朱元璋以一根棘杖教育仁厚的皇太子朱標,將曾經跟隨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勳舊們比喻為其上的利刺,先去之而後快。

縱觀中國帝制時代的開國皇帝,殺功臣者有之,但狂戮者,唯有起於草莽的明太祖朱元璋。他為了把權力牢牢控制在手上,為後繼之君消除勳舊爭權的隱患,廢丞相制,分權六部,拆大都督府為五府,由自己直轄六部五府都察院等中央機關。而其以謀逆大罪製造的“胡惟庸案”“藍玉案”,先後誅殺、誅殺五萬人之多。不但主犯左丞相胡惟庸、大將軍藍玉身首異處,誅殺九族,就連朱元璋最敬重的太師李善長也幾乎遭遇滅門之災,他視若聖人的太子師宋濂也被間接涉案死於流放途中。此外,軍師劉伯溫、大將軍徐達之死,朱元璋也脫不了侵害的干係。

相較於朱元璋的瘋狂殺戮,歷史上另一個開國殺功臣的漢高祖劉邦,就顯得相形見絀了。

鳥盡弓藏是開國皇帝的最大陰謀,但血腥殺戮者,還是少數。宋太祖趙匡胤以杯酒釋兵權的方式,解決了手下大將足以擁兵自重的危險。清太祖努爾哈赤殺掉的兩大功臣阿敦和額爾德尼,以及弟弟舒爾哈齊與長子褚英,主要還是統治內部的權力之爭,本非努爾哈赤的真實意圖,而是爭權的四大貝勒的借刀殺人。

故而說,開國皇帝殺功臣,主要是皇帝自卑猜忌心理所致,是個案,並非為坐穩江山的必經之路。


以禮觀書


中國歷史上開國皇帝殺戮功臣就是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二人,劉秀、李淵、趙匡胤、忽必烈等開國皇帝都沒有幹過這種事情。

殺戮功臣最多最瘋狂的就是朱元璋一人,劉邦不過殺了韓信、彭越、英布數人而己。

看不出朱元璋殺戮功臣的必要性究竟在哪裡,為子孫後代削刺?如果這些開國功臣要謀反又為什麼會賣命的為你打天下呢?早幹嘛去了?為什麼不在開國前造反?先賣命幫你打下江山,然後再蓄意謀反,這不是有病嗎?

主要原因還是朱元璋童年、少年、青年時期艱難困苦流浪乞討生涯導致人格變態,形成了朱元璋多疑猜忌殘暴嗜殺的性格。

開國功臣中有人驕橫跋扈目無法紀為非作歹,殺幾個完全可以,譬如胡惟庸、藍玉、朱亮祖等人犯有大錯,殺幾個以儆效尤是完全可以的,但是朱元璋株連太廣,將開國功臣幾乎屠戮殆盡就做的太過分了,牽連到中下級軍官殺戮數萬人,尤其是傅友德父子的下場太悲慘真讓人寒心,李善長勞苦功高全家遇害,以常遇春之功勳地位其子常茂仍不得保全。

只有湯和、郭英、沐英、耿炳文等聊聊數人得以保全,朱元璋大規模屠戮開國功臣令人詬病,是他一生最大的汙點。


西賊聞之心膽搖


並不是!咱們來理一理!

1.唐朝李世民沒有殺功臣!凌煙閣24功臣雖然殺了侯君集和張亮!但那是因為這倆慫貨謀反!不算濫殺!

2.宋朝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也處理的很溫和!沒有濫殺!

3.元朝不評論!

4.大明朱元璋殺功臣!我認為是太子朱標早死!朱元璋為了給孫子穩固江山!必須殺了這些人!如果老朱把位置給了朱棣!我估摸著也不會殺!朱棣震得住這些人!

5清朝不評論!

總之封建社會皇權至上!威脅人家統治了人家不殺你殺誰!歡迎大家斧正!


是夢終醒777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 這是中國歷史循環不變的鐵律。但是一部封建中國王朝史。還是有例外的。

比如說宋太祖趙匡胤通過武將的真捧通過陳橋驛兵變,黃袍加身,儘管是不志願的。但他還是勉為其難當上了皇帝。他當上了皇帝之後。就對他們的工程們非常和善。土地賜予功臣。黃金賜予功臣,美女賜予功臣。把這些開國功臣們好好的當做神一樣供奉起來。給他們金錢美女徒弟,讓他們擁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但是就沒有給他們一樣東西,那就是實際的權力。縱觀宋太祖趙匡胤建國之時。他只殺了一個人。這個人多半還不是宋太祖自己想啥的,而是他自己找死瞎貓撞到槍口上也不行。這個人就是韓瞪眼。

除了她之外,眾多功臣都得以安享晚年。






舊事舊人歷史說


也不盡是吧。功高震主、手握兵權的確容易引起君王猜忌、奸臣汙衊、後宮拉攏謀奪嫡之爭……秦始皇、李世民、劉秀……都是一起打江山的功臣都委以重任,大臣至死始終擁護、君王也青史留名。劉邦、曹操、朱元璋……始終擔心自己地位受到威脅,自己的子孫後代不能夠繼承王位,就對功臣施以毒手,打江山的功臣沒有一個好下場……帝王馭人之術是大學問!首先考驗的就是帝王出身、學問、治國理政能力、為人等等多方面因素。功臣就是“自知之明”,有倚老賣老、居功自傲、子孫紈絝、貪腐國庫、強佔豪奪、欺壓百姓、肆意妄為等等問題。人都是自私的,有謀自己、有謀天下……


丶終是舊人負了卿


首先要搞懂一個問題,那就是天下安穩之後皇帝為什麼要拿那些功高蓋主手握軍權的人下手!總體上不外乎兩點:第一點就是感覺到自己駕馭不了了這些功臣將領!第二點那就是擔心子孫後代駕馭不了!讀者朋友如果不信,那你看看唐太宗李世民,大唐建立之後,他就沒有無辜殺害功臣,本身就是因為他是一位馬上皇帝,他的能力完全能夠駕馭手下將士!有這個自信!還有的自己能駕馭手下將士,但是擔心自己駕鶴西遊之後,自己的那些能力不夠強的子孫駕馭不了,於是乎乾脆趁自己還活著,殺掉一了百了,為子孫坐穩江山掃平道路!……

所以說,歷來君王屠殺功臣將領無怪乎這兩方面的原因哉!


八戒話八卦


不同的環境造就不同的歷史。

秦統一六國,沒有大開殺戒,原因之一在於秦國以法治國曆來已久,人人有自知之明,唯秦王為尊。況且秦王嬴政是個強勢的君王,足以震懾下面的人。

漢朝統一天下後,諸侯不定心,加上劉邦疑心重,本來一些人可以安然無恙,然而還是走上了叛變的道路,韓信、盧綰、陳豨等諸侯國叛變,這是郡國並行制的一大弊端,所以當初秦王沒有再分封天下的原因就在於擔心一分封便人人有二心。漢景帝時期,七國之亂便是後遺症。

唐朝也沒有大開殺戒,唐太宗反而任用曾是敵人的魏徵等人。這是為了拉攏人心,畢竟自己有弒兄的罪名,再趕盡殺絕恐怕皇帝位難保。

宋朝因為是靠兵變而得的天下,故趙匡胤擔心再來一次兵變,自己就要臺,所以來個杯酒釋兵權,也沒有趕盡殺絕。

元朝蒙古人好像沒有想過這些。

明代不太熟悉,肯定朱元璋喜歡殺人?

清代滿族人好像也沒有大殺功臣的嗜好吧?


觀史臺


看【權力的分配】和【君主氣量】和【臣子的心態是否端正】三個因素,其中第一個佔決定性作用。

都說始皇帝不殺功臣,但誰知道秦國封侯難於登天,孝公以來只有七個,連白起也只能封君(武安君),王翦滅趙之功都不能封侯,滅楚燕之後以三國之功這才封武城侯。

而漢初封侯達到150個,還有不少異姓王,原本只是同盟,後來尊劉邦為皇帝,國內基本上自成一體。

像韓信這種貪戀權位的基本上都沒有好下場,他的齊王還是趁劉邦落難強要的,哪個君主能容他?


az2777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歷史上不乏開國皇帝大肆屠殺功臣的例子。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藉著“藍玉案”和“胡惟庸”案把開國功臣幾乎屠戮一空,後世史學家在談到這裡的時候也是充滿了對朱元璋的批判。

其實題主的問題裡,有一點是不準確的。開國皇帝大肆屠殺功臣不是有的不是為了坐穩江山,是為了繼承人權力平穩交接考慮,怕自己百年之後選擇的繼承人壓不住這幫驕兵悍將。朱元璋即是這種情況。憑著朱元璋本人,完全是可以坐穩江山的。老朱有手腕,有權謀,有赫赫軍功。難得是老朱選擇的太子,朱標。朱標史書上描述的性格是溫順,甚至有點軟弱。

為了幫助太子,朱元璋甚至費盡心思給太子找幫手,找軍方合作者。讓太子和藍玉結成親家即有這方面的考慮。怎料兒子還沒活過爹。這時候手握大權的藍玉就成了心腹大患。因為指定的繼承人比朱標還年輕,資歷還淺。怎麼辦,殺光。

有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問題的。宋太祖趙匡胤是通過手下的慫恿,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當上皇帝的。他怕某一天自己的某個手下,重複自己走過的路啊,他以前就是帶兵的,他太清楚裡面的門道了。宋太祖想了個先禮後兵的招數,這幫手下也識趣,幾番敲打,三杯酒下肚憶往昔,就把兵權交了出去。宋太祖這種情況就是屬於處理的比較好的。

歷史上還有比較牛逼的人物,比如劉邦的開國謀臣,張良。懂得急流勇退,得以善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