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這個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像以色列這樣生存狀態被歷史和現實擠壓在如此狹小的空間。然而,再狹小的空間也無法阻止以色列人去追求他們的信仰、希望、價值和美好生活。……如果說,生與死是人類永恆的主題,那麼,在以色列,對生與死的思考與追尋,則如同基調一樣構成了他們的人生命運之曲。這是一種嚴肅而深層的生命意識呈現,它不是長笛獨奏,而是渾厚的管絃交響。


以色列——這是歷史苦難之河上一朵盛開的蓮花。”

——摘自王瑤拍攝隨筆《家園小 天地大》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我要向中國最傑出的攝影家之一、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王瑤女士表示最誠摯的感謝,感謝她創作了這本精美的介紹以色列的圖集。王瑤女士以其獨特的天賦和強烈的敏感,用相機捕捉到了以色列不同的風景和社會的多樣性。

——以色列駐華大使 馬騰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中國首位獲得荷賽一等獎的女攝影師,攝影一直是她感悟生命、表達情感的方式。最近,王瑤帶來了“家園”大型系列攝影集,以國際視野和現代影像語彙反映當代世界各國社會面貌、風土人情和多元文化。她以深厚的人文情懷,聚焦各個國家的普通人群,反映他們的生存狀態、內心世界和對生命價值的追求。

快拍快拍找到王瑤,和她聊了聊《家園》的那些事兒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KPKP:能否談談您做《家園》系列的初衷?

王瑤:當今世界,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的發展,多元文化相互交匯、碰撞、融合,這對於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

當代中國社會文明形態的構成和中華文化的發展,就處在這樣一種大的國際環境中。中國人想更多瞭解世界,世界也想更多瞭解中國。因此,更多瞭解世界,更多瞭解各國人民的生存狀態、價值追求、文化呈現,在審視、思考中比較借鑑,對於我們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構建當代中國社會文明形態,會有所裨益;另一方面,更多瞭解世界,借鑑優秀文化,文明成果,豐富中華文化內涵,創新形式,講好中國故事,同時可以讓世界更多瞭解中國,更好地傳播中華文化。

這就是我拍《家園》的初衷,第一季將陸續推出十幾集,與此同時,我還在拍另一個系列——《當代中國》,這個系列已推出幾集,主要是反映當代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的時代風貌和感人故事。它與反映世界各國的《家園》互為呼應。

KPKP:看到很多人去了國外,依然拍攝一些構圖精美,光影考究的糖水人文片,請問您所理解的人文精神是什麼?

王瑤: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人文精神是一條主線。它守望著人類共同的心靈家園。我也希冀以人文精神的視角,去觀照當今的世界。我所理解的人文精神,就是以人為本,體現、崇尚和宣揚人性中的真、善、美,還有愛,有益社會、關愛他人,尤其是關愛和扶助社會的弱勢群體。我認為,人文精神,這是攝影人無論何時都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KPKP:當面對一個陌生的國度,你會事先通過哪些渠道去做功課,瞭解這個國家?如何將理性的知識和感性的瞬間直覺雜糅,找到自己想要的影像?您對《家園》的期許是什麼?

王瑤:《家園》系列的拍攝,除了美國是我在那裡作訪問學者一年多期間,利用業餘時間拍攝的,其他國家基本上都是行色匆匆,只有幾天時間,而且都是在工作之餘抓拍的。時間侷促,我只能主要以街拍的方式來進行,起早貪黑,高度緊張。

方法上,我著力於以新聞記者的視角切入所在國的文化物象,突出人文特色和異域風情。多年的新聞攝影記者工作實踐使我能在紛繁流逝的“浮光”中去“掠影”,捕捉那些“特定性瞬間”。

在拍攝中,我儘可能採用多種手法,在這裡我想重點談一談“意象”。所謂“意象”,一般是指具有一定寓意的藝術形象和境界。它介於客觀物象和主觀抽象之間,是主客觀的統一,我通過藝術想象和創造,把一些物象昇華為某種具有一定寓意的意象,並通過特定的構圖、曝光、色彩和影調,將其定格為影像。

這種運用“意象”的特色,在《家園》系列中還是比較明顯的。捕捉“意象”實際上也就是我在《瞬間的觸覺》一書中所講的捕捉“特定性瞬間”——特定時間、環境中具有特定意義的物象。這個過程,如果通俗表達的話,就是“眼到—心到—手到”。

如果說對《家園》有什麼期許的畫,那就是希望今後有更多人能讀到它,喜愛它。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KPKP:剛剛您提到拍攝《當代中國》系列,其實快拍快拍也一直在做當代的“鄉土中國”系列,邀請攝影師關注中國農村,您覺得是否有價值,有何建議?

王瑤:我個人認為,快拍做“鄉土中國”系列,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非常有價值,而且在這之中,相信會創作出許多精品佳作。我想結合個人創作實踐,談談這個題目。

《中國攝影》雜誌最近邀我,想發一個專題,叫《當代中國土地上的影像故事》,選編一些我今年以來拍攝基層工廠、農村的照片,講述當代中國鄉土故事。

今年5月以來,我利用參加扶貧、援疆活動、節假和工作之餘,間斷性地拍攝了天津、江蘇、皖南、豫中、巴中和南疆,從渤海灣穿越至祖國西部邊陲帕米爾高原,所拍攝的影像,既有現代大都市,東部發達地區、中部地區、西部貧困地區,也有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從一個角度反映了當代中國社會的截面。在拍攝中,我不斷地反觀自我,思考攝影。

在巴中參加扶貧攝影活動中,我目睹了貧困和為脫貧而努力的人,為之感懷、感動、感佩。那幾天,我每天凌晨三、四點起床,一直到深夜十一、二點才睡。

我想用更多好的影像來呈現這些普通勞作者的生存狀態和心靈世界。我為夜晚收工後,女清潔工與孩子相依而伴的情景而感動;我為那些“背二哥”雖處在貧困之中依然笑對人生的精神而感佩。這些都深深地教育了我。

七月下旬,我乘車十多個小時,穿越雪峰冰川,來到帕米爾高原的塔縣,住在老鄉蘇克蘇爾家,那裡條件艱苦,沒有廁所、洗不了澡,更主要是我高原反應強烈,吃不下飯,睡不著覺。蘇克蘇爾一家待我們親如家人,我們雖然語言不通,但自覺心意相通,情感相融。正是這種心靈的碰撞,使我進一步瞭解他們,能夠更好地拍出他(她)們的形象和內在。

在宣城,我拍了造紙廠的工人和挑燎草的農民。我拍他們選洗燎草,那裡工作環境十分艱苦,塵霧瀰漫,一位女工儘管戴了口罩,還是嘔吐不止。我在那裡待了三個多小時,頭暈目眩,一直想吐。我懷著敬畏的情感拍下他們一個個鏡頭。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KPKP:幾個月的拍攝,您有什麼體會?

王瑤:首先,中國的農村和工廠、中國的鄉土需要攝影人去關注;那裡是中國社會的根基,缺了這個部分,就不是完整的中國,不是真實的中國。

其次,那裡也是攝影的富礦,只要攝影人深入下去,融入生活就會發現好的題材和內容,可以激發出攝影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拍攝出好的影像。

最後,在深入鄉土,融入生活的過程中,攝影人自己也會不斷地體味生活和豐富人生,你會發現普通群眾中的真善美愛,會受到薰陶和感染,從而反觀自我,受益於心靈。

KPKP:謝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

王瑤:謝謝你的採訪。也祝快拍快拍“鄉土中國”系列取得豐碩的成果。

(採訪:娌娌)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王瑤:人文精神,攝影人不能丟棄的靈魂

圖文來自: KPKP 快拍快拍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