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 -這些大城市將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4月8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官網上掛出了一個重要通知。在這份名為《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重要通知中,釋放出了一系列重大信號: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加大推進力度、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覆蓋面將進一步擴大、房地產調控將實現城城協同……

終於 -這些大城市將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近百個大城市落戶限制取消或將放開放寬

通知指出,要積極推動已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

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城市政府要探索採取差別化精準化落戶政策,積極推進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落戶。允許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指出,“十三五”期間,城鄉區域間戶籍遷移壁壘加速破除,配套政策體系進一步健全,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年均轉戶1300萬人以上。到2020年,全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5%,各地區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距比2013年縮小2個百分點以上。

根據2014年11月國務院發佈的《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 (國發2014第51號文件) ,我國城市被劃分為五種標準

(1)超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

(2)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至1000萬

(3)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萬至500萬,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

(4)中等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萬至100萬

(5)小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下,其中20萬以上5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小城市,2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小城市。

(以上包括本數,以下不包括本數)

終於 -這些大城市將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通知提出,加快出臺實施天山北坡、滇中兩個邊疆城市群發展規劃。


房地產調控政策將城城協調


通知提出,要健全都市圈商品房供應體系,強化城市間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協同。

會計相關資料,思維導圖,白皮書,歷年真題,關注微信公眾號:

(天津會計考試網 tjoffcnkj)

土地市場迎來“鯰魚”

通知提出,在符合空間規劃、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允許就地入市或異地調整入市。


特色小鎮要打假


通知提出,建立規範糾偏機制,逐年開展監測評估,淘汰錯用概念的行政建制鎮、濫用概念的虛假小鎮、缺失投資主體的虛擬小鎮。省級發展改革委要組織特色小鎮和小城鎮相關部門協調推進,避免政出多門、產生亂象。

2019年底實現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

通知提到,2019年底實現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完善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的政策。確保有意願的未落戶常住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證,鼓勵各地區逐步擴大居住證附加的公共服務和便利項目。2019年底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達到基本辦學條件“20條底線”要求,在隨遷子女較多城市加大教育資源供給,實現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完善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的政策。

除此之外,在醫療方面,將更多三級醫院佈局在中小城市,支持大城市知名三級醫院在中小城市設立分支機構。社保方面,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擴面,指導各地區全面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終於 -這些大城市將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三大重要影響

針對這份重要通知可能帶來的重要影響,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至少會產生三個比較重要的影響。

1、將出現更多“城裡人”

專家表示,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近百座城市全面取消或放開放寬落戶限制,將對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產生較大的吸引力。不過,這些城市由於就業吸納能力、公共服務水平等也有差異,對非戶籍人口的吸引力也有高有低。

2、公共服務覆蓋面將更廣

很多人擔心,隨著更多人實現城鎮化,將會對現有的公共服務資源帶來一定的衝擊,不僅是數量,也包括質量。專家表示,從通知來看,這一擔心大可不必。無論是教育、醫療還是養老等大家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相關的公共服務覆蓋面將進一步擴大。

3、房價將迎來考驗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隨著相關政策的落地,人口流動總體上將向大都市和大都市周邊聚集,或許會對區域房價帶來一定影響。

對此,他建議重視兩個問題:一是在放開戶籍同時,人口和土地要掛鉤,增加住房建設用地供應;二是做好房地產市場管控,防止藉機炒作。

來源:中國經濟網 綜合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人民網

會計相關資料,思維導圖,白皮書,歷年真題,關注微信公眾號:

(天津會計考試網 tjoffcnkj)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