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村融合最和諧 磐安安文破而後立引領鄉村發展振興

“拆了半座城,拆了十個村”,這是安文街道黨工委書記施時喜對街道2018年工作簡單明瞭的一句總結。自2017年以來,磐安縣安文街道啟動史上最大規模的拆遷改造,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進行城市革新,破而後立,除舊更新。“3年徵遷、5年建設”,一個宜居宜遊的“品質山城”磐安呼之欲出。

花溪“景村共榮” 時代已來

十里平板花溪,是遊客心馳神往的親水嬉戲之地。昨天,站在一幢幢房屋樁基前,花溪村黨支部書記李茂華的心情很歡快,也百感交集。忙於建房的村民三三兩兩經過李茂華身旁時,不忘給書記遞根菸,然後笑呵呵地聊上幾句,“彙報”自家的施工進度。“別看現在還是一片忙亂的工地,到今年10月1日就是另一副模樣了。”李茂華對記者說,那時候,脫胎換骨了的花溪,完美實現“一花一世界、一溪一天地”的村中有景、景中有村、景村共融的美好生活。

在一處建房工地上,農戶傅女士正和家人在搬石塊。她開心地告訴記者,拆除舊房後,他們以最高價拍得現在的屋基,正對平板溪的核心景點,位置非常好。建好後,他們家打算出租給客商開民宿、酒店。“老家造新房,我女兒最開心了,喊著以後要多回老家住住。”傅女士說,打小生活在城裡的女兒,一晚也沒在老家住過,嫌老房子太破舊,連個衛生間也沒,“老家新房的設施以後只會比城裡好,等造好了,一家人要搶著回老家了”。

當了31年村支書的李茂華,看著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從無到有,從初立景區到遊客盈門的國家AAAA級景區,直到2016年啟動的改造提升工程,他知道花溪發展的新時代已來臨。

景村融合最和諧 磐安安文破而後立引領鄉村發展振興

去過花溪的市民,都知道,平板溪好玩不厭,就是坐落在景區裡的村莊房屋破敗、設施陳舊道路狹窄、衛生髒亂,與花溪美景格格不入。其實,位於景區內的石下、田裡壁兩個自然村的舊村改造工程,早在2005年、2011年就提上了議事日程,然而最終都沒成功。兩個自然村的村民意見不一,有“街面房”穩定營業收入的村民不願拆,手頭不寬裕的村民不敢拆,對政策不理解的村民不肯拆。

一邊是景中村拆遷改造提升勢在必行,一邊是停業施工損失數以千萬元計,拆遷農戶安置難題又是一大堆。安文街道花溪老村改造拆遷工作組迎難而上,發揮村兩委、黨員幹部的表率作用,以陽光透明的拆遷工作作風,讓百姓信服。村主任李相畫第一個帶頭簽約,在主景區主幹道有“街面房”的村委會副主任丁榮正也二話沒說就簽了約。十幾個日夜不眠不休地入戶做工作,有村民鬆口同意簽約,哪怕是半夜,哪怕在省外,工作組的街道及村幹部發動汽車便飛奔而去。短短兩個月,涉及173戶的拆遷簽約全面完成。

今年是花溪村停業重建的第3個年頭。為更好地打造花溪這一“金名片”。前不久,安文街道會同磐安縣農業農村局專門組織了花溪村民考察團,帶隊到湖州市德清縣莫干山鎮民宿精品村取經、學習。

“村民學習熱情高漲,可見大家都很期待重建後的花溪開發。”安文街道辦事處主任傅聖陽告訴記者,今後,街道與村裡齊心協力,科學謀劃,把花溪村打造成有情懷、有溫度、有活力、有市場的個性化高端民宿群。“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安文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施時喜鼓勵花溪村民找準自身定位,建高端民宿、精品民宿、品牌民宿,放下“鐵飯碗”,捧起旅遊“金飯碗”。

未來花溪的藍圖已畫好,只待下半年新村啟用,景區重整開業。用磐安縣委書記傅顯明的話來說,花溪要做到:建築風格有特色,旅遊業態更豐富,景村融合最和諧。

景村融合最和諧 磐安安文破而後立引領鄉村發展振興

東川村拆舊建新 “花漫”美麗家園

春日晴好,滿山坡鮮花盛開,十畝“彩霞”,踏青賞花的省內絕佳地點,當之無愧是磐安縣安文街道東川村。位於群山之中的村子周圍,漫山遍野是野櫻樹,大片大片地開成一朵朵雲霞。

走在東川內,只見家家戶戶村民在整理收拾屋內物品。“快來搭把手,一起抬過去!”村中小道上,三四名村民抬著一個大衣櫃往村口走。村口立著一排活動板房,裡面堆滿村民們各式各樣的傢俱物什。

“等村民一騰空舊屋,我們的挖掘機就集中開拆。”村主任傅韓鋒告訴記者,考慮到安置條件有限,舊村拆遷分兩期進行,首期179戶村民已簽訂徵遷協議,拆除房屋72戶、141間,統一規劃先期安置40戶村民120間屋基。

沿溪而建的東川村,看上去很美,實則是一個破落的小山村。走進村裡,記者看到,大多數農戶的泥木結構房屋頹敗傾斜,一些泥房牆體開裂甚至坍塌,觸目驚心。村子裡除了危房舊房,還有村民零星搭建的一些低矮磚房,房前屋後雜亂堆放著柴火、塑料袋、廢棄木塊石塊等,村容環境髒亂不堪。

“衝著我們村的櫻花和香榧古樹而來的遊客越來越多,杭溫高鐵即將動工,我們真的等不起了。”村支書傅永鋼告訴記者,去年5月,他們正式啟動城郊村改造,經過土地丈量、確權和騰空,今年7月第一批舊房拆空。

最早拆遷建房的農戶傅中和夫妻倆,正在新房裡忙碌,今年78歲的傅中和告訴記者,5間破房拆後建了5間3層樓房,今年下半年結頂,打算自己開個民宿。“來的遊客那麼多,做餐飲、住宿的生意肯定好。”傅中和說,兩個兒子已打算返村創業。

東川村共有305戶、1005人,距磐安城區僅十幾分鍾車程,該村不止是省內最大的賞野勝地,還是一個有著800多年曆史的香榧古村。在東川村,遊客可以觀賞到一簇簇香榧古樹群,500年以上樹齡的就有600多棵,其中最大一棵“中國香榧王”,樹高30米,胸徑2.98米,冠幅23×23米,樹齡1500年以上。

依託磐安縣櫻花谷項目建設,東川村對周邊野櫻樹和香榧古樹進行了精心撫育和保護,還專門建設了遊步道方便遊客賞花,今年3月中下旬,野櫻花綻放得最為絢爛的日子裡,東川成了“網紅村”,一時間遊人紛至沓來。

古村、古樹、古道、古風交織,一幅恬淡悠閒的東川鄉村圖景,在野櫻的點綴下,更是讓人流連忘返。野櫻山上,村中邊坡,幾臺挖掘機正加緊施工。“我們不僅要讓村民住上好房子,還要讓村裡的香榧樹、野櫻花變成‘發財樹’,開發野櫻酒等系列農家產品,挖掘古樹觀賞遊線路。”傅永鋼說。

景村融合最和諧 磐安安文破而後立引領鄉村發展振興

城郊村嬗變之路 築夢鄉村振興

花溪、東川村,是安文街道城郊村改造的兩個典型樣本,作為磐安縣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安文街道的城郊村改造以“改造一個、成功一個”態勢有序推進。

在溪文村,只見村老區舊址已夷為平地,旁邊山坡空地上,幾臺挖掘機在緊張作業,四五輛重型卡車來回穿梭。馬路對面的新區,一幢幢小洋樓已拔地而起,房屋主體工程也基本完成。

溪文村位於安文街道南部,距離中心城區1.5公里,全村共252戶、600餘人。作為縣城的南大門,這個“門面村”正在發生蛻變。自2017年12月8日完成第一期44戶屋基安置後,老區其他未改造的農戶等不住了。

“溪文村簽約拆除率達100%,已完成老區房屋拆除及渣土清運,老區排水工程建設已完成。”村支書陳茂金對記者說,114戶、202間老區一期屋基安置工作已到位,在縣委縣政府領導坐鎮指揮下,溪文村自我加壓,高標準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完成255戶、415間房屋拆除工作,安置227戶、424間,把村莊建設成更加宜居宜遊的美麗鄉村。

“按照目前進度,今年年底全村農戶房屋主體結構可以全部結頂。”村主任王金明告訴記者,一期先行建房的農戶早的已裝修入住,一樓靠公路旁的民房商鋪也出租有收益。根據規劃,溪文村新民居以“別墅、四合院、聯排、高層”等風格沿溪兩岸建造,家家戶戶門前帶有“美麗庭院”,各項基礎設施完備,通村道路足夠寬敞。

在拆建時,溪文村還與農業農村局、文化旅遊局對接聯繫,將在村裡開辦“共享農屋”項目,讓村民安居時也能增加收入。

溪文村的強勢推進帶動了其他城郊村,也讓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目前,10個城郊村的改造如火如荼,聯進村已完成規劃紅線放樣及160餘畝土地丈量工作;嶺外村完成140餘戶房屋評估丈量工作,新區防洪堤建設已完成70%;雙坑村自啟動改造以來,已完成4次屋基安置,共拆除房屋210戶399間,先後安置農戶204戶678間,新區85%房屋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目前老區屋基已進入平整收尾階段。

“城郊村是座富礦,未來發展可期,抓好城郊村改造就是築牢鄉村振興的根基。”安文街道黨工委書記施時喜的筆記本上,轄內10個城郊村改造進展情況實時更新,下步工作一一安排就緒。“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能早一天就決不晚半天。”在施時喜看來,城郊村早改一天,村民收益就多一天。

一直以來,城郊村存在規劃管理無序、佈局結構混亂、基礎設施缺失等問題,不僅降低居民生活質量,還影響城市整體面貌。改造難、拆遷難,做工作更難,城郊村改造也是令人頭疼的“痼疾”。然而,在安文街道攻堅克難下,這些難點全迎刃而解,他們堅持拆建結合、精準發力,同步推進10個城郊村改造,涉及2239戶、4879人。

磐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城郊村改造工作,縣委書記傅顯明多次調研城郊村改造。磐安縣專門出臺文件,建立縣處級領導聯繫蹲點城郊村改造制度,每個城郊村都安排一名縣領導蹲點聯繫,安文街道10個改造的城郊村,對應聯繫的縣處級領導就有12位。這讓改造的村子更有了底氣。“聯繫我們村的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蔣秋良,有時間就下村蹲點,時刻關注改造進展情況,遇難題及時幫助村裡解決。”溪文村村支書陳茂金對記者說,溪文改造進展很順利,獲2018年度磐安縣安文街道農村工作目標考核一等獎。

一年多來,從大刀闊斧籤協議、拆舊房,到精耕細作建新房、美村貌,突出特色,合理規劃實施,安文街道的城郊村改造按照既定目標,以“一天也不耽擱、一刻也不懈怠”的精神,加大力度快速推進。

未來幾年,安文街道將在10個村基礎上進一步“擴面、放量、提速”,全力築牢鄉村振興根基,加強規劃管控,提升村莊品位;倡導節約集約用地,優化安置方案;充分發揮縣領導聯繫蹲點城郊村改造的優勢,推行街道領導包村、幹部包戶、黨員聯繫、部門協作的模式;明晰責任、倒排時間、掛圖作戰,實行重獎重罰,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精神,一環緊著一環擰,一錘接著一錘敲,打贏城郊村改造攻堅戰。

安文街道鎮村幹部策馬揚鞭、埋頭苦幹,用鐵軍的勇氣和氣勢,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強勢推進城郊村改造,實現鄉村產業更興、生態更美、風氣更清、治理更優、農民更富的目標。

在城郊村改造中,安文村民走向了嬗變之路,告別棚戶區、危舊房,住上新房子,迎來更舒適更有質量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