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僵局”:疑扣非淨利潤下滑 與百度競爭愈演愈烈

《投資者網》章文

近期,科大訊飛發佈關於增加披露2018年度業績快報財務信息的公告,其中扣非淨利潤同比較大幅度下滑的現象引發市場關注,而之前科大訊飛因翻譯機價高問津者少、同聲傳譯涉嫌造假,也被市場極為關注。重重困境之下的科大訊飛又將如何破局呢?

扣非淨利潤同比下降近3成

2019年2月27日,科大訊飛(002230.SZ)業績快報,可以看到其2018年營業收入為80.67億元,同比增長48.1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29億元,同比增長21.62%。如果真的說有著如此的業績,也是對投資者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了。

科大讯飞“僵局”:疑扣非净利润下滑 与百度竞争愈演愈烈

但好景不長,2019年3月1日,科大訊飛隨後發佈了關於增加披露2018年度業績快報財務信息的公告,公告稱2018 年度科大訊飛的非經常性損益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影響金額為人民幣2.72億元。這份公告則令本已交出合格答卷的2018年業績出現了逆轉。

根據該公告可以得出,2018年科大訊飛的扣非淨利潤為2.57億元,同比下降28.41%。這表明,科大訊飛的經營性利潤出現了拐點,也是近3年來首次出現下滑。這是否表示科大訊飛的經營情況已經開始出現萎縮的苗頭?

科大讯飞“僵局”:疑扣非净利润下滑 与百度竞争愈演愈烈

科大訊飛的經營很大可能出現了問題。那麼到底是何種原因致使科大訊飛的扣非淨利潤出現下滑,業績出現拐點的科大訊飛今後打算如何止跌,進而扭轉這一局面呢?

《投資者網》就以上問題聯繫到了科大訊飛的相關負責人,但該負責人稱目前公司不方便回答,一切以後續年報發佈為準。

扣非淨利潤的下滑,也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看出端倪。

時下,實時翻譯軟件火爆,是普通大眾在與外國友人交流或者出國旅遊時必不可少的APP。這令語言不通的朋友們交流起來障礙減少,可以說對推進世界文化融合起到了相當積極的作用。

科大訊飛作為人工智能企業,自然當仁不讓,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分析,涉獵實時翻譯軟件,企圖從這個大蛋糕中分得一杯羹。但無論從公司規模或是體量上來看,同樣早早涉足人工智能的百度似乎已經領先了科大訊飛一個身位。

據《投資者網》統計,在國產熱門手機華為的應用市場上,科大訊飛已經上線的翻譯APP-訊飛翻譯目前評分僅為3.8分,評論僅有44條。相比而言,競品百度翻譯APP在華為應用市場上獲得4.9分的綜合評分,且有42,000餘條評論。由此可見該產品無論從熱度上還是評分上均明顯落後於百度。

不僅在C端,科大訊飛與百度在B端的競爭似乎也已經進入白熱化。

據知情人士透露,科大訊飛與百度人工智能的競爭日趨激烈,目前已經針對性地屏蔽了正在使用DuerOS的公司。

《投資者網》就此事聯繫到了科大訊飛相關負責人,在被問及是否確有其事以及科大訊飛在與百度的競爭之中有何對策的問題時,公司方面表示目前不便回答。

翻譯產品或誇大其詞

手機APP似乎已經摺戟,科大訊飛則另闢蹊徑,似乎想通過翻譯機找回場子。

外觀時髦的科大訊飛翻譯機2.0,在其淘寶旗艦店目前月銷量為2512臺,售價2999元。但僅僅有著靚麗的外觀似乎難以立足。試想一下,當你在旅途中除了隨身攜帶必備物品之外,還要額外騰出一隻手專門負責持有翻譯機,可以想到這是多麼的不便攜了。相對而言,在使用百度翻譯APP時,只需要攜帶手機即可,並沒有造成額外負擔。

與此同時,該型翻譯機不僅將目標瞄準到普通大眾,還在廣告中宣稱為博鰲亞洲論壇的專用翻譯機。聽上去也有可能,在普通大眾日常生活中翻譯似乎不需要那麼嚴謹,一個手機APP即可勝任。但在高端商務情景下,如果翻譯出現差錯後果將不堪設想。

那麼科大訊飛的人工智能水平能否勝任高端商務環境呢?

此前科大訊飛曾被媒體曝出在2018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上所使用的“智能翻譯”涉嫌造假,其被指出在會議上並沒有使用AI同傳,實則是後臺兩位人工同聲傳譯實時翻譯的侵權行為,深陷“造假”漩渦的科大訊飛前前後後出面解釋了很多次,聲稱沒有造假。雖然最後與當事人達成和解,但經歷了此次事件的科大訊飛的AI翻譯能否完全勝任商務環境,大家心中疑點還是難消。

此外,科大訊飛的知識產權糾紛似乎一直沒有停止。

根據裁判文書網信息,科大訊飛曾因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以及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被漢華易美、北京源泉音樂等公司告上法庭,但都以原告撤訴告終。

科大訊飛是如何處理化解這些糾紛的呢,對侵權行為持什麼態度,今後又有何措施避免類似糾紛?

《投資者網》也就以上問題聯繫到了科大訊飛相關負責人,但是對方依然選擇沉默。

面對強大的百度,在各方面都不佔優勢的科大訊飛又該如何破局?(思維財經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