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24:救济是救急

《论语》124:救济是救急

【原文】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译文】

子华(公西赤)出使齐国,冉求(冉有)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小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百斗。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让人变得更富。”

【思索】

冉求请求给公西赤的母亲一些补助,孔子答应了。冉求要求增加一些,孔子又答应了一些。冉求却一下加了八百斗。这是为什么呢?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这些小米到底是谁的呢?

既然冉求向孔子请求发小米,那么,小米应该是孔子主管的。那他们是不是动用了官府的东西。好像不是。大概是孔老夫子和他的弟子们共有的财产吧。冉求竟然改了孔老夫子的命令,给了八百斗。这让大家很意外。所以,有些人估计,这八百斗小米很可能是冉求自己的。可能是冉求觉得公西赤出门了,母亲在家不容易。也有可能,这是因为两个人的关系比较好。

不管怎么样,可以看出,冉求没有理解孔老夫子的想法,甚至可能觉得孔老夫子有些吝啬。孔老夫子就给他讲了自己的思考。公西赤乘坐豪车,穿着贵重的衣服,经济条件非常好,家里也应该不太困难。因为他外出工作,家里可能暂时有些困难,给他母亲一些补助,也没有什么不妥的。但是,如果给得太多,就没有必要了。因为比他急需救济的人还有很多,把这些小米给别人,可以起到救命的作用;给了公西赤,也不过是让他家的生活更富裕些罢了。

救济急需救济的人,可以叫雪中送炭。救济太多了,让人变得更富有,也就是锦上添花。救济,就是要起到救急的效果,给钱物过多,不但违背了救急的本意,而且还会让受救济的人更懒惰,甚至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孔老夫子考虑问题全面,想到了帮助别人的实际效果。他的爱心也不狭隘,不仅想到亲戚、朋友和学生等,还能够想到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