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工廠展示了技術實力

華為的工廠展示了技術實力

您擁有的華為手機僅需28.5秒即可完成組裝。高端自動化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移動設備製造商,利用其研發(R&D)的協同效應,為華南廣東省的生產線提供支持。

位於東莞松山湖的公司智能手機工廠,這是一家名為世界工廠的製造中心。

在佔地1.4平方公里的工廠入口處,架子上放置了許多盤狀板,其中裝有Kirin芯片組等原材料,用於生產智能手機。

華為的工廠展示了技術實力

在轉移到生產之前,掃描這些原材料,以便每個原材料都具有一定的特性。

“如果一個組件出現問題,我們就會知道哪個上游供應商提供了它並用[這個身份]追溯回來,”

早些時候,一條120米的生產線由86名工人操作。該員工表示,現在自動化和技術升級已將員工人數降至17人。

工廠有30多條生產線,每個月生產200多萬部智能手機。

華為的工廠展示了技術實力

這家代表該國高端技術崛起的中國公司近幾個月來一直備受關注。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過去幾天連續與記者進行了密切交談,涉及廣泛的問題,包括知識產權,美國的咄咄逼人的立場,逮捕其首席財務官(CFO)誰也是任正非的女兒。

“我不能代表其他中國公司,我只能代表華為,華為在美國經歷了幾起重大訴訟並取得了積極成果,”任正非在採訪中說到

“在該公司擁有的87,805項專利中,在美國授予了11,152項核心專利,我們的專利和技術對美國的信息社會具有重要價值,”他說,並指出該公司還達成了交叉許可協議。與許多西方公司的專利。

華為的工廠展示了技術實力

雖然美國正在推動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和英國在內的主要盟國對華為建設5G網絡的技術和產品說不,但應美國的要求,加拿大於2018年12月逮捕了首席財務官孟晚洲,加劇了緊張局勢。 。

美國聯邦檢察官正在對涉嫌竊取美國商業夥伴的商業機密的華為進行刑事調查。

“我們並不像公眾想象的那樣擔心,外部變化對我們的影響有限,因為我們相信我們能提供比其他產品更好的產品,”任正非在採訪中說。

華為的工廠展示了技術實力

自2003年思科和華為糾纏於知識產權訴訟以來,華為一直在處理各種訴訟。電信行業新聞網站cctime.com的首席執行官項立剛告訴環球時報,“我們不應該看好它的表現,因為商業糾紛不是什麼大問題。”

分析師指出,這家中國公司一直有危機意識,這有助於其發展並培養其應對壓力和競爭的能力。

華為的工廠展示了技術實力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環球時報”記者看到,生產線上的大部分設備屬於自有品牌。為華為工作的研究學者和科學家為他們的工作感到自豪。

歐洲風格的建築和紅色火車的日常通勤形成了松山湖的舒適工作環境。

公司的企業文化將知識視為基礎,尊重知識和人才,並利用知識和人才。

該公司通過提供高薪,員工持股計劃和共享福利來吸引人才。

華為的工廠展示了技術實力

華為每年投入數百萬美元用於研發和價值創新。“未來的信息社會是超乎想象的。人類社會將在未來二三十年內看到一場巨大的革命,例如,人工智能將有助於提高生產效率,我們在一條生產線上可能只需要不到五個人,”任正非說過。

這位75歲的企業家還呼籲發展基礎教育,特別是中國農村地區的教育。

“我們今天的成功部分歸功於外國科學家,因為華為的平均工資高於一些西方公司,這有助於吸引許多科學家為我們工作,”

據該創始人稱,目前該公司至少擁有700名數學家,800多名物理學家,120多名化學家和6,000多名基礎研究專家。“與西方國家競爭的唯一途徑是振興教育,”他說,並指出華為在追趕基礎研究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華為的工廠展示了技術實力

華為的核心實驗室位於一棟名為“白宮”的建築內。白色建築位於華為深圳總部的中心,被視為公司研發的中心地帶。

在其先進的熱技術實驗室中,大約100名工程師研究網絡產品,雲,信息技術等的散熱,以確保組件和芯片組在設備運行時運行良好。

在另一個用於先進結構材料的實驗室中,將兩個5G模塊放置在水中以測試其抗腐蝕技術。

在水中使用了四年之後,採用華為技術的產品似乎煥然一新。

華為的工廠展示了技術實力

在歐洲,一些5G模塊只允許放置在汙水中,這需要更高的抗腐蝕能力。

“一位歐洲客戶曾說我們的研發程序非常嚴格,始終以客戶為中心,”該員工表示。

任正非採訪中說,該公司在2018年投入了150億至200億美元用於研發,而其利潤達到了約90億美元。

政治家和情報機構可能會激起對中國科技公司的敵意,這可能被視為短期的壓力策略。“用戶最終將支付電信設備的費用並讓產品暢銷。如果他們將華為的產品用於一些更昂貴但效率更低的供應商,他們將面臨更高的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