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天一生水》

原创——《天一生水》
原创——《天一生水》

不知是源于研易而倾慕于天一阁,还是观摩了此阁而更加深对易经的解悟。对于藏书阁,一直从未放下过。

闲坐窗前读周易,不知春秋已多时。研易的日子好似清风徐过脸庞的欢愉,每每茅塞顿开后都有无法言喻的淋漓之美。

习易如此,观天一阁更有惺惺相惜之感吧。“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我一直想解开藏在易经中有关宁波天一阁的前尘往事。

走过江南的庭院阁楼,苏州的留园、扬州何园、杭州的芝园,虽有无限天趣之美,但总似乎少了些许韵味,而遇见了天一阁,恰好“天一生水”般承天眷意,有了画龙点睛的灵魂之美。

作为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担负着传承与保护的的重任。书籍乃先人之智慧汗水之结晶,护书之责重于青天。当初范钦为天一阁起名,煞费一番苦心,既要大气又有内涵,终于翻破典籍,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取“天一”二字,实为“以水制火”的意思。且在阁前开凿一座水池,池下有暗沟与月湖相通,使池水终年不竭,万一失火,可就近汲水抢救,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

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的藏书楼,由当时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的天一阁,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

范钦曾孙范光文又在阁前叠山理水,建筑园林。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风物清丽,格调高雅,一步一景,甚浸韵心。天一阁布局为:书阁为木构的二层硬山顶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通高8.5米。底层面阔、进深各六间,前后有廊。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此外,还在楼前凿“天一池”通月湖,既可美化环境,又可蓄水以防火。

有了灵魂寄托的圣地,生命的孤单岂会独享?范钦如此,范氏后裔的心魂依然弥久飘香。书魂只与懂与她的灵魂对话,让心澈见如本性 回归淡泊,更让人彻悟生命轮回的真谛。书魂亦是有情物, 从字间渗出慢慢滑进心底,像一抹心香滋养干涸的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