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法院立案服務新升級 —一場特殊的立案

烏魯木齊縣人民法院立案庭秉持"司法為民,服務為民"的宗旨,著力打造利民便民服務新品牌。立案庭在院黨組的帶領下也針對立案方面的問題在工作中以新的思路,好的做法,熱情飽滿的態度服務於群眾。

為更好的凸顯以人為本的法制理念,縣法院立案要求熱情服務,耐心釋法,嚴格程序,今年服務又有了新升級,最近就發生了這樣一場特殊的立案。

高某(化名),因故十幾年前患上重度抑鬱症,犯病時經常有輕生的念頭,國家補助長期在烏魯木齊市第四人民醫院住院治療,遇到了在四醫院當護士長的王某(化名),高某因感受到了王某親人般的關懷一直稱王某"媽媽"。王某一生沒有結婚、父母兄弟姐妹也都逝世,她也將高某視如"女兒",她倆無話不說、相親相愛的陪伴度過了八年時光,這八年中高某也事實上扶養、陪伴了王某。王某於2010年退休後,身體日漸孱弱,2017年底請了保姆李某(化名),照顧王某起居的生活。不幸的是,2018年5月王某因病逝世,留下了一輛車和數張銀行卡,共計財產約26萬餘元。據調查得知王某臨終前囑託保姆李某為其辦理身後事宜。不料,保姆李某在辦理完成王某身後事後,將王某的汽車佔為己有,又將銀行卡中的錢財取出佔為己有。高某因失去"媽媽"痛不欲生,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刺激,更是痛恨保姆李某的行為。於是高某決定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媽媽"的權益,因高某是間歇性精神病人,社區便為高某找了一位鄰居張大爺做為代理人。

二月的一天早晨,寒風凜冽,高某和鄰居張大爺,不遠百里來到烏魯木齊縣人民法院立案窗口等待,立案窗口的李晶媛接待了他們,當他們把收到長達16頁的民事訴訟狀遞交上來時,李晶媛驚呆了,這是鄰居張大爺讓自己上初中的孫女幫忙一個字一個字在電腦上敲出的訴狀,雖然有錯字和語法的問題,仍可見字字血淚,句句誅心。感情無以言表,但因缺乏法律常識,寫出的民事訴狀內容和格式完全不符合起的訴訟要求。高某和王某之間並沒有養子女的關係,高某不能當然的成為繼承或侵權案件的適格訴訟主體。李晶媛細細傾聽高某講述事情的緣由,幫高某梳理了材料,發現證據材料缺失嚴重,一一告知要補全的材料以及改寫訴狀的要求後,要求高某回去準備。沒過幾天高某和張大爺拿著改好的來到立案庭,不知是理解有誤區還是高某訴訟心切,改後的訴狀內容仍是拖沓冗長,格式內容依然不符合要求,又一次被退回。高某的精神已瀕臨崩潰,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恐怕經不起再屢次的退回,於是縣法院立案庭決定一次新的嘗試,上門為高某提供一次特殊的立案服務。

4月3日,立案庭李晶媛帶齊的相關的立案材料,約同新疆金揚律師事務所的蔚鋼鏈律師一起來到了高某家中,新疆金揚律師事務所作為縣法院法律援助合作單位,每週一、四駐點在縣法院為當時人提供法律援助諮詢服務,讓人民群眾真切的感受到了司法服務的便捷。蔚律師為高某提供免費的律師諮詢和代寫訴狀的服務,從實體上為高某分析法律關係,理清法律思路,釋明訴訟風險和利弊。李晶媛就程序上指導高某填寫了相關立案文書材料,一站式的完成了立案程序,從法律和情理兩方面對高某進行了勸說,高某的心情也隨之緩和了許多。

臨走時高某擦著眼淚對我們說,"謝謝黨和國家對我的關心,謝謝法院和律師對我的幫助和支持,無論這個官司我能不能打贏,我感受到了這麼多人幫助我的溫暖,我有希望和信心活下去……。"

面對一位重度抑鬱鎮患者,看似冰冷的法律可以通過執行法律的過程給她帶去溫暖,讓她更有信心去面對今後的生活。立案是進入法院訴訟程序的第一步,縣法院立案庭將以飽滿的熱情、用心的服務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的不止是公平正義還有來自人文服務的溫暖。

縣法院立案服務新升級  —一場特殊的立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