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纸对折105次,宇宙真的就放不下了吗?

艾伯史密斯


时空通讯给赌棍算过一笔账,如果押10元钱,押在1赔10的位置,放在那里不动,如果能够连赢11次的话,就会超过全球首富的财富。这个数字是多少呢?就是10^12元,10000亿元。2018年福布斯世界首富排行榜上,第一名的是持有16.4%亚马逊股份的杰夫·贝佐斯,他拥有1200亿美元个人财富,按每个美元7元人民币计算,相当于人民币8400亿元。

屈居第二和第三名的是比尔盖茨和巴菲特,都不到1000万美元。

所以数量级增长神奇吧?但所有赌徒似乎都没有这个运气,或者没有这个定力能够坚守。有没有朋友去碰碰运气,压上10元一直押11次。

因此这个折纸对折105次纸张就会称为一个天文数字。对折一次就是2,然后再对折104次就是2的105次方,表述为2^105。

经过简单计算,这个的数值为40564819207303340847894502572032,就是约4056.5万亿亿亿层。

纸张的厚度约0.05到0.15毫米之间,我们按照最薄的纸张0.05毫米来算,得出的数据就是202.8万亿亿亿毫米;折算成米,1米等于1000毫米,就是约2000亿亿亿米;再化为公里,每公里1000米,就是2亿亿亿公里。

宇宙尺度的距离是按照光年来计算的,1光年距离为9.46万亿公里,2亿亿亿公里就约为2114.2亿光年。而我们的宇宙可观测直径为930亿光年,纸折叠105次的长度是宇宙直径的2.27倍。

所以宇宙直径小于这个折纸的长度。

但这仅仅是一个长度,而实际上宇宙是一个球型具有体积的空间,这个就没有可比性了。

何况这张纸对折折叠了105次以后(假设,实际上无法折叠),即使是用一张可以包裹地球的纸这么大,折叠这么多次后理论上宽度也极其微小了,约9.8x10^-19m,而质子直径约1.6×10^−15m,比一个质子直径还要小4个数量级,怎么来计算其体积?

因此所谓纸张折叠多少次只能算出其理论的长度,而无法算出其体积。宇宙能不能装下下应该是按照体积来计算的,无法类比。

人类目前还只是大约知道可观测宇宙的范围(也是理论上测算的),至于不可观测宇宙有多大,也就是说宇宙到底有多大,谁也没有谱。

所以这个题目只能游戏一下,大家休闲当个乐子耍耍,千万别当真。

时空通讯专注于老百姓的科学话题,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时空通讯


首先要在物理学上明确两个概念

一张纸在实际物理操作中不可能被对折103次。

现在我们说的宇宙大小特指人类可观测到的空间范围,直径大约为920亿光年。

如果抛开以上两个层面,这只是一道中学生都会的数学题。假设一张纸的厚度为0.1mm,也就是0.0001m。

其对折次数致使厚度呈指数增加,指数爆炸是威力极大的数学表达形式。

先列一个公式

设纸的厚度为L,n是对折次数,0.0001m是纸的起始厚度。

则有公式L=(0.0001)×2ⁿ

当纸对折十次,n取10的时候,纸张总厚度为才为0.1米,厚度才相当一只铅笔长度。

当对折20次的时候,L≈105米,相当于37层楼那么高。

当对折30次的时候,L≈107374米,也就相当100多公里,已经超过了大气中间层,达到了暖层区域。

当对折42次的时候,就达到了44万公里,超过了地月距离的38万公里

当对折50次的时候,L≈1.12×10^11米。大约一亿一千万公里,“奥西里斯•雷克斯”号宇宙飞船对小行星本努的探测位置刚好也距离地球1.1亿公里,这时候光都需要走6分钟。

当对折83次的时候,纸的总厚度高达10万光年,与银河系的直径差不多。

当对折100次的时候,L≈1.26×10^26米。而一亿光年为9.46×10^23米,相当于133亿光年,而我们目前看到最遥远的星系就是133亿光年外的MACS1149-JD1星系。这个星系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的2.5亿年后诞生,被视为宇宙中最古老的一批星系,它发出微弱的光于2018年被太空望远镜首次捕捉到了。

目前已知宇宙直径约为8.7×10^26米,也就是当对折102次的时候纸的厚度就高达宇宙直径的57%了。

当对折到103次的时候,纸的总厚度已经超过已知宇宙边界的15%的长度了。

所以纸对折103次,就可以超过已知宇宙边缘了。

但是这样的对折在物理学上行不通,假设拿一张1米宽的正方形纸对折。每对折一次,其长度就缩减一半。

设对折n次后,纸的宽度为S,于是有公式S=(1/2)ⁿ。

纸张主要是纤维素构成的,其成分为碳氢氧原子构成的大分子,分子式为C6H10O5。分子直径约为3.8×10^-9米。

当我们将纸对折到第28次的时候,纸的宽度仅为3.7×10^-9米,和纤维素的基础分子结构直径大小一样了。

如果技术允许,再对折一次,那么折就会灰飞烟灭,变成了不知道是啥的玩意了。因为纤维素分子被破坏了,结构决定性质,纸也不就是纸了。

理论上把一张厚为0.1mm,宽为1米的正方形纸对折到26843米的时候就不能再对折了。这受限与纤维素的分子结构。

抛开理论,如果想象它可以再对折,那么当对折到33次的时候,其纸的宽度仅为1.16×10^-10米,这时候就和原子直径一样大了。再对折一次宽度就抵达次原子世界了,这时候牛顿力学就可以说拜拜了,就需要启用量子力学来解释纸的对折规律。

但是量子力学告诉我们:电子在原子核外呈概率分布,没有固定的位置,所以简单的对折并不能均分核外电子总数。而且要进一步对折就需要切开原子核,这时候就要抵抗中子和质子之间的核力,如果再对折就需要切开夸克。

量子色动力学告诉我们:夸克之间由强力维系。夸克并不能单独存在,夸克之间的距离越大,强力越强。所以你根本就不可能再对折了。

在经典力学的范畴,一张厚为0.1mm,宽为1米的正方形纸在理论上的可操作性极限就是对折28次。在量子力学上的可操作极限就是对折33次。


科学认识论


不请自来,我们都知道一张纸折不了这么多次。纸能够折多少次,与纸的面积无关,但与纸厚度有关。正常的普通纸也就能折7-8次,借助机器大概可以折9-10次。


题目如果忽略这个问题,那就是存粹的数学题,好多人已经答过了。我呢就从材料和力学的角度,分析下为何纸最多也就能折7-10次。


1、纸的参数

普通的A4纸,210mm×297mm,厚度约0.104mm。去年,我曾对纸杯用纸做过一些实验,测得了一些数据,如下图。假设是正交各向异性,得到两个弹性模量分别为1065MPa和563Pa。在这里,为了更加简化,认为纸是各向同性的,弹性模量取其平均值:634MPa。此外,纸的泊松比根据文献资料取0.34。平均断裂应力为19MPa。


2、折纸的层数

把一张纸对折,是一个弯曲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壳模型进行分析。不过在这里,为了简化问题,视为一维梁问题。即:一张纸简化为一条纸,然后不断对折。如下图。

假设对折后,上下层都紧密贴合,不存在打滑现象。那么经过N层折叠后,这跟梁的厚度为t*2^N,长为l/2^N。t取0.1mm,l取100mm。那么,厚度和长度随N的变化趋势如下:横坐标折叠次数,纵坐标厚度和长度。

从上图可知,当折叠了5次以后,厚度的尺寸将大于长度的尺寸。这时候很难继续折叠了。 如果是平面问题,由于是平面可以大概多一倍的折叠,所以当折完第7次的时候,第8次时,厚度已经超过了另2个尺寸。


这也是为什么纸最多可以折7-10次的原因。实际折纸过程存在打滑,所以数据在9次左右。


3、折纸应力分析

随着次数的增加,纸已经不能用欧拉梁的假设进行计算了。不过在这里,为了简化问题,仍然采用欧拉梁假设。

如上图所示,经过N次折叠后,继续折叠,上层受拉,下层受压。显然,当上层拉伸过度,超出了拉伸的断裂应力,上层纸张被撕裂。欧拉梁的应力计算如上图,其中M为力矩,W为抗弯截面系数。


随着厚度的增加,W的值变小,想要让最大应力达到断裂应力,力矩M必须足够大。这也是厚度增加后,很难折叠的另一个原因。借助于机器,我们可以克服这个原因。


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已一维梁为模型,经过7次对折后,尺寸变为12.8mm*6.25mm*12.5mm。利用对称性,长度取一半。模型如下,此模型仅供参考,不作为精确的数据计算。由于长度太短,实际上不适合选用梁单元,而应采用三维实体单元。

计算结果如下。在载荷10Nm的弯矩下,内部已经产生了最大150MPa的应力,大大超出了纸张的承受能力。所以早就断开了。


4、总结

如果不考虑折纸次数,本问题就是纯数学问题。实际上,折纸也是力学问题,通过计算,我们发现:随着厚度的增加,厚度方向将会超过长度方向,且将纸折弯的外载将越来越大。


所以,折纸不能超过7-10次的原因如下:

1)厚度方向将超过另外两个尺寸;

2)折完后,尺寸变小,所需的外载变得更大;

3)厚度过大,折痕处易破裂。



回答一些同学的疑问,为何要这样回答本问题。

1)抛开实际情况,本问题已经有很多大佬给出了准确的答案。

2)本问题实际上并不存在,而我的回答就是给出了“不存在”的三个原因。


力学Nerd王小胖



一张普通的薄纸张最多可以折9~10次 。并且纸张每折叠一次,其厚度都会增加一倍。按一般的纸张也就0.1毫米来计算。就是0.1毫米乘以2的105次方。记作0.0001╳2^105米。

0.0001╳2=0.0002,

0.0002╳2=0.0004

0.0004╳2=0.0008

0.0008╳2=0.0016……一直成到第105个2就可以了。最后的出来的答案是=40,564,819,207,303,340,000,000,000,0000米(单位)。宇宙的直径是930亿光年,一光年等于9,460,730,472,580,800米。那么一张纸张折叠105次的厚度就是4,287,704,773,41光年。也就是大约4288亿光年。4288亿光年跟宇宙厚度930亿光年对比一下,很明显,前者跟厚一点。


也就是说一张白纸张折叠105次之后的厚度,可以超的上宇宙厚度的4.6倍了。当然了宇宙的大小也许不仅仅只有930亿光年,甚至更大。930亿光年也仅仅是人类可观测的范围了。因为宇宙一直在以超光速的速度膨胀,所以呢?宇宙也在慢慢的变大。

宇宙的从一个点爆炸出生到现在只有139亿年的历史。然而现在宇宙的体积却是930亿光年。可见宇宙的膨胀速度惊人。

喜欢不要忘记关注我们——时间史


时间史


一张纸对折105次,宇宙真的就放不下了吗?

能不能放得下计算下就知道!其实如果抛开不可能的叠放次数,比如从纸张无法叠放(实际操作再也不能继续)开始再到物理原子的加起来总长为止(理论上也不可能操作了),于这些条件不予理会,单纯的数学计算是很简单的!来算一下就知道了:

其实宇宙也不大,也就930亿光年,当然不要以为宇宙就只有这么大,而是因为我们理论观测值的极限是这么大!先撇开不管,我们先算算碟105次后能否顶出宇宙!

一张纸约0.1MM,叠放105次约为:

L=0.1MM*2^105=4056481920730334084789450.2572032KM

一光年为:9460730472580800米

那么约合:428770477341.77光年

约为:4287.7光年,可观测宇宙为930亿光年,很明显已经捅出去了哈!

那么这张纸理论上真的可以叠出如此长度吗?咱不妨来算算另一个结果,我们以碳原子直径为理论计算值,算下一这张纸中有多少碳原子,一个个串起来,看看能到达多远的距离:

以A4纸为例,尺寸为:210mm×297mm,厚度为0.1MM

那么其为:0.000006237立方米

一个碳原子半径为:91pm即:9.1×10^-11M

那么其体积为:3.1565508234110854406687101826418e-30立方米

约合:1975890884994548375383065.5个碳原子!

那么这些碳原子连起来有多长呢?

大约:359612141069007.8M

约合:0.038光年

一张纸中的所有原子前面串后面连接起来,大约只有0.038光年,如果以此为标准计算的话,大约只能叠放61.64次,当然只能取整数值:62次!

那么实际操作中一张纸最多能叠几次呢?

一般叠放7-8次已经没法再叠了,除非专门为叠放裁切的大面积纸张,那么也就十来次!再往下就是理论值!而且理论值到62次时已经将所有原子打散排列了!再继续的话.....其实也没啥意义,不就计算器算算嘛,各位有空也可以计算一番!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一张纸根本不可能对折这么多次,不信的同学可以尽情试一试。就像不要把灯泡放入口中一样,纸张最多对折7-10次,再多绝对折不了了。不过既然题主问了对折105次,那么我们不防假设可以折这么多次去,看看折完后纸张的厚度有多少:



假设一张纸厚度是n毫米,则对折一次厚度是2n,对折2次是4n,3次8n,一次类推,105次就是n*2^105毫米。这个数值有多大呢?我们不防简化一下:

n*2^105=n*(2^3.32192809)^31.6=n*10^31.6=4n*10^31。

所以,假设一张纸有0.1毫米,则对折105次就是0.4*10^31mm=4*10^27米=4.23*10^11光年=4230亿光年。

可见宇宙的大小是920亿光年,所以一张纸折105次,厚度是可见宇宙的4.6倍!



当然了,整个宇宙不可能只是比可见宇宙大4.6倍,所以一张纸即便可以折这么多次,也不见得有我们的整个宇宙大!


科学探秘频道


不考虑可行性问题,只为了讨论结果。那么这道题就变成了简单的算术问题。


宇宙的可观测直径大约是930亿光年,接下来简单计算一张纸对折105次的厚度有多少:

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0.1至0.2mm之间,在这里取纸厚0.1mm。

折叠105次怎么计算?

计算公式:纸张折叠后厚度H=0.1*2^n

公式中的n就是折叠次数,代入公式后得:

H=4.056*10^27m=4230亿光年

前边已经说了,现在的可观测宇宙直径大约是930亿光年,比较之下折叠10次的纸张超过宇宙直径的四倍多了。

但实际上先不说这样的折叠次数是否能达到,宇宙中的总物质都不够制作这样的纸张。宇宙中的物质平均密度是非常低的。



科学黑洞


在不考虑物理实际的情况下,如果一张0.1毫米厚度的纸张,将其对折105次,那么最终厚度会达到惊人的4.1*10的24次方公里,也就是大约4288亿光年,这将近是目前可观测宇宙直径的4.7倍。

实际上,这就是一道指数爆炸问题。

纸张的厚度每折叠一次就会翻一倍,因此厚度公式=0.1毫米*2的n次方(n为折叠次数)。

照此算来,只需折叠27次,就能超过珠穆朗玛峰;

只需折叠42次,就能超过地月平均距离(38万公里);

折叠67次,就能超过奥尔特云(最大半径一光年);

折叠69次,就能超过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4.2光年)

但这里的意义更多体现在数学方面,毕竟在客观世界,是没有能够这么多次折叠下还能保持不破裂的纸张。

但回过头来,即便超过了可观测宇宙的直径,那也不代表贯穿了整个宇宙,因为可观测宇宙仅仅是整个宇宙的一部分,但整个宇宙又有多大呢?目前还不能肯定回答。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赛先生科普


一、肉眼模式下的张纸实际上能对折多少次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小地特地拿了一张普通的A纸,亲自做了一个小实验,结果发现这张纸对折到第4次时就已经变形了,再对折就会导致纸张破损而并非呈现对称的状态,因此只能说纸张越薄,对折的次数(仅限肉眼观察)越多,但要打破世界纪录的将3千米长的卫生纸对折13次,是极其困难的。

二、假设将纸张对折105次会是一个什么概念?

如果不考虑纸张在实际对折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这将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算术题,在以下计算过程中,取A4纸厚度(h)等于0.1毫米(相当于0.0000001千米)。

将纸张对折后,我们会发现对折1次时,其厚度为0.0000002,对折2次时其厚度为0.0000004,对折3次时厚度为0.0000004,对折到第39次时期高度值大于赤道周长,而对折到第42次是则超过了地月平均距离,对折到66次时则接近太阳系约1光年的直径(......),其规律是每折1次,其厚度都是被折前的2倍,用公式表示为h=0.0000001*2^n。

通过计算,对折105次的纸理论厚度为h=0.0000001*2^105=4.06E+24千≈4287.6733光年。而目前观测的宇宙直径约为930亿光年,也就是说将纸张对折105次之后的厚度将超出宇宙直径3.35767E+11光年,相当于超出了361.04%。

怎么样,是不是一个不经意的问题就能计算到你怀疑宇宙?实际上,当纸张对折到102次时,其厚度就已经达到了宇宙直径的57.63%,而在此基础上再对折1次,其厚度就已经超出已知的宇宙直径15%,约为1071.92亿光年。

计算完了厚度,下面小地借题发挥,假如纸被对折105次,求痕迹有多少?

码子不易,内容原创内容,图片源于网络侵删!本文首发于悟空问答,严禁抄袭,欢迎转发、关注、收藏或评论!


地理那些事


1米102毫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