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患者七千裡求醫到湘雅,多科專家協作成功摘除“贅瘤”


通訊員 石沛琳

記 者 劉少龍

近日,湘雅醫院血管外科聯合多科專家歷經7小時,為這位罹患複雜型腹膜後腫塊並跨越7000多里前來就診的新疆患者成功摘除了隱患。據悉,此類手術是普外科中難度最大、風險最高的手術之一。

新疆患者七千裡求醫到湘雅,多科專家協作成功摘除“贅瘤”

韓女士去年因腰部間斷疼痛,不幸檢查出腹膜後腫塊,並在當地進行了手術,術中發現腫塊與腎周血管及輸尿管緊密相連。受當地手術條件的限制,無法完全切除,病檢為腹腔內侵襲性纖維瘤病。術後半年複查,腫塊持續性增長。韓女士四處求醫,但因手術複雜危險,多家醫院沒給予明確答覆。

正在吐魯番援疆、擔任吐魯番市人民醫院院長的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常實教授獲悉此事後,非常關心韓女士的病情,積極幫助她聯繫血管外科主任黃建華教授。得到答覆後,韓女士一家跋山涉水,跨越七千裡來到了湘雅醫院。

入院後,劉光強副教授和王憲偉副教授為韓女士進行了詳細檢查,檢查後方得知,該腫塊位置特殊,包繞下腔靜脈、髂靜脈及右輸尿管。如果不及時加以切除,它將無限制的生長,並進一步累及周圍血管臟器。

術前經分析:一旦開腹,就猶如開工沒有回頭箭,腫塊鄰近包繞大血管、神經,切除非常困難,一旦手術處理不好,患者可能出現大出血、休克,或是術後出現多器官功能障礙,危及生命。然而,韓女士的嚴重病情已刻不容緩。

“我們千辛萬苦來到湖南,就是完全相信湘雅醫院水平,你們就是我一家的希望,我們全力配合醫生治療。”韓女士丈夫說。王憲偉副教授詳細的解釋了手術將面臨的風險後,家屬立馬錶示同意和理解。

為了手術順利進行,血管外科邀請了泌尿外科、腎內科、重症醫學科、麻醉科、輸血科等多個科室專家共同會診,針對韓女士的病情,精心制定了三套個性化的手術方案。

4月3日,在黃建華主任的指導下,劉光強副教授和王憲偉副教授在麻醉科、輸血科和手術室的緊密配合下,憑藉對解剖的熟識和精細規劃的手術方案,對韓女士進行了腫塊切除手術。

術中,可見長條形質硬腫塊位置非常複雜,包繞下腔靜脈、右腎靜脈以及雙側髂靜脈分叉處,同時還包繞著右側輸尿管,它們“親密無間”、“相輔而行”完全無法分離。黃建華教授團隊決定為完整切除腫塊,按計劃行腹膜後腫塊切除+右腎切除+下腔靜脈切除+人工血管置換術,經過7個小時的攻堅戰,這顆“贅瘤”終於與它的夥伴徹底被分離並完整的切除了。術後,韓女士入監護室繼續治療,目前恢復良好,現已返回普通病房。

據悉,湘雅醫院每年都要收治幾十例腹膜後腫塊的患者,但累及如此廣泛的周圍血管和臟器也頗為罕見。劉光強副教授特地指出,表現為深在性、明顯症狀且逐漸長大的腫物,要立即就醫治療,對於複雜型腫塊,要儘早手術,解除壓迫與粘連症狀,避免累及周圍。如果身體出現無痛性、逐漸長大的腫物,即使沒有症狀,也不可以掉以輕心,否則它日漸成長,危及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