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各大资本都在抛售阿里股份,请说干货,不要废话?

用户60863315623


给你来干货吧。

Altaba是雅虎旗下存留的专门持有阿里巴巴股份资产的公司(戏称“阿里他爸”)。

最近消息,Altaba基金近日在获得董事会批准后,继续寻求股东批准,以进行全面的清算和解散。在获得股东批准之前,该基金拟出售不超过其所持的阿里巴巴50%的股份,并在股东批准后出售剩余的阿里巴巴股份(全部)。

4月4日,JP Morgan就将Altaba的评级从增持下调为中性,目标价从84美元下调至78美元(东方财富消息)。

美国时间4月3日,Altaba公司会议讨论了相关事项。公司首席执行官Thomas J.McInerney表示,出于纳税考虑,公司选择抛售而非采取股票派发方式处理阿里巴巴股票,并计划通过公开市场交易、私人市场进行。

所以源头就是雅虎谢幕。

涉及资金太大,会严重影响阿里股价,所以先是苏宁接连抛售总价值约15.04亿美金的阿里巴巴股票,获利约56.01亿元人民币;紧接着3月21日,鸿海发布公告证实,该公司旗下子公司富士康创投控股有限公司3月20日通过全球著名的风投公司高盛(有兴趣的可以深度琢磨这家公司)出售其所持有的220万股阿里巴巴股份,抛售总额达到3.984亿美元。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股市就是赤裸裸的夺利行为。

不过阿里本身有没有问题,有,只要深度解析互联网,就会发现阿里目前的局势,网商核心业务处于瓶颈期,最少短期不看好阿里,这也是雅虎信息传开后其他公司果断抛售阿里股份避开风险的原因之一。

互联网的水比较深,干货需要不断去洞悉。

比如去年马云因为退休出清了淘宝网股权。比如雅虎抛售阿里股份在另外的角度看,也可能是一件好事。


科技小步伐


看阿里巴巴的K线,从2017年12月开始,阿里巴巴的股价就是180美元左右,而今天2019年4月7日,阿里巴巴的股价依然是180美元左右。而且阿里巴巴的市盈率并不低,市盈率45,

虽然阿里巴巴依然有增长潜力,但是明显增长乏力。一是搞天猫国际,二是云计算,三是本地生活(口碑饿了么等),四是文化娱乐(UC浏览器、优酷视频、虾米音乐等)。五是新零售。六是菜鸟网络。七是阿里达摩院。排名不分先后,以上这些都是阿里巴巴已经存在的业务,但是所有这些业务目前并不赚钱,甚至大部分还在持续投入,在亏损阶段。

阿里巴巴的故事是很多,但是显然除了电商,其他都拿不出手。阿里云计算虽然是世界第三,中国第一,但是跟亚马逊和微软云计算比起来,依然是小巫见大巫。

另外,拼多多火了也是各路资本抛售阿里的原因之一。国内电商之中,京东、苏宁、天猫都是品牌电商,而淘宝在C to C电商之中则从无敌手,拼多多火爆之后,则对淘宝构成了威胁。


GRIDMAN


近一年来,阿里股票被各路资本进行抛售的事件,隔三差五的陆续上演。苏宁清空阿里股票,近期富士康也卖出了所持大部分的阿里股票,软银也进行了减持。  

针对该问题,个人见解如下:

一:苏宁、富士康、软银,兜售阿里股票

首先是苏宁抛售阿里的股票,虽然苏宁是实体转电商成功的案例,但就苏宁现在的发展状况而言,可以用非常需要现金流的支持,无论是电商、还是实体店面都急需。

软银的话,就不必多说了,孙正义以投资为主,去年的各路新闻,报道其现在的负债状况,减持阿里股份,进行变现偿还债务,以及寻找新的投资目标,非常合情合理。

富士康的苹果加工占其总体业务的45%左右,而苹果的销售在中国区小跌27%,今年有又提出消减成本200亿。而且今年富士康还要在美国建设工厂,项目预期斥资100亿美元。从此可见,富士康现在面对竞争和挑战。出售股票变现,实数正常,与是否看空阿里毫无干系。

二:阿里的状况

阿里现在是一个非常成熟和高效的商业帝国,产品多元化,赢利点较多,至于看空点,我真的用望眼镜都找不到。无论是长期目标还是眼前工作,都是有条不紊。只要内部没有重大的判断错误,阿里近十年的地位,基本可以说稳。

综上所述,至于股票的出售,情况各不同,用途也不同,比较复杂。但和阿里的经营状况,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毕竟阿里的财报,远超市场预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你好,商函杂并论,以客观视角解读商业的伪CEO


商函杂并论


我觉得苏宁,富士康,软银,雅虎基金以及马云和蔡崇信等阿里股东卖阿里股份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自身需要资金投入自家的事业或项目,比如苏宁对电商和物流的投入,富士康在美国的建厂,软银需要筹集资金缓解债务压力,雅虎基金的股东们想要清盘套现。而马云和蔡崇信在2014年公司上市时就曾承诺要将部分资金拿出了成立公益基金,今年需要兑现诺言了。

另外马云今年退休,是一个值得考量的因素。



阿里面临拼多多等新兴创业公司的挑战,但我个人觉得,阿里都能在电商领域赢过腾讯和京东,那么拼多多的挑战应该也不是问题。

最后,阿里的股价有没有见顶的问题,我也觉得阿里在全球化市场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之前马云推行的eWTP计划对与阿里的全球化也是很有帮助的。

其实大家别光看阿里股东出售股票,也得看到阿里的新股东,比如高瓴资本去年卖了京东的股份,买了阿里的股份,相信哈佛大学毕业的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并不傻。


CEO来信


究竟是谁在抛售阿里的股份?


阿里股份减持的背后是苏宁、富士康、软银这些“大财团”,他们抛售减持的理由其实我们心中也大都有数。




苏宁:苏宁的电商业务布局其实与阿里有较大的交叉,甚至可以使用“竞争对手”这样的词汇形容两者之间的关系。商业路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关系,在适当的价位止盈、分道扬镳也是一种明智的举措。


富士康:据统计,富士康的订单之中苹果相关的业务占据了总业务 40% 的份额。但是由于国产品牌手机的异军突起,苹果的日子也不好过,销量锐减,价格也不再“高贵”。富士康因此还被曝出裁员 5 万的大新闻,为了回笼资金流,在资本寒冬“活下去”,抛售阿里股份也是选项之一。


软银:最近孙正义的软银日子也非常不好过,新闻屡屡爆出软银债台高筑的消息,为了归还高高在上的欠款,扩充资金流,收割一波阿里的“摇钱树”也是合理的。


阿里遭遇减持也合乎情理

(1)股价接近历史最高位

阿里巴巴现在最新的股价为 186.19 美金,距离历史最高位 211.70 仅有 13.7% 的差距,各路资本见好就收,在行情尚且可观的时候选择落袋为安也是一种投资智慧。


现在的美股距离历史高位仅有一步之遥,以纳斯达克指数为例,当前为:7964点,历史高位8133 点,也仅仅只存在 169 点的差距。涨的越高,风险也就越大,是个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且从 2009 年至今美股已经接连走了 10 年的大牛市!

(下图为阿里巴巴的月 K 线走势图)

<strong>

<strong>

(2)业务布局分散、故事水分太多

阿里旗下有好多“金刚”,比如阿里云、蚂蚁财富、网商银行、达摩院、淘宝为首的电商平台、菜鸟网络等等,涉及电商、新零售、大数据、物流、互联网金融、芯片、人工智能许许多多的概念。


宏大版图的愿景是美好的,不过一个个业务的发展、成熟也都是需要时间和不断投入的。现在阿里系真正能够稳稳实现盈利的也不过就是电商板块,其他不少的板块还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就好比达摩院,什么时候能够有产出还是个未知数。



上图为 2014 年至 2018 年阿里巴巴的净利润走势图,曲折的趋势也能看出其中的不稳定因素。随着传统的电商业务遭遇京东、拼多多等平台的挤压,互联网金融又遭遇理财通、银行理财APP的“异军突袭”,业务越来越难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阿里巴巴现在的市值已经高达 4796 亿美金,按照 1:6.72 的汇率进行计算,折合下来约为 3.2229 万亿人民币,要知道“宇宙第一大银行”,2018年全年净利润将近达到 3000 亿人民币的工商银行市值才只有 2.04 万亿,阿里巴巴比它多了整整 57.99%!其中存在泡沫是显而易见的


总结

只要是用于交换的商品、股票总是会经受大行情、以及其自身真实价值的影响而发生行情的起伏波动,所以面对阿里遭遇大资本的减持我们也需要理性去看待。


浮云视界


看了半天评论,每个评论都有道理,但好像又没有道理。就所谓不干……

我个人愚见,估计有以下几点,就事论事,不代表任何个人政治倾向和爱不爱国也无关,各位看官,切勿上纲上线。

第一,无核心科技和竞争力。现在所谓互联网、物联网宣扬的新业态、新经济,不过是搭建的平台而已,毫无核心科技可言。互联网根服务器在🇺🇸,一旦关闭什么BTA瞬间秒成渣。各大平台的电脑操作系统,基本建立在微软Windows系统之上,手机平台的安卓系统归属Google ,ISO系统归于🍎,……高通打个喷嚏,中兴通讯,华为都要下雨……反观,BTA真正创造了什么?一个个的概念?线上也好,线下也罢,不过就是制造恐慌,换着法的引流,最终达到垄断获取暴利,流量不是无限的,现在基本已经无流可分了,又无真正核心的科技,那么拐点到来是必然的。

第二,动摇由政府主控的经济调控工具。所有主权国家,经济调控是维持国家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准备金、利率、货币流通量等等工具,来维持物价均衡、贷款利率等等……而现在的互联网寡头正在通过各种宝、各种条……屏蔽央行的调控,替代银行的作用,不仅让年轻人背负了大量的贷款,巨大的资金池沉淀,犹如高悬的“堰塞湖”,一旦溃坝,对整个国家的经济造成的冲击,将会使整个经济倒退几十年。

第三,互联网的经济模式,不但不能促进经济和实体发展,反而会引发衰退。这种平台搭建模式,是将所有同类产品放在一个平台进行低价倾销的模式,在平台固定收费和排名制度的约束下要想获得更大利润和维持更靠前排名,只有采取薄利、或者无利模式,先击垮所有同类或者缴更高营销费用,保持销量获得利润。当所有企业都陷入泥潭,那么再无开发新品、精品的利润支撑,连老产品也可能走上偷工减料、制假造假的误区,无利可图更不可能有新的资本参与竞争和研发,常此已久,实体经济必然萎缩、破产,直到整个社会全部被低价、劣等、有毒有害的产品充斥。

第四,随着财富的沉淀,阶层开始固化,底层获得成功和进阶的机会越来越少。再加上各位寡头的高调和阶层圈子的抱团,对政权的敬畏和对道德的漠视,势必引发高层和底层的不满,那么就意味着洗牌的机会越来越临近。

……

当然,还可能有其他原因,我的水平还达不到,或者限制了我的想象。但是资本是最敏感,也是最能看透看破事物本质的,当大批撤离肯定有其重要原因,看破不说破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说了半天,不知道说的啥,还是睡觉稳当……





气吞万里如虎42614252


既然是大家一起抛售,说明阿里利润开始不景气了。淘宝的流量被分走很多。人气开始下降的同时,也让投资者感觉到了压力,春江水暖鸭先知。换句话讲假如阿里真的赚钱,换做是你,你会抛售吗?


那么为什么阿里会走到这样一个地步?原因肯定很多,个人认为有关键两点。①没有抓住用户。

大多数用户追求的是货真价实,物美廉价的好产品。如果只谈消费升级忽略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房地产拉低了消费力),那么产品升级了,消费者却消费不起了。在这里,我认为小米杂货铺的模式还不错,不过,除了小米自己的产品,其他小米链的产品价格是不便宜的。

②渐渐放弃中小卖家。中小卖家是一个滚动快优胜劣汰的大熔炉,他们也是为平台摇旗呐喊的推广者,他们只有个体户,所以他们只能在淘宝开店,以前是淘宝的基石,现在除了淘宝之外,拼多多也可以让个体户圆网店梦,而且非常疯狂,各种优惠券几乎天天送,导致很多日常消费品在拼多多上的销量非常厉害,在淘宝渐渐往公司企业店铺扶持的时候,个体户已经没有激情可言,现在拼多多让他们彻底燃起暴富梦,这也是拼多多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什么平台想崛起,中小卖家才是基础。
总结一下,阿里虽然没有当年的市场份额,但瘦死骆驼比马大,依然不会太差,只要抓住用户的时代习惯。依然可以保持老大。还有一点,不管那个平台,商家都还是那些商家,希望每个平台都可以良性竞争。


三农界创作者


从行业来看,阿里巴巴目前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资金都是有成本的,如果阿里巴巴的成长速度放缓,那么资本就得去追逐更为高效的投资渠道。目前阿里的市值已经达到5000亿美元左右,而世界上最高的也不过1万亿美元左右,从这点来看,未来上涨的速度将会是有限,而当前的市盈率在50倍左右,并不算低。当然,这并不排除阿里未来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但是对于资本来说,这时候套现是很划算的。


中国的经济法发展放缓,电商的增长空间变小,而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冲击,阿里的主营业务增长是有望继续保持的,但是这种保持已经被反映在股价之中了,而阿里的国际化之路走得并不算通畅。


从新业务来说,蚂蚁金服可能是阿里的另一张王牌,未来会有继续增长的空间,可是阿里也只占有30%左右的股份而已。而云计算以及其他的一些新的发展,目前还没有表现出强大的势头。不管是达摩院和是平头哥,都还只是在初级阶段而已。


以股易金


说的好听叫高位套现,说得难听点就是阿里即将走下坡路,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愿不愿意接受,阿里已经过了他最风光的时刻,阿里除了电商业务一枝独秀外,其他业务都不咋地,属于拖后腿的,阿里为了发展又不能不要这些业务,问题是电商业务高速发展的时候可以给这些败家业务输血,也可以掩盖这些不好看的数据,现在大环境是电商红利期过了,各个大小电商平台出来分流量,阿里已经孤掌难鸣了,资本也看到了这个局面,所以学马云同学,知难而退,趁早立场!

不知道我这么回答题主是不是觉得干?


橙子爱美丽


阿里是互动互联网时代,也就是4G时代的王者,接下来是5G时代的价值互联网,其数据所有权,利益分配权要重新调整,真正IP知识及数据产权,内容为王的时代到来,互联网格局将大调型,以住堡垒式的模式向蜂窝式转变。由此给阿里带来的冲击是其自身无法解决的。

一,数据归属权,当前阿里商业本质上靠占有用户数据赚钱,而未来平台必将是与用户分享。

二,支付宝,区块链代码信任的钱包模式支付将取代支付宝平台信用担保模式,那阿里将失去数据又失去金融工具。

三,蜂窝式互联网格局将弱化阿里的流量优势,尽管阿里有BAAS等云服务,但价值互联网圈用户不依赖技术,而是品牌IP及加密数据货币的自金融体系。

总之,王者各领风骚十几年,后来者居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