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消失的李兵 去哪里了?

“他们叫我:兵哥,我叫他们:兄弟!”

看到李兵的第一眼,耳边就会立马响起这句红极一时的宣传词。尽管《乡村发现》从芒果台荧屏上,已消失了近十年,

《乡村发现》当年在芒果台的地位可不一般,因为它是湖南这个农业大省唯一的一档主讲农业、农村、农民的栏目。

李兵,就是这个栏目鼎盛时期的制片人兼主持人。

离开《乡村发现》的李兵,去哪里了呢?

他先是以40多岁的“高龄”考上了北京大学的MFA(艺术硕士),希望通过重返校园,沉下心来,进一步提升自己。

后来,命运不断向他抛出橄榄枝。

离开《乡村发现》的李兵,尝试着在更加广阔的天地里施展拳脚,也收获了好几重不同的身份。

从“乡村”消失的李兵 去哪里了?

他是年鉴工作者。

没错,我也是编《湖南广播电视年鉴》的。李兵老师现在是我的同事,甚至,我们一度还同一间办公室,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

早几年,当中心领导告知,李兵将成为我们的同事时,大家欢呼雀跃。你想啊,著名主持人每天跟我们一起共事,那场景,想想就很激动啊。

及至见到李老师本人,你会惊讶地发现,他完全没有任何名人的架子。见到任何人,都是笑容满面;见到任何人,都习惯性地身体前倾45度,主动伸出双手来跟你热情地握手。言语更是礼貌得近乎谦恭。

最精彩的,莫过于他第一次参加年鉴的年会,中心领导考虑到他著名主持人的身份,请他在会上发言,宣讲来年的年鉴编纂大纲,以及对外供稿须知。

这名“年鉴工作新兵”,在宣讲前,先来了一番旁征博引。从中国讲到外国,从历史说到现在,从个人推及到部门、单位,博古通今、侃侃而谈,号召大家积极为年鉴供稿,一起来做好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讲到激动处,他情不自禁地在主席台上起立,面向与会代表鞠躬作揖拜托。这番声音优美、身体力行的发动,听得与会特约通讯员们那叫一个热血沸腾,争相表态一定大力支持,不负兵哥的期望。

从“乡村”消失的李兵 去哪里了?

他还是学者。

从2011年起,李兵出任对外宣传栏目《世界看湖南》的制片人,面向海外,播出宣传湖南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风土人情、名人名家、历史掌故等方面的纪录片。

兵哥讲自己刚接手时,一脸的懵圈:世界看湖南,该让世界来看湖南的什么?怎么看?

为此,他接手后的第一期节目,就去了湘西德夯,据说,那里有当年屈原问天的天问台。他爬上天问台,向全世界观众发问:“《世界看湖南》应该向世界呈现一个怎样的湖南?您能告诉我吗?”

别说,此番“天问”,真的让他其后逐渐找到了节目的方向。

因为他发现,就像解说词里写的那样,其实节目镜头面对的每一个湖南人,他的故事、他的言行,就代表着湖南、就在向世界呈现一个精彩的湖南。

功夫不负有心人,栏目的90后编导们在兵哥的带领下,逐渐把节目做得有声有色,节目收视率和满意度长期占据频道第一名,两期节目先后获得湖南新闻奖国际传播一等奖。2018年,还荣获了业界最高奖项“中国纪录片好栏目奖”。

现在的兵哥,已经从制片人转为栏目的业务指导。

最让他自豪的是,他在这个洒满自己汗水和心血的湖南对外传播窗口里,将目光聚焦在古村落文化的抢救和保护上,做了很多古村落的抢救性拍摄,把这些绝美的历史遗存,展现在全世界观众面前。

从湖南卫视到国际频道,从《乡村发现》到《世界看湖南》,乡村是李兵始终绕不开的情结。只因,身为北京人的他,却对湖南这片自己生活了四十载的土地,爱得深沉。

2017年,李兵带队去怀化通道扶贫,挂职通道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双江镇书记助理,成了一名扶贫者。

短短两个月时间,他先后写出多篇文章,被《新湖南》等媒体转载,用自己的影响力以及对乡村一如既往的真挚情感,为通道脱贫致富鼓与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