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苗遭遇倒春寒怎麼辦?

什麼是倒春寒?

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後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氣溫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氣現象。長期陰雨天氣或頻繁的冷空氣侵襲,抑或持續冷高壓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強輻射冷卻易造成倒春寒。

初春氣候多變。如果冷空氣較強,可使氣溫猛降至10℃以下,甚至雨雪天氣。此時經常是白天陽光和煦,讓人有一種“暖風燻得遊人醉”的感覺,早晚卻寒氣襲人,讓人倍覺“春寒料峭”。這種使人難以適應的“善變”天氣,就是通常所說的倒春寒。對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極易造成不利影響。

水稻育苗遭遇倒春寒

★未播種地區:倒春寒使得氣溫降低,如果遲遲不能回升到10℃以上,將會影響播種,導致播種期延遲。

★已經播種未出苗的:播種後起拱蓋膜,未出苗的苗床,遭遇倒春寒後使得環境溫度降低,同時棚內溫度也會適當降低,直接影響種子發芽出苗,造成出苗慢,發芽率低,發芽勢低,出苗不整齊。

★已經出苗但未揭膜的秧苗:秧苗已經出苗,但還未揭膜煉苗的秧苗,由於幼嫩,承受外界低溫的能力弱。倒春寒導致外界環境溫度低,但因為還未揭膜,拱棚內溫度雖然也降低,但比外面高,對秧苗的生長有延緩影響,但不大。

★已經出苗且揭膜的秧苗:秧苗出苗後,為了使其儘快和生長環境同步,都有一個煉苗的過程。即拱棚育秧秧苗到1.5葉時開始揭膜煉苗,先揭兩頭,2-3天后全揭,使秧苗生長在自然環境下。此時遭遇倒春寒,由於秧苗幼小,自養系統尚未完全建立,低溫使生長環境變劣,因此,秧苗葉色黃,生長緩慢甚至停滯,過低的氣溫還會造成冷害甚至凍害,使幼嫩葉片的組織遭到破壞,進而表現失水,葉片變黃直至變白,葉片死亡。

應急措施

★扣棚應在播種前一個月左右進行,給置床增溫,使種子播在暖床上,達到早生根、早發苗目的。出苗前最低氣溫標準不少於8℃,出苗後第一片葉時最低氣溫標準不少於10℃,否則採取保溫措施。

水稻育苗遭遇倒春寒怎麼辦?

★ 適時播種:當地氣溫穩定通過5-6℃,土壤化凍20釐米,置床溫度12℃,即可播種。

★ 平鋪地膜:播種覆土後,要平鋪地膜保溫,可平均提高地溫1-1.5℃,緩解倒春寒帶來的低溫危害。此項技術是北方寒地育苗普遍採取的保溫措施。

★ 增加保溫措施:通常夜晚最低氣溫達到4-5℃不用採取額外保溫措施。春季水稻育苗播種後,氣溫很不穩定,農戶要時刻注意收聽天氣預報,遇到個別降溫天氣,即使沒有達到臨界溫度或略低於臨界值,在棚的西北部圍草苫子保溫,有百利而無一害。

★ 前期杜絕澆水:“水稻旱育稀植育苗技術”顧名思義要求實現苗床旱育苗,澆透底水的前提下,前期儘量不澆水,如果澆水會降低地溫,形成“冰根”現象,以後,秧苗很容易發病,培育壯苗更成了奢望。

水稻育苗遭遇倒春寒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