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备案紧要关头,刘强东拿下第3家P2P平台!

曾扬言“不为P2P所动”的刘强东,不仅“食言”涉足网贷领域,更是首个深度杀入P2P网贷行业的互联网巨头。

近日,“对一切金融牌照感兴趣”的刘强东,在“网贷备案试点”方案传出后,已拥有两家直属网贷平台的他,再攻下一家厦门的P2P网贷平台,引起轩然大波。

P2P网贷曾有效地盘活实体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然而,发展过犹不及。随着网贷整治进入到白热化阶段,网贷备案仍是云里雾里。

此时,刘强东再度接盘P2P平台,是有意抢滩试点备案资格?


刚刚,备案紧要关头,刘强东拿下第3家P2P平台!



01

刘强东疑似接盘易利贷

据网贷之家揭露,近日,曾获得备案公示的厦门P2P平台易利贷运营主体发生多项变更,疑似京东掌门人刘强东入股。

刚刚,备案紧要关头,刘强东拿下第3家P2P平台!


据企业情报动态显示,4月10日,易利贷可谓“改头换面”,四位原始股东集体退出,改由京海卓创(厦门)数字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

同时,公司运营主体也由“厦门易汇利金融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变更为“厦门易汇利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有限公司”。

据企查查显示,京海卓创(厦门)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大股东为北京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刘强东持有京东数科27.68%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

易利贷易主“实锤”,目前运营主体疑似实际控制人为刘强东,间接持股比例为14.01%。

截至发稿前,易利贷官网上,相关工商信息变动的内容还没有同步更新。

据官网资料显示,易利贷是一家2014年1月成立的老平台,历史累计成交额6.09亿元,借贷余额为622.16万元,出借人数量为3068,代偿金额为200万元。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平台信息披露做得较好,设有债权转让功能,资金存管行是获得首批存管白名单的厦门农村商业银行,存管系统已于2018年8月15日全量上线。

从发标记录来看,该平台近一年所有借款项目均为符合限额规定的企业贷,自2018年12月末停止发标后在2019年3月中旬才恢复发标。

截至2019年3月末,易利贷当月累计成交额为172万元。

02

手持三家P2P,攻下备案仍非易事

作为首个自营P2P的互联网巨头,京东旗下已有两家全资网贷平台,分别为注册地在厦门的旭航网贷与注册地在北京的和丰网贷。

据了解,旭航网贷成立时间为2017年9月27日,和丰网贷相对“年长”成立于2015年11月4日,至今未上线业务交易系统,公司存量借贷余额为零,只在2018年12月短暂的开展过网贷业务。

根据57号文规定,2016年8月24日后新设立的网贷机构或新从事网络借贷业务的网贷机构,原则上不予备案登记。

所以,“太年轻”的旭航网贷和“没经验”的和丰网贷,均备案无望。

京东方面极少对外宣传P2P相关业务,两个网贷平台也是隐身状态。不仅京东金融APP上不见踪影,平台官网也是无法访问。

要不是此前被爆出过京东网贷标的“上线十五分钟一售而空”的消息,京东的网贷业务几乎无迹可寻。

刚刚,备案紧要关头,刘强东拿下第3家P2P平台!


截图为京东自营P2P平台,目前已失效


早在2013年京东已有做网贷之心,曾发布过网贷相关岗位的招聘信息,而且是以“发展前景无限”在招揽网贷人才。

此次,在网贷备案试点的紧要关头,刘强东拿下第三家P2P平台,或许是对网贷业务还不死心的表现。

虽然目前易利贷的运营主体名称符合,2015年12月28日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中,P2P机构名称中应当包含“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字样的规定。

但根据网传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有条件备案试点工作方案》所披露的试点备案资格,易利贷仍存在很大差距。

关于试点备案方案的相关内容还在持续新增,目前单是注册资本这道坎,易利贷就过不了。

该方案要求,单一省级区域经营的网贷机构实缴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全国经营的网贷机构实缴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5亿元。

而官网显示,易利贷实缴注册资本仅为1000万元。要想通过该平台获得试点网贷备案资格,刘强东还需要在短时间内填充大笔资金。

庆幸的是,此次刘强东并非单枪匹马。公开信息显示,上市公司厦门国贸旗下子公司“厦门金海峡投资有限公司”也入手易利贷,跻身第二大股东,占股达到49.38%。

03

结语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小微企业普遍受到金融机构的“歧视”,除了传统银行,P2P网贷是小微企业获得贷款最优惠的高速道。

经过十年多的发展,P2P网贷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新金融业态,更是金融市场上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

随着清退潮不断地冲刷,网贷行业正在净化当中,“胜”下来的平台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试点备案资格的“含金度”显而易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