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殲31為何遲遲不列裝部隊?

隔壁老q錢


殲31為啥遲遲不接裝部隊?早著呢,殲31的進度距離列裝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去年剛造出第二架原型機,要是跟殲20一樣造個七八架驗證機,那估計至少還需要幾年的時間。另外,殲31是生是死還是個未知數,這個沈飛自研的項目能否存活,最終還得看國防部大大願不願意立項扶正,如果得不到國家的重視,單靠套個FC-31編號走外貿路線,最終也很難討得了好。


殲31外貿型號FC-31

目前國內對殲31前景的討論,處於一種相對混亂狀態。一方面,殲31總師孫聰曾公開表示殲31已經得到國家立項,將作為中國下一代艦載戰鬥機伴隨未來國產航母作戰;另一方面,成飛又時不時有意無意傳出殲20將上艦的消息,給人一種將研製殲20艦載版的意圖。而無論殲31還是殲20上艦,都各有一大堆擁躉,一方很難徹底說服另一方。究竟誰是真誰是假呢?
據說是


殲31
艦載版模型

殲20和殲31有沒有可能同時上艦?筆者覺得可能性是有的,但不大。目前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同時裝備兩款隱形艦載戰鬥機(無人機不算),哪怕是美國也只裝備了F-35,跟F/A-18組成高底搭配。同時在航母上運作兩款隱形戰機,無論是資金還是複雜程度都過高,超過目前的技術條件。
中航工業宣傳片中的殲20

另外,對未來艦載機的發展方向尚存在爭議。目前世界對未來艦載戰鬥機是中型還是重型好還未達成共識,在這種討論中,中型艦載機的呼聲甚至更高。至少目前美國已經決定主推F-35作為下一代艦載戰鬥機,而不是大家更看好的F-22。中國現役艦載機是重型的殲15,究竟未來改用中型還是沿用重型?



就筆者個人而言,更傾向殲31上艦一些。雖然重型的殲20在載彈、航程以及機動性等方面更具有優勢,但未來隱形技術普及化之後,艦載機的持續作戰能力將是更為看重的。中型機體型更小,意味著同樣的甲板/機庫面積可以停靠更多戰機,能夠保持更長的滯空/輪值時間,這也許就能為整個航母戰鬥群贏得更多的主動權。


艦載版殲31想象圖

除此之外,高底搭配的戰略需要殲31。F-35服役後,美國成為首個同時具有2款隱形戰機形成高底搭配的國家,F-22+F-35的組合讓美國面對任何國家的防空系統,都有比較大的優勢。中國如果要尋求世界一流的打擊能力,就少不了一款通用化的隱形戰機,跟目前的殲20形成高底搭配模式。所以,殲31還是有機會的。


兵者詭道也


類似的“殲-31”什麼時候服役,能不能上艦成為艦載機這樣的問題,已經成為“月經”問題,基本上過幾天就會出現一次。但是,再說一遍,這飛機叫“FC-31”,即使到今天為止也沒獲得軍方正式的“殲-31”或者“J-31”代號。打個比方說,這個項目迄今為止都還沒有獲得認可,沒有“戶口”還如何服役?至於未來能不能進入我國軍隊服役,要看沈飛對這款飛機的定位和改進,也要看我國空軍和海軍的需求變化,至少目前來說FC-31服役前景暗淡。

首先來談談FC-31的定位

其實有點經驗的軍迷,看看這個飛機的代號就明白“鶻鷹”就明白是什麼意思。開個玩笑,FC不就是“發財”嘛,雖然這麼說不嚴謹,但是FC代號的項目的確是用來出口的,我們自己是絕對不會裝備的,下面看幾個例子:FC-1大家都認識吧,純技術出口版戰機項目,我國研發代號“FC-1”梟龍,在巴基斯坦服役後叫“JF-17”雷電。FC-1梟龍輕型戰鬥機項目,從立項之初就是立足於出口的,我國空軍從未考慮過自用問題,所以就給了FC的代號。

再來看看“FC-20”戰鬥機,這個大家也熟悉,就是殲-10戰機的出口版,上圖就是新加坡航展時,中航技公司展臺上“殲-10”出口版模型,出口代號“FC-20”。

看到這裡你就應該明白,FC-31就是個出口產品項目,無論是梟龍“FC-1”這種一開始就立足於出口的項目,還是FC-20這種以自用版飛機改的出口版項目,FC的代號就註定了其不可能被我國軍隊看上。

FC-31自己是如何看待自身定位的

前面我們講了從FC官方代號上看,鶻鷹不具備裝備我國部隊的條件。那麼FC-31的研製單位自己是怎麼看的呢?

好了,看了上圖你就明白了,中航工業自己都說了鶻鷹戰鬥機(FC-31)是針對國際市場需求研發的第四代中型多用途戰鬥機。我國軍方自用的殲-10、殲-11和殲-20等戰機可從來沒有這樣的宣傳口徑。即使真要出口,也會像殲-10一樣,在使用多年以後,已經不再是我國最先進戰機以後,再改個出口版FC-20用於“出口創匯”。相比較而言,FC-31更像是FC-1梟龍,明白就是拿來給外國客戶用的,一出生就參加各種航展推銷。

現實問題

根據瀋陽飛機研究所李天院士的個人傳記,在瀋陽所“新一代戰鬥機方案”於2007年10月正式敗於成都飛機研究所方案後(殲-20落戶成飛)。瀋陽所考慮到不能由此停止新機研究工作,為了未來的發展和競爭力,為了鍛鍊設計隊伍和培養人才,必須下決心掌握新技術,所以就自籌資金開發一個全新的項目“鶻鷹戰鬥機”。

從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看到“鶻鷹”的研發目的,主要是為了保持戰鬥機的研發能力,要知道在一代戰機選型中落敗,對於設計單位的打擊是很大的,大家可以看看俄羅斯的米格公司在被蘇霍伊公司的“蘇-27”系列吊打以後,都落魄到什麼程度了?所以沈飛研製鶻鷹的決定應該說是目光長遠的。既然是自籌經費,那麼當然就要想著出口創匯了,畢竟誰家的“錢”也不是白來的。這一點,從到目前為止鶻鷹也就那一架31001編號的原型機試飛看的出來,和有國家支持的殲-20項目,光原型機就造了N架。

最後總結,FC-31未來命運如何,主要看出口市場的表現了。另外,能不能上艦,還要看該機的後續改型能不能滿足海軍的需求。其發動機也是一個問題,畢竟我國的主要精力目前都放在大推上,31用的雙發中推在性能和潛力上,都很難趕上目前項目的節奏。


衛青點兵


不可否認的是殲31剛露面的時候,的確帶給了國人極大的驚喜,認為是繼殲20之後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二款國產隱身五代機,一度被寄予厚望的殲31卻後繼乏力,從最初時的沸沸揚揚到如今的沉寂無聲,從曾經的一飛沖天到今天的杳無音信,在長達近7年的時間裡,殲31到底經歷了什麼?
熟悉我國裝備發展的軍迷朋友們都知道,所謂殲31的說法純粹就是網友杜撰出來的,因為我國的裝備序列中根本就沒有殲31這一名稱,殲31的正式名稱是FC31,


屬於沈飛的自研項目,既沒有國家立項,也沒有獲得軍方的殲字頭正式編號,殲31只是網上約定俗成的叫法而已。
殲31本身就是與成飛的殲20競爭我國隱身五代機而失敗落選的項目,但沈飛不甘心就此將殲31項目下馬,退而求其次的自籌資金將殲31的研發繼續進行下去,其勇氣固然可嘉,但卻犯了一個不可彌補的主觀性失誤,那就是定位錯誤,沈飛想當然的認為憑藉殲31炫酷的隱身外形就一定可以獲得訂單,即便自家人看不上,最不濟外銷總可以吧。
憑心而論,

殲31的氣動外形做的的確不錯,的確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但也僅此而已,殲31的性能過於平庸是其最大硬傷,或許是出於成本控制的原因,沈飛硬是把一款高大上的隱身中型機搞成了雙發輕型戰機的性能,不但載彈量少而且作戰半徑也小,最終淪為了不倫不類的“機場守衛者”。
殲31的失誤與俄羅斯的米格29如出一轍,但結局卻大不相同,米格29好歹還算是賣出去了不少,雖然評價不咋地,殲31做為主打外銷,至今沒有出口訂單,甚至連潛在的真實客戶都沒有,網上流傳的某某國家打算購買殲31的消息大多數都不可信,說白了殲31就是高不成低不就,有需求的國家買不起,買的起的卻又看不上,殲31就這樣陷入了怪圈而無法自拔。

從2012年首飛成功到2014年珠海航展上的驚豔亮相,殲31
的確曾經大放異彩,但缺席2018年珠海航展卻被普遍認為是個不好的信號,按理說一款技術相對成熟的戰機在首飛六七年後正是定型試飛的關鍵時候,殲31應該頻繁試飛才對,但殲31卻選擇了原地踏步,目前仍停留在僅保留兩架技術驗證機的狀態,連原型機都算不上的殲31怎麼可能會進入軍隊服役呢?有人說殲31在憋大招,沉寂之後會一鳴驚人,你認為有這種可能嗎?反正我是不太相信。
個人之見,對錯勿怪,歡迎留言討論。


那年那月那兵說


我國第二款隱身戰機FC-31(叫殲-31並不嚴謹)自問世以來可謂是命運多舛,首飛比殲-20晚了1年,如今的殲-20除了10多架原型機之外,服役的數量也應該超過了30架,而7年的時間FC-31僅生產了2架原型機,實在是少的可憐,而且最近也很少露面了,前景似乎有些不容樂觀!

FC-31並非國家立項

與殲-20不同,殲-20在試飛之前就被空軍欽定、並正式立項,之後的研發也是舉國之力研發的,所以後面的發展順風順水。而FC-31則不一樣,FC-31是沈飛在殲-14“雪鴞”與殲-20競標失敗後,又搞出的外貿版隱身五代機,這一點從名字也能看出來,所以FC-31只是沈飛自己掏腰包研製的。

FC-31作為外貿戰機,問世近7年的時間也參加了不少航展以及對外推銷,似乎並沒得到國外用戶的青睞,沒了後續投資,FC-31的發展也就更加不順利了,這也是為何FC-31至今只生產了2架原型機的原因!

FC-31在等待海軍肯定

沈飛推出FC-31不僅是為了向外推銷賺取外匯,很大一方面也想得到海軍的青睞,上艦成為艦載機,一開始就採用雙前輪設計說明想要成為艦載機的意向很明顯,這一點FC-31總師也曾不止一次透漏過。

再過去一年的時間裡,不止一次曝出“FC-31確定成為下一代航母艦載機”傳聞,有道是無風不起浪,FC-31成為下一代艦載機還是有可能的,但想要上艦目前這種狀態是肯定不行的,後續肯定要大幅度改動!

從最近幾個月時間FC-31未曾露面的情況來看,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只有兩個:1、FC-31由於後續資金不足項目被迫終止;2、FC-31得到了海軍的青睞,但對其性能並不滿意,目前正在大改之中,所以需要一段時間。不管是哪種可能性,最遲在今年年底之前也將揭曉答案!

最後,FC-31最後的結果如何最終還是要看她自己的表現了,如果FC-31能上艦成為艦載機或者出口他國,也說明FC-31戰機確實有性能不凡之處,畢竟軍方或者購買者比我這個只能“瞎分析”的更瞭解FC-31的真實性能數據。


天下布武


殲-31的真實名稱是FC-31,它並不是國家所立項目,是中航工業自己研發的一款戰鬥機,310是它實驗時的工程代號,很多朋友就給它冠上了殲-31,所以不管它叫什麼只是一個稱謂罷了。它的亮相本身就是為了打開國際市場,也並不是像大多數人被誤導的那樣,認為是在與殲-20的競爭中敗下陣來,因此在這個大方向沒搞錯的前提下再來探討FC-31為何沒有列裝空軍部隊。

FC-31的首次出現還是驚豔到了大部分觀眾,讓我們誤以為國產版“F-35”要來了。


FC-31的首飛要比殲-20晚了一年多,而根據它的研發時間19個月來看,它確實不會存在與殲20同臺競爭的情況,這也就確定了它的定位,一款主要以出口為目的四代機(國內標準)。那麼既然是出口就不需要著急了,廣大網友也沒必要有急迫感,總想著趕緊定型成軍,然後形成戰鬥力。殲-20在2018年就被央視曝光已有三條生產線,可見目前的空軍的主要任務是加快殲-20的列裝規模和迅速成軍。

殲-20是一款重型雙發隱形戰鬥機,有極強的制空能力和多任務作戰能力。


由此可見,我們空軍的發展重點仍然是以制空權為主,對地打擊為輔,沒有制空權何談對地打擊,再說了世界上還沒有出現五代機的雙座版戰鬥轟炸型號,誰也不能保證我們會不會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當務之急我們要形成以殲-20為主,殲10、殲-16為輔的空中打擊體系,這樣足以發揮較大戰力,至於艦載力量則先由殲-15頂起,期待國產大航母與下一代艦載機共同面世。

美國艦載機力量也由F-18和F-35共同承擔,四五代機搭配使用。


FC-31離開我們的視線也有兩年多了,去年珠海航展沒有現身也讓眾多朋友失落。不管如何,FC-31是有機會成為我國下一代艦載機的,只不過要將它定型可能仍會有較長一段時間,但這也正是它的優勢。它可以成系列發展,像F-35那樣研發多個版本,座艙、垂尾、航電系統也都有較大的升級改裝空間。我們不急於一時,而是要像梟龍戰鬥機那樣,在追求質量和可靠性的同時,創造出最大的性價比,這樣也可以為將來的外銷之路打開通道。

殲-20是絕對不能外銷的,如果FC-31技術成熟以後將會是最具競爭力的五代機。


FC-31是一款中型隱形戰鬥機,具有多任務作戰能力,如果定型成功勢必會裝備部隊。我國幅員遼闊,從裝備上我們需要各式各樣的不同武器來滿足不同的作戰環境和任務要求,屆時空軍可以形成以殲-20與FC-31為主的搭配,海軍以國產大航母搭載FC-31與殲15的高低搭配,這樣一來就可以達到攻防兼備的戰略需求。因此FC-31沒有被列裝部隊服役是因為它還沒有定型,更別提量產。但是不管怎麼講,殲20和FC-31的出現都體現了我國航空工業也軍工業的發展,能拿出這樣的飛機更是體現除了我們的能力和自信。

相信不遠的將來FC-31必定會重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


我是軍武奇兵,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軍武奇兵


作為沈飛自己上馬的項目,目前主打國際外貿市場,但是以31為基礎深度改進的新機有望拿下海軍四代艦載機項目。

首先,容筆者說明一下:無論媒體或者軍迷怎麼叫(哪怕是央視4頻道),目前為止仍然沒有“殲31”這個型號。所謂的“殲31”是軍迷對FC-31這個外貿標號以訛傳訛、約定俗稱的說法,航空工業內部以“鶻鷹”或者31來稱呼這款飛機。


鶻鷹首架驗證機編號為31001,所以當時不明就裡的軍迷就以“殲31”稱呼這型飛機。

要想探究31這款飛機至今為止沒有拿下軍隊戶口本的原因,要從研發這款飛機的起因和定位來說。

很多軍迷都說31是沈飛參與空軍四代機競標的產物,敗給成飛的殲20後,沈飛方面“廢物利用”,將其推向國際外貿市場,以及競標海軍四代艦載機。其實,這也是一個天大的誤會。沈飛參架四代機競標的方案是上圖這款名為“雪鵠”的方案。這是沈飛與蘇霍伊進行技術交流的產物,與蘇37一個路數。

沈飛在四代機競標輸給成飛後,深切的感受到再抄襲蘇霍伊是沒有出路的,所以痛定思痛之下決定換個活法---看看抄襲洛馬有沒有出路。

接連在三代機、四代機項目競標中輸給成飛後,沈飛為了獲得隱身戰機的研發能力、保持對先進戰機的技術跟蹤,在航空工業集團的支持下,沈飛方方面自籌資金、自擔風險,自行上馬了“鶻鷹”項目。通過“鶻鷹”項目,沈飛掌握了飛機隱身技術、綜合航電技術以及先進機體結構、快速製造技術等。在“鶻鷹”戰機本身成果基礎上,航空工業根據未來戰機軍貿市場形勢,決定將該型飛機以FC-31的編號推向國際市場。

雖然目前國際四代機軍貿市場上是F35的天下,但是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買不到F35的國家,這就是FC31的市場機會---前提是FC-31自身要過硬。

當然,中國軍機研製歷史上不乏以外貿為目的由廠商自行上馬的項目最終逆襲拿下軍隊戶口本的例子,比如大名鼎鼎的K-8、L-15和轟6K。

這些“出口轉內銷”的戰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要符合中國軍隊的需求,二是本身要有足夠優異的性能。目前來看,這兩個條件31都不完全滿足。

首先,中國空軍在四代機方面有了殲20後,目前暫時並不需要另一款以制空為主的“低檔”四代機。對於中國空軍來說,目前當務之急就是裝備殲20,更多的殲20!

有人用美國F22+F35的組合來論證中國空軍裝備31的必要性,但是這些人忽略了F22與F35世紀上並不是“高地搭配”,而是任務搭配,F22主打製空,F22則是長於對地打擊。中國空軍在有了殲20這樣頂級的制空戰機後,理論上需要一款主打對地的四代機進行任務搭配,扮演目前殲16的角色。但是31從目前的研製思路來看,還是突出制空性能,兼具多用途能力,與殲20定位重疊,還是個“低配版”。

2、31目前並沒有表現出讓人眼前一亮的優點,性能中規中矩,而且完成度較低。

目前31只有2架原型機,而且第2架原型機修改幅度相當大。即便是完成度相對較高的第2架原型機,也沒有安裝齊備的航電系統,說明離完成全部試飛科目還有相當遠的距離,更不用提目前還沒有合適發動機的問題了。而且,對於這款主打隱身性能的四代機來說,有一點非常蹊蹺:筆者從來沒有看到31攜帶龍勃透鏡的照片。

所以,無論從這款飛機的定位、目前呈現出的性能水準和完成度以及空軍的需求來說,31目前都不會拿到部隊的戶口本,跟不用說列裝服役了。

但是,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雖然暫時無法拿下空軍訂單,但是作為我國唯一一架擁有艦載戰鬥機研製經驗的廠商,沈飛一直不遺餘力的將31向海軍推銷,以此為基礎打造中國海軍艦載四代機,據說已經拿下戶口本。

沈飛的這款艦載四代機雖然以鶻鷹為基礎,但是據說改進幅度相當大,幾乎是一款全新的飛機了,所以軍方給了一個新編號:殲35。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在成飛殲-10、殲-20批量列裝,甚至改型都已經滿天飛的情況下,基本同期出現的殲-31(正確編號應該是FC31,為方便閱讀還是以殲-31為準)在2012年首飛成功、2014年珠海航展驚豔亮相之後,就躲到深閨中。任憑外界猜測,反正沒人知道它該哪天定型入役。

一、定位不夠清晰

沈飛殲-31的研製目標一直在擺動,從早期四代機競標失敗的情況下,為保持四代機研發能力並且作為外貿機自籌資金進行研製。然後在發展到2.0版本後,突然改成海四隱形艦載機的呼聲高漲。

二、研發實力不足

不知道是不是在以蘇-27為基礎的機型上消耗了太多時間,自主創新能力變弱。一款歷時7年還在改型試飛中的戰鬥機,怎麼看都有點不正常。大家可以參照同期殲-20戰鬥機的研發進度,2011年首飛、2014年定型、2017年正式服役。

三、外部條件的變更

殲-31首飛時國內或國際市場都有強烈的需求,當時四代機也就中美俄三家還在研製或暫時未開始外銷。等到7年之後,美國F-35開始陸續交付國外用戶、俄羅斯蘇-57也準備要外銷、成飛的梟龍都準備改出隱身系列。再加上有點航空基礎的國家都開始準備自研四代機,很明顯,原地踏步很久的殲-31很難跟上步伐。

種種跡像表明,殲-31性能提升有限,現在的目標定位應該不是外貿用途,而是閉門專攻海軍四代隱形艦載機,畢竟有殲-15的研製經驗。不過什麼時候能入役,誰都講不清楚,一切以沈飛發佈為準。


河東三叔


對於殲-31戰鬥機這個型號本身就是杜撰的,因為這款戰鬥機真正的型號名稱是FC-31戰鬥機,這是我國研製的第二款第五代戰鬥機。目前我軍已經裝備了殲-20戰鬥機,這是一款具備隱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超視距打擊能力和超強機動能力的戰鬥機型號。

FC-31戰鬥機是我國研製的一款中型戰鬥機,其首次露面是在2014年的珠海航展上,當時這款戰鬥機進行了精彩的飛行表演,這是我國第一次公開正在研製的第五代戰鬥機。實際上當時我國的殲-20戰鬥機已經在進行試飛工作,這款機型是在2011年1月11日完成首飛的。



第五代戰鬥機的研製有相當大的難度,世界上具備這個能力的國家並不是很多,除了中國之外還有俄羅斯,而俄羅斯的蘇-57戰鬥機早在2010年1月就完成了首飛,但是至今都沒有裝備部隊,所以說研製難度不一般。


FC-31是一款專門用於出口的機型,從這個型號的名稱就看得出來,之前我國就有FC-1這款機型用於出口。第五代戰鬥機的研製成本非常高,一般國家都是無力裝備兩款第五代戰鬥機,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也是不會裝備兩款隱身戰鬥機的。


航空視界


首先說一下,沒有殲31那麼一個說法,也就是說軍方不認可,何來裝備一說呢?他叫FC31,名字系出同門的是FC1梟龍,FC20,殲10的出口版。他們的共同名字叫fighter China中國戰鬥機,都是外貿產品。

FC1和FC20都是成飛的,一個準三代輕型戰鬥機,一個是三代或者三代半中型戰鬥機,FC31是沈飛的,隱身中型戰鬥機。從隱身戰鬥機方面來講,中國不需要中型隱身戰鬥機,其實美國也不需要,都需要重型戰鬥機。因為國土面積大,打出去,路徑更長,所以需要重型戰鬥機。

包括F35,或者中國的FC31,都是中型國家的裝備,從世界上來看,強國也不裝備,包括法國,英國,德國。英國是沒有辦法,他要的是垂直起降F35B,如果英國有了A型,主要也是為了後勤統一,法德干脆不要。

所謂中型機,多數要的是多功能,能做空優戰鬥機,能做攻擊機。包括美國F16,F35,法國陣風,瑞典的鷹獅(雖然是輕型戰鬥機)都是能用就行,不要求特別性能。美國為什麼要裝備呢?一是讓盟友看,二是為了海外作戰。還有空優型的殲10和颱風,都是防禦型戰鬥機,中國是抵禦外敵侵略領空,颱風為了挑戰蘇聯蘇27,都是為了防禦。

所以中國不需要中型隱身戰鬥機,因為有殲20加殲16足夠了,防禦還有,殲10和殲11。FC31可以上艦,可能性在30%左右,甚至更低,甚至到零。因為航母空間比較小,就這一個優點,只是表面的優點,或者叫玩遊戲的優點。缺點卻很多,一是性能不佳,載彈量太少,效果當然不好。二是飛行路程短,留空時間短,光剩起降了,飛機大難調動,頻繁起降更麻煩。至於隱身,中國倒不擔心,隱身性能,中國做的很好,可以說直追美國。

所以FC31還要好好努力,盼著動力早點解決,好好去打國際市場。因為FC31不容易,沈飛作為戰鬥機的長子,在新型戰鬥機方面,前途充滿坎坷。因為成飛也有中型戰鬥機,很有可能推出隱形版的殲10或者叫FC20,就是把殲10拍扁,就是一款優秀的中型隱身戰鬥機。其實挺好的,壓力就是動力,中國隱形戰鬥機有的是,國際客戶隨便選,中國肯定會雙翅齊飛,翱翔藍天。



大志遠思想空間


從來就沒有什麼殲31這個型號,所有殲開頭的戰鬥機,都是軍方正式認可,採購了才給的稱呼。沒有軍方採購之前和梟龍一樣絕對不能稱殲31的。至於為什麼不採購應該說和殲20服役以後,一些列的對抗讓中國空軍徹底認清了4代機的理念,這幾年軍中為什麼再也沒有以前那些,蘇27改改也能擊落f22這樣的觀念了,對4代機的標準和戰術有了很清晰的認知,並逐步行程了一套作戰體系。f31目前來看各方面都達不到4代機的標準,另外這幾年空軍的項目很多,重點項目是運輸機和轟炸機,對於已經有4代機的空軍,再研發一款性能弱,對周邊對手並沒有技術優勢的中型4代機興趣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