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思维能力

概括思维能力

概括——简化提炼

“在柏拉图之后,他的伟大传人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科学家应具备三个条件:好奇、闲暇和自由。有好奇心才有对未知的探索,有闲暇才有时间去务虚思考,有自由才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尝试,不受约束地创造新事物。人类和地球上其他动物的区别,除了会说话和用两条腿走路以外,那就是好奇心和玩。如果真的有上帝,那么我们应该感谢他老人家给了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心,正是这样的好奇心让人类走上了科学之路。”

“在过去,人们一般习惯于把那些不事劳作,整天胡思乱想,一生清贫的科学家们视为社会的‘废人’。在他们看来填饱肚子,辛勤劳作,赚取更多的金钱财富才是最重要的,而把时间长期投入到没有任何物质收益的思考过程中是典型的傻子行为。但随着科技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一项伟大的科技发明会胜过万千人百年劳作,会颠覆传统生产形态和经济模式,今天即使是小学生也知道思考的重要性和巨大价值,而且现代人也开始理解高品质的精神产品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浇灌的,思考也是需要投入成本的,否则就没有杰出的思想诞生。而在两千年以前,亚里士多德就早已敏锐的洞察看透这一点,用寥寥数语精辟地概括出科学家的精神本质,为务虚思考的必要性正名,不愧为大师中的大师。”

望着课堂上学员们深若有所思的神态,思维教练继续讲道:“大家要牢记,在自然竞争中,人类胜过低等动物靠的不是体力而是脑力。同样,在社会竞争中,一流人才胜过三流人才靠的高级脑力技能而不是低级脑力技能。如果你们不能把自己的时间从日常工作俗务中夺回来,整日忙忙碌碌,丧失了好奇、闲暇和自由,那你们的脑力技能只能止于低级阶段,你们的成就也只能停留在目前的水平,永远无法更上一层楼。”

“老师,哪些脑力技能算是高级脑力技能呢?”

听了学员的疑问,思维教练微微摇了摇头道:“关于高级脑力技能是什么如果展开讲的话那又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不是本堂课的内容。在这里我只是想提醒大家注意在修炼自己的脑力技能时,要把重点放在更高层次的提升上,要舍得在高级脑力技能的培养上投资,这其中既包含着时间的投入,也包含着金钱的投入。现代人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就是急于求成,整天忙忙碌碌地工作赚钱,其实这样反而挣不到大钱。著名哲学家罗素就是一个坚定的悠闲论者,他认为许多人贫穷是因为他们每天工作八小时,如果能把工作时间压缩到四小时,绝大多数人都会很快富裕起来。”

听了这番“奇谈怪论”,学员们有些人恍然大悟,有些人则感觉如坠雾中,摸不着边际。

“减少工作时间怎么能可能增加收入,这不符合常理啊?”有学员忍不住反驳道。

“减少工作时间,等于收入的减少,这是常理。但我们可以转换一下思维角度,如果能把空闲出的时间用来学习,实际上你是用不工作所损失的金钱购买了时间,投资了个人价值提升,从长远看这笔投资会为你带来更高的收益。这就像资本家把利润投在扩大再生产上以赚取更多的利润,而不是投入到吃喝消费一样。罗素所主张的悠闲工作,是指用脑去工作,而不是流汗去工作,但要用脑工作就必须有时间去思考,要以损失一部分收入为代价,如果一个人舍不得损失目前的收入,整日忙碌于传统工作方式那是不可能有时间思考的,也就不会有任何创新改进而获取更高收益的机会。”思维教练耐心地解释道。

“道理其实很简单,卖铁矿石不如卖钢材赚钱,卖小麦不如卖面包赚钱,初级产品总不如深加工后的高级产品价值高。人的价值也同样如此,如果我们不花时间提升自己的脑力技能,那你只能是一个低级脑力工作者,只能做低价值的工作。”

“下面我们来学习概括,这是一种比划分更高级,也是更复杂的逻辑思维能力。所谓概括就是简化提炼,亚里士多德对科学家所具备条件的陈述是一种概括,罗素的悠闲工作论也是一种概括。如果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概括就像是从铁矿石中提炼出纯金属铁,这是一个思维深加工的过程。概括的作用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无处不在,比如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广告语是对客户需求的概括,制度是对行为准则的概括,常识是对经验教训的概括等等。概括的精髓有两个:1)简化,即按照思维的目的择其重点,而不顾其他。比如对事物我们可以按照优点性进行简化概括,也可以按照缺点性进行简化概括,还可以按照趣味性进行简化概括。2)提炼,即对事物去除杂质,提取所需要的精华,例如众人皆知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从复杂的天体运动轨迹现象规律中提炼概括出的伟大成果。一般来讲概括有五种形态:从有形到无形,从现象到本质,从特殊到普遍,从低级到高级、从复杂到简单。”

“老师,概括和划分都具有对事物简化的功能,它们是不是一回事呢?”有位学员皱着眉头问道。

思维教练略微思忖一下道:“的确,划分与概括都有对事物简化的功能,但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简化。以一堆苹果为例,划分可以把苹果分成好苹果和烂苹果,这是一种简化。概括可以挑出三个最好的苹果,这也是一种简化。大家能说一下这两种简化有什么不同吗?”

“前者关注宏观,后者关注微观。”

“前者必须无所遗漏,后者只须择其所需,而不顾其余。”

“前者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后者融入了许多主观因素,比如最好的标准,每个人都不一样,有些人按照大小选择,有些人按照口味来选择。”

学员们热烈地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时候,思维教练突然又问道:“如果把这堆苹果压榨萃取成苹果汁,这又是一种什么简化?”

课堂上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默默思索着划分与概括的不同。

“划分的简化是量的简化,概括的简化是质的简化。”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课堂的寂静,大家循声音望去,见回答者是一位漂亮的女经理。

思维教练满意地点点头道:“说得好,其实把刚才大家的观点总结一下,我们就可以得出划分与概括在简化方面的不同。到了概括思维这个层面,人的主观因素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客观因素。这就像自然界本来没有纯金属铁,只有铁矿石,但人类需要纯铁,于是提炼出了自然界本没有的物质。无论是定义思维还是划分思维,都是以客观为主,以主观为辅。而进入到概括思维阶段,就变成了以主观为主,以客观为辅。比如现实中本无文字和数字,但原始人类觉得用牛、羊、花、草等实物来表示意思不方便,于是就创造出文字和数字等抽象符号来代替,概念最初就是这么诞生的。抽象的符号是对实物的简化替代,这种简化是一种质的简化,它舍弃了事物的具体形态只取其本质属性,以定义的方式规定符号的涵义即可成立,成为大家约定俗称的交流方式。当概念多了,又进一步简化概括诞生出更高级的概念,如动物、植物、矿物等,用来表示同类的实物。就这样一步一步人类由形象客观世界走进了抽象主观世界,让抽象思维成为主流思维方式。”

“简单讲,概括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类由内容思维向形式思维升级的需要。在对事物概括过程中,主观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尽管客观仍是思维的基础界面,但概括什么,如何概括的决定权已经由人类来决定了。这时候的人类不再是大自然的一粒棋子,而成为有能力决定规则的棋手了。”

【思维原理】

1、概括是内容思维向形式思维升级的需要。

2、概括——简化提炼

3、初级概括——有形层面的概括。比如,龟兔赛跑故事的情节概括。

4、高级概括——无形层面的概括。比如,龟兔赛跑故事的道理概括。

5、简化概括——按照思维的目的择其要点,而不顾其他。比如对事物我们可以按照优点性进行简化概括,也可以按照缺点性进行简化概括,还可以按照趣味性进行简化概括。

6、提炼概括——即对事物去除杂质,提取所需要的精华。例如众人皆知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从复杂的天体运动轨迹现象规律中提炼概括出的伟大成果。

7、概括和划分都有对事物简化的功能,但两者的层次不一样,前者是质的简化,后者是量的简化。

8、概括的表达形式和定义有类似之处,但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思维动作。比如,人们只有

先概括出事物的规律,然后才能去描述界定。概括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深加工过程,它关注

的是目的性和客观性,而定义只是一个准确描述界定的过程,它关注的是清晰性和客观性。

9、初级定义和划分是概括的基础,而概括则提升了初级定义和划分的层次,使之由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层次,从此人类思维内容的载体除了直观形象外,又多了抽象符号。

10、低等动物只具有初级概括思维能力,其思维的载体是直观形象。唯有人类具有高级概思维能力,其思维的载体是文字和数字等抽象符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