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思維能力

概括思維能力

概括——簡化提煉

“在柏拉圖之後,他的偉大傳人亞里士多德提出了科學家應具備三個條件:好奇、閒暇和自由。有好奇心才有對未知的探索,有閒暇才有時間去務虛思考,有自由才敢於標新立異,大膽嘗試,不受約束地創造新事物。人類和地球上其他動物的區別,除了會說話和用兩條腿走路以外,那就是好奇心和玩。如果真的有上帝,那麼我們應該感謝他老人家給了我們對世界的好奇心,正是這樣的好奇心讓人類走上了科學之路。”

“在過去,人們一般習慣於把那些不事勞作,整天胡思亂想,一生清貧的科學家們視為社會的‘廢人’。在他們看來填飽肚子,辛勤勞作,賺取更多的金錢財富才是最重要的,而把時間長期投入到沒有任何物質收益的思考過程中是典型的傻子行為。但隨著科技在經濟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一項偉大的科技發明會勝過萬千人百年勞作,會顛覆傳統生產形態和經濟模式,今天即使是小學生也知道思考的重要性和巨大價值,而且現代人也開始理解高品質的精神產品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澆灌的,思考也是需要投入成本的,否則就沒有傑出的思想誕生。而在兩千年以前,亞里士多德就早已敏銳的洞察看透這一點,用寥寥數語精闢地概括出科學家的精神本質,為務虛思考的必要性正名,不愧為大師中的大師。”

望著課堂上學員們深若有所思的神態,思維教練繼續講道:“大家要牢記,在自然競爭中,人類勝過低等動物靠的不是體力而是腦力。同樣,在社會競爭中,一流人才勝過三流人才靠的高級腦力技能而不是低級腦力技能。如果你們不能把自己的時間從日常工作俗務中奪回來,整日忙忙碌碌,喪失了好奇、閒暇和自由,那你們的腦力技能只能止於低級階段,你們的成就也只能停留在目前的水平,永遠無法更上一層樓。”

“老師,哪些腦力技能算是高級腦力技能呢?”

聽了學員的疑問,思維教練微微搖了搖頭道:“關於高級腦力技能是什麼如果展開講的話那又是一個複雜的課題,不是本堂課的內容。在這裡我只是想提醒大家注意在修煉自己的腦力技能時,要把重點放在更高層次的提升上,要捨得在高級腦力技能的培養上投資,這其中既包含著時間的投入,也包含著金錢的投入。現代人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就是急於求成,整天忙忙碌碌地工作賺錢,其實這樣反而掙不到大錢。著名哲學家羅素就是一個堅定的悠閒論者,他認為許多人貧窮是因為他們每天工作八小時,如果能把工作時間壓縮到四小時,絕大多數人都會很快富裕起來。”

聽了這番“奇談怪論”,學員們有些人恍然大悟,有些人則感覺如墜霧中,摸不著邊際。

“減少工作時間怎麼能可能增加收入,這不符合常理啊?”有學員忍不住反駁道。

“減少工作時間,等於收入的減少,這是常理。但我們可以轉換一下思維角度,如果能把空閒出的時間用來學習,實際上你是用不工作所損失的金錢購買了時間,投資了個人價值提升,從長遠看這筆投資會為你帶來更高的收益。這就像資本家把利潤投在擴大再生產上以賺取更多的利潤,而不是投入到吃喝消費一樣。羅素所主張的悠閒工作,是指用腦去工作,而不是流汗去工作,但要用腦工作就必須有時間去思考,要以損失一部分收入為代價,如果一個人捨不得損失目前的收入,整日忙碌於傳統工作方式那是不可能有時間思考的,也就不會有任何創新改進而獲取更高收益的機會。”思維教練耐心地解釋道。

“道理其實很簡單,賣鐵礦石不如賣鋼材賺錢,賣小麥不如賣麵包賺錢,初級產品總不如深加工後的高級產品價值高。人的價值也同樣如此,如果我們不花時間提升自己的腦力技能,那你只能是一個低級腦力工作者,只能做低價值的工作。”

“下面我們來學習概括,這是一種比劃分更高級,也是更復雜的邏輯思維能力。所謂概括就是簡化提煉,亞里士多德對科學家所具備條件的陳述是一種概括,羅素的悠閒工作論也是一種概括。如果用形象的比喻來解釋,概括就像是從鐵礦石中提煉出純金屬鐵,這是一個思維深加工的過程。概括的作用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無處不在,比如概念是對客觀事物的概括,廣告語是對客戶需求的概括,制度是對行為準則的概括,常識是對經驗教訓的概括等等。概括的精髓有兩個:1)簡化,即按照思維的目的擇其重點,而不顧其他。比如對事物我們可以按照優點性進行簡化概括,也可以按照缺點性進行簡化概括,還可以按照趣味性進行簡化概括。2)提煉,即對事物去除雜質,提取所需要的精華,例如眾人皆知的萬有引力定律就是從複雜的天體運動軌跡現象規律中提煉概括出的偉大成果。一般來講概括有五種形態:從有形到無形,從現象到本質,從特殊到普遍,從低級到高級、從複雜到簡單。”

“老師,概括和劃分都具有對事物簡化的功能,它們是不是一回事呢?”有位學員皺著眉頭問道。

思維教練略微思忖一下道:“的確,劃分與概括都有對事物簡化的功能,但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簡化。以一堆蘋果為例,劃分可以把蘋果分成好蘋果和爛蘋果,這是一種簡化。概括可以挑出三個最好的蘋果,這也是一種簡化。大家能說一下這兩種簡化有什麼不同嗎?”

“前者關注宏觀,後者關注微觀。”

“前者必須無所遺漏,後者只須擇其所需,而不顧其餘。”

“前者必須遵循客觀規律,後者融入了許多主觀因素,比如最好的標準,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些人按照大小選擇,有些人按照口味來選擇。”

學員們熱烈地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時候,思維教練突然又問道:“如果把這堆蘋果壓榨萃取成蘋果汁,這又是一種什麼簡化?”

課堂上頓時鴉雀無聲,大家默默思索著劃分與概括的不同。

“劃分的簡化是量的簡化,概括的簡化是質的簡化。”突然一個聲音打破了課堂的寂靜,大家循聲音望去,見回答者是一位漂亮的女經理。

思維教練滿意地點點頭道:“說得好,其實把剛才大家的觀點總結一下,我們就可以得出劃分與概括在簡化方面的不同。到了概括思維這個層面,人的主觀因素的重要性要遠遠超過客觀因素。這就像自然界本來沒有純金屬鐵,只有鐵礦石,但人類需要純鐵,於是提煉出了自然界本沒有的物質。無論是定義思維還是劃分思維,都是以客觀為主,以主觀為輔。而進入到概括思維階段,就變成了以主觀為主,以客觀為輔。比如現實中本無文字和數字,但原始人類覺得用牛、羊、花、草等實物來表示意思不方便,於是就創造出文字和數字等抽象符號來代替,概念最初就是這麼誕生的。抽象的符號是對實物的簡化替代,這種簡化是一種質的簡化,它捨棄了事物的具體形態只取其本質屬性,以定義的方式規定符號的涵義即可成立,成為大家約定俗稱的交流方式。當概念多了,又進一步簡化概括誕生出更高級的概念,如動物、植物、礦物等,用來表示同類的實物。就這樣一步一步人類由形象客觀世界走進了抽象主觀世界,讓抽象思維成為主流思維方式。”

“簡單講,概括的出現是為了滿足人類由內容思維向形式思維升級的需要。在對事物概括過程中,主觀因素起著決定性作用,儘管客觀仍是思維的基礎界面,但概括什麼,如何概括的決定權已經由人類來決定了。這時候的人類不再是大自然的一粒棋子,而成為有能力決定規則的棋手了。”

【思維原理】

1、概括是內容思維向形式思維升級的需要。

2、概括——簡化提煉

3、初級概括——有形層面的概括。比如,龜兔賽跑故事的情節概括。

4、高級概括——無形層面的概括。比如,龜兔賽跑故事的道理概括。

5、簡化概括——按照思維的目的擇其要點,而不顧其他。比如對事物我們可以按照優點性進行簡化概括,也可以按照缺點性進行簡化概括,還可以按照趣味性進行簡化概括。

6、提煉概括——即對事物去除雜質,提取所需要的精華。例如眾人皆知的萬有引力定律就是從複雜的天體運動軌跡現象規律中提煉概括出的偉大成果。

7、概括和劃分都有對事物簡化的功能,但兩者的層次不一樣,前者是質的簡化,後者是量的簡化。

8、概括的表達形式和定義有類似之處,但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思維動作。比如,人們只有

先概括出事物的規律,然後才能去描述界定。概括是一個創造性的思維深加工過程,它關注

的是目的性和客觀性,而定義只是一個準確描述界定的過程,它關注的是清晰性和客觀性。

9、初級定義和劃分是概括的基礎,而概括則提升了初級定義和劃分的層次,使之由形象思維上升到抽象思維層次,從此人類思維內容的載體除了直觀形象外,又多了抽象符號。

10、低等動物只具有初級概括思維能力,其思維的載體是直觀形象。唯有人類具有高級概思維能力,其思維的載體是文字和數字等抽象符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