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啟用“核選項”面對美國!人民幣石油時代即將開啟?

前幾天,沙特啟用了“核選項”,沙特高官們紛紛對外放話,表示如果美國通過NOPEC議案,沙特將停止使用美元作為石油結算貨幣。

NOPEC,即《反石油生產和出口卡特爾法案》,是美國國會要把以沙特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列為卡特爾進行起訴,也可以理解為“NO OPEC”,幹掉石油輸出國組織。

如果中東沒有了OPEC,那整個世界石油格局將變得天翻地覆!

相必大家對於中東的印象都極其類似,它是一個富饒的國家,隨處可見的豪車,不斷湧出的石油以及數不清的王子公主。

而如今王子公主的數量不斷暴漲,財政出現赤字為了維持國內的穩定,以5000王子的沙特為代表,中東國家們不斷加大開支,也就使得維持國內穩定需要的油價越來越高。

而且,OPEC擁有全球2/3的原油儲量以及一半以上的貿易量,不僅能夠輕易的通過“動動嘴皮子”就調控油價,而且還能夠把石油作為一種戰略武器。

當然美國也不會真的解散OPEC,因為OPEC本就是石油美元霸權中的一環,作為美國霸權的基礎,石油美元一直被視為不可觸碰的一塊逆鱗。

因為美國已經形成了一個石油美元的閉環,美國用美元從中日德韓等國家買工業品,接下來,中日德韓再用賺來的美元從中東諸國買能源,最後,中東諸國把從中日德韓賺來的美元再投資到美國來交保護費。

這個閉環使得美國可以在貿易和預算雙赤字的同時,還能保持匯率穩定,而且,大量回流的美元,維持了美國國內低利率的環境,為美國全球領先的工業科技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環境基礎。

更重要的是,石油美元的循環,不僅使得全球各國都被美國綁在了戰車之上,還使得製造業諸國不得不被油價剪羊毛,而中東諸國又不得不被美元剪羊毛,美國人民則在石油美元鑄幣稅之下,可以坐享其成。

故而一旦中東產油諸國拋棄美元,這就意味著美國將被踢出這個循環,匯率、利率、通脹、逆差等一系列問題,不僅可能將美國經濟搞崩潰,全球經濟甚至都會遭遇“核冬天”。

因此,在找到新的錨,取代中東石油之前,美國絕不可能拋棄石油美元,也不會讓OPEC崩潰。

沙特啟用“核選項”面對美國!人民幣石油時代即將開啟?


而前幾日,俄羅斯戰略文化基金會網站刊登了一篇題為《石油美元或在其誕生地消亡》的文章,其中就介紹了沙美及石油美元的前世今生,猜想了其壽終就寢的方式,文章摘編如下:


美國的石油美元有兩大肇端地、兩個生日。

一個是牙買加。1976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臨時委員會在該國首都金斯敦召開會議,決定從金本位向浮動匯率制轉化,逐步讓黃金退出國際貨幣、取消黃金官價。

另一個是沙特。1973年爆發第四次中東戰爭、引起席捲全球的能源危機後,時任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財長威廉·西蒙先後與沙特國王進行閉門會晤。雙方最終達成協議,將美元作為石油貿易的唯一計價和結算貨幣。

在遊說沙特成功後,美國人又與中東其他產油國談判,達成了類似協議。後來,西方石油七姐妹被新的國際石油卡特爾即歐佩克取而代之。歐佩克遂成為由金主們所打造的新國際貨幣體系中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正是歐佩克令美元變成了石油美元。

我們可以從中得出若干結論:其一,倘若美國人1974年在沙特折戟沉沙,那麼就不會有令美國欣喜若狂的牙買加體系於1976年的出現;其二,新的本位制其實就是石油美元,國際石油市場不斷刺激美聯儲開動印鈔機。

建立於石油美元基礎之上的國際貨幣體系已經存在了40多年。然而,它的鼎盛且法力無邊時代已一去不返。

這一體系的弊端在2008年至2009年的金融危機後凸顯出來。如今,恐怕只有懶人才不會談論全球經濟去美元化的必要性。法國總統馬克龍就提過不下十次。然而,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1995年時,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所佔份額尚為59%,去年已增至63%。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提供的數據也表示,2012年時,29.7%的交易採用美元結算,2019年初時則高達39.1%。難道這就是去美元化?

不過,沙特如今似已挺身而出、打破傳統。4月初,沙特發表了或將去美元化的非常重要的聲明,作為對華盛頓舉措的回應:倘若美國國會通過所謂的反歐佩克法,沙特或將撕毀於1974年達成的石油美元協議,用其他貨幣取而代之。

沙特的經濟利益正悄然從美國轉移到全球其他地區,何況石油是很多國家的剛需。倘若沙特兌現威脅、放棄美元結算,它失去的只是美國市場,完全可以將這批石油轉而出口至其他國家。

我想重複的是,很可能美國不會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不通過這部反歐佩克法案,利雅得也就不必棄用美元了。然而,它在未來繼續使用這一威脅手段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45年前,石油美元誕生於沙特。不排除它恰恰會在這個中東產油大國壽終正寢。

如今動用“核選項”的念頭已經被鬧得沸沸揚揚。

沙特啟用“核選項”面對美國!人民幣石油時代即將開啟?


OPEC令得沙美兩國共同牟利 還要鬧得如此下場?

因為在美國,打擊高油價與之前的貿易談判換就業類似,都是“政治正確”,這麼做能夠獲得民眾的支持,所以,就需要賣力演這出戏。

因此,也與對貿易的態度類似,NOPEC這個議案,在過去幾十年,都是議會激烈的提出,然後總統來當背鍋俠,出面“否決”。

簡而言之,就是總統和國會一起演雙簧,每次藉著NOPEC的名義,讓中東的石油家族們交點Dollar作為保護費。

過去雖然百試百靈,但特朗普上臺之後似乎一切都變得“假戲真做”了。

特朗普的人設是一貫抵制高油價,鍵盤噴擊OPEC,還一直都是NOPEC議案的堅定支持者,幹掉OPEC本就是他的競選承諾,所以,動用否決權似乎不像是特朗普幹出的事。

因此,沙特動了“核選項”的念頭...

並威脅以非美元貨幣賣石油,可一旦特朗普真的簽字通過NOPEC法案,首當其衝的就是導致全球油價大跌,美國自身頁岩油儲量的價值也隨之大降。

美國能源部長裡克佩裡曾表示,NOPEC法案可能會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

美國財經媒體CNBC分析認為,即使雙方不太可能真的大打出手,但沙特若拋棄石油美元,也將嚴重破壞美元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降低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影響力,並削弱其對各國實施制裁的能力。

不過最終阿聯酋能源部長馬茲魯伊和沙特石油大臣法利赫8日分別表示,包括阿聯酋和沙特在內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各成員國將繼續使用美元進行石油交易,目前沒有用其他貨幣替代美元的計劃。


沙特啟用“核選項”面對美國!人民幣石油時代即將開啟?


中國作為石油消費大國 能夠趁此機會順水推舟?

2016年,俄羅斯一名副外長曾表示,俄羅斯正在認真考慮以人民幣作為石油結算貨幣的可能性。而且除了石油交易,在俄羅斯與中國的其他貿易往來中,人民幣的作用也越來越凸顯。他曾經對媒體表示,“現在是時候了,我們將拋棄美元,並尋求替代貨幣。”

2016年10月,中國進口的部分俄羅斯石油已實現人民幣結算。伊朗、阿聯酋等國也已同意用人民幣結算。

2017年9月15日,委內瑞拉石油部發布的公告中,石油價格是以人民幣計價的。同時,委內瑞拉政府宣佈在一切交易中禁用美元。

2018年1月,在中國的上海和香港之外,迪拜交易所也推出以人民幣計價的期貨合約交易。2018年11月,伊朗央行旗下的外匯牌價網站以人民幣取代美元,列為三大主要換匯貨幣之一,意味著包括伊朗石油業在內的經濟活動將擴大人民幣的使用量。

除了在石油貿易中推進以人民幣結算,上海期貨交易所去年推出的原油期貨也極大增強了中國在石油定價權上的話語分量。據去年6月新華社報道,上海原油期貨的日成交量(1.8萬億元)已超過迪拜原油期貨合約,成為亞洲市場交易量最大的原油期貨合約,僅次於紐約和倫敦兩大老牌基準市場,躋身全球交易量前三,並且境外投資者踴躍參與。

2018年12月,據路透社計算,在推出後短短9個月內,人民幣原油期貨的交易總量佔國際市場份額已達6%。中國期貨市場正在改變全球能源市場的規則。

這也證實了人民幣石油已經慢慢崛起,如果真有那麼一個契機,成為全球結算貨幣也是能夠想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