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仍在山里的 三线厂


三线建设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中西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很多的三线厂都建在大山之中。随着改革开放,交通不便成为制约三线企业发展的瓶颈,上世纪九十年代大量的三线企业从大山深处搬迁到了中心城市近郊,原来的厂房、住宅也差不多荒废了。

至今仍在山里的三线厂已经很少了。这样仍在山沟里的企业,离中心城市也不是很远,交通也不再是瓶颈。

有过工作、生活在大山深处三线厂经历的,体会最深的,估计就是出门难,过去一两百公里的路程,需要经过所在地级市、县等,转几次车花上一天的时间才能到家。

当然这样的三线厂也有好的一面,因为地处山区,周围植被绿化非常好,空气非常清新,这样环境清新的地方是适合养老的。

过去三线企业周边就是农村,市场上售卖的蔬菜、农副产品基本都是附近农民自己种植的,按时下的说法几乎都是绿色产品。

过去的三线厂因为地处山区,工厂就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好的一面就是民风淳朴,坏的一面封闭的环境也会影响人的思想。

过去在三线企业,一家人都工作在同一间工厂是很普遍的事。大部分人出于家庭的考虑,也都是在工厂内找寻配偶。

经过两三代人,使得很多三线企业内部人员间沾亲带故,从外面进来的,常常会在无意之中就得罪大片人。

高考是改变个人命运的一个途径。在三线厂也是一样,过去很多父母希望的就是子女好好学习,考上大学离开山沟,父母退休后也跟着子女离开大山。

现今随企业改制等,现在好像已经没有三线企业了。

三线建设、三线企业已经进入历史。

象这样的至今仍在山里,过去的三线厂,道路、建筑还保留着三线厂的影子,现在已经很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