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前這樣養孩子,3歲後省心100倍!(早點看到該多好!)

3歲前這樣養孩子,3歲後省心100倍!(早點看到該多好!)

圖文 | 網絡

編輯 | 小T(TOPKID_CN)



小T最近收到了很多家長的留言,詢問小T一些育兒方面的疑難問題。

因為孩子0-3歲,是孩子各方面高速發育的一個階段。作為爸媽,瞭解孩子,才能正確對待孩子。

今天分享這篇詳細、實用兒童培育的乾貨文章,希望會對各位家長有用~

(文章較長,適合慢慢閱讀)

3岁前这样养孩子,3岁后省心100倍!(早点看到该多好!)

1

敏感期不可忽視

說到敏感期,這是近些年的一個新名詞,寶媽們應該不陌生,據說,孩子在6歲前,有30多個敏感期,但大部分都不是特別重要。

著名的蒙臺梭利認為,孩子在3歲前,重視5個敏感期足矣,也就是說,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這五個敏感期主要由媽媽發現併發掘,因為它們有的明顯,有的卻很隱蔽。

☛ 口腔敏感期

出生不久持續到一歲多一點,是口腔敏感期。無論成人怎麼阻止,孩子總把手放進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

成人千萬不要認為不乾淨而去阻止孩子,否則會留下心理隱患。

成人要做的就是保證入口的東西相對乾淨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東西讓孩子用口腔去探索!

有些孩子進入幼兒園、小學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習慣,甚至延伸成別的不良行為,例如:愛吃零食、吐口水、罵髒話!都在一定程度與口腔敏感期沒過好有關。

3岁前这样养孩子,3岁后省心100倍!(早点看到该多好!)

☛ 語言敏感期

語言敏感期幾乎伴隨著整個幼年時代,從孩子開始牙牙學語,到可以流利地朗誦一段故事,這都得益於孩子的語言能力。

綜藝節目中,陳小春的兒子,吳尊的女兒,都可以流利地說出英語,可以做到母語和外語的隨意切換,這說明孩子的語言能力,越早開發就越好。

在孩子1-2歲,是語言的爆發期,在此期間,孩子說話的慾望會很強烈,學語言也很快家長要抓住這個時期,多跟孩子說話,這樣以後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會很強。

☛ 秩序敏感期

有的媽媽對孩子的執拗很頭疼,孩子自己下樓梯,如果媽媽抱著他下去,他就會大哭大鬧,非要從抱他的那個位置再從新往下走。

還有的孩子,非要自己關燈,媽媽給她關了就會哭鬧,非要把燈再開開,然後親自關掉。

孩子這是進入了秩序敏感期,在他的世界中,和諧的有秩序的東西會讓他有安全感,甚至感到愉悅

這個時期不要逼迫孩子接受無秩序性,不要跟孩子死磕到底,覺得孩子這是人性,其實是他從環境的秩序感中建立了內心的秩序,從而構建了各種智能。

3岁前这样养孩子,3岁后省心100倍!(早点看到该多好!)

☛ 細節敏感期

孩子在這個時期,學會了觀察,比如地上的小螞蟻,牆縫中的蜘蛛網等,都讓她樂此不疲,長時間地蹲著觀察。

家長此時不要打擾他,這是細節敏感期來臨了,他在觀察世界,藉此培養了專注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他有可能會翻垃圾檢出雪糕棍,有時候會在泥巴中找小珠子,愛會收集媽媽認為是垃圾的小東西,家長可不要嫌麻煩,孩子這是在觀察世界呢。

☛ 物權意識敏感期

兩歲多的孩子進入物權意識的敏感期,常常說「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麼東西都不肯和別人分享,甚至媽媽也要不到他手裡的東西。

親愛的爸爸媽媽千萬不要認為孩子自私,非要想辦法把他這毛病改掉不可。

兩歲孩子的哲學是「我的我的,什麼都是我的」。我們也應該理解這個階段孩子的行為,而不是亂貼標籤。

▌注意1:處在強烈的物權意識確認期的孩子,大人千萬不要去逗引孩子,強搶孩子手中的東西,讓他哇哇大哭,然後羞他「你真小氣!」這是絕對不可以的行為!

▌注意2:當孩子能分享的時候,把東西分給我們吃,我們一定要接受,不要說「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這樣就是拒絕孩子的分享,將給孩子帶來的感覺是失望,孩子就會把分享和失望聯繫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樂,慢慢就不願意分享了。

3岁前这样养孩子,3岁后省心100倍!(早点看到该多好!)

2

語言啟蒙要抓緊

不說奶話,例如「腳腳」「鞋鞋」「吃飯飯」,甚至自編些別人聽不懂的嗲語。

自出生起,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都應該是語法正確,發音標準的母語

主要撫養者與嬰兒對話時要用誇張的口形、清晰的聲音、緩慢的速度,例如:「寶-寶-睡-醒-了」。

切忌說奶話,否則到了四五歲時仍然口齒不清。孩子能一次性學好標準的發音,為什麼要讓他多學一次奶話?

浪費時間、精力、神經信息儲存區。許多孩子到了兩歲多還分不清你我他,這也是成人不注意的結果。

為了讓孩子儘快掌握第一、二、三人稱代詞,一週歲之後媽媽和寶寶交流時就應該採用人稱代詞,以便孩子模仿。

應該多說「我倒水給你喝」,而少說「媽媽倒水給寶寶喝」

孩子說「寶寶的」,成人應該跟著說「是的,是你的」。當孩子說錯時,千萬不要鬨堂大笑,那當下孩子會被笑懵的,失去了學習的機會。

3岁前这样养孩子,3岁后省心100倍!(早点看到该多好!)

3

培養寶寶的專注力

專注力,就是我們常說的注意力,它指一個人專心於一件事、一個活動時的心理狀態。

細心觀察我們周圍的 「學霸」,你就會發現,他們並不見更聰明努力, 但是為什麼他們學什麼都快?學什麼都能學好?

原因就在於,學霸比別人專注時間更長。他們在單位時間內,將學習的效果達到了最大化。

在如今這樣一個知識大爆發的時代,需要快速的汲取更多的知識, 專注力差的孩子,學習效率也會相對較低、效果也差,別說去學習舞蹈、音樂、美術、奧數等一些特長了,學校的課業就已經讓他們非常吃力了。

同樣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努力,學習效果可能相差十萬八千里。

3岁前这样养孩子,3岁后省心100倍!(早点看到该多好!)

① 尊重孩子的節奏,找準接入時機

我們說家長不要打擾孩子,並不是說完全聽之任之,關鍵時給與正確的引導,才能有助於孩子專注力的連續。

具體什麼時候介入,其實還是要根據孩子狀態要決定。

如果孩子明顯遇到了困難,一般觀察一段時間。如果他能自己解決困難,就沒有介入的必要。

要是他不能解決困難,但情緒穩定,那多讓他自己摸索一會兒,畢竟孩子經歷瞭解決困難的過程,才能獲得進步。

當明顯感覺到孩子的煩躁時,才會安撫他的情緒,從旁給與啟發,讓他不至於感到無助。

3岁前这样养孩子,3岁后省心100倍!(早点看到该多好!)

② 合理期望,準備符合孩子水平的玩具

孩子坐不住,有些家長憑主觀感覺,就下了孩子專注力差的結論。

其實,大部分孩子的專注力都是達標的。由於個體差異,孩子之間確實有微弱差異。

但只要孩子能較快地進入專注狀態,而且能在分心後較快地回到原任務,專注力就是良好的。

大部分家長不瞭解孩子的發展規律,高估了孩子的能力,以致於為孩子準備的玩具和活動都大大地超過孩子年齡範圍。

給 2 歲的孩子樂高小顆粒、教 3 歲不到的孩子算 10 以上的加減法……孩子做不到,自然沒興趣,如何專注?

為孩子準備符合他能力的物品和活動,孩子才有完成任務的希望,這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基礎。

3岁前这样养孩子,3岁后省心100倍!(早点看到该多好!)

每個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有這些品質:

大方自信、獨立性好、意志堅強(自覺)、學習習慣好、專注力強、社交能力強。

否則到了十幾歲出現問題已經來不及,那時候父母對孩子幾乎沒有影響力。

我敢保證你不會仔細看每一句話,所以你遲早還得回來重看一遍!是不是?收藏起來,可以隨時找出來看哦~

3岁前这样养孩子,3岁后省心100倍!(早点看到该多好!)

你在生活中,還碰到了什麼育兒難題呢?有沒有覺得難以解決呢?

不如上一節TOPKID的體驗課吧!

每節課後,專業老師都會針對孩子相關情況做出合理建議,讓家長在家就能享受專業老師的指導!

3岁前这样养孩子,3岁后省心100倍!(早点看到该多好!)

30分鐘的遊戲化課程,囊括四項核心課程,不管是語言表達,還是數理邏輯,在家就能上到真人直播的專業早教課。

超過1200個課程單元,覆蓋0-4歲全年齡

四大核心版塊,全面發展孩子語言、數學思維、英語水平、專注力和認知習慣

數千名專業早教老師

25分鐘課程,在遊戲中學習成長

線下早教的很多缺憾和問題都可以在TOPKID得到強有力的解決:

早教不再神秘和昂貴,家長可以在家天天有系統性、有針對性地玩耍和練習,讓不斷的重複幫孩子形成習慣並發展新的能力;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時間靈活安排每節課,喜歡的遊戲在老師指導後,用相應教具玩上一個小時也沒問題,讓孩子跟隨自己的節奏探索世界;

真人在線直播超級清晰直觀,老人阿姨也能秒懂秒會,隔代教育的難題真的可以大大得到解決。

這裡是TOPKID正式會員的課後反饋情況:

3岁前这样养孩子,3岁后省心100倍!(早点看到该多好!)3岁前这样养孩子,3岁后省心100倍!(早点看到该多好!)

現在每天多學一點,未來輕鬆一點!

- END -

3歲前這樣養孩子,3歲後省心100倍!(早點看到該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