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多部門出臺“減負”新政 讓基層幹部“輕裝上陣”

中國藍新聞客戶端 浙江衛視 記者 孫漢辰 林晨 湖州臺報道

整治形式主義,讓基層幹部“輕裝上陣”。浙江多個部門相繼出臺“減負”新政,用實打實的制度舉措給基層“鬆綁”,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今天,《浙江省公安廳減輕基層負擔關愛基層民警16條措施》正式發佈。通知明確,將進一步優化基層考核,取消發案數、破案率等考核指標,不把有沒有領導批示、開會發文、成立領導機構等作為考核內容。

“各類檢查、考核要減少60%,規定以後的考核檢查都要歸一個部門管理,改變以往多頭考核、多頭檢查的局面。”省公安廳治安監督管理總隊副總隊長馬勇軍說。

在浙江,七萬多名公安民警中,有近四成是派出所民警。他們將成為這項減負新政的最大受益者。通知要求,力爭做到派出所民警值班備勤“城市一人一床、鄉鎮一人一房”,推行彈性休息制度等措施,以此調動基層民警的工作積極性,更好服務轄區群眾。

省公安廳政治部正處長級督察專員吳偉強說,切實解決基層存在的“兩多一少”問題,即值班加班多,投訴追責多,家人團聚少。

近日,省委組織部制定出臺《為基層減負六條舉措》。全面清理無實質內容的載體、活動;規範黨建展陳,從嚴控制上牆內容,精簡黨建APP、微信公眾號。今後,我省組織部門將對文件、會議實行計劃管理,全年到縣級以下的會議、文件要減少50%左右,未列入年度計劃的一般不予“放行”。

省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近日出臺《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基層減負十條措施》,強調壓縮督察時間,精簡會議數量。同時改進督察資料調閱工作,調閱資料在往年基礎上減少30%左右,切實增強督察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新聞鏈接

實招硬招暖心更添信心 省公安廳出臺16條措施為基層減負

大力精簡文件、統籌壓縮各類會議、規範督查檢查考核……日前,浙江省公安廳印發了《減輕基層負擔關愛基層民警16條措施》(以下簡稱《16條措施》),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大力為基層鬆綁減負,激勵基層民警擔當作為。

不得將考核指標層層加碼,搞不切實際的指標排名

力戒形式主義,切實為基層減負,重點就在具體環節各個擊破。

最大限度削減“文山會海”。省公安廳《16條措施》提出嚴格發文計劃、嚴控文件數量、壓縮文件篇幅;加強會議統籌,減少會議數量,壓縮會議時間。明確,2019年下發至縣級以下的文件減少30%至50%;綜合性報告字數控制在3500字以內,簡報字數控制在2000字以內;開至縣級以下的會議減少30%至50%;一般性工作部署類視頻會議,時長不超過80分鐘;上級部門已開至市級的視頻會議,省廳不再召開續會。

除“文山會海”外,基層所隊一直備受各項考核困擾。不少基層民警在工作時最怕被各種臺賬、彙報材料、考核督查等“綁架”。省公安廳《16條措施》明確,嚴格執行督查檢查考核事項審批備案制度,督查檢查考核事項總量同比減少60%以上,統一歸口督察總隊提交審批,經批准後統一組織實施,各警種不得自行開展。

《16條措施》規定,除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有明確要求的工作外,取消各類考核評比創建活動的臺賬表格。不得把有沒有領導批示、開會發文、成立領導機構、增加人員編制、機構牌子和制度上牆、安裝政務APP、關注微信公眾號等作為考核內容。嚴禁下達罰沒款數額、刑事拘留數、行政拘留數、發案數、退查率、破案率等不合理、不科學的考核指標。不得將考核指標層層加碼,搞不切實際的指標排名。

《16條措施》還明確要求,督查檢查考核以信息化、無感式為主。倡導“地點隨機、人員隨機”的“雙隨機”方法開展日常調研走訪,掌握基層工作實情,減少年底扎堆突擊督考。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工作自然留痕、結果自動生成,實現可核查可回溯,取消形式化的人為“留痕”,杜絕基層為應付考核弄虛作假。

省公安廳情指聯勤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優化考核評估,給基層更大自主權,保護和調動基層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激發基層活力,讓基層把工作重心從圍繞上級考核轉向圍繞服務群眾、圍繞防範化解風險、圍繞整治社會治安突出問題,不斷提升公安工作整體效能。

著力解決“兩多一少”問題,愛警暖警惠警出戰鬥力

和平年代,公安隊伍是一支犧牲最多、奉獻最大的隊伍。近年來,省公安廳黨委高度重視從優待警工作,從職級待遇、福利收入、撫卹優待、家屬保障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乾貨舉措。

“要讓基層民警更好地為群眾服務,我們就要更好地為基層民警服務。”省公安廳政治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這次制定關愛民警具體措施時,堅持問題導向,廣泛瞭解基層民警的實際需求,努力解決民警反映強烈的“兩多一少”問題。

“值班加班多”。因警力資源有限,一些民警無法得到及時休整,長期處於疲憊狀態,身體免疫力下降明顯。2018年全省8名因公犧牲民警中,有7人猝死在工作崗位上。為此,《16條措施》在充實基層派出所警力,堅持科學用警的基礎上,要求嚴格執行休息休假制度,完善補休輪休機制,連續兩天加班超過晚上12點的,要適當安排休息,連續長時間加班的必須安排休息,真正把休息權還給民警。

“投訴追責多”。2018年,全省共受理對民警有效投訴3808起,其中查實的僅佔總數11.9%,為民警發放正名通知書130份。有些舉報投訴雖已認定為誣告錯告,但仍然對民警心理造成消極影響。對此,《16條措施》提出,建立容錯正面清單和不擔當不作為負面清單。對工作中出現的失誤錯誤,實事求是進行綜合評判。認定免責的,將在考核評優、選拔任用等方面不受影響,真正讓民警放下包袱、輕裝上陣。

“家人團聚少”。公安工作的特殊性質,決定民警與家人聚少離多,特別是一些“雙警家庭”。對此,《16條措施》明確,保證基層民警每三年至少一次除夕回家團圓。對父母在外地、年齡較大或身體狀況不佳的民警應保證春節回家團聚。夫妻均為公安民警的家庭,原則上不安排雙方同時值班、同時出差,家中遇有特殊困難能確保一方回家照顧。夫妻兩地分居的民警,各級公安機關在公開選調民警時,同等條件下予以優先照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