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伐 Google!為什麼建智能城市要毫無隱私?

【CSDN 編者按】未來勢必會是物聯網、AI、雲計算與大數據相結合的高科技時代,然而這一天到來之前,不少人在暢想這座「未來之城」時,依然會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同時也對自己的隱私也表示深深地擔憂。

日前,據外媒報道,Google 旗下 Sidewalk 實驗室正計劃在多倫多建立一個高科技的社區,以智能化的設備為載體,實時感知外界氣候而做出相應的變化、以特定的信號提醒用戶出行的注意事項......不過,該項目引發的最大恐慌的在於,該地區居民的一舉一動都將被記錄下來,那麼,創新和隱私究竟能否共存?!

討伐 Google!為什麼建智能城市要毫無隱私?| 極客頭條

作者 | Anna Nicolaou@The Financial Times

譯者 | 彎月

出品 | CSDN(ID:CSDNnews)

昔日的魚類加工廠坐落在一個非常不起眼的角落,第一次去的時候出租車司機開過了都沒發現。最後車停在了街對面空曠的停車場裡,我疑惑地看了看司機,而他衝我聳了聳肩不置可否。在多倫多郊區這片12英畝被遺忘的湖濱上,坐落著一座寬敞的藍色建築,周圍幾乎看不到工廠和高速公路。

如今,Google打算在這片被遺忘的土地上大展拳腳,屆時一切都會改變。這裡正是Google為建設未來之城而選擇的地點。

該項目的主要目標之一是解決各大都市普遍存在的問題,例如擁堵、低效的服務與超出負擔能力的住房。2月份,Google發佈了充滿未來特色的大型木質結構建築的計劃說明書。這些由Thomas Heatherwick的工作室和Snøhetta(一家位於挪威的建築公司)負責的建築將在不久的將來聳立在安大略湖的湖邊。

Google的這棟藍色建築容納了規劃運營和展覽中心,是為了通過市政當局的審批而做的準備——此次審批將來幾個月內進行。這個展覽中心更像是一個科學博物館,而不是Google的指揮總部。正在展出的建築模型是一個由六角形木塊組成的“動態街道”模型和一個“雨衣”模型——透明的圓頂塑料頂棚覆蓋了建築上方以及前方區域。

據稱,這項雨衣的氣象技術能夠做到冬暖夏涼,讓居民每年擁有50天以上的涼爽夏季。鑑於多倫多冬季的平均氣溫會降至-7C,而在7月份會高達27C,因此這項技術可以讓居民的生活更加舒適。

2月份,Sidewalk實驗室(一家Google的附屬公司)向記者展示了技術原型。這些六角形的木頭無需用鹽即可加熱融化冰雪,這意味著居民永遠不會在寒冷的冬天在人行道上滑倒。上面鑲嵌的LED可以改變顏色,用以提示某天街道的用途,例如,它可以將汽車行駛的主幹道變成步行街,還可以添加自行車道。

互動展出還演示了讓遊客切換城市,增加樹木或綠色空間,縮小和拉伸各個大樓的模型。在遊客建立好他們喜歡的城市版本後,他們可以貼上一個笑臉。

但是,該項目引發的最大恐慌的在於,在這個未來的碼頭區,居民的一舉一動都將被記錄下來。有關隱私和秘密監視的擔憂油然而生。

當人們和汽車穿過街道時,小型隱藏式攝像機會捕捉到低分辨率的人物和汽車圖像。Sidewalk說,這個系統會對可識別性的信息做模糊化處理,標記上“行人”或“車輛”,然後輸入到“公民數據信託”中。這些數據將用於實時規劃服務,即所謂的“居民反饋”。

在早期的提議書中,Sidewalk說:“如果城市支持創新,那麼他們就會歡迎發展的挑戰……為了做到這一點,就需要設計出極大的靈活性,及時完善最佳的創意想法,並創造一個持續改進的循環。”

這片土地歸多倫多湖濱區所有,這裡的政府機構擔負著湖岸線繁榮發展的重任。2017年,該政府機構啟動了智能城市的計劃,面向開發商提出了的招標程序。最終,Sidewalk以12英畝的初步開發計劃贏得了競標——該項目預計耗資超過10億美元。

Sidewalk已承諾在“第一階段”投入5千萬美元,其中包括諮詢、公共宣傳項目以及上述藍色展覽館。目前,該科技公司尚未公佈完整的計劃,儘管第一階段預計容納5千人。然而,最近的計劃顯示Google第二和第三階段的野心更大:開發350英畝的湖濱土地,總計容納7萬5千名居民。

展覽中心設置了一面巨大的“反饋牆”,讓參觀者填寫預先準備好的問題,例如:有的便籤貼上寫著“我對________並不感興趣”,你可以填寫:“監視狀態”或“讓多倫多再現輝煌”等。

烏托邦還是反烏托邦?

自2017年10月,加拿大總理賈斯汀·特魯多宣佈Sidewalk即將到來後,加拿大人和利益相關者紛紛猜測這些計劃會建立一座烏托邦還是反烏托邦。

Sidewalk稱其計劃為“世界上第一個互聯網打造的社區”。

“眾所周知這個世界在不斷變化。我們可以選擇抵制這種變化,或者被這種變化嚇倒,但我們也可以勇敢地站出來塑造這種變化。”特魯多在新聞發佈會上宣稱,當時他正與包括Eric Schmidt在內的Google一眾高管站在一起。多倫多會成為其他人的榜樣,不僅是全加拿大的榜樣,也是全世界的榜樣。Sidewalk稱其計劃為“世界上第一個互聯網打造的社區”。

從很多方面來說,Google的野心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北美“智能城市”的重大嘗試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當時沃特·迪斯尼夢想著打造未來社區的實驗原型(Experimental Prototype Community of Tomorrow,簡稱Epcot,如今是佛羅里達州迪斯尼樂園的一個園區)就是佛羅里達的高科技未來之城。可惜,迪士尼在他的這一夢想在按照實際規模實現之前就去世了。

如今,新一代的技術夢想家們接受了同一個挑戰,重新構想我們生活的空間。蘋果、亞馬遜和Google都在美國各地購買了大塊土地。 2017年,比爾·蓋茨投資的一家投資公司在亞利桑那州的一片沙漠中花費了8000萬美元建造了一座“智能城市”,暫定名為Belmont。

但是,多倫多的湖濱區項目代表了北美最大最雄心勃勃的智能城市試驗點:在北美這塊大陸發展最快的大都市中,佔地350英畝的未受破壞的城市土地。

起初,加拿大人為此歡呼。然而,18個月後,該項目帶來的更多的是怨恨而不是熱情。Sidewalk的計劃讓很多人感到擔憂。這些評論家包括當地技術專家、房地產開發商、左傾新民主黨和保守黨政治家、都市主義者、學者、隱私專家、商界領袖和加拿大公民自由聯盟。

Sidewalk的首席執行官Dan Doctoroff負責接待了此次討伐Google的各位人士。這位Bloomberg前首席執行官和紐約市副市長表示,他對這些批評者並不陌生。他穿著西裝與一群穿著牛仔褲的技術人員在同一間辦公室工作,紐約市八年的從政生涯在他身上閃爍著自信的光芒。Sidewalk實驗室總部的會議室裡放著幾瓶蘇打水,他們剛剛在此召開了會議,他打消了這些人的顧慮。他說,他的使命是建立世界上第一個21世紀之城。

他說:“人們問我,如此大的爭議你不感到驚訝嗎?實際上我並沒有。在紐約時,我經歷過很多大項目,每一個都是一場鬥爭。最大的困難就在於我們要做的事情與人們知道的完全不同。明確闡述未來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魅力攻勢

Sidewalk還沒有將最終計劃提交給政府審批。與此同時,該公司的魅力攻勢已經全面展開,包括公共展示和一個免費的“對城市的工作和成長感興趣”兒童夏令營。據Doctoroff所說,經過數月的諮詢,該公司與18,000人進行了交談,在未來幾周內他們需要爭分奪秒,力爭完成他們的商業計劃。

完整的計劃包括17,000套住房,其中很多是20層高的公寓樓。面向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高達40%。Sidewalk承諾在第一階段創造近4000個工作崗位。接下來就是人工控制氣候的“雨衣”。

批評人士說,科技公司不應該施加這種影響,地方政府不應該將公共服務的責任移交給私有公司。

技術倡導組織Tech Reset Canada的聯合創始人Bianca Wylie說:“他們試圖通過政府制定的政策耀武揚威。”這位39歲的多倫多居民已成為反對Sidewalk的主力人物,並在市政廳會議發言。“這就是問題所在。我是一名技術專家。我並沒有反科技。”

但自從2018年Facebook劍橋分析公司醜聞曝光以來,人們已經意識到將數據交給大型科技公司的風險,加拿大黑莓手機公司Research In Motion的前任首席執行官Jim Balsillie表示,他一直是反對Sidewalk的直言不諱的評論家。他表示:“公司想要最大化利潤。但居民想要什麼?一個可以生活的社區。如果你讓這些公司胡作非為,那麼他們也會陷入困境。”

在這片土地上這些數據策略不受制約,就像你家後院的病毒一樣。

為了幫助解決這個問題,Sidewalk於2018年聘請了一位隱私專家Ann Cavoukian,該專家在建立全球數據保護標準上頗有權威——儘管從那以後她只是加劇了這種矛盾。

這位前安大略省私隱專員表示,Sidewalk的出發點是崇高的理想,而且起初她與Doctoroff相處得很好。但是,她說:“智能城市中的人們沒有知情的機會。這項技術將全天候運轉,你避無可避。個性化的數據是一筆寶藏……每個人都想要。”Cavoukian還說,最初Sidewalk聘請她是因為該公司需要模糊化數據識別,避免追溯到個人。

然而,10月份,該公司公佈了建立一個獨立的“公民數據信託”的計劃,通過該信託機構控制數據的收集和使用,從而有效地放手數據控制。所有公司(包括Sidewalk)都可以申請訪問這些信息。Cavoukian說:“那時我就明白我不能這樣做。”第二天早上,她向Doctoroff遞交了辭職信。

Doctoroff說,Sidewalk“整體的隱私管理方法已經得到了發展。我們知道這將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我們低估了爭議的程度,部分原因是去年公眾對技術公司和數據及隱私的關注度急劇上升。”

強烈的抵制

隨著世界各地開展了數百個智能城市的試點項目,Balsillie說:“大家都應該有所警惕,數據的傳播無縫不入。在這片土地上這些數據策略不受制約,就像你家後院的病毒一樣。”

關於是否會發生Google化的問題,Cavoukian說:“目前這一點尚不明朗。”

多倫多著名的房地產開發商Julie DiLorenzo等批評人士表示,Sidewalk只開出了一張空頭支票,並沒有回答具體的問題,例如該項目將如何融資,以及人們是否可以選擇不參與數據收集。

一位當地的開發商說:“他們闖進多倫多,並假設這裡的人們想要這樣的生活。雨衣的創意只在小區內部有效。可是我們想到外面去,寒冷也是我們的文化和這個城市的一部分。”

儘管有這麼多人強烈抵制,但是加拿大人似乎還不想與Google說再見。由多倫多貿易委員會委託進行的2月份民意調查顯示,55%的多倫多人仍然支持該項目,76%的人認為只要公共利益得到保障,就應該繼續進行。

多倫多貿易委員會首席執行官Jan De Silva表示:“貿易委員會很高興Sidewalk實驗室的到來,也很高興這家公司能夠為碼頭地區帶來創新發展的理念,以及在多倫多發展智能城市。但我們的支持也並非沒有條件。”

回到湖濱,一位受邀的觀眾走過陽光明媚的展覽空間,瞥了一眼鬱鬱蔥蔥的戶外空間和陰涼的庭院。Sidewalk公共領域和文化主管、BuzzFeed前高管Jesse Shapins說:“我們仍處於規劃的過程。這是我們使用越來越頻繁的工具。”他指著3D地圖說,上面貼著一位訪客留下的笑臉,“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原文:https://medium.com/financial-times/future-shock-inside-googles-smart-city-2d3f606481b7

本文為 CSDN 翻譯,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出處。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 CSDN 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