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渠縣拿出“26條” 力爭成為西部最大服飾產業基地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渠县拿出“26条” 力争成为西部最大服饰产业基地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渠县拿出“26条” 力争成为西部最大服饰产业基地

4月3日,渠縣召開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會上表彰了16家優秀民營企業、15名優秀民營企業家、5個優秀品牌、18個先進部門和15個先進鄉鎮,簽約了一批招商引資項目。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渠县拿出“26条” 力争成为西部最大服饰产业基地

“26條”裡有真金白銀吸引民營企業家返鄉投資

在會前,與會客商們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邀請函——採用渠縣傳統手工藝劉氏竹編的工藝製成。除了別緻的邀請函,政府的誠意還體現在渠縣近日出臺的《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26條》(以下簡稱“26條”)中。據渠縣相關負責人稱,“26條”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渠縣實際審慎考量,儘可能加大優惠力度。

要素支撐方面,“26條”在全面落實各項減稅、降費和補貼政策措施的基礎上,繼續實行標準廠房前三年免租金政策,保持“水電氣”價格全市最低。

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渠縣將打造全縣干支線聯運公共服務平臺,支持恆基物流公司開設物流專線,採取政府補貼及物流企業自行降費等方式,確保園區及園區企業創辦的鄉村車間物流費用降低10%以上。

在促進信貸融資方面,渠縣將設立“兩個5000萬”基金。設立中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基金5000萬元,對金融機構為“重點中小微企業池”中的企業提供貸款所產生的風險損失按約定進行補償;設立每年5000萬元的工業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傳統產業技術改造、新興產業培育引導、創新研究和服務平臺建設等。

在填補人才用工方面,建立“宕渠智庫”和人力資源市場,對引進高端人才的民營企業給予獎勵補助;將招工穩崗納入單項考核,支持院企對接。在拓展行業市場上,政府性投資項目產品採購和年度政府採購,向本地民營企業傾斜,對參加國內外展示展銷的民營企業給予資金補助。

“實施意見裡有真金白銀,更加激發了我們回鄉投資的熱情。”北京華川卓越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何天毅表示。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渠县拿出“26条” 力争成为西部最大服饰产业基地

瞄準服裝產業建設西部最大服飾產業基地

搶抓東部沿海新一輪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渠縣將投資26億元,建設西部國際服飾產業城,預計2025年佔地面積達100萬平方米。代表完備產業鏈的“兩中心”“四基地”正在規劃建設中。

目前,已入駐特步、拉夏貝爾等21家品牌企業,年內將建成標準化廠房20萬平方米,力爭2025年入駐規模以上服裝服飾企業100家,成為西部最大的服飾產業基地,年加工服裝達2億餘件,可實現綜合產值100億元。

上海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達州市泉豐服飾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興孫表示,未來3年內將在渠縣投入4億元,建設高度智能化、自動化、當前最先進的吊掛柔性流水生產線100條,年產值達到25億-30億元,成為上海“拉夏貝爾”品牌的核心生產基地。

劉興孫認為,當前服裝生產面臨著重大轉型挑戰,正從勞動密集型向智能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泉豐未來在渠縣的發展,也是企業自身的一次轉型,使生產由人推動機器轉變為機器推動人,提高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

在現有政策外,與會嘉賓也對渠縣民營經濟的發展積極建言獻策。何天毅說,渠縣的營商環境近年來有很大提升,但與北京、成都等地還有差距。他建議,政府應認真理清歷屆政府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及時兌現相關承諾;牽頭處理企業之間、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債務問題,提出逐步償還辦法。同時,儘快研究細化引導企業總部回遷的辦法和措施,包括稅費、工商、用工、法律、政府服務等;加快政策配套,注重企業回遷、人才迴流、勞工回鄉“三同時”。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渠县拿出“26条” 力争成为西部最大服饰产业基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渠县拿出“26条” 力争成为西部最大服饰产业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