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真菌”来了?健康人群不会感染?医疗专家入村户惠百姓?

“超级真菌”来了?健康人群不会感染?医疗专家入村户惠百姓?

“超级真菌”来了?健康人群不会感染?医疗专家入村户惠百姓?

“超级真菌”来了?健康人群不会感染

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多出现在ICU病房,中国目前累计发现18例;全球感染者数量呈上升趋势

致死率超60%、近50%感染者90天内死亡……近日,一则“超级真菌被美列为紧急威胁、中国已有18例确认感染”的消息刷屏,引发公众恐慌。

专家表示,公众不必过分担心,“超级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医院内部,特别是ICU内,免疫缺陷人群存在感染可能,对多数感染者现有抗菌药物治疗有效,健康人群不会感染耳念珠菌。

不过,他同时提醒,目前全球感染者数量确实越来越多,可称为暴发性流行。这一现象的出现或许与人类生活方式、医疗方式有关。

耳念珠菌

最早于2009年在日本发现,随后在全球快速流行。

据美国CDC官网数据,目前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包括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西班牙、印度等。

尽管已有近十年的研究,但耳念珠菌的来源目前尚不明确。

“超级真菌”来了?健康人群不会感染?医疗专家入村户惠百姓?

“超级真菌”来了?健康人群不会感染?医疗专家入村户惠百姓?

“超级真菌”来源目前仍不明确

近日,《纽约时报》报道,一种名为耳念珠菌的“超级真菌”在美国多地暴发,目前美国已有587例确诊病例。该真菌导致病人“神秘感染”,并被美国疾病防控中心(CDC)列为“紧急威胁”,近50%感染者在90天内身亡。昨日,中国媒体发布消息称,目前中国确诊18例超级真菌感染。

“超级真菌”相关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不少网友在留言中表示担忧:“好可怕,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害怕!普通民众该怎么防护?”

记者了解到,耳念珠菌之所以被称为“超级真菌”,是因为它的耐药性比较强,血液感染后致死率高,而且在环境中生存时间较长。

尽管已有近十年的研究,但耳念珠菌的来源目前尚不明确,国内外学者对耳念珠菌致病性及耐药性的形成和快速进化的认识仍然有限。

美国CDC官网在关于耳念珠菌的情况说明中提到,耳念珠菌是一种新兴的真菌,对全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它是一种在医疗机构中传播的耐药菌,在美国仍然很少见;耳念珠菌可引起血液感染甚至死亡,超过1/3的侵袭性感染者(例如血液、心脏或大脑感染)会在一个月内死亡。

“超级真菌”来了?健康人群不会感染?医疗专家入村户惠百姓?

中国18例感染者多出现在ICU

中国首例“超级真菌”感染病例于去年发现,是一位患有肾病综合征和高血压的76岁患者。

2018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王辉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黄广华带领的团队通过合作研究,报道了中国首例“超级真菌”感染病例。

研究发现,中国首例耳念珠菌菌株对临床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普遍比较敏感,这意味着,现有抗菌药可以杀死“超级真菌”。此外,还发现硫酸铜对“超级真菌”具有很强的生长抑制效果,这一发现为医院内消毒杀菌提供了新方法。

一位长期研究耳念珠菌的专家告诉记者,中国累计发现18例感染者,其中北京3例、沈阳15例,感染者多出现在医疗机构的ICU(重症监护室)。他提醒公众不必感到恐慌,健康人群不会感染耳念珠菌,免疫缺陷人群才可能受到影响。

不过,他同时指出,国内多数医疗机构并不具备诊断耳念珠菌的条件,可能无法准确识别。美国CDC同样表示,除非医疗机构有专门的实验室,否则耳念珠菌可能会误诊为其他真菌,这种错误诊断可能导致患者得到错误的治疗。

“超级真菌”来了?健康人群不会感染?医疗专家入村户惠百姓?

释疑1

健康人群不需要预防“超级真菌”

专家指出,耳念珠菌之所以被称为“超级真菌”,一是因为耳念珠菌耐药性比较强,部分耳念珠菌菌株对临床常用的三大类抗真菌药都有耐受性(包括唑类、多烯类和棘白霉素类药物)。二是血液感染致死率高。

另外,它在环境中生存时间比较长,能长时间存活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皮肤及医院设施表面,从而导致院内暴发性感染。“比如病房里有一个病人感染了,耳念珠菌通过床单、医疗器械或者其他途径,传给其他病人。英国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耳念珠菌通过温度计导致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专家说。

患者感染后会出现什么症状?可以治愈吗?专家告诉记者,实际上,感染耳念珠菌的人本身就是ICU病房的人,感染的症状最终都是器官衰竭。

专家指出,此前中国发现的首例耳念珠菌菌株对抗真菌药物敏感,常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有效。从国外的情况看,也只有很少一部分耳念珠菌菌株对所有药物耐药,治疗较难。

另外,从“杀伤力”来看,研究发现“超级真菌”中国分离株在毒性方面比临床上常见的白色念珠菌还要弱。

有什么办法避免感染吗?专家表示,因为耳念珠菌发现时间不长,研究者较少,所以它的来源尚不明确。中国发现的患者很少,没有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所以研究也很少。目前国外有研究者认为,耳念珠菌是人体自身携带的一种共生菌,可能存在于皮肤或肠道里。但它到底存在于什么地方,现在还不清楚。

不过,专家提醒,耳念珠菌只可能感染免疫缺陷人群,主要是ICU病房里的人,健康人群不会感染,“对健康人群没有什么影响,也不需要预防。”

“超级真菌”来了?健康人群不会感染?医疗专家入村户惠百姓?

释疑2

全球“超级真菌”感染者日益增多

针对“超级真菌”在全球暴发性流行的说法,专家表示,从整体趋势看,全球感染者数量的确越来越多,可以称为暴发性流行。

他进一步解释说,2009年发现首例感染者之后的几年,其实没有发现特别多新病例,但从2013年开始,印度的感染病例变得特别多,到2015、2016年,美国、欧洲、印度开始大规模报道病例,不像以前零零散散,有时候一个医院出现几十个人感染。因为西方疾控部门比较关注这些问题,所以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新的物种开始大规模流行。

中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吗?“中国现在很难说。”他提醒说,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国内很多医院对耳念珠菌认识不够,而且检测条件不足,造成漏检。

“常规检测手段很难检测出耳念珠菌,部分条件较好的三甲医院有蛋白质谱技术和比较先进的微生物检测仪器,能够检测出。”不过,他同时指出,如今国内医院ICU消毒措施较到位,如果医院按规范操作,不太可能出现暴发性流行。如果出现感染者,马上隔离,对病房进行消毒,也没有太大问题。

“超级真菌”来了?健康人群不会感染?医疗专家入村户惠百姓?

释疑3

“超级真菌”出现受多重因素影响

“超级真菌”的出现,和抗生素滥用有关吗?专家指出,目前国内外学者还未发现耳念珠菌是如何出现的,但总体上与人类生活方式、医疗方式有关系。因为20世纪50年代以前,念珠菌感染相对较少,后来变得越来越多。

他表示,耳念珠菌和其他念珠菌感染日益增多,原因大致相同。一是存在免疫缺陷的人越来越多,随着医疗技术进步,人的寿命延长,年老后免疫功能也变得较弱,而且癌症化疗等新医疗技术的应用,让免疫系统变得有缺陷。另外,艾滋病的流行也是导致真菌感染的原因之一;临床上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也有影响。

新京报记者 许雯

医疗专家入村户 健康扶贫惠百姓


“超级真菌”来了?健康人群不会感染?医疗专家入村户惠百姓?


湖北钟祥市人民医院开展“百名医生下基层,健康扶贫访万民”活动。(资料图) 钟欣 摄

中新网武汉4月10日电 (卢涛)湖北钟祥市人民医院作为当地实施基层健康扶贫工作的主体,围绕“百名医生下基层,健康扶贫访万民”活动,医疗专家进村入户,将优质资源下基层,致力提升服务惠百姓。

为此,该院成立了健康扶贫政策推进工作专班,组建健康扶贫走访专家组,根据15个大病病种,每次选派10至15名高年资、责任心强的临床一线骨干医师组成专家组,共计200多位。


“超级真菌”来了?健康人群不会感染?医疗专家入村户惠百姓?


钟祥市人民医院医疗专家进村入户,将优质资源下基层,致力提升服务惠百姓。(资料图) 钟欣 摄

在丰乐镇,专家组刚踏进镇卫生院,就听到许多患者对专家们说:“嗨!医生,我们都在等您们呢!”在现场,主要是为已建档立卡的白内障、先心病、乳腺癌等大病患者,现场采血、测血压、B超、心电图检查,对每名患者健康指导,制定诊疗方案。

王岭村66岁的李爹爹,腿疼了四五年,走路也不得劲,一直以为是腰有问题,经过医生检查,才发现病因是颈部神经压迫过重。“人民医院给我们做了免费检查,节约了时间和费用,医生们服务态度也非常好,我们大家都很满意”。说完,李爹爹为医生竖起了大拇指。

医院专家团队还为每位走访对象建立了健康档案,给予健康指导及诊疗建议,对口专家还主动留下联系方式,为患者提供后续咨询服务和帮助。

走访过程中,医院严格落实临床一线医生协同下乡,携带B超、心电图机等便于搬迁设备,走进村庄为基层群众送健康,按照制定计划带领专家组到各个乡镇开展“六带”、“六问”、“六帮”走访活动。


“超级真菌”来了?健康人群不会感染?医疗专家入村户惠百姓?


钟祥市人民医院开展“百名医生下基层,健康扶贫访万民”活动。(资料图) 钟欣 摄

六带,即带专家、带设备、带政策、带流程、带药品、带资料;六问,即问生活习惯、健康状况、诊疗经过、治疗效果、治疗费用、健康需求;六帮,即帮助建立良好生活习惯、心理疏导、制定诊疗方案、联系专家、转诊、预约挂号。

在实际操作中,遇到行动不便的患者,或个人信息不准确,或外出务工或拒绝检查的病人,不能按时到卫生院进行集体体检,医院就安排一家家进行走访,历经辗转也要找到受访患者。

客店镇邵集村九组的黄界荣,已有80岁,在医院做了白内障手术,专家团队对其回访时,老人感激不尽,用颤抖的手在访视表上写下“医院就是我的家”,用质朴的方式表达了他的心情。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医院又开始运用“互联网+”服务模式,建立各学科医患微信群、基层医生交流群等,为病友和基层医务人员答疑解惑。(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