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如何解释,给我们什么启示?

圣哲同学


“大道无物,大德不得,大人无己。”


德是道的显化,至上之德,是没有己心,没有所谓“德”的观点和概念,只是以自身来彰显道。


《金刚经》里说,菩萨应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若着我、人、众生、寿者相,就不是菩萨。菩萨布施,应是三轮体空,没有布施者、没有被布施的对象、也没有布施的行为,若着了其中任何一相,布施都没有功德,就背离了布施的本意。

在现实里,凡凡处处打着德的名号去做事,有着想去彰显道的念头的德,本质上是背离了道的本质。

在大道废止、人道流行的世道中,才提出了对人品德的要求,有了仁义忠信礼的行为要求,而这些所谓的德行的要求,在现实的社会里,标准也是一再降低,到最后,初心已忘,徒有其形,华而不实。


失义而后礼,当人们连义都不能奉行的时候,就只能靠表面上的礼来维持表面上的和平秩序了,这个礼,就是人们道德文明最后的遮羞布,一旦扯掉这块遮羞布,表面上的和平也即刻消失,只能兵戎相见。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就是这样一个已经失掉了仁义忠信,甚至连礼的表面文章都已经维持不住了。《论语八佾》开篇:季氏舞于庭,孔子表达了季氏对周礼逾矩的愤怒: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奋力维持着最后的周礼,子贡想要撤掉告朔用的饩羊,因为告朔之礼,很久就已经废而不行了,孔子对子贡说,你爱这只羊,但我爱的是这只羊所代表的礼!

林放问礼的根本要义。孔子回答:“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当时的礼过于奢侈,彰显排场,但已经失去了礼的本义,于其要这样铺排浪费的表面之礼,不如直接回归礼的本质,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回归于道。

礼,忠信之薄,乱之首也。


仁义忠信失掉了以后,才需要礼来维持表面的平和,而这也是祸乱的开端,有人打着礼的名号开始战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典型的例子,有人不循礼,就打击他,但其根本用意,已经不是为了维护道,而是为了谋取私利。

回归到道的本质来看,真正能够遵循道的圣人君子,都是无心而作,无心而向善,无心而王天下的。


玉心读人文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①;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②。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③,上仁为之而无以为④,上义为之而有以为⑤,上礼为之而莫之应⑥,则攘臂而扔之⑦。故失道而后德⑧,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⑨;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⑩。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⑪;处其实,不居其华⑫——故去彼取此⑬。

[通释]

重视德的人不炫耀德,所以保持了德;不尊崇德的人刻意不让表现出的德失去,所以没有德。重视德的人不炫耀德也没有炫耀的目的,重视仁的人行仁并没有获取好处的目的,重视义的人行义就有除暴安良的目的,重视礼的人推行礼如果发现谁没有响应,就绾起衣袖拽着他依礼做事。所以失去道后才显现出德的重要,失去德后才显现出仁的重要,失去仁后才显现出义的重要,失去义后才显现出礼的重要。那推行礼是忠信的缺失和惑乱的开端;前面的认知(对道来说)是浮华的东西和愚腐的开始。因此大丈夫保持那道德的厚重,不认同那礼仪的浅薄;保持那道德的务实,不认同那礼仪的浮华——所以去除浅薄浮华坚持厚重务实。

[注释]

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重视德的人不炫耀自己的德,因此保持了德。上,用如动词,以……为上,崇尚,重视。这里的“上”兼有与“下”对应的意思。德,本指遵循道的原则行事的品质。(参见第二十一章注释①及该章[解读与点评])。第一个“德”,名词,重视德的人。不德,不炫耀德。第二个“德”,名用如动词,显示德,炫耀德。第三个“德”,名词。

②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不尊崇德的人不让刻意表现出的德失去,所以没有德。下德,轻视德的人,不尊崇德的人。下,以……为下,轻视,不尊崇。失德,失去表现出来的德,失去炫耀德的机会。失,使……失去。

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重视德的人不炫耀德也没有炫耀的目的。无为,不做事,不表现德。而,连词,大致相当于“也”。无以为,没有什么目的,这里是“没有炫耀的目的”。无以,没有什么,无所,没有……原因,没有……目的,没有……需求,与“有以”义相对。

④上仁为之而无以为:重视仁的人行仁并没有获取好处的目的。为之,行仁。之,指代“仁”。而,连词,大致相当于兼表语气的“并”。

⑤上义为之而有以为:重视义的人行义就有除暴安良的目的。为之,行义,行侠仗义。之,指代“义”。而,连词,大致相当于“就”。有以为,有除暴安良的目的。有以,有什么,有所,有……原因,有……追求,有……倚仗,与“无以”义相对,参见第二十章注释⑬。

⑥上礼为之而莫之应:重视礼的人推行礼如果谁没有响应。为之,推行礼。之,代词,指“礼”。而,连词,相当于“如果”。 莫之应,谁没有响应。莫,没有谁,这里是“谁没有”。“莫之应”是宾语前置,在这个否定短语中,代词“之”作宾语,置于动词谓语“应”的前面。

⑦则攘臂而扔之:就绾(wǎn)起衣袖拽着他依礼做事。攘臂,卷起袖子露出胳膊。《广韵》:“揎袂(xuānmèi)出臂曰攘。”扔,牵引,拉扯,拽。《广雅释诂》:“扔,引也。”之,指代没响应的人。

⑧故失道而后德:所以失去道以后才显现出德的重要。而后,以后。德,动词,显现出德的重要。下文的“仁”“义”“礼”用法相同。

⑨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那礼是忠信缺失和惑乱的开头。本句是一个判断句。夫,那。忠信之薄,忠信的不足。之,的。薄,浅薄,解释为“缺失”“不足”。乱,混乱,惑乱。首,开头,开端。

⑩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前面的认知是浮华的东西和愚腐的开始。本句也是一个判断句。前识者,前面的认知,指“上仁”“上义”的“为之”和“上义”的“有以为”的内容。华,浮华。愚,愚腐。

⑪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因此大丈夫保持那道德的厚重不认同那礼仪的浅薄。处,音chǔ,持有,保持。前一个“其”,代词,那,指代“道”与“德”。厚,厚重。居,义同“处”,持有,选取,认同。后一个“其”指代“礼”。薄,浅薄,浇薄。

⑫处其实,不居其华:保持那道德的务实不认同那礼仪的浮华。实,务实,实在。华,浮华,虚华。

⑬故去彼取此:所以去除浅薄浮华坚持厚重务实。彼,指礼的浅薄和浮华。此,指“道”与“德”的厚重和务实。参见第十二章注释⑦

[意义归纳]

本章提要出去除虚华,居厚处实的主张。

[考辨]

本章是《道德经》中最混乱的一章,分析本章很伤脑筋。

本章是“德经”篇之首。人们一般认为,《道德经》专门论述“道”与“德”的著作,实际上,全篇对“道”与“德”谈的也确实多一些。吴澄认为,“德经”篇之首为“上德不德”,故以“德”名篇。“篇名非有意义,释者乃谓上篇专言‘道’,下篇专言‘德’,其失甚矣。”“《道经》《德经》云者,各以篇首一字名其篇,后人因合二篇之名而称为《道德经》,非以‘道德’二字名其书也。”

为《老子》原文分章乃道家后学为之。道家后学极力否定儒学,否定礼,乃至否定仁义。为了突出道与德,一些“排斥异己”的思想被揉进了《老子》即《道德经》中,以至于造成文本的思维混乱。可以肯定的说,《道德经》被严重篡改是从分章开始的。

首先,王弼本在“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后有“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下德”是个让人说不清楚的概念,如果它只与“上德”对应尚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它一旦同时与“上仁”“上义”“上礼”对应,就说不清楚了。也就是说,不好确定“下德”在这些概念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换句话说,“下德”是不是比“上仁”优。按“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来推敲,“下德”当比“上仁”优,因为“下德”也是“德”。然而,“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之“有以为”真的不如“上仁”高尚,怎么能居于“上仁”前呢?况且,下德的“为之而有以为”与“上义”的“为之而有以为”相等,而且因为“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已经“无德”了,还怎么去跟“上仁”“上义”等比较?“下德”实乃冒充“有德”。综上,我以为,“下德”至多可以与“下仁”“下义”“下礼”形成比较,但是可以说,“下仁”“下义”“下礼”这些概念是不存在的,结论是,“下德”实乃是一个不应该引进的概念。

其次,“德”“仁”“义”“礼”都是抽象的概念,“德”以“有无”来论,要么循道而行“有德”,要么不循道而行“无德”,无法分出上下,因为没有中间道路可走。“为之而有以为”就是不循道而行了,已然“无德”了。

再次,推崇“道”与“德”本无可厚非,与“道”与“德”比,“仁”“义”“礼”居下可以,但没理由贬“仁”“义”“礼”,这种贬损,恰恰违背了老子“无为”的本意。“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很像道家后学排儒之言。老子始作《道德经》的时间应大大早于《论语》,是时,儒家还没有成形。儒道之争始于老子后学,他们或者拐弯抹角地抑儒,或者强烈贬儒反儒。“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第八十一章)”,在百家争鸣中,道家后学贬低儒学的“好斗”风格背“道”而驰。

再次,“大丈夫”这是本章出现的称谓,我对此称谓有所怀疑。“大丈夫”的称呼怪怪的。《道德经》全篇均以“圣人”为典范,独此出现了“大丈夫”,与全篇不协调,且阳刚之“大丈夫”有悖老子推崇的柔、雌。经查《左传》,既没有“大丈夫”一词,也没有“丈夫”一词。老子以后一百余年的《孟子·滕文公》始出现“大丈夫”,是时正是百家争鸣最激烈的时期,极可能在这以后“大丈夫”进入了被整理的《道德经》中。

再次,“愚”是老子推崇的:“我愚人之心也哉(第二十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第六十五章)”。而“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将“愚”用在了被否定的“礼”上,有悖于老子的本意。

再次,不存在“失道而后德”。统观《道德经》中的“德”,如“道”一样含义丰富,但基本义是循道而行的思想境界,处世的品格,它也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道”是万物的载体,也是“德”的载体。“德”依靠“道”而存在,“道”失而“德”失,“德”失则背“道”。不存在“失道而后德”,更不存在“失德而后仁”等等。

再次,不应该出现否定“忠信”的“忠信之薄”,因为《道德经》多次谈到了“信”,老子是肯定“信”的。“信”不可否定,“忠信”并列,当然也就不否定“忠”,不否定“忠”当然就不能否定与之联系紧密的“礼”。如果从统治者治礼是“为”的角度来分析,道家后学当然要贬斥“礼”了。他们认为礼是忠信不足的产物,并且是惑乱的开始。但是我想老子至少并不反对敦朴的不刻意为之的礼仪,老子为人办理丧事非礼而何!孔子向老子学的问的就是“礼”,怎么能说老子否定“礼”?第三十章老子谈到了“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这就是“礼”,“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更是直接谈到了“礼”,而本章却极力否定“礼”。

综上诸多问题,我们有理由怀疑第三十八章是被严重篡改曲解的一章。

[解读与点评]

尽管矛盾多现,我还是努力尽量用与全篇不矛盾的意思对本章进行解读。 “上德”行事不刻意去做什么,但又什么都做,不违道,顺其自然。重视德的人不炫耀德,所以保持了德;重视德的人没有炫耀的目的。 “下德”是刻意去做某些事,很在意自己的声名,又想方设法显示不刻意;骨子里不尊崇德,又刻意让自己表现出有德,有炫耀德的迫切愿望,沽名钓誉,所以没有德。

“上仁”的“为之”是行仁,“无以为”是行仁不图回报。重视仁的人行仁并没有从行仁中获取好处的目的。

“上义”必然要“为之”,是出于义的考虑去做事,当然“有以为”。这个“有以为”就是除暴安良,扶弱济贫,这就是行义的目的。

“上礼”行事坚持礼仪的尺度,对违礼的行为进行教化,所以“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只能这样理解“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当天下“失道”后才感觉到“德”的重要,“失德”后才感觉到“仁”的重要,“失仁”后才感觉到“义”的重要,“失义”后才感觉到需要“礼”。换个角度说前几个概念的关系就是,因为有“德”才能坚守“道”,才不至于“失道”;因为只有有仁人之心,才会坚守“德”,才不至于“失德”;因为有行侠仗义之心,才可能守仁,才不至于“失仁”。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中的“薄”本来是“浅薄”“浇薄”之意,但必须以“缺失”之意来理解,否则会形成意义上的冲突。那礼是“忠信”缺失的产物,使用礼的手段是天下惑乱开始——注意,此处是“惑乱”,不是“祸乱”。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以往学者对“前识者”的解释多牵强附会,我还是从本章找到了根据。“前识者”即“前面的认知”,当指“为之”和“有以为”的内容。也就是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意思是说“那些极力为之和有以为为之的行为对道来说是虚浮不实的东西,是迂腐的开始”。

从“无为”与“有为”的“为之”角度看,只有上德“无为”,其他都是“有为”。“为之”者有“上仁”,有“上义”。 从“无以为”与“有以为”角度看,只有“上德”与“上仁”“无以为”,“上义”,当然还隐含着“上礼”则都“有以为”。

再研究本章几个词语概念。

“无为”:不做事,不炫耀。

“无以为”:没有某种目的,分别为“没有炫耀德的目的”“没有刻意表现自己仁的目的”。

“有以为”:有某种目的,如“有除暴安良的目的”。

“道”主张“无为”,它沿自己的轨迹运行,也“无以为”;“德”是循道而行的品质,它当然“无为”且“无以为”了;而“仁”“义”“礼”都是“有为”,而且“义”还“有以为”。道家后学据此标准当然要“排斥异己”。甚至排斥“仁”,“无为”到连“行仁”之事也不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四章)”。


陈广逵


厚此薄彼,华而不实。

旧中国的文化体系,诸如《道德经》,文言文等等,都不是为老百姓服务的,都是为权贵服务的,这是本质。

为了维护稳固权贵统治,通过四书五经,文言文,科举等方方面面,改造从老百姓中产生的知识分子,进而为权贵服务。

在传承统一,实现统一的历史进程中,旧中国的文化体系,有其历史性的贡献,这是不可否认的。

但到了今天,还在吹捧这些东西,要么就是别有用心,妄图复辟权贵精英式的统治模式,颠覆人民当家做主。

要么就是无聊无知无所事事,多看看《矛盾论》,更具有现实意义。

《道德经》那一套,过时了。


共论矛盾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不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而不居其薄;处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完美的德,不是为显着有德而去做有德的事情,而是因为为道而有德。虚伪的德,为了有德而去做有德的事情,也就是俗话说的装,作秀。完美的德,遵从于道,所以能心想事成。虚伪的德,背离道,必定会无所作为。尚仁者不求回报,将仁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去遵守,以仁的言行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脱离道而行事。尚义者欲求回报,以义的言行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脱离道而行事。尚礼者,以礼所规范的言行模式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脱离道而行事。要求别人有礼而得不到回应,就生气,抱怨、发牢骚,摔东西。所以失去了道,德就是真伪的。没有了德,仁就是虚伪的。没有了仁,义就是虚伪的。没有了义,礼就是虚伪的。虚伪的礼忠信最薄,是祸乱之首。


众妙大学


第三十八章是《道德经》下篇"德"篇的开篇首章,如同上篇道篇开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一样,字句较为烧脑,稍不注意,会被绕得晕头转向。其实读老子,大可不必太在意一字一词一句的精密对应,只要紧紧抓住老子想要传递的中心思想--道与德的主旨要义,理解起来障碍自会大减,困难也会因此而降低。

直白地讲,道是时空世界的规律和法则,而德则是学习和遵守这些规律和法则的实践感受及具体收获。老子在二千五百年前,用短短五千个字,把道和德讲得通通透透,这个思想高峰,让每一个豋临者都能直视到人类自身缺陷及成长局限,其所造福德,实在是太大太大,怎么形容,怎么比喻,怎么赞美,都绝不为过。

我在《时空之外·道法自然》中,对第三十八章作如下理解,供参考。

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八章大义译解:

上德从不标榜德,这才是有德。下德貌似有德(其与实难符),因此仍属无德。

上德倡行无为且不做与规律相违背之事,下德按自己的主观意志行事以为可以改变规律,上仁也按主观意愿行事但无心改变规律,上义既敢于妄为也敢于对抗规律。

上礼按主观意愿施政无果后,不得不放弃其政治主张。由此可知偏离道之后首推以德治世的纲领,德失效后退而用仁,仁失效后再退而用义,义失效后再退而用礼。

这个礼制的纲纪,其实是忠信缺失、祸乱兴起的源头。

上述这一系列政治主张,针对的只是社会矛盾表象,用愚笨的方式将全社会导入道德大滑坡的路上,因此有抱负之士(大丈夫)定要坚守传统的厚重,反对临时应急的短视政策,深刻认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不要被虚华表象所迷惑。为此务必坚持以道治世并否定一切非道之法。

我们读完第三十八章,是不是会很汗颜?在老子看来,文明进步,并非物质数字的库存累加,而是精神升级的拾级而上!我们在老子这位思想巨人的面前,是不是微小如蚁群,尽管建造的蚁巢号称摩天,我们的视界还太过微小。如果我们能站在老子的肩上,应用老子的视角,在时空之外,透视人类社会,透视我们的人生,我们定会有一番妙不可言的体验。


刘怯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得;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顺应自然,让天下苍生安居乐业的人做事往往不拘小节,所以是最好的德行;坐拥天下却不能让国家太平的人做事小恩小惠不断,是没有德行的表现。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治理国家是大公无私的,以自己为中心的人治理国家总是隐藏着许多不可告人的目的。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铁面无私的人去施政往往能使社会和谐,义薄云天的人去施政总是会让社会出现不平等、不安定的现象。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点头哈腰、恭恭敬敬的人去施政产生不了多大的效果,因为缺少了威严、讲出去的话就垃圾一样被人随手扔掉。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所以,当国家没有了战略国策为指导思想时、上等的治国方略〈德行〉也会失去;当无德充斥着社会、仁爱、友善也会随之失去;当社会没有了爱心的滋润、信义也就荡然无存;一个连忠义都没有的社会那还会有礼貌的存在吗。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那些表面很礼貌的人,当面叫大爷、背后模刀子、品行之卑劣、信义之浅薄,实在是社会之毒瘤。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以前的那些所谓的有识之士,大道理讲的是天花乱坠,却不知愚蠢的作为恰恰是从他们开始的。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于是,高明的人积德,不搞那些虚伪的礼数;做事脚踏实地,不夸夸其谈。

所以,不要去做“下德不失德”之人;而要做“上德不德”之人。


筋骨堂传人


这一章是德经的第一章,在解释之前个人觉得应该再说下道和德之间的关系!道是万物的本源也是万物应该遵循的规律法则。因为道我们看不见、听不到、也触摸不到,只能通过观察万物的运行去感知、去体会,而在万物身上表现出来的道我们就称之为德,也就是说德是道之德。一般说来,这个德只针对人这个群体来说,不是道在其他万物上没有体现,而是针对人类来说德才更有意义!


一、原文解释

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最好的德是不会显露出任何德行、品质的,因为上德顺应自然是没有什么目的、欲求的,这样才是真正有德;比如清明到了,我们都会回老家祭祖,真正有德的人并不会大肆张扬,告诉别人我来祭祀祖先了,因为祭祀祖先不忘本这是自然而然的事。下德是有欲望的,时时刻刻都显露出德,口口声声都在告诉别人自己有德,德不离身所以是没有德的。比如现实中:一个人做点好事,生怕别人不知道,到处宣扬,希望别人都来夸奖他有德性,实际上这样的人是无德的,因为他的行为是有条件的。我们都说做好事留名是常人,做好事不留名是稍微有点德性的人,而真正有德之人心里压根就没有留不留名的想法。

2.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上等的德顺应自然、顺势而为不带任何目的;下等的德虽然也是顺应自然而为但却是有目的、有所求;至善的仁将仁爱给大家但却不求回报;至善的义虽然力求公平对待大家却是有目的的;至善的礼让人不做违法的事自然也是有目的的。至于用礼仪来要求大家做事当然就没有人回应了,不仅不回应还会用力将他扔掉(极度不满)。

2.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若是天下失道了才会有德(社会还是处于和谐状态),社会无德后仁爱就出来了(人们心中无道无德统治者只能出来大肆提倡仁爱治天下),统治者倡导的仁爱不管用了,社会只能用义来作为人们行为的底线,如果人们心中连道义都没了,就只能用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了。补充下:如果礼都不存在(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只能用法,而法家都没办法天下大乱,不得已只能用兵强行恢复天下秩序!

3.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礼这个东西,不过是表面的忠、信,更是导致天下大乱的首恶。

4.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仁义礼这些东西,都是道的表面而非本质,也是让天下人愚昧的根源!

5.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所以大丈夫常取大道、大德的厚重质朴而不取仁义礼之薄;要看到抓住本质根源,而不是看其表面!

6.故去彼取此。

所以要去掉仁义礼而取大道大德,要去其薄去其华而取其厚取其实!

二、给我们什么启示

前面老子说:道生万物而德养之。德总体上虽然滋养万物,可老子告诉我们毕竟德已不是道,是失道后才有的,有上德也有下德,上德合于大道,可下德却不是。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而后法,法之不存不得已而用兵,而后天下社会复归大道的路上,周而复始。老子两千五百年前就给我们说清楚了人类社会可能存在的社会形态及其演变规律,这几种形态至今任然没有超出他当初的预测,可谓真圣人!站在大道的高度,真的可以将天地万物看的无比的清楚、通透!


圣哲同学


《道德经》是一本领导之书。

《道经》是道家训御君王的理论根源,是培训帝王的教材。

《德经》是道家训御儒家的行动指南,是培训圣人(大儒)的教材。

《德经》三十八章的第一句话,开宗明义,就是教育儒家如何做“儒”。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就是说圣人(大儒)站得高,看得远,并不是他品德有多崇高,而是身份使然。

刻意的做事追求品德崇高并不可取,有伪君子之嫌。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就是说,下面的官员及民众其起码要求是不离开(圣人)“德”的领导,所以下面的官员是没有“德”的要求的,只要求不能离开“德”的领导即可。

如果是普通人又没有特殊的身份和地位,而大家又认为他品德出众,那就是功高震主,为贯彻“上德不德”的原则,很大情况下就必须诛杀,否则就对帝王的统治不利。

吕氏诛杀齐国知名隐士,就是遵循的这一原则,因为臣民都不应该在品德上显得高于帝王,否则将危及帝王权威,不利于维护统治。

所谓“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就是这个相类似的意思。

这句话,并不是批评儒家,是上级在训御下级,因为道家方士是儒家儒生的领导,发出指令的是“士”,接受指令行事的是“(学)生”啊!


河东来


传统思维认为老子书是玄学,从而以玄证玄,搞成玄而又玄。

老子的思想并不是高深莫测,其于人性的发掘最有功力。他感叹当时的道德体制逐渐崩溃,提出匡救之法。先分析道德是如何一步一步沦丧的,这便是本章的那些排比句。看着挺深奥,其实不然。随着私有制的不断扩大,社会财富越多,社会矛盾越尖锐。解决的办法是返朴,即倒退。但倒退是行不通的。所以他的学说被束之高阁,只有哲学思想在闪光。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奴隶社会的末段恰是封建社会的开端。百家争鸣的结果是,统治者从纯事鬼神转变到关注民生。社会福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向着大同走去。这一过程直到现在仍在运行中。重归公有制是不现实的,如何平衡公私关系,才是主要的为政之道。比如限制特权,惩戒贪腐,同时尽可能地把经济发展的红利以福利形式分享给全体民众,使民众降低攀比心,消除歧视,和谐相敬,增加幸福感。

老子的学术以及同时代的儒家思想可谓横空出世,如果你看到当时社会产生的巨大矛盾对这些思想家形成的巨大推力,你就毫不奇怪了。总是有人在做,有人在想,有人在说。中外学者往往诧异为何在数百年间世界文明出现思想大爆发,其源不过如此。差别在于社会形式的先后和思想传播交流的迟速。

肢解老子的思想,甚而细数毛发毫无必要。老子从未远离我们,就在我们左右,举手动足都能感觉到他的存在。


卧龙村116


《道德经》的内容,虽然被老子阐述的很委婉,但其含义却是很残酷的,因为这就是江湖,江湖虽然不尽是打打杀杀,但也绝对离不了打打杀杀,从物质层面来讲,人类确实是在不断进步,这个事实任谁也抹杀不了,但从精神层面讲,对不起,实话实说,一直在退步,直到我们经常喊人性危机、道德危机的今天,可见基本上已经退无可退了。

这个打打杀杀不是体现在肢体上,而是体现在心里,人的私心越来越重,心机也越来越深,这也是事实,所以郭象注《庄子》,提到一个说法叫“心兵”,仗不是打在外面,而是打在每个人的心里,仔细体会,自然冷暖自知。

三十八章所讲的,正是这个情况,对这一章,《庄子·内篇·大宗师》里有一段,可以说是绝佳的注释,里面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历来被称为是最懂老子的人,那么他的《庄子》三十三篇,当然也是注解《道德经》的不二佳作。

“上德不德”就是说鱼儿本来生活在江湖之中,自由自在,这时它们根本不知道这世上竟然有一种叫做“水”的东西,直到水干了,它们也快over了,才意识到,这个它们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的“水”,竟然是它们最不能少的生存资源,但知道了又怎么样,一切都晚了,现在它们能做的,只能是眼前的这一洼水坑,保住这条底线,不要让它们也干了,否则真的要“作别天边的云彩”了。


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是这样的,以前人人有德,所以不知道有“德”这个东西,后面“德”失掉了,才知道这东西不能少,再给它专门帖个标签强调一下,希望把它再找回来,永远也不要再推掉它,三十八章,整个就是在讲这个意思。

可惜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类的精神风貌,仍然一步一步的在倒退,底线也越设越低,从道降到德,从德降到仁,从仁降到义,再从义降到礼,现在又降了,降到了律,法律,这是底线,谁踩就收拾谁,强制性的,但也不保险,有法网就有空子,以身试险的,依然络绎不绝,没办法的事。


三十八章如果扣着字眼解释的话,恐怕要讲很多,差不多可以写一篇论文,要多少字都可以凑齐,但主要意思就是上面的意思,读者细思,自然豁然贯通,恕我惜墨,不复赘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