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趙長平之戰,秦國慘勝之後國力空前虛弱,為何其他五國沒有伺機採取軍事行動?

公元前1046


在秦國統一六國的戰略進程之中,趙國絕對是最為艱難的一個。在趙武靈王時期,“胡服騎射”的政策增強了趙國的實力,使趙國的版圖擴張了數倍,讓秦國忌憚不已。有人說趙雍和惠文王的離世,使趙國失去了給秦國能帶來致命打擊的領頭人。孝成王即位後,秦國再也按捺不住,一場秦趙兩國的總決戰終於拉開了序幕,史稱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曠日持久,若不是趙王一時糊塗,以趙括換下了廉頗,讓秦國有了可乘之機,最終狼狽慘敗。據說趙國戰敗之後,秦國名將白起一舉屠殺了四十萬趙國士兵。趙國經過這一役的慘敗一蹶不振,而秦國經歷了這場戰國末期最大規模的戰爭年,消耗也是巨大的,但是為什麼其他的國家沒有在兩個大國最為脆弱的時候採取行動,遏制秦國的力量呢?

其實,即便秦國經過這一場大戰傷亡慘重,但是在六國之中的軍事實力還是極為強大的,況且白起坑殺40萬趙人的先例在此,對其他國家還有威懾作用。在戰國末年,有名的大將和謀士基本上都在秦國和趙國之內,趙國一時間緩不過勁來,其他五國也不敢輕舉妄動。對於他們來說,秦國再怎麼實力大傷也是勝利的一方,他們絕對不敢主動挑釁。

在戰國末期,這些國家也已經是夾縫中求生存。魏國在馬陵之戰之後就已經衰敗;齊國本也是個強國,但是五國伐齊讓他損失慘重,再也回不到當初的輝煌程度;燕國子之亂政;楚國世家分權;韓國早就被秦國打怕了。所以即便秦國當時面臨著很多問題,在長平之戰後緩上一陣子,但是其他國家也好不到哪裡去,沒有在這個時候和秦國叫囂的實力和勇氣。

那麼,其他五國為什麼沒有選擇聯手對抗秦國呢?五國之間本就有積怨,即便看到了秦國已經有大統的趨勢,知曉唇亡齒寒的道理,但是真的聯合到一起就太難了。從前在秦國“遠交近攻”的政策之下,這幾個國家翻臉的翻臉,背後插刀的背後插刀,互相之間已經很難建立起信任。既然相互猜忌,還不如不要合作,拿國家的命運賭曾經敵人的信用,這樣的豪賭沒誰賭得起。

其實長平之戰不是趙國的轉折點,而是除秦以外的六個國家的轉折點。聯合滅秦的最好機會並不是在長平之戰秦國力量消耗之後,而是在趙國尚有實力和威嚴之時。但是秦趙兩國交戰,其他五國能怎麼參與呢?對於他們來說,只有兩敗俱傷可能才是最好的延命方式,趙國贏也好,秦國勝也罷,只要他們不變強,結果還是被征服。

而且別忘了,秦國已經早早開始了他們的政治改革,建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權制,經濟、國家人才、軍事制度等等方面,秦國已經佔有絕對領先的趨勢,從歷史進程上來看,秦國一統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木劍溫不勝


秦國在長平慘勝趙國後,其他五國不是沒有采取軍事行動,而是採取了軍事行動,但最後因為利益分配問題鬧掰了。當時的情況大致是這樣的:

韓國見秦、趙都損失慘重,就想趁機收回當初送給趙國的上黨郡;魏國和楚國見秦國損失慘重,就各自發兵救趙國,然而最後因為利益分配不均,兩家自己打了起來;燕國見趙國損失慘重,就趁機偷襲趙國,結果被趙國反殺;齊國窩在角落裡瑟瑟發抖,表示一切戰爭與他無關。


一:韓、趙聯合

長平之戰時,趙王想跟秦國議和,但是被秦王耍了。然後秦國派人四處宣傳,造成一種秦趙已經議和的假象。當時的諸侯國既怕秦國,也怕趙國,因此對“已經與秦議和”的趙國沒有進行增援。

事後,各國都發現被秦國忽悠了,但是木已成舟,再出兵也來不及了,也只能眼巴巴的看著趙國被狂揍。

長平之戰後,趙國損失慘重,為了應對秦國下一步的軍事行動(攻打邯鄲),便提前做好了三手準備。

一是整軍備戰,準備與秦軍做背水一戰,不成功就亡國。

二是派人到楚、魏疏通關係,請求支援,撮合趙與魏楚三國共同抗秦。

三是派人到燕國與韓國講解大義,請求它們出兵幫忙。即便不願意出兵幫忙,也希望不要在秦國揍自己的時候渾水摸魚。

當時的其他五國原本不想救趙,因為假如秦國是美國,趙國就相當於當年的蘇聯,其他五國對秦、趙都很怕,希望他們狗咬狗。然後在秦國吃肉的時候,他們再趁機喝湯。楚國、魏國和燕國都是這麼想的。

不過凡是也有個例外,當時韓國的桓惠王意識到,韓國處在抗秦的最前線,如果秦國滅了趙國,那麼秦國下一個攻擊目標肯定是自己。失去了趙國這個強援,韓國想抗秦,是根本不可能的。

於是,就在秦國欲兵分三路滅趙時。韓國和趙國商量了一下,派出了在諸侯間享有盛譽的蘇代到秦國遊說,用三寸不爛之舌去說服秦國的宰相范雎。

蘇代到了秦國後,就像范雎進行遊說。他的說辭大意就是白起已經武功蓋天了,倘若再讓他攻下邯鄲,那麼白起就是秦國的頭號功臣,必將位列三公,到時候你范雎的地位恐怕就會在白起之下了。現在趙國願意割地求和,此等好事去哪裡找?

眥睚必報的范雎想了想,確實如此。白起是魏冉推薦的,而魏冉是被自己擠下臺的,他和白起的關係本來就是面和心不和。於是范雎就勸秦昭襄王,讓秦軍暫時休整,攻趙的事先緩一緩。昭襄王認為合理,就下令暫緩攻擊。白起知道後大罵范雎,但對暫緩攻擊的命令也是無可奈何。

於是,趙國也因此躲過了一劫。



二:趙、魏、楚、韓四國聯合攻秦

等到長平之戰過去一年後,秦國派人向趙國索要當初承諾的割地。然而這時候趙國也準備好了,便拒絕向秦國履行割地的和約。秦昭襄王大怒,遂以五十萬兵攻趙,邯鄲之戰爆發。

最初昭襄王本擬定由白起掛帥,但是白起認為滅趙的戰機已失,現在攻趙,邯鄲之戰必然會打成一場消耗戰。便以生病為藉口,拒絕了這次掛帥出征。昭襄王當時心裡很不痛快,但也無可奈何,便派了不善指揮大兵團作戰的五大夫王陵擔任統帥。

秦軍在王陵的統帥下,打的磕磕絆絆,在邯鄲城下損失了四萬多秦軍。此情此景讓秦昭襄王有點尷尬了,便督促白起掛帥出征。但是白起依舊拒絕,並且還勸誡昭襄王,讓他罷兵。秦昭襄王沒聽白起的,因為這個時候退兵,等於長平之戰就白打了。於是昭襄王改派王齕頂替王陵,繼續圍攻邯鄲。結果秦軍在邯鄲又遭到了巨大的損失。

秦軍久戰不下,讓當時早已經是蠢蠢欲動的魏國和楚國看到了機會。兩國都派大軍,同趙軍裡外夾擊,把秦軍打的傷亡慘重。(信陵君竊符救趙就是發生在這個時期)

王齕率殘部逃出趙國後,遭到魏、楚聯軍繼續追擊,只得退回黃河以西。有兩萬多秦軍因為撤退不及時,被魏楚聯軍團團包圍,做了聯軍的俘虜。這一次慘敗,是繼商鞅變法之後,秦國的第一大恥辱。

具體的損失按照《史記》的相關記載——死傷了三十萬人!

看見魏、楚、趙聯軍大勝後,韓國也加入了聯軍。四國聯軍一起狂攻河南的秦軍,基本將秦國在河南的勢力全部掃清。

這一戰後,韓國重新收復了上黨郡,魏國收復了河東地區,秦軍退回函谷關。這就等於說,不僅秦軍在長平之戰的勝果沒了,當年秦惠文王攻魏、韓取得的地盤也丟了。



三:聯軍的內訌

但是四國聯軍在破秦後,老毛病又犯了,迅速開始內訌。

首先是魏軍見韓國收復上黨,臨陣反水,從河東前線調回,去打韓國;

韓軍見魏軍打自己,也撤軍去打魏軍;

楚國看到魏國撤回去搶地盤,楚軍也派兵去打魏國,結果就是楚魏聯盟破裂,相互再也不信任。

趙軍見魏楚韓都撤了,於是也跟著撤了。

魏、楚兩軍大戰一番,魏國打退了楚軍,氣勢大盛。魏安釐王這個棒槌以為秦國和趙國都衰了,便在四年之內把齊國、燕國和韓國打了一個遍,成功的把諸侯仇恨的目光吸引到了他的身上(也吸引了秦國的仇恨)。

四:信陵君的合縱連橫

又過了幾年,秦昭襄王病死。他死前,秦國仍然沒有從邯鄲之敗中恢復過來。昭襄王去世之後,剛剛繼位的孝文王沒過多久也去世了(繼位三天後去世)。王位也因此傳給了秦莊襄王手上(秦始皇的爹)。

莊襄王繼位之後,心態有點小飄,於是秦國又開始了東征。秦軍先後把韓國、魏國、趙國全部揪著打了一個遍。值得一提的是,莊襄王還派兵滅掉了東周國,徹底滅掉了周王室。(東周國是從周王室分出來的一個諸侯國,與東周王朝不是一個概念)

結果,秦軍的這一次無端征伐惹引起了魏國信陵君的注意。在他的合縱下,關東五國組成了五國聯軍(齊國沒有參加),在黃河以南將秦軍打的節節敗退。聯軍乘勝追擊至函谷關,秦軍再次閉關不出。此戰過後,各國收復在莊襄王時期被秦軍攻陷的領土。

信陵君因此而名震天下。而秦莊襄王則非常的失落,沒過多久就病死了。(之後秦始皇繼位,呂不韋擔任丞相)

但是信陵君合縱攻秦,也沒有改變關東各國不團結的問題。在當時,關東各國可謂是烏龜王八蛋,一個比一個爛。

首先是齊國,它不參與任何活動。哪怕是其他五國被揍死了,齊國也不參戰。

第二是楚國和魏國,因為邯鄲之戰後的那次反水事件,兩國之間徹底鬧掰了。

三是趙國,趙悼襄王時期,因為趙軍吊打了燕軍,有一個小中興期。但是燕國弱,趙燕互毆的結果,只是白白得消耗資源,便宜了秦國而已。

四是燕國,簡直就是個攪屎棍。因為燕國跟秦國不接壤,所以燕國乾的事情,淨是讓親者痛,仇者快的傻事。

所以當時關東六國的情況可以總結為:秦國在積蓄實力;韓國在混吃等死;魏國和楚國徹底給鬧掰;趙國和燕國互毆;齊國表示什麼都跟他沒關係。

這種六國相互比爛的局面延,延續了十多年,一直到公元前243年,因為信陵君的死而被打破。



五:兩次失敗的合縱連橫

秦國聽說信陵君死後,於第二年發動了對魏國的戰爭。秦軍勢如破竹,一舉將魏國的國土打穿!打的魏國南北不能相連,幾乎要亡國。魏景湣王立即遣人出使趙國,要求趙國增援,並提出抗秦合縱的建議。

很快,趙、韓、魏、楚、燕組成聯軍,共推趙國大將龐暖為帥。但是前面說過了,楚國跟魏國搞掰了,無心援助;燕國跟趙國也有仇,也沒有什麼積極性。因此這支氣勢洶洶的五國聯軍,其實就是一群垃圾到不能再垃圾的烏合之眾。

具體有多垃圾呢?可以用土匪來形容。

他們在進攻秦國遭到挫折後,迅速撤退,除了韓軍回到韓國外,其餘四軍沒有回國,而是轉而攻打齊國,奪取齊國的饒安,把齊軍打的一頭霧水。不是去攻秦嗎?怎麼跑來打我來了?


沒過多久,剛剛搶完齊國的四國聯軍(韓國退出了)又拉上衛國,再組五國聯軍,再次共同討伐秦國。這次楚國國君考烈王擔任盟主,楚國的春申君黃歇執掌軍務。

這一戰,五國聯軍直逼函谷關。結果秦軍出關迎戰,五國聯軍直接撒丫子跑路,就恨爹媽少給自己生了兩條腿,跑得不夠快。秦軍順勢發動反攻,先奪了魏國的朝歌,後來又奪了魏國的汲地。魏國見扛不住了,就把鄴城割給了趙國,想把秦國的火力轉移到趙國身上。

當年秦國攻韓國的上黨,韓國把上黨割讓給趙國,引發了長平之戰的教訓歷歷在目。按理來說,趙國不應該再犯這種錯誤。但是趙悼襄王記吃不記打,居然接收了鄴城。於是秦國的火力就集中在了趙國。

最好笑的是,當時趙悼襄王居然還在派兵攻打燕國。趙國和燕國正在打的時候,秦國派出大將軍王翦、楊端和等人趁機攻趙,不僅奪了鄴地的九座城邑。還斬殺十萬趙軍,直逼趙都邯鄲。

這一次,沒有國家還有能力再幫趙國了。因而就有了趙國調李牧率邊軍回救,李牧兩破秦軍的故事。



六:總結

縱觀長平之戰後的歷史,關東六國除了信陵君之外,都是一群扶不起的阿斗

當時關東六國並非沒有意識到聯合抗秦的重要性,信陵君的兩次成功合縱就是證明。但是不管六國怎麼合縱,只要秦兵撤退,六國必然會內訌。

六國這個情況其實就是賈誼在《過秦論》中所說的:“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Mer86


長平之戰後只有楚國和魏國不救趙才有可能攻秦

現在來看長平之戰後各國的情況:

有心無力的楚國

楚國在邯鄲之圍中作為盟主出軍救趙,和魏軍一起擊敗秦軍。自從楚襄王在21年失去國都郢之後,在23年以十幾萬楚軍收復了江旁15邑之後,楚國就難以組織起對秦國有力的攻擊。

不是楚軍不強,而是楚國精銳在夷陵之戰中大部分被滅,楚襄王想要組織東部楚軍來到西部爭奪郢都,實在是有心無力——楚國實質上就是一個分封國,特別是在楚國東部。楚王自身能控制的地區已經被秦國所佔,無力阻止反攻。

從楚考烈王即位當年就被逼割地給秦國求和來看,楚王能夠控制的兵力依然有限。經過了6年的休養,楚王好不容易掌控的士兵,又因為出兵解邯鄲之圍而浪費攻打秦國南郡,奪取郢都的機會。

縱橫家的春申君,實在沒有戰略眼光——趙國滅了,對於楚國而言更能激憤人心,更有動力攻秦!

看看因為滅宋而被破國的齊國吧!若是邯鄲之圍,秦國滅了趙國,5國諸侯就會放下彼此的恩怨,更專心對付秦國。再說秦國想要有效的佔領趙國,非常困難。

有心有力但機會浪費了的魏國

信陵君竊符救趙,成為了古代的美談。但信陵君救趙,和楚國春申君救趙,一樣都是傷害本國利益的行為。

從魏安釐王元年到十一年,秦國一直持續對魏國作戰,魏國是到處丟地。好不容易有了從魏安釐王十一年到二十年的這十年休養時間,給了魏安釐王進行魏國改革的時間,更和被破齊了的齊國進行盟和,奠定了後方的和平。

好不容易用十年時間積攢的實力,被信陵君通過竊符殺將的方式,揮霍掉了。如果按照魏安釐王的觀望政策:秦滅趙,攻秦,或以救趙人為名和秦國爭奪趙地;秦滅不了趙,兩敗俱傷,魏國可以趁虛攻打秦國,奪回安邑之地。

信陵君贏得了自己天下的美名,浪費了魏國中興的機會!


其他國家:

燕國——秦國是什麼樣子,我就沒有見過!攻秦?大老遠的,何必呢?

韓國——攻秦,要人沒人,要地沒地,拿什麼攻秦?

齊國——差點滅國的齊國,雖然已經過去26年(從公元前284年的五國破齊,到公元前258年邯鄲之圍),但齊國還不足以有資格叫板其他國家;更關鍵是以前齊國努力合縱攻秦,結果卻被這些所謂盟國聯合攻打,差點被滅——還有理由幫助這些白眼狼嗎?

趙國——長平之戰國力空虛,兵力空虛。

綜述

秦國進行邯鄲之圍,要滅趙。這對魏國和楚國是最有利的:

對於魏國而言,採取觀望政策,根據戰果做決策,是對好不容易得到休養生息的魏國的最佳策略;

對於楚國而言,和魏國一樣,都是秦國常年大力打擊的對象;秦趙相爭,觀虎鬥;救趙是可以,給點糧食就OK,出軍完全違背楚國利益;一個滅亡的趙國對於提升楚國貴族的行動力更具有震動性。

秦滅趙,其實對於楚國和魏國是最有利的。但不幸的是,楚國的春申君沒有戰略眼光,魏國的信陵君更因個人名義拖累魏國。

攻秦,必須在不救趙的基礎上。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對於問題說的秦國慘勝後的國力空虛,我要反駁一下。我且當國力虛弱為秦國兵力不足、經濟低迷,但大家要明白一點,秦國打趙國時出動的軍隊並沒有那麼多,而動員兵力最多的時候是滅楚之戰,出動了60萬的軍隊。

“十五年,大興兵,一軍至鄴,一軍至太原,取狼孟。
十八年,大興兵攻趙,王翦、羌瘣盡定取趙地東陽,得趙王。
二十五年,大興兵,使王賁將,攻燕遼東,得燕王喜。”

上面說的“大興兵攻趙”只是大量用兵,並非動用全國兵力,也就是說秦國攻打趙國,在長平之戰中慘勝,但國內兵力並不空虛,作為一國之君不可能面對強敵環伺的時候舉全國之兵攻打一個國家,所以秦國內還有著充足的軍隊。

為何其他五國沒有趁機攻打秦國

從各國的國力來說,秦國在當時的國力單挑兩三個國家是沒有壓力的,而除了趙國之外,其他五國之所以沒有趁機攻打秦國,是因為他們都有著自身各種困難。

燕國

燕國雖然在昭王變法後國力大漲,但主力大軍先前被田單的火牛陣擊潰,樂毅被燕惠王猜忌跑路到了趙國,基本失去作戰能力,燕國自此開始衰落。從外交領域來看,燕趙本是世仇,燕與秦沒有利益與領土上的糾紛,所以趙國被消弱反而是燕國最希望的。

齊國

齊國在齊湣王滅宋後國力也曾達到鼎盛過,但後來五國伐齊致使國內殘破不堪,這時候齊國能做的只有恢復國力,也就沒有能力參與長平之戰。況且,齊國與秦國也沒有利益和領土上的問題,齊國在合縱上也是一直不積極。

韓國

韓國更不用說了,七國中最弱小的就是它,申不害變法之時,魏國怕韓國強大,犁了一遍韓國 。之後韓國剛剛緩過勁來秦國也來犁一遍(這倒黴催的),韓國割讓上黨給秦國,上黨郡守不降秦,直接帶著百姓投奔趙國去了,這才有了秦趙兩國的長平之戰。

這時的韓國早被打懵了,連還手之力都沒有,還怎麼介入戰爭。

魏國

魏國的霸主地位只體現在戰國初期,到魏惠王時期就被齊國圍了兩次,秦國藉著變法的勢頭拿回了河西,魏國從此開始衰落。長平之戰前,魏國的河西、河東、河內土地盡失,被秦國壓的氣都喘不過來。信陵君提出支援趙國,但魏昭王不算很願意,雖然後面有派出援軍,但依舊處於觀望心裡。

楚國

在戰國七雄中唯一沒有完整變法的就是楚國,吳起只能算半次。楚國前幾十年被秦國多次攻打,在房陵、鄢郢戰役中更是損失慘重,已然放棄了江漢地帶,把重心轉移到了江淮一帶。

而且,楚國由於體制問題,朝政上下離心離德,除了滅國之戰,否者根本無法調動其國內的軍事力量。

六國當中唯有趙國能和秦國有一戰之力,但其他五國不管幫哪一邊都會讓另一邊成為新的秦國,這根本不是五國所願意見到的。長平之戰中,雙方實力不相上下,對峙三年間兩國都在不斷增兵,雙方國力消耗巨大。事實上,秦國自身的損失也很慘重,但如果此時有他國趁機偷襲,秦國還是可以擋得住的。

五國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其他五國採取軍事行動,姑且算秦國被打敗,那趙國就會成為新的秦國,五國就會面對一個沒有敵手的對手。所以,除了趙國,其他六國是不會答應的。

我想這就是其他五國不發兵的原因。


大國布衣


歷史上的長平之戰發生在公元前260年,是秦、趙兩國為了爭奪韓國上黨郡地區而爆發的戰爭。此戰過後,所謂的軍事強國趙國元氣大傷,而秦國自身雖然也受到過重創,但統一的格局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長平之戰的遺骸)

不過,當時的齊、燕、楚、魏、韓五國為什麼沒有趁虛而入,攻擊秦國呢?

事實上並不是他們不想,而是已經沒有能力了。燕國、韓國這兩個國家本身就是弱國,分別只在燕昭王、韓昭侯時期短暫崛起過,在長平之戰時這兩個國家已經是邊緣化的小國家,自保都困難,更別說入侵秦國。而地處中原的魏國雖然曾是戰國七雄中最早的霸主,但早在魏惠王時期(戰國中期)就淪為了弱國。因此,燕、韓、魏三國在戰國後期(長平之戰時)基本沒有什麼作為,屬於打醬油的存在。

而真正對秦國構成威脅的是楚、齊兩個大國家。齊國曾是東方的霸主,“齊閔王五年,齊軍攻秦,破秦之函谷關”;楚國則是南方的霸主,“江、漢之小國盡亡於楚”、“楚宣、威之世,帶甲百萬”。



不過,齊國在公元前284年的“五國伐齊”事件中徹底瓦解,幾乎滅亡。後來雖然僥倖復國,但齊已經是一個弱國,不具備攻秦的實力了。同樣的,楚國在楚懷王、楚頃襄王兩代君主時期也遭到秦國的毀滅性打擊,連楚國國君的宗廟都被燒了。

因此,齊、楚兩國在長平之戰時也已經走向衰落,更別說入侵秦國了。在長平之戰後,整個東方六國中已經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單獨抵抗秦的進攻。不過,如果東方六國能夠抱團取暖,那麼秦的統一也會比較困難。可是,東方六國之間偏偏又心懷鬼胎,相互攻伐,因此秦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了。



歷史的荒野


目送歲月,目送歷史。

趙國在趙武靈王時期,通過“胡服騎射”將趙國從一個二流國家變成了一流的強國。趙國擁有強大的騎兵部隊,可以和當時的秦軍硬碰硬的搏殺,勢均力敵。所以,在戰國末期,趙國成為了山東六國抵禦秦國進攻的主力。從秦國的角度看,要想消滅六國,統一天下,也必須要把最難啃的骨頭——趙國,一舉擊潰。


基於以上的背景,秦趙之間必然會爆發一場大戰。公元前262年,在長平,秦趙之間的大戰來到了,雙方投入了近百萬的軍隊,且曠日持久,直到公元前260年結束,人屠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趙國敗,秦國慘勝。長平之戰是戰國末期爆發的最大規模的一場戰爭,對秦趙雙方的國力都造成了極大的消耗。


在長平之戰勝利後,白起兵鋒直指邯鄲,準備一舉滅掉趙國。可是因為范雎的巧言令色,秦昭王同意了與趙國議和的提議,下旨撤軍,秦國錯過了滅趙的最好時機。後來,秦昭王因為趙國失信,準備再次興兵伐趙,可是白起根據形勢分析,指出了此次出征必然兵敗。秦昭王勃然大怒,與白起產生了間隙,並最終賜死了白起,可憐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一代戰神的下場竟如此悽慘。

隨後,秦軍出兵包圍了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援。可是魏國不敢得罪秦國,始終作壁上觀,趙國平原君親赴魏國面見信陵君,闡明唇亡齒寒的道理,並請看在三晉同源的份上,懇求魏國務必發兵持援。信陵君找到了候嬴和朱亥二位壯士,用計竊得兵符並誅殺大將晉鄙,終於率領魏軍趕到邯鄲城下。於是趙軍與魏軍裡應外合、兩面夾擊,致使秦軍傷亡慘重、大敗而歸。這就是“信陵君竊符救趙”的典故。

李白的《俠客行》曾寫到: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這之後,秦國退回函谷關,呈現戰略收縮之態,秦國滅六國統一天下的步伐被延緩了。所以說,長平之戰後其他諸侯國還是採取了一定的軍事行動,不管主動還是被動……


目送歲月


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間的戰略決戰。由於趙王的急於求勝,用紙上談兵的趙括替換掉了穩紮據守的廉頗,被秦國名將人屠白起痛擊弱點,分割包圍殲滅,秦軍大勝進佔長平,坑殺趙軍40萬人。趙國從此一蹶不振,秦國也損失慘重。這檔關口,為何其他五國沒有伺機而動呢?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各國實力羸弱。一度強大的齊國在五國合縱痛打下幾近滅國,即便是在田單的努力下得以復甦,然而早已不及當年;韓國在申不害變法中剛有點起色,就被魏國和秦國狠揍,始終沒能發展起來;魏國也曾是個強國,但在與齊的幾次交鋒中,國力衰退;楚國在秦國“遠交近攻”策略打擊下也沒有了脾氣,加上士族分治等原因,早就沒有了中氣;燕國在樂毅變法中取得的成果也在與齊國的對戰中被打回原形。這麼看來,在長平之戰以後,即便秦國力大損,也遠非其他五國能及,除非聯合攻打,不然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單獨取勝,誰也不願意做這隻出頭鳥。

二是秦國霸威不減。長平一戰,秦國雖傷亡慘重,但坑殺40萬人的制霸手段令五國不寒而慄,從後期秦國依舊能組織軍力包圍邯鄲來看,秦國依舊擁有較強的軍事力量。更何況在長平之戰前,秦國就已將勢力伸入五國,但凡有任何異動,只要秦國不滅,緩過來必定要進行反撲,沒有任何一國願意冒著亡國的風險採取行動。戰國末年,人才將領也多聚於秦趙,長平之戰後,秦國已然保有絕對的人才優勢,這也是其他五國忌憚的因素。

三是五國間積怨頗深,難成合力。五國不做任何輕舉妄動,皆是從自保出發,這雖然看起來目光短淺,實為大勢所趨之必然。在各國利益紛爭抗衡與秦國“遠交近攻”的不斷攪和下,五國之間皆曾有不同層度的摩擦與爭鬥,彼此間的信任值極低。聯合往往要建立在利益的趨勢和彼此的信任上,聯合攻秦的勝算並不高,在信任值過低的基礎上,沒有任何一國願意冒這麼大的風險,失敗的代價過高,是各國畏縮不前的另一個原因。


國家人文歷史


首先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先思考一下,為何秦趙對決於長平時,其他五國選擇了觀望。

秦國在長平之戰之前,就已經完成了弱齊、弱楚,魏國和韓國更是被打的找不著北

秦國的崛起是建立在魏國的崩潰之上的,秦國一崛起就意味著山東六國要為之一振,因為秦國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好了,擁有函谷關和崤關之固,又有涇渭流域之富庶,如此基業遇上商鞅變法,實力增長遠遠超過其他六國。

所以秦國一崛起就將魏國霸權擊敗,使得楚、齊、趙先後崛起。秦惠王時期,便通過連橫將魏韓徹底給廢了,並且大大的削弱了楚國。到了秦昭襄王時期,更是直接揮師楚國,白起一戰攻克楚國都城,使得楚國失去北方的上庸之地,至此楚國失去了北進中原的跳板。

而弱齊則是依靠秦國為率領五國共同討伐齊國,因為齊國相信吞併宋國,惹怒了原本合縱伐秦的其他五國,於是倒戈向秦,共同伐齊。這一戰使得齊國差點滅國,至此齊國國本動搖,失去了爭霸之國本。

所以長平之戰開始之前,其他五國根本還沒有恢復國力,都是處於對秦國的恐懼之中,並且當時秦國還派出了十萬大軍時刻提防著楚國,也就是說楚國敢出兵,那麼其後方可就不保了。而楚國也是秦國認為的當時存在的唯一威脅,不過當時秦國故意不暴露白起的行蹤。

所以長平之戰後,唯一一個能抗衡秦國的趙國一倒,六國開始了人人自危

長平之戰後,六國別說是攻打秦國了,紛紛都是跑去向秦國示好。此時六國已經是失去同秦國對抗的勇氣和實力了,在絕對的實力之下,六國只能拜拜神,祈求上蒼了。


小司馬遷論史


先來看看秦昭襄王在位時期戰國的兩件大事:

一、公元前284年,燕軍統帥樂毅率五國兵馬伐齊,並幾乎滅了齊國。
二、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以秦國勝利結束。

之所以提這兩件大事,就是因這樂毅伐齊對戰國形勢影響太大了。此前秦國雖號稱“虎狼之師”,但東方還有齊國足以與之抗衡。趙國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軍力空前強大,足以與秦一戰。然而,在當時幾強並立情況下,齊湣王和趙武靈王的錯誤決策,讓本有機會勝出的齊趙兩國,徹底失去機會。

齊湣王上臺後,對外積極擴張,不顧一切消滅宋國,慘遭五國伐齊,從此一蹶不振。此後雖然齊國在田單努力下復國成功,但齊國已從與秦並立的強國位置上掉了下來,再也無法與秦國等抗衡。

再說趙國,趙武靈王搞“胡服騎射”改革極為成功,但在太子的人選安排上卻歪招迭出,不但造成趙國內局勢不穩,最終連自已也被活活餓死。後繼的接班人沒能繼續推進改革,使趙國強盛的軍力沒能與經濟實力相匹配。這一弱點在長平之戰中充分暴露出來。

長平大戰前,秦國的綜合國力已經遠超山東各國。

長平之戰從發起到最終決戰,規模越打越大。面對長平前線近百萬大軍對峙,秦趙兩國最終都明白,這將是決定命運的一場決戰,無論秦趙誰勝負,都將改寫自身命運。兩國除了在軍事上拼命外,在外交上也拉開了角逐,秦國放出風聲,誰支持趙國,就是與秦國為敵。趙國也同時向其它五國發出外交求援,但礙於秦國強大的實力,沒一個國家敢輕言援趙。

五國絕趙,不僅僅因為戰略短視,而是形勢使然。

從長平戰後的形勢看,雖然說五國拒絕援趙確實是戰略短視,但當時的局勢,讓各國也沒有任何選擇。長平之戰前,秦國的觸角已伸向其它國家。如果五國援趙,萬一秦國久攻不下,採取與趙和解的辦法呢?那麼極有可能下一步秦國先攻打其它國家。戰國時代,人才輩出,山東六國並非沒有人看出五國絕趙的風險,但形勢緊迫,先自保再說。


華哥雜談


這是因為長平之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窗口時期,不得不說秦國人在戰略規劃方面非常的優秀。

下面先簡單介紹一下長平之戰的來龍去脈。長平之戰是秦國蓄謀已久的一場戰爭。公元前262年,上黨郡投靠趙國後,秦國和趙國之間有過一個短暫的衝突。在這個衝突中,趙國取得了勝利,當時領兵的統帥就是趙括的父親趙奢。

(趙奢)

趙奢的勝利讓秦國失去了上黨,隨後兩國之間保持了兩年的和平,在這期間趙奢去世了。然後,在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左庶長王齕率領大軍攻佔了上黨。可見,當時秦國對趙奢還是比較忌憚的。

見到秦軍來攻,廉頗臨危受命率領趙軍與秦軍大戰,可惜實力有限廉頗多次被擊敗。無奈之下,只有在長平築壘與秦軍對峙。見廉頗不出戰,秦國才使反間計讓趙王臨陣換將,換上了年輕的趙括。結果,趙軍被白起擊敗,40萬人被坑殺,趙國從此一蹶不振,而秦國也在戰爭中損失慘重。

以上,就是長平之戰的大概過程和造成的結果。

戰爭結束後,六國假如能聯合起來一同伐秦,勝算是非常大的。可是不要忘了六國所面對的是人屠白起,必須要一位名將才有能力率領大軍與之作戰。因為,戰爭拼的不光是人力物力,還有優秀將領的指揮能力!

(白起)

可惜在這一時期,只有趙國和秦國才稱得上將星璀璨,其他幾國已經難以找到獨當一面的大將。

先看燕國,趙孝成王十五年,燕國五十萬大軍伐趙,結果被羸弱的趙國打敗,差一點亡國。齊國最後一位大將田單也已經去世,齊國只剩下一群庸才。韓國和魏國更沒有知名將領,韓國唯一的牛人張良,還要十年後才會出生。楚國大將項燕這時的年齡也就和趙括差不多大,楚王看到趙括坑了數十萬趙軍,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敢把軍隊交到項燕手裡的。所以你看,當秦國打敗趙國後,天下已經沒有一位大將能夠統領三軍與白起大戰。

所以,秦國敢於和趙國發動傾國之戰,一是看到趙奢已死,趙國沒有能抵禦秦軍的大將。二是趁各國將領能力不足,無法趁秦國虛弱討伐秦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