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婚姻裡,沒有誰是無辜的

01 每對夫妻,都可以有自己的相處之道

在系統家庭治療的理念裡,沒有提倡某種特定的夫妻相處之道。

因為,每對夫妻都可以有自己的相處之道,不必按照一個方向走。

無論看起來多不合理,存在的就是存在的,我們沒有資格去評判。

實際上,從某種意義來講,中國的文化和經濟都到了允許各種各樣婚姻或家庭關係出現的階段。

以前大家認為是大逆不道的事情,現在都接受了,比如不婚、丁克。

所以,專家也需要調整自己的角色。

作為一位系統家庭治療師,我經常做的事情是從系統的角度,看到來訪者所訴說的問題的另一面,而不是作為一個意見領袖,去發表一些關於婚姻或家庭的“正確”觀念。

我們看書、上課,樂此不疲地尋求“正確的”夫妻相處之道,或許是因為想讓自己的婚姻達到100分的完美境界。

其實我認為,70分的婚姻已經很理想了。

70分的婚姻是這樣的——

夫妻倆經常會和別人抱怨,比如婆婆好煩,老公賺錢不多又懶,老婆太嘮叨管得嚴,但回家後好好的。

兩個人有合作的時候,也有吵得很厲害的時候,吵著吵著可能會笑起來;

兩個人存在很多差異,你看我不順眼,我也看你不順眼,但某些時候又特別有默契;

當一個人生病時,另一個人會非常擔心;

當一個人受到傷害時,另一個人會想保護他;

兩個人會互相吃醋,甚至有時懷疑對方不愛自己,同時彼此卻保持忠誠

……

70分的婚姻,是一定會包含痛苦成分的。

我不認為,任何一個家庭可以沒有痛苦,很多人會把他的痛苦昇華為生活的一部分,一邊抱怨,一邊享受著。

有一次,我在清華大學給一個學生的父母做諮詢。

諮詢中,這對夫妻對彼此抱怨不休,衝突不斷,簡直是水火不容。

諮詢結束後,我下樓去買東西吃,恰巧又遇到了這對夫妻。

當時已是冬天的夜晚,兩口子手牽著手,微笑著在校園裡散步,看起來和天下的恩愛夫妻一樣。

其實,不管是衝突爭吵的樣子,還是恩愛的樣子,都不是婚姻的全部,兩者合在一起才是婚姻真實的狀態。

而那些從不抱怨、從不吵架、相敬如賓的100分婚姻,很可能不是一種真實的狀態。

他們或許是沒有辦法解決婚姻中的問題,然後把注意力轉到其他的人和事物上了。

舉個例子,有一對夫妻從來不吵架。

婚後第五年,丈夫突然提出離婚。諮詢中,丈夫說妻子有病,沒完沒了地買買買,他快崩潰了。

我沒有對妻子的行為做任何評判,只是和這個丈夫討論:

“如果把購物作為妻子的一個愛好,你會覺得更容易接受嗎?那她怎麼做,你會覺得購物更像是一個愛好,而不是一種疾病……”

之後,我又和這個妻子討論:

“你的丈夫覺得購物是一種病,是因為你做了什麼嗎?他做了什麼事情,會讓你覺得難以理解?圍繞這個分歧,你們會爭吵嗎……”

我不會給他們直接的建議,而是讓他們在互動中,看到以前從來沒有看到的另一面。

討論的結果是:

妻子在婚姻中感到孤獨,所以依靠購物填補內心的空虛。

妻子的購物成癮,又讓丈夫的經濟壓力很大,拼命加班賺錢,於是妻子越發感到孤獨。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因果關係,而是夫妻互動產生的循環嵌套,不是哪一個人的錯。

我經常跟學生講,如果到草原上,看到獅子在吃兔子,別急著鋤強扶弱。

兔子這麼弱小,卻能夠在草原上生生不息,一定有它的本事。

然後你會發現,兔子的繁殖能力很強,雖然會死掉一部分,但是這個種族可以延續。每一個物種都有它的生存之道。

夫妻也是如此,看似弱小的人不一定沒有力量。

有一對夫妻,丈夫大男子主義,脾氣暴躁,妻子則很柔弱。

每次吵架之後,妻子都會找居委會主任哭訴。

之後,居委會主任就會幫著妻子把丈夫狠狠地罵一通,這種情景不斷上演。

從系統的角度來看,居委會主任其實是這個妻子用來制約自己丈夫的工具,是她的同盟。

還有的女性受到丈夫欺負後,會用別的方式把場子找回來——

偷偷刷爆老公的信用卡,給自己買很貴的衣服;

找閨蜜一起吃大餐,吐槽自己的老公,比比誰的男人更渣;

……

系統家庭治療師不會鋤強扶弱,但是,他會引導夫妻中的每個人看到自己的婚姻相處之道,看到自己的資源。

不幸的婚姻裡,沒有誰是無辜的

02 在家庭系統裡,參與者誰也不無辜

在系統家庭治療中,一個核心的理念是:

雙方都在互動,所有的問題都是兩個人(或幾個人)合夥製造出來的,誰也不無辜。

有一個經典案例:

一個妻子向系統家庭治療師抱怨丈夫對她有多麼不好。

治療師問她:“你當初選擇跟他結婚,證明他當時還不錯。他現在變得這麼不好,在這個過程當中,你做了什麼?”

妻子立刻說:“我什麼都沒做!他變得不好,跟我沒有關係!”

治療師說:“他對你這麼不好,而你什麼都沒做。”

“我什麼都沒做”這句話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是在說,我很無辜,我是一個受害者;

另一方面卻是在說,我在這裡採取了一個動作,這個動作叫“默許”,這個動作叫“不作為”,這個動作叫“保留原狀”。

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作為,特別是在對方對你很不好的時候。

這也是很多時候被其他心理治療流派忽視的地方:治療師一聽你什麼都沒做,那肯定是你老公的問題了。

可系統家庭治療師卻會追問:“為什麼你什麼都沒做?”

沒做的背後一定有很好的理由,讓你選擇維持現狀。

很多女人認為,奇葩婆婆是比小三更可怕的存在。

事實上,婆婆只是家庭系統中的替罪羊。

有一個婆婆對兒媳很差。

一次,兒媳做菜時把手切了,鮮血直流。

婆婆看了一眼,馬上找出一雙手套給她戴:“這樣你就不怕溼了。”然後指揮兒媳去刷碗。

兒媳向朋友抱怨:“你說這樣的婆婆是不是很奇葩?她為什麼會這麼過分?”

可當朋友給她支招時,她又會馬上說:“沒用的,我說了她也不聽。”

婆婆和兒媳是兩個人,兒媳說的任何話,婆婆都可以不聽。

但問題是,婆婆不聽,兒媳就什麼也不做了嗎?

其實,孩子也經常不聽我們的話,但我們會告訴孩子:你可以不高興,你可以耍賴,你可以生氣,但今天我們買完這些東西就得回家,你要做作業。

面對孩子的“不聽”時,媽媽們一般都很果斷,會採取相應的行動。

所以,根本問題不在於婆婆聽不聽,而是在於兒媳到底是選擇聽婆婆的,還是聽自己的。

兒媳的抱怨不是真的想改變現狀,只是想向別人證明:我的婆婆真的很過分,很奇葩,我是個受害者,我的生活很不幸。

這樣,她就可以不為自己負責了。

比如,

她可以不用面臨與婆婆的衝突,面對情緒壓力;

不用承擔一些責任,萬一婆婆生氣走了,沒人幫我照顧孩子做家務;

不用惹老公不高興,影響夫妻關係;

......

而且,我什麼也沒做,我的婚姻不幸就全是奇葩婆婆的錯。

而如果做了什麼來改變現狀,萬一日子還是過得不好,那麼我就要承擔全部的責任。

所以,往往奇葩婆婆與不願為自己負責的兒媳是配套出現的,這就是系統。

有一個男士因為醉酒,和女同事發生了一夜情,結果女同事懷孕了,他的婚姻因此陷入危機。

他覺得自己很無辜:“我是喝醉了啊!我是無辜的!”

真的無辜嗎?

他沒有做避孕措施,參與了這起事件。

而不做避孕措施,代表他默許懷孕的發生,甚至是願意給這個女人一定的承諾。

很多男人總說“我喝酒了”,好像他根本沒法選擇自己喝不喝酒一樣。

事實上,他有很多選擇:

不喝或者少喝讓自己保持清醒;

或者喝酒後回家,不與妻子以外的女人發生性關係。

還有些時候,我們雖然做了一些事,卻是無效的。

舉個例子,孩子看電視,媽媽說:“你不要看電視了,看電視對眼睛不好。”孩子接著看。

10分鐘後,媽媽又過來說:“你不要看了,我都跟你說不要看了,你還看!”孩子繼續看。

又過了10分鐘,媽媽過來說:“你怎麼還在看電視!”媽媽一直在說,但是沒有關掉電視的動作。

孩子接收的信息是:我可以繼續看電視,代價是忍受媽媽的嘮叨。

很多妻子對待丈夫,就像這個媽媽對待孩子一樣。

一邊抱怨嘮叨,一邊把家務活兒都幹了。

在這裡,我不是指責妻子,而是說,我們需要向伴侶發出明確、有效的信號。

比如,有的妻子就很聰明,對丈夫說:

“你做什麼都行,就是不許和我動手。只要你動手一次,咱們就離婚,我說到做到!到時候,你就算下跪求我也沒用!”

她的丈夫果然從來沒有和她動過手,哪怕兩人吵架吵得很兇。

這個丈夫不見得就比別的男人品德高尚,只是他清晰地知道自己家暴要付出的沉重代價,不敢跨越妻子的底線。

不幸的婚姻裡,沒有誰是無辜的

03 改變夫妻互動模式,婚姻才會真正改變

與其他心理治療流派不同,系統家庭治療不聽故事,不追溯創傷,不管原生家庭,而是從當下的互動模式入手。

當互動模式改變了,夫妻跳出彼此嵌套循環的怪圈,一切就都改變了。

美國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案例:

有一對夫妻,他們的關係非常差,只要在一起就吵架。

他們去看一位系統家庭治療師,想知道他們為什麼總吵架,怎麼樣才能不吵架。

治療師說:“我必須知道,你們具體是怎麼吵的。我這裡有一臺錄音機,你們隨身帶著。當你倆想吵架的時候,就按下錄音按鈕。這樣,我就知道怎麼幫助你們。”

這對夫妻拿著錄音機回家了。

一個月後,夫妻倆沮喪地對治療師說:“對不起,我們這一個月嘗試過很多次,但是沒吵起來。每次想到要按錄音機按鈕,或者是按完按鈕之後,就突然不想吵了。”

這是因為夫妻倆當下的互動模式改變了。

之前,他們吵架是因為衝突,但是,當按下錄音機按鈕之後,他們的關係就變成了合作——合作表演吵架。

這就是系統家庭治療中的“悖論干預”技術。

曾奇峰曾說,系統家庭治療師要在來訪者的症狀上“吐口水”。

這樣,當他在用這個症狀時,就沒那麼爽了,覺得上面沾了治療師的“口水”。

當治療師允許來訪者保持現狀,來訪者反而不想保持了,於是改變成為可能。

在《循環提問》一書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案例。

一對年輕的夫妻,丈夫有賭癮,所以經常會遇到財務困難。

妻子感到非常絕望,即使丈夫發誓戒賭,她也沒辦法確定他明天會不會又賭。

系統家庭治療師是個非常聰明的人,他沒有聚焦在“如何不讓丈夫去賭”,而是建議夫妻倆AA制,自己賺的錢自己花。

這樣做的好處是,不管丈夫賭不賭,都不會影響妻子的生活質量。

當然,妻子依然不知道丈夫是不是在賭博,治療師也沒有要求丈夫戒賭。

一開始,他們都很困惑,各種不適應。

但是,生活慢慢地出現了神奇的變化:

妻子有了很多積蓄,她發展了自己的愛好,經常去跳舞,還認識了一些優秀的異性。

丈夫不瞭解妻子的財務情況,又看見妻子和人跳舞,吃醋、暴躁,他們有時候會爭吵。

但是,他們的生活有激情了,性生活變好了。

一段時間後,他們還有了孩子,生活一直前進著。

我也遇到過類似的案例。

丈夫出軌後迴歸,妻子總是擔心他和情人藕斷絲連,每天查他的手機,搞得夫妻關係很緊張。

我建議妻子每天關機兩個小時,不與丈夫聯繫,徹底消失。

在這兩個小時裡,她可以去做任何能讓自己開心的事。然後,永遠不告訴丈夫自己去幹什麼了。

發生過外遇危機之後,我們都知道挽救婚姻最好的辦法是重建信任。

但是,這個過程是極為艱難和漫長的,有的夫妻可能終其一生也沒辦法再建立起真正的信任。

所以,我們倒不如去掌控不信任,每個人都給自己留一些讓對方不信任的空間,試著去構建一種新的婚姻模式。

當下的現實是:

我們永遠沒法再重新回到過去相互信任的程度了,因為我們有傷。

所以,乾脆看看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怎麼過得更好。

改變互動模式後,這對夫妻的關係變得更加親密了。

我覺得,未來我們可以用一種更平等的方式去理解家庭裡的每一個人,而不是把矛頭指向某一個人,告訴他“你改好了,我們全家就都好了”。

以一種更客觀的視角去理解這個家庭究竟發生了什麼,通過改變夫妻互動模式,讓婚姻裡的人多一些幸福,少一些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