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代销店帮困难群众减负又增收

“书记,我家大约有100斤左右的蔬菜,是蒜苗、空心菜、莴笋,麻烦你快点派人来取吧。”4月10日一大早,辰溪县孝坪镇洞潭村村民曾令武来到村支书曾令芳家中,请他派出志愿者到自家家里取菜,送到镇上的代销店。

曾令武今年 72 岁,家中 5 口人,因儿子和儿媳都患精神残疾被纳入贫困户。“感谢党和政府给我帮了那么多,不仅让我家搬进了新房,还给我儿子、儿媳、小孙女都评为低保,我们现在吃穿都不成问题,但我们不能都靠政府,我现在还能做,自己家里种点菜可以去卖。”虽然年事已高,曾令武却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利用自己的田地种植了0.2亩蔬菜,平时就去县城卖菜赚点小钱补贴家用。

“坐车去县城要5元,来回就要10元,走路的话又太远了。”遥远的路程让曾令武有点发愁。洞潭村距离县城12里路,成年人走的快的也要一个小时,为省点路费,又要赶上买菜高峰期,曾令武往往要早上四五点就出发,挑着菜走上两小时左右去县里,一天生意好的话可以卖个一百多元。

像曾令武这样愿意凭自身之力创收致富孝坪镇还有不少,为了帮助他们减轻负担,孝坪镇专门打造扶贫代销店。“村民有资源,我们集镇有需求,为什么不将他们对接起来呢?”孝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队长张玲介绍,志愿者与镇单位及社区居民需求对接,盘活贫困群众手中的农产品,将分散且规模小的农产品进行集中销售,开拓销售渠道,畅通销售途径。“以前我还要摸黑到城里去卖菜,现在有志愿者帮我,大大地减轻了我的负担,我只要努力种菜,是一件大好事。”说起镇里的代销店,曾令武不停地夸奖。

据悉,扶贫代销店由孝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发起,现由李家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向敦卫负总责,每周一至周三各村提前对本村需要销售农产品的贫困户或年老行动不便村民情况进行摸底,周四上午统一上报,由代销店志愿者通过电商平台、朋友圈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每周五至周日,各村志愿者帮有需要销售的农产品送至扶贫代销店,由该店志愿者帮助销售,同时鼓励镇机关单位干部职工、食堂等也可以认购。

“这里的东西都是村民自己种的,在这里买了很久了,新鲜又实惠,挺好的。”家住孝坪集镇的群众肖秋香是代销店的常客,在得知代销店的来历后,她便经常和朋友一起来选购。“在这里买既能帮助困难群众,又能吃到放心菜,一举两得。”

向曾令武一样受益的还有罗依溪村村民宋先文,去年他通过代销店出售了自家的优质大米14000余斤,收入三万三千余元,李万节销售茶油 400余斤,菜油600余斤,收入两万七千余元,一举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据统计,自代销店“开业以来”,共为贫困户代销茶油20余万元,代销一季晚稻大米7000余公斤、再生稻稻谷2000余公斤,代销菜油3000余公斤、本地鸡鸭鹅10000余只,不仅帮助群众增收,同时有效促进部分贫困群众被动等靠要思想向主动劳动致富的方向转变。“我们希望通过志愿者带头,带动更多群众参与户帮户、亲帮亲,把关爱投向贫困家庭,让远亲不再远,让近邻更加亲,共同脱贫致富。”孝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党委书记余学泉表示。(毛文建 周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