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代時的書法與宋代時的書法有什麼區別?

醉墨客林世偉


中國元代時期的書法和宋代的書法區別還是蠻大的,主要體現在對書法審美的認識不同和對古法的繼承不同。

北宋時期的書法

宋代的書法精華,主要就是北宋的書法“四大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等人,其他人對書法史的影響不是很大。而這四人中,蘇、黃、米是一派的,蔡襄單獨屬於一派的,為什麼這樣分呢?就在於他們對古法的態度。

蔡襄書法

蔡襄是宋四家中最年長的,他的書法是以對傳統的書法繼承為主,傳聞他一生中臨過很多前輩書家的作品,而且在臨帖這塊下的功夫非常深,深到他都沒有時間去創新了。

蘇、黃、米是宋代“尚意”書風的典型代表,他們在師法前人的基礎之上,探求尋找一種新的書法表現形式,就是後來的“尚意”之風。

蘇軾書法

蘇軾曾經說過:“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畫至於吳道子,書至於顏魯公,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盡矣。”蘇軾認為詩、文、書、畫到了唐代的時候,都發展到了最高水平了,那我們還能做什麼呢?於是宋代文人的自我覺醒,使得他們在藝術表現形式上,又另闢蹊徑,文學發展出了“宋詞”,書法力求“尚意”。

黃庭堅書法

宋代的書法更強調書者書寫時的內心情感的表現,而不刻意去追求技法的工拙。因此宋代的書法以行書和行草書為主。蘇軾說過:“書初無意於佳乃佳爾”“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就是要跟唐代的“尚法”劃清界限。

米芾書法

元代的復古書法

因為宋代的“尚意”書風的影響,到了南宋末期,大家學書法都不學古人了,都以蘇軾、黃山谷、米芾等為榜樣,於是越寫越不像話了。所以你看,宋代沒有楷書寫得好的人,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直接跨過宋代,找到了元代的趙孟頫。

於是當時的趙孟頫看到了這種弊端,然後通過自己和好朋友鮮于樞、鄧文原等人的影響,使得書法重歸正統。這個正統就是以魏晉為古法,師法魏晉,然後再尋求突破。而趙孟頫篆、隸、真、行、草五體皆能,另外他還強調章草的學習,特別是他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中就是真、行、草和章草,互有出現。提倡章草,並且把章草與其他書體相融合的做法,直接影響了後世的康裡巎巎、張雨、楊維楨、饒介、宋克等後代書法名家。

元代的書法幾乎就是趙孟頫一個人的書法,他對書壇的影響不僅僅是他自己的那個時代,而是元、明、清三個朝代,直到今天,依舊有很多朋友喜歡趙孟頫的書法,本人翰墨今香也是趙的粉絲。

以上就是宋代和元代書法的大致情況。


翰墨今香


元代書法出現興盛局面時、有趙孟頫、鮮于樞等名家,是這個時期書法的代表作,他們主張書畫同法,注重結字的體態,書法純是繼承晉唐、沒有自己的風格。宋代書法承唐繼晉,代表人物有蘇、黃、米、蔡等大家,同時打破了前人的法度,專門注重意趣,強調主觀表現,從而開闢了新的道路。這就是元代、宋代書法的區別,各朝代都有名家名帖,都是我們今天學習書法的好範本,讓我們這代人把書法傳承下去。


1王永民


宋代書法受“心即是佛,心即是法”的思想影響,更主要的融入了不少大詩人、大詞人的加入書法,又給宋代書法增添了抒情意味。在強調意趣的前提下,宋代書法家更重視自身的修養和志趣兒。除了蔡襄、蘇軾、黃庭堅、米芾四大家之外還有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也讓後人稱道和臨摹的。

元初書法則崇尚復古。代表人物有趙孟頫、鮮于樞……等名家,他們主張書畫同法,注重結字的體態。元代書法,在真行草書方面,是有一定造詣的,至於篆隸,雖有幾位名家,但並不怎麼出色。這種以真、行、草書為主流的書法,發展到了清代才得到改變。

總之縱觀中國歷史,各朝各代書法文化各有特色,各有極品,後人只有虛心學習,加以臨摹,融匯貫通,才會使古老的民族文化精粹,傳承下去。


Jxh66818


茶韻書齊回答:中國元代時的書法與宋代時的書法有什麼區別?

中國元代和宋代的書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宋代書法是個藝術興盛的時代。宋朝許多文人墨客試圖繼承唐代楷書的風格,併力求有所創新,唐人尚法,有嚴密的法度,宋人尚意,追求靈動。另一方面向魏晉楷書汲取古樸的風貌。在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等人的努力追求取得很大的成就。特別推進了宋代行,草書的創作,使之達到了王羲之以後的又一個時代高峰。宋徽宗趙佶創制了瘦金體。

元代傳承宋代名家的追求,以靈動和簡潔為特色的,有別於唐楷的趙孟頫楷書,影響中國書壇數百年。這就是元代,宋代書法的區別。

謝謝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