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说》:“孩子,妈妈不希望你考第一名!”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第一名吗?

相信很多家长会觉得:这不是废话吗?谁不希望自己孩子能考第一名啊!

可就有家长,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第一名。

这位叫吴谦益的学生在《少年说》中吐槽自己的妈妈。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排名越高越好,可我的妈妈不这样觉得。”

“我考了第一名之后,奶奶知道了,反而担心的不行。”

《少年说》:“孩子,妈妈不希望你考第一名!”

《少年说》:“孩子,妈妈不希望你考第一名!”

《少年说》:“孩子,妈妈不希望你考第一名!”

“为什么别的家长都不断鼓励自己的孩子,而你却总是打压我的上进心呢?追求进步究竟有什么错?”

《少年说》:“孩子,妈妈不希望你考第一名!”

孩子成绩好是好事,可这位妈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反应呢?

接下来妈妈给出了答案。

原来,孩子从小就要强,很有上进心,成绩好妈妈也觉得很开心。可有一次她发现,孩子在自己课桌上写了这么几个字:“第二就是落后”。于是妈妈开始警觉:孩子是不是太看重名次了?

不仅如此,妈妈还说了一个小故事:在孩子考出年级第三的成绩之后,妈妈给他发了个红包,孩子并没有收,反而说了句“又不失第一,有什么好收的。”

《少年说》:“孩子,妈妈不希望你考第一名!”

《少年说》:“孩子,妈妈不希望你考第一名!”

因此,妈妈并不想孩子执着与“第一名”,联合全家“拖”孩子后腿。

“希望孩子全面发展。”

“不要有太大的压力。”

“生活中除了高考,还有诗和远方。”

《少年说》:“孩子,妈妈不希望你考第一名!”

“希望你注重整个当中的过程,看淡最后的得失。”

《少年说》:“孩子,妈妈不希望你考第一名!”

《少年说》:“孩子,妈妈不希望你考第一名!”

《少年说》:“孩子,妈妈不希望你考第一名!”

不禁为这位妈妈的良苦用心较好。

“第二就是落后”这样的话从一个高中口中说出来,十分令人震惊。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想上进的心,希望被肯定、被赞扬。但太注重名次对孩子来说真的好吗?

邻居前几天向我“吐槽”,说她的6岁女儿好像太“玻璃心”了。

问了才知道她家女儿最近学会了下跳棋,一招一式还挺靠谱,不禁引来家人对她的称赞,夸她聪明之类的,孩子自然沾沾自喜,自己都觉得自己很聪明。

但是有赢就有输,家人也是让着她,偶尔赢她一次,孩子立马受不了,眼泪哗哗就下来了....妈妈耐心跟她解释要玩游戏就讲究游戏规则,输了才有进步的空间,以后会下得更好,虽然当时她貌似听懂了,等到下次玩输了,又不禁掉下眼泪来.....

“这才6岁啊,得失心就这么重,长大还得了?!”邻居很发愁。

《少年说》:“孩子,妈妈不希望你考第一名!”

当孩子有了“竞争意识”,渴望比别人做得好,获得夸奖和赞许,是孩子迈向成长的一个标志。

可是,现在有很多孩子,争强好胜却输不起,一旦别人做的比他好,就爆发各种“小情绪”。

画没画好,就把辛辛苦苦画了很久的画撕碎;

在游戏中输了,却不认输、发脾气,甚至退出不再玩;

发现自己钢琴弹得不如别的小朋友好,干脆就放弃不学了

……

孩子想要赢,是因为孩子有很强上进心,但是因要强而变得“患得患失”,只想赢而无法接受输,甚至对别人的成功抱有深深的嫉妒和敌意,这就成了“输不起”了。

《少年说》:“孩子,妈妈不希望你考第一名!”

杨澜在一次采访中说,所有人都怕输,只是我们中国的孩子背负着太多的压力,更加怕输。然而,我想说的是,现在输不起的孩子,长大了也赢不了。

如何不再让孩子输不起?

1、父母不要做孩子负面的“榜样”

我们说过很多次,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是个计较得失,名利心很重的人,灌输给孩子的思想自然就是:“你要比别人强”、“你要考第一名”、“考不到第一名你就是没用的”……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变得看重名次,看重输赢。

《少年说》:“孩子,妈妈不希望你考第一名!”

2、教给孩子正确的输赢观

当孩子因为“输”而感到失望、郁闷之时,家长要及时给孩子安慰和鼓励,“一次失败并不能证明什么,只要尽力参与,吸取经验教训,以后就更有成功的把握!”

赢了之后,要让孩子关注对方的感受,抚慰对方。此外,要引导孩子多参加团队活动,培养协作精神,学会合作。

如若孩子因输而耍赖,借此告诉孩子:任何事情有赢必有输,输不可怕,也不丢人,输了之后仍然坚持的孩子,才是最坚强、勇敢的。

3、告诉孩子有些东西比考第一更重要

父母应该和孩子分享每一次活动的过程应该是是否有进步、是否努力、是否享受,而不是关注结果:赢还是输。

就像妈妈说的:“希望你注重整个当中的过程,看淡最后的得失。”

节目中,陈铭最后也说:“要成为所有的人里面最优秀的那一个,从来不是我们学习的意义,享受知识获取本身,才是我们学习的意义。”

《少年说》:“孩子,妈妈不希望你考第一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