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冯组团去外地发展会员,形势一片大好,洪教主洋溢出幸福笑容

广州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混,这里经济发达、人民眼界开阔,自然不会信洪秀全这半桶水说教。此外,鸦片战争期间,洋人肆意掠夺广州城,本地居民对西方基督教很反感,洪秀全只能吃闭门羹了。

花县老家打不开局面,省城广州又没人响应,怎么办呢?俗话说:“外来和尚好念经”,广东混不开,那就去广西吧。为此,洪秀全便与冯云山组团去远离家乡的广西发展会员,希望可以打开新局面。

洪冯组团去外地发展会员,形势一片大好,洪教主洋溢出幸福笑容

1844年5月,洪秀全与冯云山来到了广西贵县赐谷村,因为洪秀全在这里有一个表兄,算是来投亲戚吧。赐谷村,典型的贫困山区,坐落在深山老林,与外界联系很不方便,居民很少外出,民风淳朴。因此,此处传教应该比较容易,洪秀全是这么认为的。

来到赐谷村后,洪秀全、冯云山通过表哥推荐,当上了本地的村塾教师,这样既可以解决生活问题(表兄家穷,可供不起洪冯吃喝),还可以通过教书来提高自己在当地的知名度,这对宣传拜上帝教大有帮助。

当上村塾教师后,洪秀全白天教书,晚上传教,极力赞颂上帝:世上只有一个真正的神,即是住在天堂里的上帝,世上一切人都是上帝的子女,上帝对他们十分关爱,处处为他们着想。但是,现在世上出现了妖魔鬼怪,它们办成各式各样的偶像残害人民,上帝非常生气。因此,上帝把我接上天,聆听他教诲,然后下凡来斩妖除魔,建立人人平等的天国,如果你们相信上帝......

洪冯组团去外地发展会员,形势一片大好,洪教主洋溢出幸福笑容

洪秀全的演讲慷慨激昂,过着枯燥乏味农耕生活的村民们,觉得新奇有趣,仿佛听天书,半信半疑。好在村民没把他当成精神病患者,没有遣送他回家,因为洪秀全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精神文化生活,当作生活调味品也不错。

连续一个多月地激情演讲,除了锻炼嗓子,洪秀全啥也没有收获,一个下线都没发展下来。不过,洪秀全并不气馁,依然坚持从事自己的文化传播事业,他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总有一天村民会接受拜上帝教,因为,自己说的是真理,是完全为他们着想的。更何况,即使是谬论,说上一千遍、一万遍,也会变成真理。

洪冯组团去外地发展会员,形势一片大好,洪教主洋溢出幸福笑容

果然,没过多久,事情出现了转机,上帝给了洪秀全两次机遇,也给了他信心。

第一个机遇:表侄王维正被抓,洪秀全“奋笔疾书”,顺利将其营救,大伙对拜上帝教刮目相看

王维正,洪秀全表侄,老实巴交农民一枚,面朝黄土背朝天,除了下地干活就是回家吃饭、睡觉,典型的良民。不过,王维正运气不太好,被地主告发,说他侵占共用土地,无视大清律例,于是被官府逮捕入狱。王维正一家没啥背景,心中有苦说不出,只能干着急,如同热锅上之蚂蚁,急得团团转。此时,洪秀全立刻发挥生平所学,写了一份义正言辞的禀帖,送到县衙,替王维正申诉维权。

洪秀全虽然考不上秀才,但多少有点文采,而且字迹工整,语句还算通顺,这在赐谷村可算是“大师”级人物。县太爷一看,暗暗称奇:穷山恶水处,居然还有如此人才,恐怕来头不小。再说,王维正家里太穷,实在榨不出什么油水,就当作卖个人情,放了他,以免这“大师”跟自己杠上,自讨没趣。

一份禀帖就搞定县太爷,洪秀全实乃能人也,王维正一家对洪秀全顿生仰慕之情,于是全家入拜上帝教,既是为了感谢洪秀全救命之恩,又以为榜上个能人,找对了靠山,此后生活有保障。

洪冯组团去外地发展会员,形势一片大好,洪教主洋溢出幸福笑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王维正一家做引子,赐谷村越来越多的人入教。当然了,他们不一定信上帝,入教更多的是为了寻找靠山,不被地主欺负。不管怎样,有人入伙就好,洪秀全脸上露出得意笑容:看来,外地和尚就是好念经,行,那就再接再厉,将蛋糕做大,做好。

第二个机遇:捣毁六乌神像,打破神灵崇拜,树立拜上帝教权威

洪秀全是个急性子,“王维正事件”所带来的收益远远不能满足他胃口,洪秀全打算干一票大的,给拜上帝教打广告,以吸引更多的粉丝。为此,洪秀全把枪口对准了当地的神灵——六乌神,想踩着六乌神往上爬,将其打倒,搞臭,而后拜上帝教取而代之。

要打倒六乌神,首先得找到它的“污点”,而后才能名正言顺地将其铲除。洪秀全还真是会找“污点”之人,他硬是能将六乌神之“优点”说成“缺点”,还说得头头是道,实在是高手。

六乌神,何方神圣?六乌神,即是位于当地六乌神庙里面的两座神像,一男一女。据说,男的名叫林公,屡次乡试失败的失意秀才(比洪秀全“童生”身份强一个档次);女的名叫覃奶,当地著名民间歌手,声音甜美,长相迷人。

洪冯组团去外地发展会员,形势一片大好,洪教主洋溢出幸福笑容

春季来临,烟雨朦胧。一天,林公贩牛回村,路上遇见正在高声放歌的覃奶,烟雨朦胧之中,覃奶是如此美丽,如此迷人,便停下来听歌,双眼注视。覃奶见有人如此欣赏自己,心中春意盎然,便约着林公一起唱歌。这一唱,不得了,持续七天七夜,合欢而死。为了纪念林公与覃奶一见钟情之故事,人们建庙塑像,焚香膜拜,寻求庇护。

林公、覃奶之事迹,是底层人民反封建、反礼教,要求自由、平等之真实写照,理应得到认可。但是,洪秀全决定在此处大做文章,说林公、覃奶岂是追求爱情,明明是生理所需,淫奔苟合,不知礼仪廉耻,如此之人,怎配建庙享受香火,供后人敬仰?如此之神灵,正是上帝要铲除的对象,我要诛灭它!

找到六乌神“污点”后,洪秀全和冯云山便带着会众,敲锣打鼓,来到庙前,声势十分浩大,并题诗一首(打油诗):

举笔题诗斥六乌,该诛该灭两妖魔。满山人类归禽类,到处男歌和女歌。

坏道竟然传得道,龟婆无怪作家婆。一朝霹雳遭雷打,天不容时可若何!

洪秀全这首打油诗,文采全无,基本是叙事,吹牛皮、说大话之洪氏诗文风格依旧,也难怪他考不上秀才。但是,也只有这样的诗,才能被群众所接受。

洪秀全题完诗,双目怒视六乌神,并用笔杆往神像上狠狠一戳,大喝一声:“斩妖”、“除魔”!

洪冯组团去外地发展会员,形势一片大好,洪教主洋溢出幸福笑容

此时,六乌神应声而倒,围观群众惊呼,此乃神力也!殊不知,六乌神年久失修,早已被白蚁蛀空,本就准备毁坏,洪秀全只是加把力而已。不过,群众可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应该是“洪教主”法力无边,六乌神斗不过教主,所以倒了。

为此,围观群众纷纷奔走相告,宣传洪教主法力无边,是救世主。一时间,附近各村居民纷纷加入拜上帝教,短短几个月,会员达到数百人,洪秀全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